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里娃歌声到冬奥——邓小岚用音乐改变一座村庄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献唱《奥林匹克颂》。这支合唱团名叫“马兰合唱团”,来自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马兰村。

冬奥会开幕式
山区孩子演唱《奥林匹克颂》

希腊语会歌,
从河北阜平的大山里飘来

马兰歌声到冬奥
——邓小岚与山里娃

邓小岚:红色热土上的
音乐造梦师

邓拓之女邓小岚:
用音乐改变一座村庄

作者:曾伟

马兰村是河北阜平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曾是《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的第二故乡。就在这个小山村里,有着天籁般的歌声和琴声。就在这个小山村里,革命家邓拓的女儿邓小岚教当地孩子学音乐、组建少儿乐队、筹资建校舍、募集乐器和教学用具,默默进行无私奉献。

2010年,一天早上,从北京西站出发的一列火车,直奔河北阜平而来,一个半小时后,火车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一位头发花白,气质优雅的老人,和普通旅客没有什么两样,她手上吃力的拎着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辗转到了阜平长途汽车站,又经过三个多小时颠簸,车在一个叫马兰的小村边停了下来,暮色笼罩着静静的山村,已是人影模糊。还是有人认出了她:“邓老师,回来了?”孩子们则兴奋的喊着:“邓老师!邓老师!”

被唤作邓老师的人叫邓小岚,已经68岁了,是北京市公安局科技处退休民警。已经不知是多少次进驻马兰村了,她走进马兰小学一间普通的小屋,小屋里是她从城里一趟趟提来电饭锅、碗筷、被褥。“邓老师,我们什么时间上音乐课?”不知何时,已经围上了一群孩子,老人爱抚的抚摸着他们的小脑瓜:“你们练得怎么样了?”

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母亲丁一岚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代英才,也是中国新闻家,曾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马兰村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这里曾是《晋察冀日报》报社所在地,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邓拓率领《晋察冀日报》的人员,躲开敌人的围追堵截,辗转于马兰村所在的太行山地区,坚持边战斗边出报,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她的母亲丁一岚也曾是《晋察冀日报》的一员,还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任台长。

马兰村也有19位老乡为了掩护报社同志惨遭杀害,与革命烈士的鲜血洒在了一起,他们的墓碑至今立在那里。


邓小岚当时年幼,邓拓夫妇被迫将她寄养在老乡家中直到三岁。邓小岚就是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中出生的。或许由于个人的身世与父辈的情结,邓小岚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眷恋。退休以后,她一心想了却心中的夙愿,好好回马兰村去看看,看看养育她的乡亲们,看看久违的山川大地。

1997年她和妹妹第一次回马兰。她看到的情景是破旧的村景,村民落后的生活,尤其是小学校,小孩儿根本读不了书。有个农妇好奇,过来打听她们是哪里的。当听说她叫邓小岚,是从北京来的。农妇一下就把她的小名儿叫出来了!邓小岚根本就没想到,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邓小岚和马兰渊源是因为养育之恩,所以马兰村是邓小岚的第二故乡,但她没想到这么多年老村子的乡亲们还念着当年的她,这份情义打动了邓小岚。


“我想我一定要为故乡做点事情,老乡们养育了我,我一定要报答他们。马兰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里的孩子学习环境较差。所以我就动了改善孩子们教育环境的念头,多了做不了,起码给孩子们一个遮风挡雨的教室吧。当时我还没有多少钱都是我弟弟妹妹帮我凑的,我爱人也特别支持我,我很感谢他们。”就这样,几间教室被翻修了,换了桌椅,换了黑板,墙面也不透风了。


此后,邓小岚每个月都会陆陆续续地回马兰,看看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有没有什么缺少了,后来就偶尔常住一段时间,住在马兰小学的一间小屋,那儿的老乡都把邓小岚当作自家人一样。“我还画了张村里的位置图,谁家在哪儿我都标出来了,要不实在是记不清楚。”邓小岚笑着说,“村里大部分情况我都知道,这村子好多人都在外面打工,基本上一出去就是大半年,家里有老人的,夫妻俩人都出去打工,


所以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很可怜。这群孩子没事就在山里跑,哪也没去过。”


她节衣缩食,把不多的退休金和精力全都花在山区小学教学上了。她一边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唱歌、画画,细到给孩子们剪指甲,理发。还深入了解山村情况,为改善乡亲们的生活出主意想办法。


北京——马兰、马兰——北京,一来回600公里,来来往往竟跑了整整五年。每年往返北京与马兰村之间十来次。

用音乐改变一座村庄

给马兰带来歌声是在2003年,她说,“我记得是在03年的清明节,我和几个原来报社的老人回来扫墓,扫完了回村子也没什么事儿就把那边儿玩儿的几个小孩儿找了过来说唱个歌,结果他们什么歌也不会。我开始还不信,以为小孩儿可能不好意思唱,后来我让他们唱国歌,只有两个小孩儿能跟着哼哼,调儿还不对,我心一下就凉了。我从小就爱唱歌,也喜欢音乐,我觉得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当时我特别心酸。”


