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痛悼念知青作家刘晓航


讣 告

晓航远航


著名知青作家,武汉知青之友艺术团团长,中知网湖北联络总站顾问刘晓航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0月22日晚与世长辞,享年74岁。


刘教授追思告别仪式将于10月24日(星期日)早上9时整,在武昌殡仪馆天乐厅举行。特此泣告。沉痛悼念,愿刘老师一路走好!


中知网湖北总站2021年10月23日

上海知青网唁电

惊悉刘晓航老师逝世,深感悲痛!


刘晓航老师的去世不仅是湖北知青失去了一位优秀学者和好朋友,也使上海知青失去了一位挚友。


刘晓航老师是我们上海知青的老朋友。从2003年开始,上海知青网就从武汉知青的《我们曾经年轻》的文艺节目中结识了刘老师,他积极从事知青文化和知青历史的著述,撰写了大量纪实文学作品,受到各地知青广泛认可和尊重,并享有盛誉。2008年上海举办的知青学术研讨会和以后的博鳌知青文化论坛上都有刘晓航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讲。他搭建了沪鄂两地知青的桥梁,推动了知青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交流。


刘老师一生执着,充满热情,为知青文化传播和知青历史留存做了很大贡献。


故人已逝,但刘晓航老师的文字和思想将留存于世人。


在此我们表示深切的哀悼和怀念!

刘晓航教授一路走好!刘老师的音容笑貌和思想会铭记在我们心中!


上海知青网

2021年10月23日

怀念刘晓航兄 · 调近渔家林小仲 / 文

相逢珠海人未老。

知青文学曾探讨。

赠书墨迹走龙蛇。

言未尽,皖南冬雪忆蹉跎。

《我们要回家》佛晓。

知青历史存书稿。

相邀楚天赴咸宁,论茶道。

时空穿梭遗坐标。


林小仲2021年10月23日晚于北京,

怀念友人、著名知青作家刘晓航教授

凉秋凄寒传哀痛:悼念晓杭作者:王家林

凉秋小寒传哀痛,风卷枯叶伴怆泪。


今天,10月23日早霜降节气,凉气沁人,惊悉良师益友,著名知青作家、教授、好友刘晓杭先生不幸逝世的噩耗,我呆滞会儿,不相信这是真的,即打电话到武汉、上海有关人核实,证实是真的,我潸然泪下,难以自抑,吊君辞世,痛失良师,悲哉叹哉,斯人已去。


蓦然回首,我们交往已有十余年,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往事并不如烟,往事如磐。


我与晓杭结识于2012年10月浙江嘉兴泛长三角地区知青文化研讨会上,交流良久,获益匪浅,相见恨晚,晓杭教授的谈吐,知识面广,妙语如珠,魅力四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后教授来扬州两次,还有北京岳进一、扬健教授,彻夜长谈,顿悟良多,与之交流,是精神与文化饕餮盛宴。


我曾去武汉两次。到教授家书房交流,我们曾计划合作写一本《中国知青非正常死亡》并拟提纲,他送我一旅行箱书,嘱在这书中寻找事例数据,这也是最好的知青文化精神食粮,这七、八年我也笔耕不止,写下四十多万字书稿,教授特来扬州审稿,提出宝贵意见,如今书已成型,环境所致,慎于发表。


我与教授在武汉随州杏花谷参加养老论坛,教授带领我们参观游览尧帝纪念地、博物馆、中山舰、古镇、古码头,热情款待,豪爽大方、谈笑风生、充满活力阳光。深深感染影响提升我们的思想与品位。


今年六月中旬在昆明与晓杭相聚,他约我去西双版纳景洪农场,当年知青请愿要求回城运动发源地去考察,我因带队来,遗憾未能同往。


我比晓杭小5岁,参加知青活动时间迟,全国诸多有影响知青论坛研讨活动,他积极引荐我,有知遇之恩。刘晓杭是我的恩师益友。


晓杭是省作协会员,著名知青作家,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他每写一本书都寄给我,我认真拜读,摆在案头,特别是《我们要回家》是全面如实记载云南知青请愿要求回城历史鸿记信史,有非常高的知青历史研究价值。


