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网师一周观察(146)| 一场充满挑战的成长之旅

卢雪松 新网师 2024-01-09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小小的一片叶啊,也要朝着光照那方,草丛里的小草啊……”随着结束乐曲的播放,我用鼠标郑重地点下了“结束直播”按钮,2022年秋季新网师课程宣讲活动终于落下了帷幕。

从接受直播主持的任务到现在,12天的深度参与,让我经历了一场充满挑战的成长之旅,让我迈向未来的脚步更加坚定而从容。

为什么组织课程宣讲?

今年6月2日新网师公众号发布重磅消息,新网师首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名单揭晓,新网师招募了13位学术带头人,组建了相应的学术团队;以学术带头人为依托,成立了13个研究中心。

学术团队是新网师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程质量的学术攻关团队,它以提升教材研发水平与课程培训质量为研究重点,通过开展系列研究活动,促进新网师课程系统更加完善,学术力量更加丰实。这也意味着新网师将向更高的学术层次发起冲锋,将迎来最大的课程迭代升级与提速发展,在朝向卓越的成长之路上完成一次质的飞跃。

消息发布之后引起了新网师内外的广泛关注。

184269胡松说:我感觉新网师办学越来越专业了,学术团队里高手云集,是优秀教师的“强强联合”,在学术上能够互补优势,自主创新能力也能不断提升,将会带给我们更专业的引领,不断增强新网师竞争力,做成“大事业”。

199148李英丽说:看到学术团队的名单里有那么多熟悉的名字,我很受鼓舞。学术团队的成立是新网师发展的新起点,我也把它当作我专业发展的新起点。期待学术团队发挥“辐射”与“裂变”效应,带动更多的教师共同进步!

大家更加关注的还是学术团队组建之后,将会给新网师的发展带来哪些新变化?新网师学术团队将引领我们走向怎样的远方?我们还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网师2022年秋季新学期即将开启。在每次开课之前,学员们都要经历一次艰难的自主选课过程,有时查阅公众号上的课程选修说明,并不能全部了解课程的内容。有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课程的内容,但是文字中并没有进行说明,造成因不了解而不敢选修。学员与课程之间缺少直接对话,学员希望有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精准选课提供有效帮助。

这一点我也有切身的体会。每到选课的时候,我经常能收到学友发来的信息:“卢老师,这个学期我选什么课比较好呢?帮我推荐一下。”“这门课程到底学什么内容?难度大不大?给点建议呗”……

新网师课程更新的速度很快,对于一些课程内容我和他们一样不够了解。如果学员在选课之前能与讲师直接对话,能从讲师那里得到更准确而有效的建议,课程会更有温度,也能帮助学员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正确选择。

在了解到老师们的学习需求之后,新网师决定,由学术团队集中组织一次课程宣讲活动,帮助学员了解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特点,进行学习指导、答疑解惑等,这样既可以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又可以让正在观望的老师们了解新网师课程,吸纳热爱学习、渴望成长的老师加入学习共同体,帮助他们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为什么会有改变的勇气?

7月11日清晨,新网师学术团队的负责人郑建业老师通过微信发给了我一份《新网师2022年秋季课程宣讲活动倒计时安排》,新网师将在7月20日至7月22日进行一次各门课程的宣讲与解读,这也是一份任务清单。新学期担任课程讲师的13位学术团队带头人将在直播平台吹响集结号,贴心为学员解答疑问,指导大家如何进行选课,以及如何进行课程的学习。

在我的记忆里,新网师进行这样大规模的课程宣讲还是第一次,这也是学术团队成立以来向面公众的第一次集体亮相。郑老师希望我能来组织一期活动并担任主持人。如果要是在以前,我肯定是拒绝的,因为我更喜欢在幕后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亮相于屏幕前,我是没有勇气和信心的。

加入新网师已经6年半了,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学到了很多,与学友们携手同行,彼此点亮,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到“承担即成长”的要义,让自己敢于将每一次挑战都当作成长的契机,不断地超越自己。于是,我欣然接受了任务。

郑老师将制作宣讲海报和直播背景图的任务同时交给了我,提出了基本要求,发给我一个需要放在海报上的cctalk的课程号。cctalk平台!So easy!我对这个平台操作比较熟悉,在直播时只需要做好讲师之间的衔接就可以了。

