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小札| 束定芳教授谈:“境界”与“概念化”——王国维的诗歌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化”理论

2016-09-07 上海语言学通讯 语言学通讯

上海语言学通讯----读书小札

本期推荐语

做学问遵循的主要原则是:“批判继承、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攀高创新”。对于外国人的话,千万不能“一听就懵,一读就跟,一想就套,一用就错”(王德春 2009)。认知语言学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入中国学界以来,不仅要及时吸收国际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更要体现“本位关照,外位参照”的为学理念,以解决中国语言学本土问题为己任。本期推荐《外语教学》2016年第4期束定芳教授的最新文章《“境界”与“概念化”——王国维的诗歌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化”理论》,与学友分享。

↓↓↓



1论文框架

论文语步结构

语步功能

1.引言

 

明示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即王国维诗学思想的价值

2.《人间词话》中有关语言与语言表达的观点

将引言的对象进行实例化,系统化

3.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境界说”

小编提示:这个环节最能考验作者的写作实力。新手容易写成“两张皮”;也不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束定芳教授的论证过程和学术写作技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4. 对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启示

“升华”本研究的价值,回归学科大生态,超学科思想

5. 结语

总结王国维诗学思想与认知语言学概念化的关联,结尾呼吁,留下一个gap


2文章摘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有“造境”、“写境”、“有人之境”、“无人之境”等类别。从王国维对境界的解释看,它与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中讨论的“概念化”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概念化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表达的方式,几乎包括了人的各种大脑活动。“概念化”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王国维的“境界”的内涵和实质,同时,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原理也给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提供了更为现实和广阔的天地。


3论证过程

引言部分指出王国维的“境界说”揭示了语言使用与表达的部分本质特征,与语言学研究中的有关理论不谋而合。

 

第二部分综述和例证王国维境界理论,简述其对语言表达的态度,并概括其对诗歌创作的基本看法。

 

作者首先总结了境界与现实、语言表达和诗人的关系。基于诗人对真实世界的认知选择,王国维将境界分为造境(理想境界)与写境(现实境界),如“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等为写境,而“夜深千帐灯”、“万丈穹庐人醉”等则更接近造境。根据诗人个人经历和体验,又可将境界划分为自然物理之境心理境界。景物的逼真描写与情感的真挚表达是检验境界存在的标准,如《红楼梦》与《水浒传》展现人世百态,接近读者社会认知、李后主的词袒露真情实感,引起读者共鸣等。境界往往带有主观性。语词对于境界的创造和理解起到关键作用,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以及“绿杨楼外出秋千”中“闹”、“弄”和“出”等动词对于营造和领悟诗歌境界具有微妙功效。王国维还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在主观程度上存在差异,取决于诗人主观感受和观察角度。古诗词有我之境居多,无我之境多描写眼界开阔的大场景,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境界源于诗人对世界的观察、感受以及描写。


其次,作者提出语言选择(诗人雕琢语言的方式)反映境界(诗人感受的性质和深浅),归纳王国维对语言选择的倾向,即推崇朴素自然的用语,批判滥用典故和故作替代。最后,作者陈述了王国维对文学特征的观察结果:文学样式和风格反映和表达时代变迁;语言变化服务于语言表达;文学样式贵在创新。

 

第三部分介绍并讨论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境界说的互通性,分别从概念化、舞台模型与主观性以及隐喻、转喻等三方面展开,并进行交叉引证。

 

