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幽默过日子:书页上的涂鸦

渡十娘出品 渡十娘 2022-06-20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吴玲瑶

编辑|渡十娘 



作者简历:吴玲瑶,西洋文学硕士,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第十届会长。文笔以机智幽默见长,美国世界日报和星岛日报长期有专栏。《明天会更老》被狂传转载上亿条。著有《女人的幽默》、《比佛利传奇》等五十六本书。《美国孩子中国娘》上美国中文畅销排行榜第一名,《幽默酷小子》为台湾教育部好书推荐,《笑里藏道》获林语堂幽默散文奖,作品入选台湾高中文选。曾主持极受欢迎的旧金山湾区KTSF电视节目《文化麻辣烫》。



记得小时候开学日,最兴奋的事莫过于发新书。回家后马上用月历纸包书,请大人用漂亮的字体写上国语、数学、常识等科目,再加上自己的名字,小心呵护着新书。过不了多久,许多人开始在书页上涂鸦,只因为上课太无聊,听不懂时昏昏欲睡,但又不能玩别的,总要想些办法自娱自乐,于是就开始画画,心思开个小差,拿一支笔在书上空白处乱画起来。


我们那时,男生喜欢画诸葛四郎,女生喜欢画大眼睛娃娃,不善绘画的就画个太阳、云彩和小花也好,满脑子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大展身手。待学期结束时,没有几个人的课本是完全整洁干净的。



课本上的插图也成为小学生们恶搞的对象,常把古代诗人的插图改画得很现代,比如李白骑上机车,诸葛亮的羽扇纶巾变成了机关枪,司马光打破的水缸被补了起来。也有人为课文另配插图,甚至画得丝毫没有违和感,奇思妙想还很幽默。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常常把创意手绘与前后左右桌的同学分享。其实涂鸦是孩子才华的另一种表现,有位同学特别羡慕有绘画才华的同学,回家便发愤图强对着漫画书不厌其烦地仿真,变成不折不扣的漫画迷,甚至自己变成漫画里的人物,连表情动作都夸张得一模一样,他更在书页空白处自编创意人物,图解成故事,用来打发无趣的上课时间。



漫画让几代的孩子都着迷,可以从对方画什么样的插图,看出其成长在哪个年代。早年,牛哥的《牛伯伯打游击》、刘兴钦的「阿三哥」、「大婶婆」,叶宏甲的《诸葛四郎》,陈定国的凤眼美人,陈海虹的武侠漫画,蔡志忠《庄子说》、《老子说》、《列子说》,敖幼祥的《乌龙院》,朱德庸的《醋溜族》、《双响炮》、《涩女郎》等,都是许多台湾人成长中的记忆。后来日本漫画大量引进,如《七龙珠》、《灌篮高手》也都影响一代孩子的想法,甚至成为模仿对象。甚至有人提议「如果教科书像漫画一样」,孩子是不是更喜欢学习?有一度中华卡通公司,将国小六年的国语和数学的教科书改成十八本漫画,好多人认为是好主意,但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还会在上面涂鸦?



其实我们小学时,学校规定不可以带漫画到学校,否则老师会没收,但是学生们还是偷偷带。我先生小时候每天有一元的零用钱,他用来买喜欢的《漫画周刊》和《少年世界》,总带去学校和同学分享。有一次老师监考太无聊了,竟然悄悄走到他座位旁说:「你有带漫画书来吗?今天我不没收,你拿出来借我看看。」原来老师早知道他藏有漫画。

我曾在台湾教过一年的初一英文,第一次月考考中翻英,题目是「书、笔、桌子」,答案应该是「book、pen、desk」。有个学生不会写,却给了另类答案,试卷上的全是画得很精致的图画,有书、有笔和桌子。我应该算他对吗?

(寄自加州)原载《世界日报》副刊,作者“授权刊发。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2020,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吴玲瑶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