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2年前的今天,第一声“大上海解放了”通过电波回响在上海天空

李尚智 档案春秋 2023-06-29


5月27日是上海解放纪念日。1949年5月25日凌晨,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市区解放。清晨6时05分,“大上海解放了”的声音通过电波回响在上海天空,这是关于上海解放最早的新闻报道。5月27日,上海国民党守城部队投降,上海正式宣告解放。晚上7时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第一次从大西路7号发出,向全市人民广播。


72年过去了,欣逢建党百年盛事,作者有幸曾拜访三位从解放战争硝烟中走来的广播老前辈,重温上海人民广播诞生的艰辛历程,让人感慨万千,倍觉振奋。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旧址

1998年,我被调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工作后,曾先后拜访过三位从解放战争硝烟中走来的广播老前辈。一位是率先写下宣告“大上海解放了”23字新闻的原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局长邹凡扬;另外两位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周新武和他的妻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播音组组长夏之平。

谈笑间,三位慈祥的老人显现出一种非凡的气质,他们炯炯的眼神和睿智的言语令我难忘。后来,我在组织老广播人“口述历史”,编辑有关文集时,有幸再次聆听、阅读了他们讲述的“新闻生涯中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故事”,深深感动、由衷敬佩。今天,欣逢建党百年盛事,重温上海人民广播诞生的艰辛历程,真是感慨万千,倍觉振奋。

#01

宣告上海解放 广播声震八方


邹凡扬1923年出生于沈阳。1939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因领导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而被日军列入搜捕黑名单。1942年,他撤离上海去苏北参加新四军,在盐阜地委城工部任指导员。1946年,奉命潜入上海做地下工作,收集情报,先后任大光通讯社记者、采访主任,中联通讯社总编辑等职。
邹凡扬

1949年5月,邹凡扬参加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5月25日凌晨,隆隆的炮声忽然沉寂了下来,邹凡扬一夜没睡,趴在窗前观察着马路上的动静。马路上寂静无人,但家家都有灯火。那晚,上海人似乎都没有睡觉,人们焦急地等待着上海解放的到来。天朦朦亮时,国民党的败兵向东逃窜,他们将枪支弹药随路丢弃,有的已脱去了军装。不一会儿,一群穿着蓝灰色军装的解放军战士紧贴着沿街房屋搜索前进,一枪未发,战线迅速东移。邹凡扬发现,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解放了。此时,他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觉得自己有责任向上海人民发布一条上海解放的重要消息。经请示中共地下党组织同意,他和地下党同志夏其言一起驱车前往大西路7号(今延安西路129号)国民党上海广播电台。
 1948年,邹凡扬在中联通讯社资料室
在车上,邹凡扬奋笔疾书,写下了一段彪炳史册的23字新闻稿:“今天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入上海市区,大上海解放了。”就这样,邹凡扬携带着新闻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布告》,只身闯入国民党上海广播电台,命令有关人员中止原有节目,立即播送上海解放的新闻和解放军入城布告。
1949年5月25日清晨6时05分,“大上海解放了”的声音回响在上海天空。这是宣告上海解放最早的新闻报道。喜讯传到战斗前线,传到千家万户,大大鼓舞了上海军民的士气。等待解放的上海老百姓本来都在家里,不敢出门,听到电台的消息后,纷纷涌上街头,原来沉寂的城市沸腾了起来。此时,人们发现解放军入城后和衣抱枪露宿街头,不进居民的房屋,不接受居民的馈赠,上海的老百姓看到此番情景都啧啧称赞。
解放军战士们进入上海,不入民房,风餐露宿(上海市档案馆藏)
当天,苏州河以北尚有国民党守军残部负隅顽抗,还没有解放,报纸无法送到苏州河北边,但广播传遍了全上海。苏州河以北一些工厂、商店的职工打开收音机,放大音量,对着国民党守军播放新闻和布告,形成宣传攻势,迫使守军投降。
当时的上海广播电台是国民党官办电台,发射功率大,覆盖华东各省。正在江苏丹阳待命的上海军管会接管人员听到消息,立即出发赶赴上海,其中就有后来任命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周新武。台湾的报纸根据这次广播编发了新闻;外国通讯社驻沪机构向世界转发了这条广播新闻……
解放军向四川路桥北侧邮政总局里的残敌猛攻(上海市档案馆藏)
当年,邹凡扬写下这篇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时,才26岁。几十年以后,邹凡扬回忆起迎接新上海的黎明时仍激动不已。他说:“5月25日清晨,我带上一支左轮手枪、40发子弹和上海人民保安队臂章(因路上可能会遇到国民党守军残部袭击或解放军盘问),前往大西路7号上海广播电台,是夏其言(后任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开车送我去的,我在汽车上写了这篇新闻稿。电台播音员施燕声首先播出了新闻和布告,我在电台的一个会客室内监听。室内十分平静,而我的心激烈地跳动着。那时候没有录音机,需要反复播送,我就向组织提出希望支援播音人手。地下党派了钱乃立、徐炜、陈奇等前来轮番播报。”
邹凡扬说,“上海解放是我长期盼望的事。上海是我的家乡,当时我是中共地下党员,又是一个新闻记者,我不是旁观者,而是作为一名战士投入这场战斗而取得胜利的。能够写这样一条新闻而且在广播电台播出,真是我莫大的荣幸!”