首先,作者介绍了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对世界的划分,认为王国维境界理论预设了主、客观世界,以及概念世界这一临时媒介,其中概念世界是波普提出的“物理世界”(世界1)和“精神世界”(世界2)的结合,这一介于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小世界”在现代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中被称作“概念化过程”。作者简介了概念化、识解以及视角/情景化。概念化是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表达的方式,该定义侧重识解,即人们基于体验对语言所表现场景进行的意义解读。诗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对事物的观察视角影响其语言表达,进而影响境界的类型和大小。作为一种认知能力,概念化通常用于解释诗人对诗句进行有意识的认知加工。作者提出,境界实际是语言与创作的双重概念化结果,语言中既有的概念化往往限制创作的新型概念化。为追求与众不同的概念化过程,诗人基于现实世界,通过选取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语言表达,对外部世界进行重新概念化,以表达强烈的主观感受,呈现出一种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效果,达到同读者的概念化互动,从而唤醒读者类似的情感体验,打动读者。作者以唐诗《寻隐者不遇》为例分析诗人贾岛对场景的认知识解和情感表达,以及对境界的营造。一方面诗人将主观感受寓于场景,并通过概念化形成一定的境界;另一方面读者对诗歌进行概念化,对其中境界进行识解操作,形成对诗人主观感受的理解,达到与诗人概念化的互动,至此,诗人对诗歌的双重概念化与读者对诗歌的概念化完成双向沟通,诗歌境界遂通过概念化的方式被读者认知。简言之,境界的营造和理解基于概念化的方式(识解)。


其次,作者介绍了Langacker(1990)提出的舞台模型和主观性理论,可用于解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最后,作者论述了隐喻对于诗歌境界的特殊修辞效果主要在于凸显,用转喻的基本定义和用途说明了王国维反对过多使用替代词的原因。


4研究启示

启示之一: 中国传统的文学研究,虽然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反映了人们认识社会、认识文学之功效的直觉。


启示之二: 语言学研究,不能仅仅限于一些有限的口语或书面语例子,甚至是编造出来的例子,更要关注语言最高艺术形式的文学作品。


启示之三: 文学研究可以借助语言学的概念,通过语言学的方法获得确凿的证据和证明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往往被认为是主观性比较强的人文学科,而后者被许多人认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人文社会学科之一,因为语言学采用了许多科学的研究方法,甚至是自然科学的方法,描写之细致和具体,解释之严密,值得文学研究借鉴。


5小编读后感

束定芳教授的这篇文章体现了西方语言学研究与中国本土话语实践的互为参照、语言学与文学的互为参照、古代诗学思想与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互为参照。


1. 原论文布局巧妙,论点论据遥相呼应,基本概念逐步引出。如在第一部分简述境界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时,几个例句仅一笔带过,在第二部分论述隐喻的修辞功用时再详谈诗中的拟人化;在第一部分,用词和典故部分仅简述王国维对语言表达的倾向,在第二部分通过界定转喻的基本概念和文体功用以说明过多使用替代违背使用转喻的初衷;又如第二部分,作者对照波普“三个世界”的划分,分析了王国维对世界的预设,并进一步引入认知语言学语言观,从而引出对概念化和识解的简介。

 

2. 原论文引言部分用词精炼,高度概括全文基本论据论点。首先,“境界说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语言使用和表达的某些本质特征,与语言学研究中的有关理论不谋而合”:原论文论述的某些本质特征主要有两点,可从认知语言学的部分基本假设入手作进一步解答:第一,具身假设,诗歌创造基于诗人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有造境写境之分,造境无法脱离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而存在,写境也并非对真实世界的客观描绘,第二,意义即概念化,包括概念化的内容和方式两方面,自然物理之境心理境界主要反映诗人对事件的经历和对情感的体验,“真”是检验概念有无的标准,这里的“真”可理解为诗人概念化内容的丰富程度,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主要体现识解即概念化方式的差异。作者从认知语言学基本假设入手,对境界理论进行了合理分类与阐释。其次,“对我们看待一些语言使用,特别是语言与概念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值得我们挖掘”:根据体验哲学,语言与概念化之间的关系大致可概括为“概念化是语言形成的基础,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概念化结果”;对于原论文,语言使用即诗歌创作,境界则是概念化的结果,关于二者关系有益的启示即境界论与诗歌创作在理论和应用层面皆具有一定关联。最后,至于值得挖掘的点,作者在第四部分已提出三点启发,将其归纳为“语言学与文学的联姻”。


对文学研究的启发:原论文探究诗歌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共通之处,实为认知诗学研究。作者在文末指出,语言使用和语言结构的发展与人们使用语言的意图和追求的效果密切相关,该发展趋势也是认知诗学所探求的基本内容,而借助认知语言学甚至更广泛的认知科学来研究诗学或文学则是认知诗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正如作者于结语所言,原论文以议论为主,为建构新的文学理论,甚至从认知科学角度证明文学理论的可行性,还需要大量具体的案例描写和实验分析,如陌生化的认知阐释、移情的神经基础等。