在邓小岚眼里,音乐可以打开人的心灵,可以让这些孩子不仅仅是在山头跑,更能坐下来安静的跟心灵对话,让他们从心灵上彼此拉近距离。在音乐上,马兰村是个空白,即便是歌谣,也只是机械的去说出来,孩子们不知道音乐能给人带来快乐,更没体会过。邓小岚决定把音乐带进这座山村,让音符触动这群孩子尚未开化的内心。


“我开始是在小学里教他们唱歌,还真有几个孩子唱的挺不错的。就是有时候管不住这些小孩儿,山里的孩子么,爱玩。但是有的孩子一唱歌就能安静下来,很灵的。其实他们也不觉得这是上课,他们很高兴能在一起唱歌。”


后来,孩子们渐渐跟邓老师熟悉了,很愿意跟这个慈祥的奶奶一起唱歌,有时候音乐课在教室里上,天气好了,邓小岚就带着孩子们去山坡上唱,去瀑布前唱,这是我或者任何一个城市孩子都不曾体会过的。从此以后,马兰村的铁贯山间不仅有他们顽皮的脚印,更多的是回荡着山里孩子银铃般的歌喉。

邓小岚一次次往返北京和马兰,把家人用过的和朋友们捐送的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乐谱带到了马兰村。乐器有了,可孩子们连乐器名字都叫不出来,更不懂乐谱。于是,吹拉弹唱全能的她在爱人的支持下在马兰村住了下来,组办了马兰孩子们的小乐队。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识谱、拉琴。


教没有一点音乐知识的孩子学乐器,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一次教完他们走了,第二次来可能就全忘了。当时邓小岚心里挺不是滋味儿。办法只有一个,多来马兰村。邓小岚说:“现在好多了,来的多,他们也就知道练了。”

之所以执着的教他们音乐,邓小岚认为,音乐不分种类也不分地域,主要能带给他们快乐,他们都是留守儿童,很容易人格发展的不健全,学乐器能让他们更直观的感受音乐,音乐是可以愈合伤口的。


五年来,尤其是从2005年以来,邓小岚使这些老区的孩子们对音乐的认识从无到有,从不会唱歌到演奏一种乐器。回忆起这段时间,邓小岚说:“这是很艰辛的,但,也是快乐、充实的。”回忆是由点点滴滴的故事汇聚而成的,邓小岚说:“我也曾经气馁过,但在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坚持下,我们在反反复复中不断进步。” 

带他们去看外面的世界

邓小岚,点亮了这些光环,让这些本来懵懂未开化的农村小孩儿直接接触到世界上最美的事物,渐渐的将人格与音乐融为一体。她所做的事不仅是好人好事,她是在用自己方式改变故乡的生活,改变故乡的命运。


她说:“我只想尽我所能把这些孩子教好,让他们快乐,让这些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在物质上我的能力可能有限,但是至少在精神上我不会让他们觉得比别人差,让他们自信地生活。”


2008年十月一日,北京中山公园的一棵大树下面,一群来自马兰村的孩子,面对一群在报社工作过的老战士奏响一曲曲悠扬的乐声,歌声飘荡,稚气的童音仿佛将他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孩子们见到了真实的北京,见到了曾经向往的天安门,鸟巢,这让他们更加自信了,回去以后很骄傲,让其他孩子也很羡慕。后来邓小岚教小孩儿乐器的事儿传遍了好几个村子,在其他村子的小孩儿也要跑来学琴,乐器不够就跑过来看别人学。有一次,有一家人一起跑来找邓小岚,质问她为什么不教他们孩子,邓小岚表示人太多了而且乐器不够,她也教不过来,那家人就急了,后来他们看见了一个音乐盒大小的玩具钢琴,非要邓小岚教他们孩子,邓小岚哭笑不得。

现在这些孩子们包括家长也把这个事当成了大事,在他们眼里孩子每天要做的事:上学,练琴。想一想这件事多么神奇,在一个贫困的山村中,在好多人家的角落都能找到一把西洋乐器,这些乐器又是被一双双带着黑指甲的小黑手奏响的,奏响的偏偏是每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只有欧洲贵族才能听到的世界名曲。


2010年8月8日,邓小岚带着她的马兰村小乐队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2011年,邓小岚又将孩子们带到了北京电视台的春节晚会,邓小岚和马兰村小乐队的孩子们与将军后代合唱团一起演唱了《我们的田野》。


