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 关注

重庆市教委 人民教育 2024-04-05


民小编说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既要注重提高“均衡”水平,更要突出强调“优质”,实现更加公平与更高质量的有机统一。本期杂志封面主题特别遴选了9个案例,这些地区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重庆市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实践——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基础工程。近年来,重庆市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基本市情,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以推进公平发展、质量提升为中心任务,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进、重点突破、整体提升”总体思路,坚持优先保障、政府主责、补齐短板、改革创新,着力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立德树人,一体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答题。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覆盖,全面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好监测“指挥棒”,提升育人质量。建立健全“五育融合的大规模学科监测”“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质量监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动态监测”和“推动改革创新的专项监测”四位一体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深化“双减”改革。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99.61%,全面推广“校外培训”App使用,落实培训机构预收培训费全额进入监管账户。优化作业设计,实现作业“控量增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5+2”全覆盖,学生参与率98.33%,家长满意度97.8%。从严控制考试次数,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学生分班、排座位不得与考试结果挂钩。


二、坚持统筹兼顾,一体化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坚持一手抓城镇学校扩容增位,一手抓乡村学校补短提质,着力解决“城镇挤、乡村弱”问题。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完善和实施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优先保障足够建设用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1所,新增学位27.8万个,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满足学生“好上学”“上好学”需求。推进教育资源向“两群”区县倾斜。经费投入、项目安排、教师编制等优先考虑渝东南、渝东北“两群”区县,累计安排1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主城都市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两群”地区800余所农村学校,形成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省域经验。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投入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改善资金626.6亿元,建设校舍308.9万平方米,运动场164.8万平方米,农村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标准化率达87%,心理辅导室覆盖率达100%。城乡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为0.415,优于国家0.45的规定标准。


三、坚持改革创新,一体化增强城乡教育发展活力


针对制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在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潜能。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连续实施三期“领雁工程”,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捆绑发展等方式,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乡村,农村乡土特色优势反哺城镇学校,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同。全市建成紧密型义务教育集团180个,100%的农村学校参与“共同体”建设。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建立“区县一体、余缺调剂”编制周转制度,周转编制优先用于人口持续流入区县的义务教育教师补充,较好解决了编制只减不增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已向11个人口净流入区县下达教师周转编制9000余个。实行考核评价“赛马制”,将各区县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情况进行晾晒比拼,对渝中区、沙坪坝区等7个成效突出区县拨付1.05亿元激励资金。


四、坚持规范公平,一体化推进招生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公平入学的长效机制,切实保证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平稳顺利开展。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制度体系。大力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由区县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摇号,全程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招生入学违规行为执纪问责。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对违规招生、超计划招生的民办学校,严肃追究相关管理部门、学校及相关人员责任。加强动态监管。结合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际,将教育部发布的“十项禁令”作为招生入学工作的底线和红线,将主城区作为重点监测区域,将“小升初”入学作为重点监管问题,将招收择校生和收取择校费、提前招生、违规组织招生考试作为重点监测内容,选择群众关注度高、择校冲动强烈的义务教育学校作为市级重点监测对象,及时制止违规招生行为。


五、坚持师资为本,一体化管好用活教师队伍


针对教师分布不均、乡村优秀教师匮乏现状,通盘考虑城乡教师管理使用问题。优先满足乡村学校师资需求。支持乡村学校采用特设岗位补齐优质师资,将城区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经历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五年共招募“特岗教师”“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教师3500名。高级岗位向乡村学校定向投放。在全国率先建立乡村学校高级岗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按照3%的比例为乡村学校增设定向高级岗位。交流轮岗激活城乡办学潜能。全面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全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占比达到26.6%,其中优质学校交流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比例达23.4%。教师工资实现“大同城待遇”。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同步调整、同步保障。全市城乡教师人均工资比五年前增加2.95万元,乡村教师工作补贴年人均增长1800元,各项惠师政策有力促进了乡村教育的振兴。


六、坚持数字赋能,一体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针对乡村学校资源匮乏等突出问题,紧扣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构架,以数字化赋能城乡教育一体化。在基础设施上“铺好路”。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平台体系,“渝教云”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线上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提供可靠的云环境支撑。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全覆盖,多媒体教室配备学校达100%,城乡学校同步搭上数字化“快车”。在优质资源上“建好库”。汇聚在线课程4000余门、数字图书46万余册、数字资源600万余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共建共享。深化“互联网+教育”,拓展教育教学时间、空间和资源,高品质建设“云教研”平台。在融合应用上“同好步”。抓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工作,重庆智慧教育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2.32亿人次,开通“网络同步课堂”1000余个,重庆南开中学、重庆人民小学等一批优质学校推行“同上一堂课”新型教学模式,让城口、巫溪等地大山深处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22期文章作者|重庆市教委责任编辑|陶玉祥
微信编辑|陶玉祥 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勿用昨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孩子,读懂心、同成长方能创造明天 | 我爱写随笔
坚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中国道路” | 卷首
随着年级升高,孩子慢慢跟不上了是怎么回事?没能跟上学习本身的变化 | 观点
张小平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教育力量|关注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