查看原文
其他

​荒原深处有个“乌托邦”——留守北大荒的知青夫妇

文中主人公葛柏林

佳木斯知青,北大荒十万转业军人的后代。文革前,东北农垦总局在佳木斯,葛柏林父亲和十万转业官兵一起下到农场,后调到总局工作。他小时从老家浙江一个小山村到佳木斯读书,后从这下乡到859农场。 


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大荒新农人,是中国最早兴起的一批家庭农场主之一。“葛柏林是北大荒家庭农场第一人。在全垦区20多万个家庭农场中,无论经营规模、现代化程度,还是粮食产量、销售收入,都独占鳌头。”(来自媒体的报导) 


他荣获《人民日报》“农村改革十大人物”称号 


他原是佳木斯知青,和妻子林莉(北京知青)同在859农场工作。知青大返城时,林莉家人为她办好所有手续,安排了工作,但她为了葛柏林没有回城。从下乡第一天算起,他们已在北大荒坚守和奋斗了半个世纪之久。

荒原深处有个“乌托邦”作者:贾宏图

“乌托邦”这个词,如果翻译过来,是“最美好的地方”或“不可能有的地方”。十六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英国人托马斯·摩尔写了一本书《乌托邦》,一方面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鼓吹要建立一种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社会和谐的世外桃园式的社会制度。摩尔和后来的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极尽努力,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因此“乌托邦”和“陶花源”一样成为梦想的美好地方的代名词。 


然而,我却在北大荒的荒原深处,真看到一处“乌托邦”,那里生产发展、生态平衡、人人平等、个个幸福。 

葛柏林是北大荒家庭农场第一人。在全垦区20多万个家庭农场中,无论经营规模、现代化程度,还是粮食产量、销售收入,都独占鳌头。 


8月,正是北大荒的最好季节,我到建三江农垦分局采访老知青,王道明书记领着我从西向东穿过三江平原的腹地,路过一个个绿翡翠似的农场,一直向东进发。开始是水泥路面,后来是沙石路面,过了859农场场部,就是越来越难走的乡间土路了。过了别拉洪河后,一片茂密的树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走进树林,恍如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挺拔的杨树簇拥着一个村落,树墙和鲜花掩映着一栋栋房舍,房前铺展着数千平方米的晒场,晒场由金属和玻璃组成宽敞的篷盖遮罩。再向前看,那巨大的场地上摆放着一大排世界最先进的农用机械,最显赫的是那台有二层楼高的意大利纽荷兰公司生产的菲亚特牌的大马力拖拉机。我们的造访让宁静的庄园一阵狗叫鸡鸣。


身材高壮、满脸古铜色的庄园主葛柏林和他的夫人林莉跑出来,一边喝退狂吠的那几条黄狗,一边和我们打招呼。


在老葛家,主人向我介绍了这个家庭农场的传奇创业史。他们家和员工宿舍同在一栋房,里面的陈设和城里我们常见大开间的住宅,没什么区别,客厅、卧室、餐厅、卫生间,一应俱全,装饰得很讲究。这里是老葛的“行宫”,场部还有楼房,儿子一家常住,他们老两口已习惯了这田园里的生活。“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


葛柏林的父亲是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的部队干部,他追随父亲从浙江的一小山村来到北大荒,因父亲当时在佳木斯的东北农垦总局工作,他就在那个城市读书。1968年6月18日,高中毕业而无法继续升学的他下乡来到了859农场(后来的23团)。在连队,柏林和北京10中的1968届高中生林莉相识并相爱。林莉说爱上老葛的原因是,他朴实能干,总能冒出新思想,还特别有激情。我想柏林的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为人仗义,也是打动这个美丽的北京姑娘芳心的原因吧。