在被问到为什么这些年一直坚持为马兰村服务时,邓小岚深情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眼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邓小岚打算有机会就带他们来北京,上次回来,好多人都羡慕那群孩子,她争取让每个孩子都出去看看。


马兰歌声越传越远,邓小岚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网、新浪网、河北日报等媒体、网站上均有专题报道。2009年1月,保定阜平县人大授予人民新闻家邓拓长女邓小岚“阜平县荣誉公民”称号。在2008年阜平县委宣传部等七部门举行的德信人物评选中,她还被评为“十大德信人物”之一。

邓小岚说:“我和我爱人都把这群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这也算是我报答故乡的方式吧。” 

用音乐改变一座村庄
太行山村换新颜

记者:李凤双、高博  新华每日电讯

2月4日晚,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登上了他们乐队成立以来最大的舞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为全球观众献唱《奥林匹克颂》。


马兰花合唱团来自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前身是组建于2006年的“马兰小乐队”。


这群孩子之前还有过多次高光时刻:参加2011年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栏目、2012年北京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演出。

▲邓小岚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义务支教

将他们带出大山的是邓小岚。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岚在炮火中出生后不久,便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老乡家生活了3年。为了改变马兰村贫穷面貌,2004年起,退休后的邓小岚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

18年间,邓小岚为村里修建了校舍,教山里娃学音乐,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种下梦想的种子,带领孩子们走出大山,登上了冬奥会开幕式的大舞台。

这里曾是《晋察冀日报》社驻地,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诞生地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心中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


这是一首经常飘扬在马兰村的童谣,表演者是马兰村的孩子们,指导老师则是邓小岚。


“马兰村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不仅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更是父辈们战斗的地方,马兰村在我生命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邓小岚说。

79岁的邓小岚是邓拓的女儿,她和马兰村的缘分,从刚一出生就开始了。


马兰村,像花一样的名字,是一个有着700多户、2000多口人的小山村。这个村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由22个小自然村组成。

这里曾是《晋察冀日报》社旧址所在地,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抗日战争时期,社长邓拓在这里与报社工作人员,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


1943年底,日寇对太行山区进行了“大扫荡”,在马兰村制造了“马兰惨案”。日军冲进马兰村时,逼问乡亲们报社人员和印刷机的下落,19名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惨遭杀害。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母亲丁一岚

邓拓妻子丁一岚在一次突围后生下邓小岚。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整整3年。干爹、干娘的悉心照顾,为炮火中出生的邓小岚留下难忘的童年。直到1946年,邓小岚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当年,《晋察冀日报》社为了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辗转于马兰村所在的太行山区,坚持每天出报,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


多年后,母亲丁一岚送给邓小岚一枚图章,上面刻有“马兰后人”4个字。父亲邓拓在《燕山夜话》专栏发表文章时,署名“马南邨”,谐音“马兰村”,亦是对当年在马兰村生活和战斗的怀念。


“缘于个人身世、父辈情结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一直把马兰村视为‘第二故乡’。”邓小岚说。


1997年,邓小岚第一次回到马兰村,和妹妹邓小虹找寻父母战斗过的地方。虽然50多年过去了,但当地老百姓仍能清晰叫出她的乳名,让邓小岚不禁泪流满面。


“当时只请了两天假,虽然走马观花,但看到百姓生活很艰难,就想帮帮他们。”邓小岚帮助乡亲们的想法一直埋在心里,但因为工作原因却迟迟未能如愿,这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2003年清明节,退休后的邓小岚和《晋察冀日报》社的老人们一起来到马兰村给烈士扫墓,看到这个小山村依然是破旧的村舍……


“我一定要为乡亲们做点事,当年马兰村的乡亲们为了报社,献出了19个鲜活的生命啊!”那一刻,邓小岚便定下了扎根马兰的决心。

用音乐播撒美的种子,马兰歌声“唱”进冬奥,“唱”向世界

北京到马兰村距离300多公里,路途虽不遥远,但并不便捷。


以前先从北京乘火车到定州,再从定州乘汽车到阜平,最后从阜平乘班车到马兰。早上8点出发,晚上七八点才到。


这段路,邓小岚从2004年起,每年往返20多趟。直到2010年10月,阜平通了高速路,路程才缩短为5个多小时。

这段路,邓小岚一走就是18年。当记者问她为何能坚持18年时,邓小岚说,“我要教孩子们音乐。”当问她一路累不累时,她说,“不辛苦,我坐车不晕车,在车上就能休息。”


邓小岚那次和报社老人回马兰村扫墓时,碰巧遇见了同样在扫墓的一群孩子,发现马兰村的小孩连一首歌都不会唱。


“你们会唱什么歌呀?给爷爷奶奶们唱首歌吧!”邓小岚说出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少先队队歌》等歌名,她一首一首试探,孩子们直摇头,只有一两个孩子会唱国歌,还有些跑调,这深深刺痛了她。