他的中国以色列人的踪迹研究著作更是国内为数不多,有影响的专著之一,我摆案头,屡看不爽。


他的中国茶道研究在国内颇有影响。晓杭、慎民与我筹办纪念五四百年研讨会,意义深远,收获不凡。


今年七月晓杭教授倡办中国知青文化讲座,已谈构计划,不幸贵者先逝,方案犹存。


晓杭出身钟鼎大家,母亲与蒋经国同事,历次运动,磨难多多,兄妹多人皆受影响,大哥终生未娶,屈辱早亡,晓杭66届老高三毕业生,虽品学兼优,但不能上大学,两次下放,是金子总会发光,他在安徽下放地努力劳动,锲而不舍,负重而乐观,后当老师,进县写作班子,成绩斐然,受到当地县领导班子的赞赏与重用,1978年恢复高考后,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成为教授校长,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晓杭生性乐观,身体壮硕,高兴时来两盅,母亲虽受磨难,活到94岁,家族有长寿基因。如今师长突然早逝,我怨天道不公,昊天暗地,沧天哀凄,哀肠寸断,哀君泪雨。沉重悼念晓杭仙逝,你音容笑貌如山永存,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挚友王家林怆作2021年10月23日

悼念为知青研究事业做出
重要贡献的刘晓航教授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者按:

刘晓航,安徽芜湖三中1965届高中毕业生,1966一1975年先后在安徽定远县和南陵县两次上山下乡长达八年,1975年3月为落实“独生子女和身边无一人”政策招工返城,到芜湖市日用化工厂当锯板工,1977年12月参加恢复的高考,被录取到安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芜湖市十九中任教,1981年工作调动到武汉市,退休前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旅游系主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民盟湖北省委委员,出版专著十七部,其中知青文学作品九部,代表作《我们要回家》《渴望远行》《开花的荒岗》等。


刘晓航教授系上海知青研究会的老朋友,曾为知青研究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不幸于2021年10月22日20:49在武汉因病逝世,享年74岁。为此上海知青研究会特在本公众号发表余杰会员撰写的刘晓航著作读后感,在寄托哀思的同时表示对这位学者的致敬和纪念。

阳光总在风雨后——刘晓航著作读后感
作者:余杰

十年前的秋天,我收到了刘晓航教授撰写的《我们要回家》。至今还记得那天的窗外秋雨绵绵,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一动也不动读着这本书。因为这是1978年秋天发生在云南知青大返城的全过程记录,此为第一书!那天,我流泪了,从心里感受刘晓航教授。

在《我们要回家》一书里,刘教授从云南的历史娓娓道来,从古至今,古今中外。橡胶基地的诞生以及大批知青的到达,直至最终爆发了大返城。


2015年我应邀参加了在大丰召开的全国知青图书博览会的活动见到了刘晓航教授。交谈中我得知这本书是他“跑”出来的。他北上南下,到了曾经是云南知青出发地的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找到了那些回城的知青们。一次又一次的约谈、倾听、了解、调查、走访,终于成就了这本书。在我的许多文章里只要是写到云南知青大返城,《我们要回家》一书里的许多史实是我首选的依据,因为真实!


在我的书架里《我们要回家》始终在最醒目的位置,因为这是我们的历史! 

 二 

自从结识了刘教授,我知道他是一位多产作家。有过知青经历的朋友们都把他称为“知青作家”。这些年来,刘教授多次把他的书赠送于我,令我感动。


去年,我收到了刘教授撰写的《开花的荒岗》。这是作者自1962年至2017年的日记(自述体),从15岁到70岁人生经历的记载。24岁的时候,刘教授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开花的荒岗”五个字,到了70的时候成为这本书的书名。一生的记录,是何等的不易啊。


刘教授在赠予我的书的扉页上题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啊,我们这代人走到今天就是这样一部在野火中不断重生的历史。