对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启发:作者指出,中国传统的文论或文学创作理论蕴含深刻的语言学原理,如《文心雕龙》可用于讨论语言本质、语言使用特点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挖掘——我国语言学研究应拓宽研究对象,多向古代先贤“求教”;作者还提出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历时研究角度,以文学作品为语料的语言学研究也许能进一步揭示语言演化的特征和本质。需要注意的是,用外国语言文学理论解释汉语语料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不少学者对外国人所说的话“一听就懵,一读就跟”,导致“一想就套,一用就错”(王德春 2009),基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学研究容易写成运用语言学理论进行的文学作品研究,这类现象广泛存在于硕士论文写作中,如何在开题阶段就明确研究目标、并在写作过程中保证落脚点不跑偏,值得思考。


3. 原论文第三部分交叉论证认知语言学基本假设与王国维境界说的关联,但并未运用舞台模型和主观性对境界论作详细解读。原论文中,作者对概念化的定义倾向于强调概念化的方式,舞台模型从识解角度回答语法的本质内涵,并对主观化和语法化作出认知解读。对舞台模型和主观性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Langacker(1990)等,国内也有学者对其贡献与不足作出了评价(见刘兴兵 2015、黄蓓 2016等)。


读书小札参考文献



[1] Langacker, R. W. Subjectification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0, 01: 5⁃38.

[2] 黄蓓. Langacker主观性理论的贡献与不足[J]. 现代外语, 2016, 02: 207-214.

[3] 刘兴兵. Langacker的语言主观性理论仍需解决的问题[J]. 外语教学, 2015, 06: 10-14.

[4] 王德春. 论语义与认知——指导语言学博士生记实[J]. 外语电化教学, 2009, 03: 3-7.


原文作者:束定芳,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

本文小编:广西民族大学 胡晋阳


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主要收集发布:1.国内学术会议、研修班讯息;2.上海高校学术讲座;3学术期刊和学者观点。亦可协助邀请专家讲学和科研指导。欢迎关注与转发。更多精彩内容请看“历史消息”投稿和咨询请联系 dianzishu@126.com 




推荐阅读:投稿与出版

1.科研助力|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稿约

2.科研助力| 《外语教学》稿约

3.科研助力| 《外语界》期刊简介+投稿方式!

4.【学界新闻】2015年《外语教学》总目录及载文分析

5.【学界新闻】《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总目录

6.【征稿出书】语言学专著出版征集令(上海交大出版社)

读书小札:功能与语用

1【学者观点】名词与学术互动:元话语分析的新进展(Kevin Jiang & Ken Hyland)

2【学者观点】王振华教授语篇语义学研究思想撷英

3 研修侧记| 传统、理想、情怀: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马丁适用语言学中心研修侧记

4 学界新闻| 你是爱赛菲勒吗---- 2016年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侧记

5 读书小札|  Ken Hyland教授:Genre, discipline and Identity (另附讲座视频)

6 读书小札| 读袁周敏博士“身份的界定: 问题与建议”一文

7 读书小札| 论语法隐喻图示化的语义波

8【读书小札】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第二版)

9【读书小札】《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之“语篇格律”

10【读书小札】融入大生态的文体学超学科研究 ——张德禄教授《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

11【读书小札】学术英语之语法选择

12【读书小札】什么是话语分析?

13 学者观点|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传承与演进(David Rose)

读书小札:认知与哲学

1 读书小札|张辉、邸伟超 Making Intelligence More Transparent

2【读书小札】王文斌,崔靓《试论英语的西方音乐特征与汉语的中国绘画特征》

3【读书小札】徐盛桓教授:身体-情感语言表达研究

4【读书小札】语言哲学三问

5【读书小札】Metaphor in Culture:LIFE IS A SHOW in Chinese

6 读书小札| 张媛《现代汉语动量构式的认知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