7月14日傍晚,我将设计好的宣传海报和直播背景图交给郑老师审核,并按照修改意见进行了10余次的调整,基本定稿。在修改海报过程中,我感受到新网师的朴素和纯粹,不需要“花架子”去支撑自己的形象,完善细节,提升品质,这才是新网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7月15日傍晚,郑老师通知说:“直播地点要改成小鹅通。”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变成了“无底洞”。惯性思维告诉我cctalk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小鹅通平台我真的是一窍不通。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抗拒的,因为每当要熟悉一个新的事物,总是要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体力的成本,还要承受一个完全未知的结果。

更糟糕的是通过对话,我感觉郑老师在这方面也是个“新手”,在我们这个团队里,很少有人会使用这个平台。距正式直播只有4天时间了,如此重要的一次大型活动,真的要放弃大家都熟悉的cctalk,而改用小鹅通平台吗?为什么要换呢?要利用这么短的时间让每一个参与者去熟悉一个完全陌生的平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

后来了解到,之所以放弃cctalk平台的主要原因是它自身的局限性——一次直播只能两个小时,如果超时会自动中断,将给听课者带来不好的体验,影响直播质量。而更换为小鹅通平台系统会更加稳定,还可以将新网师所有的线上活动材料整合在一起。

改变,是为了追求更好!

徘徊在新网师外的人也许永远不会明白,在新网师人的眼里,“困难”从来都不是躺平的借口和理由,我们在新网师内的成长,不仅仅需要漫长岁月中的潜心修炼,也需要一次次或大或小的“遭遇”。

这次宣讲更换平台,在我们的眼里就是一次“遭遇”,一次“挑战”,是自己经历专业发展、催生成长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始终抱有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热情,从浪漫出发,勇于尝试,不惧挑战,目的就是通过课程宣讲活动实现讲师与学员的共同成长,给予学员最真诚的帮助。

每个人应该承担什么角色?

课程宣讲活动需要由团队协作来完成,但总得有一个人,要先于其他成员对整体活动进行构想,并在活动组织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作为本次课程宣讲活动的总负责人,郑建业老师自觉地成为整个活动的核心人物。事无巨细,逐项把关,全程跟进。

小鹅通平台的操作不是不熟练吗?郑老师率先进行摸索。各种事务缠身,50多岁的年纪,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这些很不容易。他及时地把摸索到的经验与我们分享,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我们3位主持人在郑老师的指导下,仅用一天时间就掌握了小鹅通直播的方法,并分头帮助其他讲师尽快熟悉小鹅通的直播技术。郑老师带头做到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不”呢?

7月17日晚上7:30,开始进行活动的第一次试播,我负责的小组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在直播间显示讲师姓名、如何去除背景杂色干扰,如何进行发言人之间的切换等,特别是结束发言之后自己无法离开,只有等下一位发言人开启直播才能将他“顶”掉。如果有人提前开启了直播,当前发言会被强行中断。还有“结束直播”的按键极易误操作,一不小心直播就结束了,直播间会自动进入观看回放状态进不去了……

千疮百孔的状况让我有些“抓狂”,在开着冷气的房间里急出了一身汗。我将问题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在试播之后的能够分类整理,一一应对。

第一次试播结束后,郑老师与我们3位主持人对此次试播进行了复盘,强调对于我们自己能够处理的问题要尽力避免,并在下一次练习时做好提醒;对于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时整理出来,由郑老师负责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寻求解决办法。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当前所处的状态,作出正确的判断。

接下来的两天是另外两个组的试播,我连夜整理出了《小鹅通试播流程》,总结了我们小组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发到了3位主持人的小群里,为大家后续的练习提供借鉴。

课程宣讲团队的13位讲师平时工作都很繁忙,时间对他们来说非常宝贵。但是,对于群内的各种消息,讲师们总是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回复。第一次试播时尽管难度很大,但各位讲师都竭尽全力给予配合。工作就是这样务实、高效、默契地进行着。

记得第一次试播时,陈六一老师正在新疆。试播那天条件不允许,无法参与进来,他就自己抽时间熟悉操作;周娟老师试播之后感觉不够满意,她就自己找时间反复练习。很多讲师都是这样克服困难,自觉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讲师们自己进入试播间练习难免误操作,试播间被“结束”了无数次,每次都需要在群里呼叫郑老师重新设置开启。此时,郑老师化身“曹操”,随叫随到。他随时关注着直播间的状态,及时伸出援手。这样的操作在正式直播前每天都在进行着,反复地操练正是为了直播的顺利进行,默默的守护就是为了精彩地绽放。

