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泽涛教授简介及2019年核心期刊文章摘要

学术之路 2021-09-15

张泽涛教授,现任广州大学法学院院长。


2019年部分发文汇总


《法学杂志》2019年第10期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目的的波动化及其定位回归

作者:张泽涛(广州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出台,到《刑事诉讼法》最终确立,各类规范性文件中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目的规定呈现明显的波动化:由一元化的“繁简分流,提升诉讼效率”到“及时有效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多元化并存,然后是2018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不予提及,作模糊化处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目的的波动化导致了诸多理论弊端,也造成了一些实践困境。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目的应该进行定位回归,将其立法目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立法目的是繁简分流,提升诉讼效率;第二层次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程序和实体处理上的宽严相济;第三层次的立法目的是探索推进实质性的控辩协商。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立法目的;波动化;繁简分流;宽严相济

基金: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公安机关刑事侦查与行政执法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8BFX071)的阶段性成果;

《政法论坛》2019年第5期

论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虚置——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的程序风险透视

作者:张泽涛(广州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刑事审判实践中,对于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等实物类行政证据,尚未出现一起未被采信的实例,言词类证据也是大量被采信。行政执法中,大量存在借助行政程序替代刑事侦查取证的现象。这样势必虚置了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导致上述弊端的成因在于:除最高法刑诉法解释之外,其他司法解释以及行政规章中均对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范围作了扩张性解释,法院采信行政证据时不受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约束;在行政执法和刑事侦查之间公安机关享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特有的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划分标准及其追究模式容易导致公安机关借助行政执法替代刑事侦查;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和理论研究不足。立法上应该明确规定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受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约束;限定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时仅限于实物证据;规范公安机关在行政执法和刑事侦查之间的程序转换权;扩大犯罪圈,适当调整违法/犯罪二元一体的追究机制。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虚置;行政证据;刑事证据;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公安机关刑事侦查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研究”(18BFX071);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审判中心视角下刑事涉案财物处理机制研究”(16SFB2025)的阶段性成果;

《法律科学》2019年第5期要目

新中国70年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回顾、反思及其完善

作者:张泽涛(广州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些曲折,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应该主要立足于刑事诉讼领域,这既是《全面依法治国决定》的要求,也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相一致。我国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7大历史阶段:挫折期(1949-1954年)、萌芽期(1954-1957年)、停滞期(1957-1976年)、转折期(1976-1996年)、重建期(1996-2010年)、发展期(2010-2012年)、深化期(2012年至今)。不应将对敌思维的方式运用到司法中,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建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要体现《公约》的要求。

关键词:人权;人权司法保障;刑事诉讼法;国家赔偿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FX071)“公安机关刑事侦查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论公安侦查权与行政权的衔接

作者:张泽涛,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摘要:我国公安机关肩负刑事侦查权与行政权的双重权能。在公安司法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公安侦查权与行政权交错适用的现象,既有公安行政权替代侦查权的现象,也有刑事侦查权替代公安行政权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我国存在,也在其他国家存在。违法和犯罪二元一体的追究模式,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划分方式,行政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宽松严苛的差异,导致了公安侦查权与行政权的交错。区分公安侦查权与行政权是二者衔接的前提,既是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需要,也是完善公安机关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的需要。区分公安侦查权与行政权的法理是,完善公安机关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将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追求效益同实现公正、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在制度层面,区分公安机关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宜采取综合权衡标准,确立比例原则,规范行政证据转换为刑事证据的程序与实体制约规则,完善《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适当调整违法和犯罪的二元一体模式。

关键词:侦查权;行政权;刑事侦查;公安机关;执法司法衔接

官网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张泽涛,男,教授,湖北嘉鱼人

(二)学习经历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

硕士,中南政法学院

(三)主要研究领域

诉讼法

(四)主要代表作

1、《我国刑诉法应增设证据保全制度》,《法学研究》2012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1期摘录)(独撰);

2、《刑事案件分案审理程序研究——以“关联性为主线”》,《中国法学》2010年第5期(独撰);

3、《“涉黑”案件的分案审理》,《法学研究》2010年第1期(独撰);

4、《判决书公布少数人意见之利弊及其规范》,《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新华文摘》转载)(独撰);

5、《美国“法院之友”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独撰);

(五)其他法学类CSSCI期刊论文

1、《庭审应该有选择性地直播—与贺卫方先生商榷》,《法学》2000年第4期(独撰);

2、《法院有权变更指控罪名》,《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6期(人大《诉讼法》复印资料2001年第6期全文转载)(独撰);

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0条亟需完善》,《法商研究》2001年第1期(独撰);

4、《最高院“法官枉法、院长辞职”规定违宪》,《法学》2001年12期(人大《诉讼法》复印资料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独撰);