“我心里咯噔一下,说不上悲凉,但空落落的。”邓小岚说,她从小就爱唱歌,喜欢音乐。在她看来,马兰村的孩子们没体会过音乐的乐趣,没有歌声的童年是苍白的。

邓小岚刚开始到马兰小学教音乐课时,简陋的学校只有4间危房。为了建音乐教室,她不仅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而且动员北京的弟弟、妹妹一块儿捐钱,共凑了4万块钱,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大大改善了马兰小学的办学条件。


后来,邓小岚又四处“化缘”,将亲友家闲置的乐器要过来,并寻求相关部门支持帮助,陆续置办了架子鼓、电子琴、钢琴、长笛、黑管等乐器。村里人没人会这些乐器,邓小岚就手把手地教孩子们。


每个月来两次,寒暑假更加频繁,邓小岚风雨无阻。“教这个得有连续性,今天教了明天就走,那学生可学不会呀。”邓小岚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音乐唤醒了这个沉睡的小山村。经过邓小岚悉心指导,孩子们已经能够演奏复杂乐曲,唱功也明显提高。


音乐不仅带给马兰村的孩子们快乐,更给他们插上了梦的翅膀。2006年,邓小岚成立马兰小乐队,带领孩子们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演出,让他们走出大山,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2013年,70岁的邓小岚发起“马兰儿童音乐节”。“全国的成人音乐节不少,儿童也应该有音乐节,就从我们马兰村开始吧。”邓小岚说。


筹备过程中,邓小岚不慎骑车摔进坑内,造成左腿小腿骨裂。她没告诉家人,偷偷养伤,通过网络“指挥”进度。


仅仅休息了半个多月,邓小岚拄着拐准时来到音乐节开幕式现场。乡亲们十分感动,都竖起大拇指:“邓老师,刚强咧!”


2015年,邓小岚亲自设计,自筹资金,把小学校旁边的荒土坡打造成一座三层“音乐城堡”。“孩子都向往童话生活,城里有少年宫、迪士尼乐园、公主城堡,马兰的孩子也可以有。”


“山里孩子们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邓小岚说,她真切地看到,音乐让山里的孩子们更乐观、更自信了。


在学生家长杨念琦看来,是邓老师给孩子们播下了音乐的种子。“我们这边不像大城市有专业的音乐老师教,这些年孩子一直跟着邓老师学,感谢她一直对孩子的无私付出。”


2月4日,乐队的孩子们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他们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向世界献唱了一曲《奥林匹克颂》。


11岁的席庆茹是此次演出的乐队成员,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鸟巢很壮观,很兴奋能有这个机会让全世界听到我们马兰的歌声。”

用音乐改变一座村庄,太行山村换新颜

18年来,邓小岚从北京往返马兰村的行程超过20万公里,大约能绕地球赤道5圈。


“最初,爸爸和我们都很担心妈妈的身体,但看到她发自心底的快乐,只好不去‘扯后腿’。”邓小岚的女儿刘明明说,“近几年我一直在想,妈妈是用行动诠释了梦想与坚持,她很了不起!”

18年如钉子一般,邓小岚的坚守感动了很多人。


音乐人阿里来了,把邓小岚的故事拍成纪录片《马兰的歌声》,让马兰的名字传得更远。

2012年6月,马兰村作为乡村素质教育的典型,成为保定市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阜平县政府专门派出特岗老师,支持马兰村音乐教育。


河北大学艺术系教师联系邓小岚,把这里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定期派学生过来讲课。


至今,邓小岚已经协调捐赠了近500件乐器、数千册图书,培养了近200多名学生,有10多个学生在大学里读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


孙志雪考取西北民族大学音乐教育系;白宝鹏从河北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从事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工作;李振涛考入了河南大学,那是邓拓曾就读的大学……

音乐成了马兰村的一张名片,邓小岚用音乐改变了一座村庄。


近年来,得益于邓小岚的努力,社会各界对马兰村高度关注。在阜平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下,随着惠农扶贫政策的落实,马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马兰村,只见村南一座新落成的灰色圆形舞台背靠青山,碧水环绕,远远望去犹如一轮明月挂在天空。这是由邓小岚筹资新建成的月亮舞台。今后,马兰儿童音乐节有了真正的舞台。

“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邓小岚说,未来她还会在这里坚守,做一名真正的“马兰后人”。(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马兰村孩子们与将军后代合唱团
一起演唱《我们的田野》

纪录片: 马兰的歌声

来源:腾讯视频、中国老年、新华网

精选文章推荐

知青往事回忆、上山下乡知青岁月

留守知青、返城知青的人生经历

▲知青历史、知青人物、知青研究与思考

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社会纪实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