读完这本自述体,看到了刘教授成长的一个又一个深深的脚印。虽然他年长我几岁,但我们都是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人。特别是当我们踏上社会以后,几乎没有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暴风和骤雨。那么,鲜花如何在荒岗上开花呢?我感到邱静波先生为这本书写的序言归纳的很到位:知识改变命运,苦难锻造人才,大爱终成大器。


刘教授在书中说:“每天睡觉前,写日记成为一天中最后的功课。”这门功课的成果就是这本书《开花的荒岗》。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坚持做好这门功课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做好这门功课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珍惜,坚持做好一件事的恒心。这些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

 三 

2020年的最后几天里,我收到了刘晓航教授的新作《风从原野上吹过》,这是《开花的荒岗》的延续。刘教授在书的扉页里留下一句话:江山无恙,与子同袍,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本书是2018、2019、2020三年的纪事。我理解刘晓航教授在扉页上题词的那份心情。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2020年1月18日到4月8日的日记,刘教授将这一段称之为“武汉封城日记”。我们与晓航教授一样的心情:阳光总在风雨后。


2020年的这场疫情突如其来,那时刘教授身处疫情的中心地带武汉。我们关注着疫情,盼望着早日能够自由地走进和煦的阳光里。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都看见刘教授在朋友圈里发出的信息,就知道他平安了。今天我们终于看见了他记录的当时武汉真实的场景,知道了身处“重灾区”里武汉人是如何抗疫的,也了解了这场疫情的惨烈。


晓航教授说:“在历史的空间寻找自己的坐标。”刘教授写下的这些书,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留下了他的坐标。那么我们呢?


2021年元旦三天休息,我在苏州吴江的一个宾馆里读着《风从原野上吹过》。望着窗外静静流淌的运河,我想我们都是大江大河里不起眼的一点水。当风吹过以后,这些水能够有点小小的浪花应该是满足了。

2021年1月3日

2015年6月在大丰与刘晓航教授合影留念

渴望远行 ——作家刘晓航作者:诸炳兴作者为刘晓航画像 

刘晓航属猪,今年70有余了,我属牛,比他小两岁。他是解放前出生在杭州,我是解放后出生在上海。他是我熟识的知青作家中,比我年长而为数不多的兄长。长兄为大,他来上海,理所当然可指手划脚让我陪他喝酒,有敬必应,干杯为快。 


晓航兄的个子略比我高,脸庞饱满,他那双单凤眼,虽然不大,但炯炯有神,他的右嘴角顺着脸略往上翘,他的脚行走有点不利索,我见过他年轻时的照片,很帅气,也许是年纪不饶人了吧。晓航兄似乎不太习惯西装革履,就是喜欢随意着装,“一任自流”,金丝眼镜是他的数十年“标配”,儒雅之气自是由里到外,飘逸而出,感染着与他见面、交谈的学生、同行、友人。他的浑身上下,见不到半点高级教授的装模作样,从外表看,他肩上斜搭着一只公文包,倒是像八十年的乡村企业采购员。


我与晓航兄是在2014年底,相识于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一个研讨会。那次,他在主席台上对着话筒,用很不规范的洋泾浜普通话发言。他语速迅猛,让人听了还有点费力。他演讲时双手挥舞,风度翩翩。我聚精会神地听他在台上慷慨激昂,话音铿铿,滔滔不绝的讲述了关于知青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真实性。那天很冷,我见他的额头上还在冒汗,他似乎是个力大无穷的农村汉子,同他斯文的名字和大学教授身份,似乎格格不入。如果不听他在台上发言,如果没有他身前那块醒目的“刘晓航”嘉宾席位卡,我们都不敢相信,他就是我们早就知晓的著名作家、教授。 


会议结束,我还沉醉在他的演说中,晓航起身从台上下来,我急忙起身上前,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互相毫无陌生感,我忘了称他“刘教授”了,突然蹦出一句“我们要回家”!见他笑脸相迎,频频点头。 