问起已经从连队农工、统计员、排长、连长、指导员当到分场场长兼党委书记的葛柏林,为什么去办家庭农场?他说到了美国电影《荒原小屋》和前苏联的小说《金星英雄》对他的影响。一个家族从美国西部荒原上的一个草屋起家,开发荒凉的草原,建设家庭农场的故事让他心潮难平。而那个苏联退役的一级战斗英雄,把落后的集体农庄变成富足的家园的事迹,他总是念念不忘。他记得小说中的描写:在庆丰收的宴会上,长长的木桌上摆着大筐,那里面装着香气扑鼻的面包和金黄色的烤鹅,桌上还摆着一瓶瓶自己生产的蜂蜜和大杯的葡萄酒……


在一次佳木斯青年的中秋节聚餐时,葛柏林又想起了苏联集体农庄的那个丰收宴会,他对大家说:“我真想自己拥有一片土地,自己耕耘,自己收获!”同学们都说:“你这是梦想!土地是国家的,怎么能让你自己耕种,怎么能让你自己收获!”


也许因为柏林从小在农村长大,也许是因为他是开发北大荒的老战士的后代,他太热爱土地,太热爱黑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了。他梦想在自己拥有的土地上,建设自己梦想的美丽富足的家园。那时,他和农场的许多职工一样,日子过得很苦。穷则思变。


没想到,他的梦想真的可以成真了。1984年8月,来北大荒视察的胡耀邦同志,对建三江农垦分局的干部说:你们也可以搞家庭农场嘛!那时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创造的联产承包的经营形式已经给中国广大农村带来一片生机,长期经营形式单一的国营农场还陷于长期亏损的因难中。总书记这石破天惊的号召,让早就对农场生产经营形式的弊病有切肤之痛的葛柏林“揭竿而起”了,毅然辞掉分场长和书记的职务,要办家庭农场。


当时老葛的行动在八五九农场引起很大反响。1985年那个难忘的春天,葛柏林在离场部50多公里的荒原上包了一片荒原,领着几个工人,挖沟排水,开荒种地。当时他借居在37连,在大食堂起伙。那一年就开荒近400亩,种上了小麦大豆。在丰收在望的时候,上级来到连队查账,有人怀疑葛柏林侵占了连队的利益,结果一算,连队还欠葛柏林一万多元钱。


葛柏林回忆说,那时大多数农场职工认为办家庭农场就是走邪路,我们像后娘养的,处处受气。葛柏林怕人说他占公家的便宜,一气之下,扔下已开好的地,又跑到20多公里外、别拉洪河畔的一片当年开荒的废弃地,干了起来。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一棵树都没有的荒原上,葛柏林满怀信心地安营扎寨了。已经在农场当工会副主席的林莉也辞去职务,跟着老葛干起来。


那时,林莉在四棵木杆挑着的一块帆布下,脚站在泥水里,给工人们做饭,老葛开着拖拉机和工人们一起挖沟开地。那时他们喝的是泡子里的水,住的是草棚,吃的是粘牙的馒头,再次感受第一代创业者的艰辛。到1986年,葛柏林的家庭已经开荒2000多亩。1987年,他们遭遇大涝,地面存水80多厘米,当年他们只收了20多吨粮食。葛柏林毫不动摇地继续排水开荒,改进耕种方式,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可卖粮很难。因为他们是家庭农场,列不上计划,价格得不到优惠,可葛柏林还是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卖出了粮食,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使那些想把他们挤垮的人一次次失望了。

葛柏林的家庭农场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现在有耕地7000亩、林地2000亩、湿地900亩,共挖排水沟150公里,土方30万立方米,田间路15公里,在农田建设方面投资120万元。这个农场的规模当然大大超过那个在荒原小屋起家的美国家庭农场。


同作为农业专家,葛柏林深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道理,1996年,他投资了48万元购买了纽荷兰公司生产的菲亚特牌的M160大型拖拉机,成为中国第一个购买进口大型农机的个体农户,第二年根据生产的需要,他又买进了一台菲亚特。现在操纵这台世界最先进农机的是老葛的儿子葛麦。这个已回北京工作的年轻人,要继承父业,在北大荒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在父亲手下当技术总管,他的治下有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深松机、割晒机、扬场机、输送机、喷药机等全套世界一流的30多台农业机械。他的接班人,就是还抱在她妈妈怀里的3岁的葛豆豆。真想象不出,到她那个时候,会操纵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农场会建设成什么样子。