直到在正式开播前两天,我们才明白:直播需要更换为圆桌会议模式。于是在直播前一天,我们又增加了一次彩排,在讲师们的全力配合下,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们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一半。

记得郝晓东老师曾说过: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朝向优秀有两个标准——

一是看是看他是否能自我教育,自我校准前行的方向;

二是看他是否能自燃,自己点燃自己,充满激情。

显然,这个评价标准也适合于判断一个团队是否朝向优秀。我们的团队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在一次次勇敢的尝试中不断地校准前行的方向,能够经得住标准的检验并作出了良好的示范。相信各个课程团队也一定能够在这些讲师的带领下,在困难面前勇于尝试,不惧挑战,在学习中扎根,在实践中提升,在专业发展的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努力的付出就会收获成功吗?

7月20日晚7:30即将开启课程宣讲第一天的直播。早上,郑老师叮嘱我主持时“尽量简练一些,鼓动性强一些,语速慢一些。”我按要求对文稿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改。

下午1:35,我微信群里发布了直播时的注意事项,请讲师们提前做好准备,很快就收到了回复。一切准备就绪。

快到直播时间了,我还是比较担心陈六一老师。此时,他所在新疆地区与我们有时差。不知道他入住的地方网络条件如何,直播时会不会出现“慢、卡、顿”现象。在直播之前,陈老师准时出现在直播间,画面流畅,我悬着心放下了。

晚上7:25,准时按下了“开始直播”键,音乐很舒缓,心里却有点小紧张。我做了三个深呼吸,调整好状态,准时出现在屏幕前,开始主持今晚的活动。

按照直播计划,郑建业、周娟、李亚敏、陈六一和王振强5位老师依次登场,分别进行了教师成长、学前教育、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的课程宣讲。第一天的活动顺利结束。

由于课程宣讲比较密集,之后没有安排互动环节。本次活动的浏览量是3855人次。

对第一天的活动进行复盘时,感觉这次直播进行比较顺利,效果基本达到预期。同时,也看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课程宣讲是严肃、正式的活动,发言人的着装不可过于休闲随意,主持人在直播当天要对发言人进行温馨提醒。

7月21日晚是中学课程的宣讲。

在郭筠筠老师的主持下,刘恩樵、王辉霞、冯春柳、刘广文4位讲师进行了精彩发言。新网师执行主任郝晓东老师也进入到直播间,他提出:“要留出一点互动时间,在线讲座要加强互动交流。”

郭筠筠老师立即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做好互动的准备,涉及到谁的问题谁就负责解答。临时增加的环节并没有打乱直播的节奏,讲师们静候在直播间,做好了互动准备。

讲师们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不断的输出中锻炼了自己快速筛选材料、激活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在挑战面前他们才能做到从容应对。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加强锻炼的地方。

增加的互动环节没有人提出问题,气氛有些冷清,第二次直播结束。数据显示浏览量是1812人次,从这个数字上看,中学老师的数量在关注新网师的人群中的比例是偏少的。

直播结束后依然是复盘,为最后一天的直播做好准备。经过一次次的复盘打磨,大家的状态越来越好,郑老师的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我们对最后一天的成功都充满信心和期待。

晚上9:21,收到第三场活动主持人姜艳敏老师发来的微信:“卢老师,刚才我与郑老师交流了一下,我感冒后这两天嗓子哑了,您明晚能替我一下吗?我把我们组的相关材料发给您。”

姜老师突发状况,说话困难。她相信我能够代替她把最后一天的主持工作做好。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面对沉甸甸的嘱托,积极承担是义不容辞的选择。

在姜老师的配合下,我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这组讲师进行了磨合。姜老师也在直播之前默默帮我做了许多联络和跟进讲师的具体工作。

22日清早起床,我忽然想起昨晚直播互动环节效果欠佳的事来。我想:听过宣讲,老师们是真的没有任何疑问了吗?怎样才能让互动环节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来到学校之后,我与两位同在新网师学习的老师和几位一直关注新网师的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想听听他们对这两天直播的看法。

学员老师表示,这两天的宣讲只关注到了第一天,各位讲师讲得很明白。因为第二天是中学课程,所以没有及时收看。第一天没有互动环节,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这个老学员就行了。

其他老师表示,新网师的各种宣讲活动一般都是面向学员的,目前自己还不是新网师学员,溜进去听听还行,如果真的提出问题不就“暴露”了吗?