刘晓航祖籍安徽芜湖1947年出生于杭州,1968年至1975年在安徽南陵县弋江公社插队七年,1975年因其独生子,按政策招工回城,1977年12月参加“文革”后恢复的高考,1981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北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出版有著作《沧桑人生》《老小吃,老味道》《口才训练教程》《山山水水总关情》《曾经同饮一江水》《我们要回家》《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渴望远行》等。 

2010年11月,刘晓航在上海向被访者介绍他的著作《我们要回家》。1978年底至1979年初,我所在的西双版纳景洪农场十分场的丁惠民等上海知青,发起惊心动魄、震动中央的“我们要回家”返城风潮,接着就是全国数百万知青大返城,长达20多年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终于画上了句号。这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历史中最激昂、血性、悲壮的一页。 


刘晓航被云南知青的许多悲惨境遇所震惊,他被云南知青故事中的那句“我要回家!”而动情,更被“北上请愿团”的壮烈举动震撼,云南知青用青春和血泪,为命运抗争,这感动全国知青的历史事件,让同样当过知青的晓航多次感动落泪,他发誓要“为一代人立言”,尽到自己作为一位老知青的责任与使命。他决心亲笔写一部全景式多视角反映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知青上山下乡的纪实著作。 


刘晓航从1994年开始,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历史研究和知青文学创作。1998年,为了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更为了真实地全景式反映这震惊中外的中国知青事件,他费时一年多,先后到重庆、上海、北京、成都、昆明、版纳等地,采访了近百位当事人,收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历史资料和生动故事。去重庆找知青进京请愿团成员做补充采访,到上海找知青进京请愿团成员做事件真相的求证,又在全国各地寻找知青进京请愿团的一些散落成员,访谈、了解……他们的口述成为这本书最富有血肉的内容,由此写成一本全景式中国知青全面返城缘由、经过的报告文学集,真实记述云南建设兵团知青组团进京请愿事件的源起、组织、发动、经历,他把几个知青故事中曾多次让他掉泪的那句《我们要回家》作为书名。该书写作完成了,但因为该书的历史、事件、人物等敏感性,一些出版社都不敢正式出版。这如何对得起广大知青,又怎样向未来的历史和后人交代? 

《我们要回家》一书就此搁浅了好长一段时间。到底何时能够正式出版?这让晓航绞尽脑汁,他找关系,寻熟人,真是“磨破嘴,跑断腿”。 


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刘晓航接到通知,落实了该书将要问世的出版社,也算了了他的一个心结。2008年底,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40周年来临之际,一本详细解说当年知青为什么要回家、怎样争取回家和最终回到家的全过程的著作《我们要回家》一书, 在知青们如饥似渴的千呼万唤中,在晓航的千辛万苦中, 终于出版了!


《我们要回家》这本著作,既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史料价值。该书的出版在海内外特别在云南知青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读者普遍认为,这本40 万字的《我们要回家》,是目前为止全面记载和反映我们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情况和1978年云南知青大返城的纪实文学,在知青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此,刘晓航的名字与他的著作《我们要回家》紧密相连,与知青的命运和情感融为一体,他不畏行走不便,仍然热衷于各种知青活动,即使撑着拐杖还四处奔波。 

2015年6月19日,刘晓航(左)与作者(右)在大丰知青博物馆揭牌暨全国知青“两会”合影。

晓航是个性情中人,他心直口快,热忱真诚,性格使然。他为了后知青时代,做了大量工作。也因他这些知青历史的文字与他不辞辛苦的工作,成为知青们的热心代言人、好兄长,受到各地知青的尊重、拥戴。他每到一处,都会受到天南地北知青们的热情接待,他的身边总拥簇着一群群的知青兄弟姐妹。 


