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卫兵赴京大串联亲历记

毛主席第八次检阅红卫兵
文化革命大串联亲历记
(1966年11月23日)

蒋 倬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因为成份问题,我不能参加红卫兵。所以成份好的在闹革命,我们在家“逍遥”。忽然有一天,听到可去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虽然不知道是第几次,也是一件大事。以前都是从那些根正苗红的,斗老师最历害的红卫兵选出去北京,我没有份,望洋兴叹吧。

但没有多久,又有了新的情况,先是传言可以徒步大串联去北京,但我不敢造次,因为毕竟那年只有15岁,还有家庭状况,还要学校开证明等。也不知是几月,我们在校的学生被通知去崇明农场参加农忙劳动。我和班组织委员谢佩华,当时我是学习委员,从小学当到初中,其余的记不得了。她也是我带去北京串联其中一人。当时不知是上海闸北区(现静安区)第五中学,还是全市的学生。我们被带上停靠在吴淞口码头上的军舰上。我还没有看到这么大的军舰,以前停在黄浦江里的轮船都是小吨量的。军舰上的炮都穿着炮衣,一排排的海军战士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我们带着行李在甲板上集中,一甲板的老师和学生。


军舰开得很块,浪花冲着军舰,翻着白浪。不知多少时间,到了崇明下了军舰,就有车把我们送到东风农场。我有幸乘了一次军舰,也是一生唯一的一次,那真是值得纪念的事情。


农场职工都是上海下乡青年,对我们很是照顾,不要干什么特别累的活,还看了二场批判电影,《武训传》《陈毅访问印度尼西亚》,那时基本上没有什电影看的,也感到很新奇,也不知批判什么,反正以前没有看过。


大概过了一段时间,有消息说,去北京不困难只要能弄到乘车证。我和同学谢佩华说,快回去弄乘车证,不然,就没有机会去北京了。我和带队老师说一个不知什么理由,就请假回上海。我去学校开了介绍信,千难万难弄到了乘车证。我对谢佩华说赶快出发。我对妈妈说,我要去北京串联,妈妈给了我全国粮票15斤,人民币20元。我就马上去上海北站,妈后来说,等她拿着围巾和棉袄,就不见我了。

我到了上海北站门口,一看人挤人,根本就无法进去。我胆子比较大,对同学说,等晚上翻墙进去。晚上进去后,一打听没有火车去北京,连司机去也不到。后听说去南翔有去北京的火车。我不知那时怎么想的,就和同学说,沿着铁轨走去南翔。晚上天黑黑的,一个不当心就拌倒在枕木上,当时痛得走不了,还是下定决心继续走。不知多少时间,看到南翔两个字,不知有多高兴。看到车站,看见很多带着红卫兵袖章的,大约是大学生那批的,我们就跟着他们。火车有,司机没有,不知他们怎么找来了司机,火车就开了,那火车开开停停,有的司机溜了,就再找司机,那时,南京长江大桥还没造,靠驳船把火车摆成三段摆渡过去,就这样开了三天多,到了北京永定门站下车。负责串联学生的军代表,把我们送到海淀区北京外国语学院,本人终生没上大学,去了中国著名高等学院,也是幸运。


一间间教室,中间走路,两边打地铺,南方人北方人各分一边。吃的是白菜汤,窝窝头,面条馒头米饭很少。吃食免费。虽然军事化管理,自由活动还是有的。因为乘车不要钱,反正看到什么车子来了,就乘上去。我和同学去了故宫,那时故客是关闭的,只留了一个殿堂展览收租院场景泥塑(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剥削欺压农民的惨景,很受教育)。去了天安门的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博物馆没有进去,不知为什么?去了景山公园,上面矗立着毛主席白色站像。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毛主席像鞠躬敬礼!又去了颐和园,吃了北京的冻柿子,一斤两个,真是又脆又凉,牙齿冻得咯咯的。


不知过了几天,接到通知,要接受毛之席的检阅,这也是最后一次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何其幸也!没有白来。那时热血佛腾,睡不着觉,激动极了。军代表说了一些注意事项,不能带钢笔,和钥匙,拿看红宝书。