葛柏林“自己拥有一片土地,自己耕耘,自己收获”的理想实现了,更重要的是他还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了贡献,显示了一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生命力。建立家庭农场以来,他们已生产粮食1.2万吨,从2000年以来,每年产粮豆1420吨,能装40节车皮。如果按每人每年150公斤口粮算,他的农场给养近一万人。他们农场的粮食商品率95%,优质品率100%。王道明书记是葛柏林的老朋友,无论是在859同农场或在建三江工作时,都给这个示范家庭农场很多支持,他说,在全垦区二十多万个家庭农场中,无论规模、现代化程度、粮食产量、销售收入,葛柏林家都是独占鳌头的。说着,林莉拿来两个奖状给我看,那是2003年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种粮十大标兵”的奖状。葛柏林指着窗外说,还奖给我一台拖拉机呢,那不,正停在场院上呢!


这时,晚霞正为这个富足的庄园洒下一片金辉,晚风送来一阵清凉。我说,咱们抓紧看看吧。我们先参观了职工宿舍,我很吃惊,那条件竟比大学生的宿舍要好,四个人一间,有电视,有书桌,还有可以洗浴的卫生间。挨着宿舍还有一间立着书架的图书室和一间摆着乒乓球台的娱乐室,这些设施都是为18个工人服务的。在那间办公室里,我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党支部成员的名单,林莉是这个家庭农场党支部的书记。她说,我们这个支部活动很多,大家积极性很高。我看到门前停着八九台黑色的力帆牌摩托车,那是老葛给工人们买的交通工具。他还给骨干工人在场部买了五套房子。在他农场工作的职工年工资1.2万元,还为他们每个人上了五项保险。老葛说,这个农场是大家建设的,钱是大伙挣的,大家都亲如家人,亏待他们一点,我都会心里不安的!

走出宿舍和办公室,老葛领着我们在湖畔散步,那是他挖的一个大渔塘,在他的领地里,这样的水塘有六七个,最大的有50亩。湖畔岸柳成行,树林成片,树上有晚归的鸟儿在啼唱,水里的鱼儿忍不住伸出头来看热闹,然后又潜入水中,留下一片水泡。我们向远望去,一片水草丰密、塔头点点的湿地。老葛说,这片湿地是他用200亩熟地换来的,他看到有人买了这片湿地开荒造田,他很着急,马上就用他的那片好地,换回来这一片生态破败的沼泽。他又投资12万元,围土堰防止水土流失,让湿地恢复了原貌。各种野生动物又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重现了天上水鸟低飞、地里走兽嬉戏、水里鱼儿畅流的美景。

望着冬日里的湿地,葛柏林感慨万千。

走过湖畔,老葛又领我们走进一片看不到尽头的松林,那片落叶松高有丈许,径粗五六厘米,树下松叶绵软如毯,林中空气清新。十多年前,他要在这片荒地上种松树时,有人劝他,还是种杨树长得快,松树成材要50年,你现在都40多岁了。再说,种一遍也活不了。他说,就是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一遍不活,明年再种。老葛是个种树迷,在他的农场所在地面已种树30万棵,而且种类很全,连比较难养的松树、黄菠萝树、核桃楸他都种了。他曾花5000元,派人到完达山收集核桃楸树种,现在已经有2万多棵核桃楸在他这里安家落户。耕地中有一棵歪脖子榆树影响作业,有人要伐掉,老葛却花了1200元,把它移植到了地头。