刘晓航是个知恩图报的性情中人,当年福建省莆田县的李庆霖,于1972年冒险写信给毛泽东“告御状”,成为中央高层调整知识青年政策、补助生活困难、改善供应、对摧残迫害知青的犯罪者严厉整肃的一个重要事件。现在有“知青之父”称号。但他1979年被莆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94年8月提前出狱。为了更深入了解李先生的实情,1998年2月,晓航来到莆田李庆霖的老家,登门拜访了李庆霖,并自掏腰包捐款给李庆霖,作为他的生活补贴费。李庆霖深受感动,亲笔为晓航题写条幅“位卑未敢忘忧国 莆田李庆霖于知青上山下乡三十周年”。”赠给刘晓航。2017年,晓航专程来上海,将这珍贵的墨宝又赠送给了上海市知青历史研究会。 

1998年2月刘晓航(右)与李庆霖(左)于莆田李庆霖家中合影 

李庆霖为刘晓航题的书法 

我与晓航兄相识并建了微信后,每天在我的云南“知青”群、“上海知青研究会”群和朋友圈见面,我们还经常相互找些话题在微信私聊中交流、谈论。他还多次邀我去武汉游玩。春节前,他从武汉给我寄来的一个大邮包,塞满了他的一片心意!他给我的春节礼包中,有上等黑茶,意即让我多饮黑茶,减肥保健康,还特意关照我,礼包中还有一瓶非常好吃的咸菜,“这里有母亲生前的味道”!他把思念母亲的情怀,也统统寄来了!他见到我和我母亲的合影照,说“幸福的像花儿一样”,他似乎在“妒忌”我有母亲的幸福!他几次给我寄书前,都会问我需要什么书?每次都是沉沉的一箱。当他的新著《渴望远行》出版后,他签上了微信群里二十来个群友的名字,赠送给我们。 

2017年夏,刘晓航(中)在上海与上海知青合影留念,前排左起:毛祖蓉,修晓林,刘晓航,诸炳兴,方韧。后排左起:苏其华,郑云霞,刘平,姜健身,孙向荣,何月琴。

他会在微信中说自己计划着,要读完哪几本书,还经常写些读书心得,还诚意要求群友们要多读书。几年前,他在网上看到我的文章,多次鼓励我:“炳兴,你可以出书了”,在他的热心叮嘱和促进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把几年来的文字,编撰成册,指望今年出版两本著作。晓航已为近十个知青的著作写序,其中也包括给我的拙作写序。 


我与晓航都有个宝贝女儿,平时我俩都互相吹捧对方的女儿优秀,过节时总是要问“女儿回来过节吗?”我们互称自己女儿“小情人”、“小棉袄”,我们共同分享着女儿们带给我们的幸福,这比什么都甜美。 

刘晓航(左)与女儿,父女情深

我与晓航兄都好酒,当我频频举杯时,当我们谈起知青时,心情仿佛就回归到那个浪漫、艰苦又是迷茫的年代,而他借助酒兴的话语,每次都是神彩飞扬,滔滔不绝!这时我俩,已是勾肩搭背,嘻嘻哈哈,无大无小了。偶尔有时他那跨顶的长发撒落到耳垂,我会顺手帮他打理回原处,他也毫不在意。 

刘晓航(左)赠书给本文作者

如今,晓航教授腿脚膝关节疼痛,有时行走需要依助拐杖,但他还如他的书名一样,“渴望远行”!他最喜欢的语句是:“人的一生就是出门远行和平安回家。”我敬佩晓航以非凡的勇气和高超的文笔,为我们云南知青的历史写下了难以忘怀的纪实故事,他写出了重重的一笔,给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晓航还是一位研究茶的专家、学者,俗话说:朋友如茶,需品;相交如水,需淡。一份好的缘份,是随缘,一份好的感情,是随情。让我们永远珍惜这份“知青情缘”,珍惜才能永久。遇到晓航兄,是我一生的幸运,更是一种财富。


2018年3月24日 草于上海虹桥晶典苑

作家刘晓航记载知青历史,
为知青立言,功在千秋!

来源:中知网、上海知青网、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知青情缘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刘晓航文章

雨中的荷——一个苦命的女知青上海知青老金李庆霖 一位斗胆向毛主席告御状的小人物

知青年代的偷鸡摸狗

青弋江在诉说

没有走出炼狱的大哥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