5、《关于陪审制度的思考》,《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独撰);

6、《目击者指证瑕疵的原因分析及其防范》,《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4期(独撰);

7、《论新闻监督司法的制度设置》,《法律科学》2002年第5期(人大诉讼法复印资料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同时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12期摘录)(独撰);

8、《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与司法权的行政化》,《法学评论》2002年第6期(人大《诉讼法》复印资料2003年第4期和《宪法行政法》复印资料第3期同时转载)(独撰);

9、《司法资格考试与法官选任制度的改革》,《法学家》2003年第2期(独撰);

10、《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法律真实》,《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5期(独撰);

11、《美国测谎制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启示》,《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人大《诉讼法》复印资料第4期转载)(独撰);

12、《“议行合一”对司法权的负面影响》,《法学》2003年第10期(高等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第6期摘抄,中国人民大学《宪法?行政法》复印资料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独撰);

13、《法学家论证意见书及其规范—美国“法院之友”的启示》,《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第一作者,《新华文摘》摘抄,同时被人大《诉讼法》复印资料2004年第11期转载)(独撰);

14、《“线人”在侦查中的运用及其规范—美国立法之借鉴》,《法学》2005年第1期(独撰);

16、《目击者指证规则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1期,(人大诉讼法复印资料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独撰);

17、《个案监督亟需澄清的三大误识》,《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宪法行政法复印资料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独撰);

18、《规范暂缓起诉制度——以美国缓起诉制度为借鉴》,《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独撰);

19、《反思帕卡的犯罪控制模式与正当程序模式》,《法律科学》2005年第2期(独撰);

20、《农村耕地转包纠纷的实证分析与解决机制——以农业税的减免征为主线》,《法学》2006年第5期(独撰);

21、《建构辨认规则,防止冤假错案》,《清华法治论衡》2007年第1期(独撰);

22、《诉因与公诉方式改革》,《中外法学》2007年第2期(独撰);

23、《我国起诉书撰写方式之缺陷及其弥补——以诉因制度与起诉书一本主义为参照系》,《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独撰);

24、《私人侦探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及其规范》,《法学家》2007年第6期(独撰);

25、《禁止重复追诉研究——以大陆法系既判力理论为切入点》,《法律科学》2007年第4期(人大诉讼法复印资料2007年第10期转载)(独撰);

26、《陪审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考察对象》,《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独撰);

27、《过犹不及: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之反思》,《法律科学》2010年第1期(独撰);

28、《强制性戒毒措施的实施现状及其改革》,《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一作者);

29、《德国<调解法>述评及其启示》,《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第一作者);

30、《刑事案件合并与分案审理立法梳理及法理评析》,《政法论坛》2013年第5期(第一作者);

31、《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的法理分析及其改革——以十八大以来法院体制改革为主线》,《法律科学》2015年第1期;

32、《完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视角》,《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3月10日。

33、《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人民日报》,2016年7月13日。

34、《“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及其制度完善”》,《法学》,2016年11月14日。

另外,在《中国律师》、《诉讼法论丛》、《诉讼法学研究》、《清华法治论衡》等书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

(六)主要专著

1、《刑事审判与证明标准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出版社2005年版;

2、《司法权专业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七)主持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刑事案件并案与分案处理程序研究(项目经费20万元,批准号14BFX066)

2、国家社科基金:刑事诉讼法修改难点问题研究(项目经费9万元,批准号:08XFX017,已结项)

3、教育部项目:刑事案件分案审理程序研究—以“关联性”为主线(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

4、国家博士后基金:科技证据的采信标准研究(项目经费5万元,05年到08年)

5、贵州省省长基金:司法鉴定制度研究(项目经费4万元,07年到09年)

6、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刑事强制措施中的检察监督(项目经费1万元,2004年)

7、最高人民检察院课题:侦查程序中的检察监督(项目经费1万元,2006年)

8、国家民委课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工作改进研究(项目经费3万元,2016年)

9、司法部课题: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刑事涉案财物处理机制研究(项目经费5万元,2016年)

(八)奖励与荣誉

2013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13年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聘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法学学科组会评专家;

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人选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2009年11月,获得福建省优秀社会成果三等奖;

2007年12月,获得福建省优秀社会成果三等奖;

2007年9月,获得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研究会中青年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7年5月,获得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中青年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本部招聘书记员公告

2020年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聘公告

2019年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招聘公告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选聘工作人员的公告

江苏省2020年考试录用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简章(招576人)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人才招聘启事

2019.10.23-2019.10.29法学就业、实习信息汇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招892人)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478人)

2019年度海南省检察机关公开招聘聘用制书记员公告(招144人)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招聘聘用制工作人员简章(招12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