他们的反馈很有代表性,值得深思。

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收获成功吗?未必。有些时候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直播前胡新颖老师入住的酒店将要临时停电,胡老师的发言顺序调整为第一个;何其钢老师试播时视频文件播放流畅,但在直播时却没有任何反应;直播开启时杨雪梅老师还在火车上正在赶往另一个城市……随着直播的进行,一个个问题的出现有如在悬崖边行走,让人紧张到了极点,只有蓝玫老师的从容和优雅让我感到些许安慰。

有状况发生就意味着遗憾吗?也未必。当何其钢老师的视频文件不能播放的时候,他马上切换到了PPT课件上,事先做好应急预案就是这样从容镇定;互动环节有人向胡新颖老师提问,酒店已经停电,机智的胡老师来到大街上,通过手机登录学员互动通道进行连麦,对问题进行了解答,既亲切又接地气;杨雪梅老师与时间赛跑,提前进入直播室做好了直播准备……一场井然有序的直播进行着,一串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着。在淡定与超然的背后,是一次次未知的挑战,这就是新网人的精彩生活。最后一场活动以2140人次浏览量完美收官!

课程宣讲留下了什么?

3天的课程宣讲活动已经结束了,13位讲师和3位主持人组成的宣讲团队在12天创造了一个神奇——在组织过程中,有细节的打磨,有榜样的引领,有团队的协作,更有对新网师信念的自觉坚守,在一次次挑战中实现了讲师与学员的共同成长,在成长道路上拥有了无限可能。

1.制定任务清单,增强行动力

当《新网师2022年秋季课程宣讲活动倒计时安排》起草发布的时候,它起到了备忘提醒、清晰规划和深入思考的作用,会增强我们的行动力。在新网师的学习中,也可以使用任务清单来进行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2.榜样示范引领,跑出加速度

   “底线+榜样”是新教育的管理铁律,榜样的示范引领会让团队增强凝聚力,跑出加速度。实践证明,郑建业老师在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面对一个个未知的遭遇和挑战,他都用自身的示范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3.发挥团队力量,诠释凝聚力

   在课程宣讲团队,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追求高标准的意识是深入人心的。真诚的合作让信息与情感、知识与人格充分地交流与交融,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最终让每一个生命走向卓越。

4.坚持网师标准,抓好小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团队始终坚持高标准的新网师风格,活动过程中能想到的一切都细节都经过打磨和推敲,体现了团队对课程品质的不懈追求。

5.突破自我局限,跳出舒适圈

通过这次活动,我领悟到对于我们的成长来说,突破自我局限,跳出舒适圈,勇于尝试,不惧挑战,才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课程宣讲如此,选课如此,工作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同时,在活动中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值得我们去反思:

1.宣传力度不够。从这次课程宣讲的时间安排上看,是与2022秋的招生工作同步进行的。进行课程宣讲既能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网师,加入新网师,汇聚更多的力量从改变自己开始,去推动中国的教育。

但是,我们的宣传力度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让老师们不再为悄悄“溜进去”而充满顾虑,我们在组织下一次活动的时候要广开宣传之门,把关注新网师的人请进来,让他们了解,吸引他们加入,再通过他们把新网师的精神传播出去!

2.反馈渠道不畅。这次活动比较明显的不足是反馈渠道不畅:一是第一天没有设置互动环节,人为地设置了面对面交流的障碍;二是没有设置反馈渠道,几乎听不到对本次活动的评价、意见或建议,缺少依据和针对性对于我们之后改进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3.宣讲质量还有提升空间。这次宣讲活动,13位讲师虽然都认真对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能够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个别讲师由于工作繁忙,对宣讲活动意义认识不足,加之小鹅通平台操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宣讲的内容和宣讲的质量还需要再提升。

经历这次充满挑战的成长之旅,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只有勇敢地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改变固有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去学习新的技能,去适应新的环境,才能使自己人生的舞台变得更大,激情和热情才能得以尽情施展。新学期即将开启,让我们一起勇敢尝试,迎接新的挑战吧!

你为开学做了哪些准备?
欢迎读者朋友加入
进行深度交流,以文会友

作者:卢雪松

音频:陈晨

编辑:何英

审核:张守兰  覃晓玉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