第二天,我们去了北京西郊机场。到了地方,安排我们坐着等待。第一排是解放军,第二排是民兵,第三排是红卫兵。我们还好靠在比较前面能看见。不知等了多久,只看一辆敝逢汽车远远地慢慢地开过来,上面站着一个人,越来越近,大家热烈举着红宝书,大声呐喊,毛主席万岁!我看见毛主席了!他站在车上,显得很高大,向伟人一样,脸和脖子红红的,气温低,风大。毛主席不断挥手,向大家致敬!我们更激动极了,留下幸福的眼泪。车过去了大家还是大声呼喊着。回来后,还是激动万分,心情总是平息不下来。


愿望达到了,想家了,天气也真冷,我们还穿着秋衣,冻得够呛,只想快点回家。回来很顺利,军代表安排给我们车票,买了食品,没有饿着。来时三天没有喝水,吃东西,怎么坚持下来?只凭着一腔热血下定决心,就这么!北京大串联之行,免住宿,免车票,免吃喝,粮票和钱基本上没用。


到家后,妈妈正在家,看见我说,赶快把外面的衣脱下来,用热水泡泡洗了,然后到澡堂去洗澡,好好地洗干争。

这就是我北京大串联的经历,也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很是引起大家的羡慕。回了学校,步行串联没有去,因为听说去了江西老革命根据地步行串联的同学,失踪了几个,没敢去。后来通知不允许私自进行步行大串联,稳定形势,让学生就地复课闹革命。


几十年以后,回首以往,“文革”十年,酸甜苦辣,自己知道,其实,最值得回忆的,恐怕还就是串联这短的一刹那,有谁有这么的运气,多少的百分之、千分之、万分之呢!

浙江嘉兴 蒋倬 (老三届上海知青)
2022年08月05日)

照片背后的故事
知青赴京串联记

郭玉堂

2022年立秋这天,我回中原路老宅拿东西,抬头瞧见墙上镜框里一张段村青年队知青赴京串联时的旧照片。尽管照片已经斑驳、泛黄,但上边的人和字仔细瞧还能瞧得清,他们是楊金林、高祥、郭玉堂、赵复玉和唐建民;照片题字是首都工农兵公园留影,落款是1967。1967,上个世纪的1967,掐指一算,距今分明过去了55年了呀,为啥一看见它,我的记忆闸门会瞬间大开?照片里的人立马活灵活现,竟魔幻般地走了出来,那年发生的事随一件件、一粧粧展现在我面前,就象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如初。

1967年冬天里的一天,青年队里的几个楞头小伙子商定,到首都北京革命大串联。别看这几个小伙子,个个林林一躯、堂堂一表,可人人都是穷光蛋,混身上下搜不出一分钱,真所谓是个纯粹的无产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无产者理所当然得参加,干革命,舍我其谁?可身无分文,北京怎么去?扒火车!第二天天一亮,我们就来到南货场。看见一列往北开的火车就扒了上去。约模过了个把钟头吧,火车慢了下来,远远看见一群人在说笑,生怕他们把我们撵下火车,我们急忙趴在车箱里,不敢露头。此时恰好有位师傅在电线杆上修路灯,发现了我们,随朝我们大喊:快下来吧,小子们,一会儿运斗车铲煤装车,一下就把你们全都埋在煤里啦!听到喊话,一刻不敢怠慢,赶紧起身,麻利跳下了车。也不知道谢谢那位好心救命的师傅,大概都给吓傻了。楞了好大会儿,定了定神,心说,好险啊!可竟沒一个人说想要打道回府,大慨是北京祖国的首都引力实在太强了吧。


没多大会儿,见有北行的火车,我们急忙扒上去,继续北京之行。


火车开了不多大会儿,又慢了下来,停了,不往前开了。我们只好下车沿铁路前行,见站牌上写着磁县。磁县盛产瓷器,是河南与河北两省交界之地。随后我们重新扒上一列北行的火车,一直到了石家庄,据说这里离北京和新乡差不多一般远。我们去北京已走了一半的路。


火车一直开到了保定。这回我们都想下车,到保定街里转悠转悠。来到市里一广场,见一大型雕塑,是根据毛主席诗词“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之意境雕塑的,很壮观,很气势,很感人!让人一看就有人定胜天的气魄和力量。我们仰望,再仰望,久久不忍离去。


再前行,火车开到了望都,故名思义,就是站在高处就能望得见首都了吗?我们没有出站,沿铁路走了一段,扒上一列到北京的火车。一过高碑店,北京到眼前!我们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