每棵树、每一个动物都是他珍爱的生命。他说,动物和植物是和人一样有生命的,具有同等的生存权利。2001年冬天,他买了50只鸡就养在松林边,有人说应下架子打狐狸和黄鼠狼,否则鸡都被它们偷吃了。他却在松林边摆了个食槽,每天都添食,喂狐狸和黄鼠狼,结果鸡狼相安无事。有时那厮竟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吃食,一点也不怕人。结果受惠于老葛的狐狸们却帮了他的大忙,以前仓库里的麻袋苫布经常被老鼠咬坏,现在有了尽职的狐狸们,老鼠也不见了,每年减少损失10万元。这些年,老葛花2300多元,从商贩中手中买回林蛙600多公斤,送回山林。这些林蛙又吃掉多少害虫!帮过老葛大忙的还有集居在他家树林的乌鸦。1999年夏天,葛家农场的1000多亩大豆发生了地老虎虫害,正当老葛着急上火时,几只乌鸦呱呱大叫地飞过来,第二天几千只乌鸦飞过来了,他们尖尖的嘴巴对准地老虎,一啄一个准。没用一滴农药,地老虎被彻底除掉了。

偏爱大自然的老葛也得到了大自然的偏爱。这些年在最旱的时候,老葛的农场总多得几场雨,因为这里生态好,林子多,湿地多,蒸发的水分多,下得雨就多。


我对老葛说,你不是一个大自然的掠夺者,而是一个建设者。你不像有些人对大自然巧取豪夺,而是千方百计保护生态,永续利用。葛柏林说:“我当年曾和知青战友一起上山砍树开荒,欠下一笔不小的生态账,大批知青返城后,我自愿留下来,就是为了还账。现在我已完成退耕还林1995亩,占耕地四分之一。我今年快60岁了,要在地里再种100万棵树。那时我的农场就会成为生态最好的美丽家园了。”


如果我们每一个知青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在经历许多苦难之后,能敬畏大自然,能爱护大自然,能养成惜天悯人的情怀,那我们就不枉为一次北大荒人!


在老葛的职工食堂里,我们也享受了一次丰收的宴请,林莉和儿媳亲自动手为我们做了一桌子饭菜。我们尝到了葛家自产的鸡鱼肉菜水果,虽然没有烤得发黄的鹅,但那浑圆的大鹅蛋已够我们受用的了。

2015年,葛柏林与林莉在圈河农场的家中。

玫瑰色的晚霞中,老葛和林莉举起那玫瑰色的酒杯,邀请我下次一定在他们家住下,他们说:“在这儿写知青故事一定很好。”我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邀请。我说,那时我们就可以“把酒话桑麻,慷慨歌大荒”了。


选自贾宏图:《我们的故事——100个北大荒老知青的人生形态》

纪录片:
知青葛柏林——筑梦大荒爱无疆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的报导

葛柏林:逐梦最美农场的垦荒人《 农民日报 》钟欣 骆玉兰 

30多年的辛勤耕耘,小树已经成林,葛柏林看着这些树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


43年前的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几名身处北大荒农场的知青一边赏月品酒,一边畅谈理想。有的说想当干部,有的要当作家,有的要当警察。其中有位青年满怀激情地说:“我想拥有一片土地,自己耕耘,自己收获!”话音刚落,其他人大笑:“你这是做梦,土地是国家的,怎么能让你拥有?怎么能让你自己耕耘自己收获呢?”


43年后的今天,这位被同伴戏称做梦的“痴人”,真的实现了他的梦想:在三江平原腹地,建起了拥有耕地7000亩,林地3000亩,湿地1000亩,总经营面积1万多亩的现代化家庭农场。


他就是黑龙江农垦八五九农场“家庭农场”场长葛柏林。他是我国第一个自费进口大型农机具的农户,自费保护湿地第一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他创办的圈河家庭农场被称为“中国最美家庭农场”,被评为AA级景区。


11月的北国已是滴水成冰,黄昏的圈河农场美得如梦如幻,宛若世外桃源般宁静安详。年逾七旬的老葛踏着柔和的夕阳走来。在从容的讲述中,我们仿佛回到那敢想敢试的激情岁月,看到梦想如何在奋斗中一步步实现。

逐梦
——“我们不能一直穷下去!”

