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春】新网师“构筑理想课堂实践操作”课程选修说明

新网师 2024-01-09

本课程试图开启一种特别的研习方式
——在互动中颠覆低效率培训
——在共创中形成带得走成果
——在体验中感受理想的课堂
——在实战中推动新课堂落地





一、课程开设的背景与目的


现代学校制度诞生以来,课堂一直是学习的主阵地。学校管理者和每一个在课堂里站立着的教师,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努力。这么多年来,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张、流派、模式可谓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描述课堂改革的全景图一点儿也不过分。

课堂的“理想”内涵,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下,教得精彩的课堂就是理想的。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型。以知识搬运、给予为主要特征的“教堂”,已经失去理想的光彩。在新的学习语境下,理想的课堂应该转向于“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学堂”。

随着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国家层面已经校准了理想课堂的朝向:坚定地从教为中心走向学为中心。我们不得不承认,从理想的天空落地到现实的田野,并非是顺畅的过程,其间会有迷茫、阵痛,但只要迈开了探索的步履,终有柳暗花明的时刻。

基于这样的思考,“构筑理想课堂实践操作”课程,旨在带领大家以共研共创的方式,达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 1.认识理想课堂。基于学习的本质,以新课标的视角,审视传统课堂的利弊,为理想课堂重新画像;

  • 2.建构理想课堂。研究探讨学为中心的课堂设计基本框架,学会做“一案三单”的新课堂设计,并尝试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及时反馈等策略生成自己的课例;

  • 3.解剖理想课堂。组织学为中心的线上课例研修,探讨理想课堂的改进策略。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1.坚持问题导向。本课程研修直面实施新课标、新课堂过程中的盲点、痛点、难点问题,设计相应的课程主题单元模块,以帮助学员厘清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理想课堂的认识,找到各自实施理想课堂的现实路径,形成推动学为中心课堂变革的能力。
2.变革学习方式。本课程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依据,摒弃“你讲我听”的专家讲座、学员被动接受的传统培训模式,实行学员主体、任务驱动、彼此成全、导师引领、共创共享的研习模式,让学员在精读、观摩、反思、对话、碰撞、生成、领悟中,熟悉掌握各单元主题的核心理念、路径选择、操作要领,通过学员的深度卷入,提高研习的效度。
3.注重成果生成。每个研习主题,均按照“七个一”的基本思路(精读一组背景材料、呈现一批实践样本、完成一场深度对话、荐读一本专业书籍、接受一次专家点拨、完成一项实践作业、形成一个操作方案),体现本课程“学得进、带得走、用得上”的特点。
4.体现专业力量。研习课程实施,由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忠玲担任课程主理,同时邀请新网师团队中有较强课堂改革指导力的骨干组成课程实施的支持团队。为充分体现“以学为主”“让学习真正发生”的研习特质,专业指导、支持团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主题凝炼、任务设计、资源供给、对话推动、点拨升华、延展服务等方面。



三、课程讲师


林忠玲,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教育局原副局长,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新教育实验研究院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学习共同体研究院专家。获评全国新教育实验2019年度人物,“新教育20年20人”,“阅读改变中国”2019年度点灯人,《中国教育报》202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四、课程时间安排


本课程实施周期为半年(2023年3月—2023年7月),一般每两周活动一次,线下研修时间由学员个人或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自行安排。课程内容和时间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导师和学员实际进行适当调整。



五、课程计划与内容


序号

研修内容

共读书目推荐

1

“新学习”如何发生?

——从学习的本质看理想课堂的愿景与使命

《人是如何学习的》

2

“助学案”长什么样?

——“一案三单”课堂设计的操作与指导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3

“任务群”如何设计?

——课堂学习任务设计的操作与指导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

4

“表现性学习任务”如何设计?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任务设计的操作与指导

《理解为先模式单元教学设计指南》

5

“小组合作”如何组织?

——对子互学、小组群学、公共发表的操作与指导

《为了合作的学习》

6

“新作业”如何重构?

——有效作业设计的操作与指导

《重构作业》

7

“新评价”如何在课堂落地?

——课堂评价策略的实施与指导

《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

8

“新教研”如何实施?

——课例研修的基本操作与指导

《高度参与的课堂》




六、课堂研习基本流程

1.课前预学。由课程助理导师,根据单元主题设计课前预学单,并简要说明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等。
2.课中共学。由课程助理导师研制课中共学任务清单,学员根据任务内容,进行主题阅读、课例观摩、交流碰撞、质量分享等,课程助理导师围绕各个单元主题,结合学员交流情况,以微讲座方式进行深度点拨、提升。
3.课后续学。学员围绕助理导师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完成相应的学习成果作品,并通过适当方式展示。



七、研习管理


1.研习考勤:由新网师课程管理团队,实施学员召集、培训出勤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的常规管理与评议。学员需全程参与研习,并按时按质提交研习作业。研习期间请假缺席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2.课程准备:研习内容,由助理导师根据学员需求和单元主题落地的实际进行动态调整。每个单元课程开启前,由课程主理导师精心准备研习单、精读材料、核心问题、主题引领报告等相关课程资料。
3.考虑到本课程共研共创共享特点,团队拟在“飞书”平台实施。所有参研学员均需在电脑端下载“飞书”APP,并注册入群(具体操作另行告知)。本课程的日常管理、线上互动、作业在线提交以及相关直播、录播均在该平台进行。
4.研习评议:学员完成全部课程后,由新网师发放结业证书、表彰优秀学员。


“构筑理想课堂实践操作”课程


20231月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

编辑:胡屿娜

审核:王娜 宋炎红

新网师成立于2009年,全称为“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原名“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是新教育实验旗下的教师培训机构,是面向全国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

“新网师”秉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实验理念,以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为愿景,以汇聚“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生命”的尺码相同者为感召,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践行教师专业成长理论,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