还不傻,知青们虽未出过远门,一进北京城,知道赶紧找住处。凭介绍信我们被安排在国务院红卫兵接待站。刚认了认住处,熟悉下环境,气还没喘匀,就迫不及待,不顾一天的劳累奔波,连夜去看北京天安门。很快,我们远远地看见了景观灯映照下的天安门城楼的轮廓。我的心陡然间凉了半截。想象中的天安门,应该是无比高大,无比雄伟的呀,虚了,怎么才这么高呢?很是失望,带着纳闷,我和队友们无精打彩地回到了接待站。


纳闷绞心,睡了芝麻一会儿,天刚明我们就起来吃早饭(接待站昼夜不停接待红卫兵,随到随开饭)。吃得是豆浆、油条,还每人发一节香腸。香腸,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知青们的共产主义生活。在青年队几乎每天不吃高梁面就吃玉蜀黍面,成年四时没闻过肉味。难怪我们知青拿到香腸把它掬在手里,高兴得不能行,简直想一跳三丈!我们几个手掬着香肠,左看右瞧,宝贝似的,谁都舍不得吃。看足瞧夠了,终于开吃。一回嗑那么一小点。我还趁他们不注意,也不管卫生不卫生,将嘴里嚼了半天的香肠又吐到了手窝里,看看它为啥会这么香?之后又猛地一下将它捂进嘴里,吧唧吧唧嚼起来,边咂吧嘴,边不住地喃喃自语:娘酿,娘酿……真香,真香……这德行,属穷酸狼狈相乎?是风流倜傥之形也。

就这样,我们边吃边走,不知不觉又来到天安门广场。这回大白天,近距离,就站在天安门城楼底下观望,须仰视才能看见城楼顶端全貌!哇,这城楼真夠高大、雄伟、庄严啊!昨晚可能是错觉吧,广场太广的缘故吧,东方红大道(长安街)太宽的原因吧……天安门城楼不愧是中国第一楼!更因为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如同太陽从那里升起一样,无比辉煌、绚丽、壮观。正如一首歌里所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北京城里的大字报真是铺天盖地。什么打倒刘邓陶了,刘邓陶是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呀,打倒彭罗陆杨了,这种标语到处可见;最吓人、最醒目的要数金水桥畔写在地面上的特大标语“朱德是埋在毛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每个字足有两米见方,人见人惊啊。小巷街墙上还有“青松不老,联动不倒”等等各式各样标语,多了去了……


傍晚经过一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排练节目,一首男女声二重唱听得我如痴如醉。天上的群星永远朝北斗(女声),地上的葵花永远向太阳(男声)……更吸引我的是一首根据毛主席语录歌“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改编的二胡独奏曲。那高亢嘹亮悠揚的山歌风,那淳朴风趣诙谐的民歌情,让我越听越想听,越听越入迷,一迷而忘返了吔。


转眼来到了年关,大家归心似箭。独楊金林想去天津和天津人一块过年。各随所愿吧!临走了,逛逛北京城吧。途中来到一桥,说是过了桥就是中南海,桥上戒备森严,五步一哨,荷抢实弹,夠威严的,我们就没过桥,径直来到工农兵公园(北海公园),拍下了这张令人难忘的珍贵照片。


傍黑,我们四人(楊金林去了天津)来到北京火车站,戴上了红卫兵袖章。没想到,这红袖章真管用,恁神通!我们四人竟大摇大摆地、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一列莫斯科至凭祥的国际列车,平平安安、舒舒服服地回到了新乡,完成了这次有惊无险的赴京革命大串联的壮举。

星星一眨眼,人间数十年。不知乍搞的,才这么一晃,我们就老了。人老了,记忆力衰退了,常常丢东忘西,甚至到了晌午吃啥饭,晚上再问就记不得了的程度。那为啥人越上年纪越对早年的事记得那样清、那样牢呢?原因大概是怀旧吧。可不是嘛,我对着那张早已泛黄、斑驳、模糊不清的老照片,总是端祥看不夠;想这想那感慨多。那年,那月,那人,那事,怎么想忘也忘不掉呢?咋办?那就让它住到心里头呗。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公众号发布  图片来源网络

精选文章推荐

知青往事回忆、上山下乡知青岁月

留守知青、返城知青的人生经历

▲知青历史、知青人物、知青研究与思考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