在从容的讲述中,我们仿佛回到那敢想敢试的激情岁月,看到梦想如何在奋斗中一步步实现


1985年,对葛柏林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这一年,38岁的葛柏林已经当上八五九农场最大分场的场长,管着10多个生产队,并被列为场处级后备干部,组织上正准备送他去柳河干校深造。在外人眼里,从连队农工、统计员、排长、连长、指导员、农场分队队长到分场场长兼党委书记的他,仕途一帆风顺。很多人以为他会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然而,此时的葛柏林却做了一个让周围人瞠目结舌的决定:辞职!


“当时引起的轰动可大了。”葛柏林笑着对记者说,“辞去公职在当年是天大的事,周围很多人都劝我放弃辞职。”


当被问到当初为何要坚定辞职办家庭农场时,葛柏林说了两个词:愿望、使命。


党和国家对垦区建设一直高度重视,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开发建设肥沃的北大荒。1947年,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培养干部,积累经验,创造典型,示范农民”的重要指示,一批荣复军人来到北大荒,创建了宁安、赵光等第一批国营农场,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


在新中国的农垦史上,1958年的“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宏大事件。1958年,党中央在祖国的西南角成都庄严地通过了一份历史性决议——《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随后,王震将军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掀起了垦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之后,由大批支边青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城市知青组成的百万大军相继投身垦区开发建设,在亘古荒原上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奇迹。


八五九农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成立,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之路。1968年7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葛柏林作为东北农垦总局转业官兵子弟,从佳木斯来到三江平原深处、乌苏里江畔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二十三团,即现在的“绿色米都”——建三江垦区八五九农场。


那时,知青们都住大宿舍,吃食堂,经常是酸馒头、白菜汤。有一首知青自编自唱的歌这样唱:汤汤汤,革命的汤,早上喝迎朝阳,晚上喝汤夜里忙……“那时我就想:北大荒地广人稀,物产丰富,鸡鸭鱼肉应该有的是,为什么不能吃得好一点,一天非得喝汤呢?”葛柏林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葛柏林已是八五九农场十队队长,经过几年努力,十队1983年大包干成功,年盈利100万。当年十队职工发的奖金等于干10年的工资,排在了黑龙江垦区1000多个生产队的前三位。葛柏林本人也当选为垦区劳模。


“遗憾的是,在分钱时却吵起来了,分得少的人认为别人对他有偏见,分得多的认为自己干得好拿的还不够多,都不满意。”葛柏林说,“奖金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大锅饭式的大包干,不能使每个人在黑土地上的劳动付出直接和收入挂钩。”垦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哪里?葛柏林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和寻觅中……


1984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中央文件点燃了葛柏林心中一直以来的梦想,他感到机遇来了。


“我从1968年下乡后一直在基层工作,熟悉生产情况,积累了一定的种管经验。”葛柏林说,“第一代北大荒人吃尽了苦头,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还是未能摆脱贫穷,我们不能一直穷下去!”


就这样,在1985年风雪弥漫的早春,当人们还在议论着葛柏林的得与失时,他和为了支持他事业而辞去小学校长的妻子林莉,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开着贷款买的农用拖拉机,拉着木制的大爬犁,带领6位同做创业梦的员工,顶着飞舞的雪花走向荒原深处,开始了逐梦之路。

启航
——不畏艰险踏平坎坷路

葛柏林在与工人交谈

带着梦想的葛柏林向荒原深处的别拉洪河畔(圈河)挺进,在距场部20公里的荒原上安营扎寨。圈河开发性家庭农场在改革的大潮中诞生了,梦想在这里启航。


“生活费、生产费自理,土地到户、机械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的家庭农场模式,意味着习惯了“起床吹号,上班吹哨”的北大荒人,要成为投入、生产、利益和风险自担的主体。


