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宁波:强化市级资源配置统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关注

毛才盛 人民教育 2024-04-05


民小编说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既要注重提高“均衡”水平,更要突出强调“优质”,实现更加公平与更高质量的有机统一。本期杂志封面主题特别遴选了9个案例,这些地区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浙江省宁波市如何强化市级资源配置统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浙江省宁波市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设为引领,加大政府统筹,强化要素保障,促进资源共享,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


一、统筹政治引领,提升教育向心力


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完善学校治理,扛起立德树人崇高使命。


强化党的领导。率先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制发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党组织把牢办学方向、统领发展与稳定的优势逐步显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同步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引领,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


强化思政教育。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发挥“红色根脉”优势,建设“4个100”思政课程重点项目。建成涵盖革命军事、综合实践等六大领域103家市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打造“甬上教育讲堂”等思政课现场教学品牌,开展“知行新说”思政教育活动,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等用“有泥土味的家常话”讲活思政课,广受师生及家长好评。


强化“五育”并举。落实“双减”政策、做好“五育”加法。统筹全市各领域素质教育资源,创建体育、文艺、美术、劳动、综合等宁波素质教育“五中心”,形成校内校外一体、课内课后衔接、线上线下并进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建立竞赛展演体系,学生通过过关性体艺教学掌握1—2项技能基本实现。


强化一体发展。强弱结对建设覆盖全部城乡教共体,发挥教共体核心校党组织负责人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教共体内名师的核心带动作用,捆绑式考核拉动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整体提升。针对“农村学校留人难、乡村教师成长慢”问题,实行山区海岛学校特设名师岗位、农村教师特岗津贴和职称评审倾斜、农村新进教师在城市优质学校挂职培养等制度。


二、统筹要素保障,提升教育承载力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各类要素保障力度,重点向薄弱区域、学校倾斜,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大投入力度。严格落实“两个只增不减”,建立逐年增长机制,2022年比上年增加6%,超过城市GDP增速2.5个百分点。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高于省定标准,生均人员和公用经费支出高于省平均水平。设立市级统筹资金,专项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目前城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一致。


加大建设力度。建立资源配置与人口增长的联动机制,加快解决人口集中的区域学校学位紧张问题。连续4年将中小学学位扩容作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全市中小学标准化学校达标率实现100%,学校卫生保健室覆盖率实现100%,学校教室护眼灯达标率实现100%。


加大协调力度。推动市区校贯通、人财物联通,建立与人口增长态势相适应、与大都市建设相匹配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实时掌握全市各地各校学位供给情况,加大市级协调力度,进行跨区跨校调配,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如期入学,着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加大联动力度。多部门携手推进“最美上学路”建设,通过风雨长廊建设、功能区划分、接送点位拓宽等方式改造校门周边道路,营造校园周边良好环境。抓住教育帮扶的核心关键,构建“1+5”工作体系,做大教师队伍、教研支撑、课题引领、经费保障和技术支撑五大保障体系,提升帮扶质量。


三、统筹师资建设,提升教育支撑力


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打造“教育家型”教师。


科学编制供给。在达到教师编制国家标准基础上,对城乡学校“双减”、支教助学等项目给予8%的激励编制。充分考虑体育艺术等学科需求,统筹安排编制使用,加强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等专职教师配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保障科学精准。


厚植师德师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教师节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的精神,积极打造“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建立优秀教师激励机制和班主任关爱激励机制,激励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服务广大教师潜心育人。严格教师从业标准,违反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引领专业成长。实施新锐教师夯基启航工程、名师骨干拔节扬帆工程、甬城教育名家领军工程,构建起“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市名师、省特级教师”等名优骨干梯次成长体系。统筹推进区域内统筹调配、骨干交流与名优培养,把交流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前置条件,城乡教师交流率超过30%,其中骨干教师占比达21%。


保障收入待遇。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同时间、同幅度调整联动机制,全市区(县、市)均已达到“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要求。实施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农村特岗教师津贴等补助,全市共有300余所学校万余名教师享受农村教师各类津补贴。


四、统筹质量支撑,提升教育发展力


把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把学生成长质量作为所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教育发展力。


强化政策引导。全面贯彻中央“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政策,大批薄弱学校提升为优质公办学校,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大幅度提升。发挥招生政策导向作用,将全市优质示范普通高中超过60%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推动农村学校办好办强。


做到同城同待。积极应对人口净流入情况,实施公办资源扩面行动,强化随迁子女保障力度。目前30余万随迁子女中,除极少数入读高端民办校外,100%享受公办学位,实现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等待遇,全方位呵护随迁子女。


优化群体关爱。建立完善十五年一贯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普特互补、职普融通、医教结合,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应收尽收”“应随尽随”。把扶困助学纳入“1+8+X”大救助体系,建立重点群体精准画像、立体帮扶机制,鼓励企业家、志愿者和广大爱心人士参与其中,让教育的阳光落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抓实风险防控。聚焦校园安全和心理健康两个关键,组建3.8万名校园风险防控员,建成数字化风险防控平台,构建源头治理有序、风险监测有效、应急处置有力、警示反馈有用的“一环四员”风险闭环管理防控体系,坚决守住校园安全底线。按照师生比1∶15配置“心导师”5.8万名,搭建学校与专业机构之间的服务直通车,做到身心全面呵护。


针对部分区域资源供给紧张、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县域差异仍存在等问题,我们将进一步狠抓落实。


强化扩优提质,确保应读尽读。针对学龄儿童数量变化情况,统筹教育设施等级结构和空间布局,合理设置教育资源紧张和过剩区域的千人指标。根据各区域预警点位信息,增强人口密集区域的学位保障力度,精准布局教育资源,缓减“城市挤、农村弱”问题,确保“人人有书读”。


强化队伍建设,确保优师优教。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加强编制预测预警、动态配置和统筹调配。落实激励编制配备,确保城乡教师待遇持续同步提升。支持教师在职进修,推动各地对学历学位提升的教师予以适当奖励,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全域全优。发挥智慧督导平台优势,实时监测掌握校际差异系数,将义务教育学校预警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考核的重要指标,增强属地政府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内驱力。强化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市)创建,推动教共体建设和集团化办学。


(作者: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3年第22期文章作者|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责任编辑|谭希
微信编辑|陶玉祥 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勿用昨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孩子,读懂心、同成长方能创造明天 | 我爱写随笔
坚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中国道路” | 卷首
随着年级升高,孩子慢慢跟不上了是怎么回事?没能跟上学习本身的变化 | 观点
张小平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教育力量|关注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