创业之难,超乎想象。


拖车的翻斗上用四根棍支一个棚,就是“家”,灶台是用泥巴垒的,喝水只能去附近的泡子里舀……


春天,葛柏林带着职工每天在荒原上过沼泽、穿荆棘,勘查土地、划定涉水线,雨天排水晴天修路。夏季,烈日炎炎,拖拉机发动机散发的高温把人烤得汗流浃背,还要穿着长袖厚工作服防蚊虫叮咬,身上被捂出了痱子,一片片红肿;冬季,寒风刺骨,饿了啃一口随身带的冻得硬邦邦的馒头,渴了抓一把雪塞进嘴里,棉衣棉裤被刮得四处开花,脸上手上也布下了条条血痕。


“头一年开荒,吃的全靠从家里往开荒点运。有一次下大雨,都下冒烟了,四周一片白茫茫,我们被困在翻斗里六天六夜出不去,别说菜了,连粮都断了顿儿。”葛柏林对记者说。


自然的困难,还能克服。但是在头两年的时间里,主要是开荒,没有收入,只有支出。其间,有些职工承受不住压力,抬屁股走人了。


“那时我们地不好、钱不多、物没有。”葛柏林说,“感觉当一个家庭农场场长,远比当分场场长难多了。”


上场部办事,见到葛柏林的熟人都会大吃一惊:咋没了人样呀?亲朋好友、老领导都心疼地劝他:“柏林,趁现在没陷得太深,把家庭农场转手他人吧!”葛柏林固执地摇摇头。


就这样,通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拼搏,他和职工开荒地5000多亩。


家庭农场这个农业生产的创新组织形式,从诞生那天起就饱受争议。当时轰轰烈烈的个体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把家庭农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加上多年来形成的思维惯性,好多人认为办家庭农场是走资本主义邪路的急先锋,挖了社会主义墙角。


1988年,各生产队兴办的家庭农场奉令解散,重新吃上了大锅饭。葛柏林家庭农场的员工们,原先都是生产队的骨干,都纷纷回原单位上班。


一些亲戚朋友也劝他“洗脚上岸”,时任农场场长的何忠泽好心劝道:“柏林,别干了,回农场当副场长吧!”


“每个人成功之前都要经历长时期的孤独与磨难,我没有放弃。”葛柏林说完这句话,他的老伴林莉给记者讲了当时的一件事。


最难时,打下的粮食必须上缴,在农场挂个账却不给钱,这边职工过日子、吃饭、准备下一年生产都急等钱用,人都要被逼疯了。“1991年冬天,我们缴完任务粮后,又装了两车粮往附近的粮库送,打算卖点钱过年。结果还没到粮库,就被农场商业科的人给抓住了。农场那时欠我们的粮款多达12万元,我们手里却分文没有。”林莉说。


改革开放的大潮不可逆转。暂时的困难,终将被改革的春风吹散。


在很多人迷茫的时候,葛柏林选择了坚持。他说:“当时国家对家庭农场虽然没有具体的政策,但城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始终没有变。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只要城里有个体户,家庭农场就不能散。”


“即使在前进的路上倒下,也能为后人提供失败的教训。

如果此时放弃,对上对下都没有交待。”作为我国家庭农场第一批实践者,作为共产党员,葛柏林坚定向前。


正是基于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坚信和对农垦事业的使命感,身为北大荒第二代开拓者的葛柏林选择继续默默耕耘,积蓄力量。

进取
——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老葛认识到农业机械化重要性,成为我国第一个购买进口大型农机的农户。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并非一帆风顺。1992年岁首,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如春风吹过,让犹疑的人们梦醒,认清了不改革就不可能有发展,而“发展才是硬道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92年春天,北大荒的家庭农场终于摆脱了紧箍咒。“当时的分局领导张广勤、农场场长王道明大年三十来到我的家庭农场,传达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葛柏林笑呵呵地说,“当时我们几个一起吃年夜饭,室内零下18度,大家都穿着厚厚的棉大衣,可心里却像燃着烈火一般,可激动了!”


南巡讲话和垦区各级领导的支持,给了葛柏林极大的精神鼓舞。他卸下包袱、甩开膀子、脚踏实地,把撂荒地种满。


1996年垦区拍卖“五荒”,家庭农场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此时的葛柏林已经认识到:家庭农场不发展、没规模就留不住人才,拴不住人心,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把家庭农场做大做强!


说干就干,他动用一切亲朋好友关系,通过贷款、高息融资等多方筹集资金,购买30年使用权的“五荒”地5000亩,并立即开荒、排水、围堰。


认识到农业机械化重要性的他投资48万元购买了纽荷兰公司生产的M160大型拖拉机,成为我国第一个购买进口大型农机的农户!第二年,根据生产的需要,又买进了一台菲亚特拖拉机。


现在,他的家庭农场已有拖拉机、播种机、喷药机、割晒机、扬场机、输送机、深松机等30多台先进农业机械。在整洁宽大的机库里,老葛抚摸着这些熟悉的农机,就像面对一个个老朋友一般。


2003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北大荒垦区进入黄金发展时期。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提出。家庭农场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坚守,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要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我的家庭农场是搞不起来的。”葛柏林说。


由于前期的农田基本建设打下了好底子,在生产中注重农机具配套,加上科学种田措施得当,葛柏林的家庭农场抵卸自然灾害能力强,取得了农业的大丰收。圈和家庭农场年产粮豆可达3000多吨,够装一列专列,可以解决城市两万余人的口粮。


2003年,葛柏林被评选为全国首届十大种粮标兵,是全国农垦系统中唯一入选的。


荣誉面前,他清醒认识到:这与员工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分不开的。


在圈和家庭农场共有5名党员。其中一个叫杜德生,负责家庭农场的全面管理工作,员工们都称他为“场长助理”;另一个叫田明,开拖拉机,负责检查作业质量及后勤保障工作,员工们称他为“大总管”。每逢遇到经营管理中的大事,葛柏林都要和他们商量。这两名党员一方面做农场政策的解说员,鼓舞士气,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做员工的代言人,反映员工的意见和要求,理顺情绪,形成合力,在员工中颇有威信,保证家庭农场高效运转。


葛柏林觉得在自己的家庭农场成立党支部十分必要,于是他向农场党委提出了申请,这与农场党委的想法不谋而合。加强家庭农场建设,不但要在资金、政策方面对家庭农场进行扶持,更要在政治上巩固家庭农场的地位,让家庭农场经济上有作为、政治上有地位,二者可有机结合起来。


2003年,葛柏林家庭农场党支部成立了,该支部也是八五九农场唯一一个家庭农场党支部,支部成员5人,支部书记为葛柏林的爱人林莉。支部配有专门的办公室、会议室,制定了组织机构、党建制度、工作流程等,并以图版的方式全部上墙。


支部制定了“3232支部建设工作法”,即“三个强化”,强化学习、强化素质教育、强化技术本领;“二带”,带头讲党课、带头推进发展;“三提升”,提升党员素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知名度;“两做”,做合格党员,争做优秀党员。


葛柏林深有感触地说:“员工队伍中有党员就是不一样,党的先进性充分体现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队伍有了核心,有了凝聚力,干活标准高、质量好。”

再出发
——乌苏里江畔寻梦农旅融合

老葛正在介绍镇园之宝具有150多年的树龄的青冈树


“哪儿的黄土不埋人?这里已是我的家园。”当记者问到年老后是否会回到浙江老家时,葛柏林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透出北大荒人对第二故乡的挚爱之情和建设北大荒的壮志豪情。


当年安营扎寨办农场时,他就发现曾经郁郁葱葱的林海,逐渐变得光秃秃。从事多年农业生产的他很清楚森林对农业的重要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他立下一个宏志:一定要还上这笔生态账!“我的家庭农场不但要承包一块土地,栽种一片树木,更要保护一方生灵,美化这片土地!”


从此,伴随开荒种地,葛柏林也不忘植树造林。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退出3000亩地,种下了红松、落叶松、钻天杨、青冈柞、黄菠罗、核桃楸等多种树木近百万株。现在,这些树已长大成林,一片郁郁葱葱。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垦区出现二次开荒热。有人盯上了圈河家庭农场旁边的近千亩原始湿地,挖掘机突突突地开进来了。葛柏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前去劝说,人家不理睬,反问他:“不开荒我咋挣钱?”“那我用好地跟你换!”就这样,葛柏林少了200亩已开好的良田。他不但不后悔,还自费投入资金12万元,雇来挖掘机,沿湿地外围堆起一圈高高的土坝,把湿地彻底保护起来。这1000亩湿地成为我国第一个由个人自费建设的保护区,葛柏林成了自费保护湿地第一人。


现在,湿地内水丰草茂,野生动物品种、数量逐年增多,进一步优化了家庭农场的生产环境。为了让人们感受到北大荒的原始风貌,老葛在湿地内建了观光栈道,成为圈河家庭农场景点之一。今天的圈河千亩湿地,不仅是一道诗意的风景,更保护了万千物种与一方水土。


2008年早春,冰雪还没有融化,已过花甲之年的葛柏林选择再出发,迈向创业新征程。他一头扎进乌苏里江畔的东安镇,在祖国的最东端追逐农旅融合的梦想。


如今,走进乌苏里江畔的橡树园,只见一湖碧水映入眼帘,遒劲古朴的橡树千姿百态,树影倒立在清澈的水中。一条蜿蜒的白色小路隐没在树林深处。寻路走去,几栋欧式小别墅掩映在树丛中,宛若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葛柏林笑着对记者说:“我这园子怎么样?很漂亮吧!”曾经,江边这一片300多亩林地遭人为破坏,上百年的青冈柞被当烧柴砍走。“看到后很心疼,就琢磨要做点什么。”说起橡树园,葛柏林打开了话匣子,“建设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条件艰苦,仿佛又回到了1985年艰苦创业时期。”


清垃圾、平沙堆、建住房,把老河、洼塘改造成湖,在里面放养这一带有名的鳌花鱼。经六年努力,倾家庭农场之财力,终于建成了鳌花岛橡树园。


“在新时代,我们家庭农场也要与时俱进,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葛柏林说,“圈河家庭农场不仅要产粮,还要营造美丽的环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圈河家庭农场庄园和橡树园合并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级景区。


“我们的家庭农场有大湿地、大农田、大农机、大森林,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全中国找不出来第二个。”葛柏林充满自豪地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葛柏林的家庭农场正是广大垦区走在改革开放之路上的一个缩影。


树高千尺根扎大地,饮水思源不忘初心。葛柏林对记者说:“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北大荒广袤的黑土地,给了我报效国家和美丽祖国大好山河的平台与机会,我要为国家、为农场留绿水青山,只要生命不止,就为美丽中国建设奉献不止。”

从梦想的开始到美丽家庭农场的建成,整整四十三年!从风华正茂的下乡知青到如今的古稀老人,从下乡时顿顿白菜汤到现今的小康生活,抚今追昔,葛柏林感慨万千。迎着清晨乌苏里江上喷薄而出的绚丽朝阳,葛柏林连说了三个幸运:“我幸运地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时代,幸运能参加北大荒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幸运这辈子干了自己最喜欢干的事!”


来源:《 农民日报 》( 2018年12月07日47版)摄影:农民日报记者戴军  

青春无悔拍摄制作:葛柏林来宾到圈河家庭农场游一圈,用一两个小时,我们一晃干了30多年。我们承包地原是挖掘新河的废弃地,土包水坑密布,滿眼残破景象。从现在拍攝的图片看:在各级领导支持下,通过30多年修理整体上变了样。心里感到很欣慰!我和家庭农场同仁,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践行管局领导提出建设美丽三江,继续做出应尽的努力!

2019年7月27日

来源:知青50年、中国农垦杂志、葛柏林美篇号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留守北大荒五十年 建中国最美家庭农场

精选知青青春回忆文章(422篇)

精选后知青时代文章(252篇)

精选知青关注文章(335篇)

精选知青影视、纪录片(200余部)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