#02

人民电台出世 实转开国强音


周新武1916年出生在河南信阳,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中的骨干。他曾任中共皖鄂赣边区区委宣传部部长、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宣教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宣传科科长。1948年,他在山东解放区创建了华东新华广播电台,任台管委会主任。
周新武
1949年5月25日清晨,正在江苏丹阳待命的华东新华广播电台的同志都还躺在用门板搭起的床上,收音机里传出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大上海解放了!”周新武和同志们围聚在收音机前静听,低声交流着激动的心情。他立即向领导作了汇报,并接受了指令。接着,周新武便组织人员迅速收拾行装,集合待命。
按照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部署,周新武带领第一梯队人员于5月25日晚上,乘火车从丹阳出发,翌日清晨抵达南翔。26日晚,他们登上派来的汽车赶赴上海。周新武在讲述这段往事时记忆犹新:“5月26日深夜,下着滂沱大雨,我们冒雨抵达沪西,在交通大学住下。军管会主任陈毅连夜在圣约翰大学召开会议,布置接管工作。我参加会议后回到交大,已是第二天黎明。”
5月27日早晨,上海市军管会负责接管和业务的同志们分头出发。军管会新闻出版处处长周新武带领华坚、夏之平和苏佩一行,乘车到大西路7号国民党上海广播电台,门前有解放军战士和上海地下党领导的人民保安队队员守卫。在解放军到达之前,上海地下党已派邹凡扬、王世桢同志进入上海广播电台做好稳定电台人员、迎接解放的工作。上午,周新武与王世桢接头,研究了接管的步骤。下午,周新武召开上海广播电台全体人员与接管人员第一次见面会。
1949年接管上海广播电台后的留影
周新武宣读了由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毅、副主任粟裕签署的命令:“查上海广播电台为国民党宣传机关,兹任命周新武为本会接收专员,代表本会前往办理接管事宜。仰该机关所有在职员工,各安职守,迅即办理移交,切实服从领导,遵守革命法纪,并听候甄别录用。在接管期间,务须协助接管工作,保护资材、图书、账册、档案、车辆、用具等,并应由该机关负责移交人员造具详细清册,确实报告,听候清点。凡保护有功者奖;怠工、破坏、阴谋捣乱者,依法严惩不贷。除分令外,仰即切实遵照毋违为要。此令。”周新武还表示,欢迎原广播电台人员留下来与我们一起工作。大家听完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国民党上海广播电台台长陈辅屏自己还经营天津电料行,不常去电台,电台的日常事务由工务科长杨伯枢管理。军管会命令宣布后,陈辅屏表示绝对执行命令,服从领导,负责移交。他请求具体移交工作由杨伯枢办理。接管组同意由接管联络员华坚与杨伯枢联系办理。参加这次见面会的原广播电台的大部分人员后来都留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直到退休。
华东新华广播电台编入第一梯队的另一部分同志由苗力沉负责,到汉口路原申报馆大楼与 《解放日报》编辑部的同志一起办公,以便及时了解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的意图和指示,每天编好广播新闻稿,由通讯员姜信宁乘吉普车迅速送到电台。当时,上海的新闻工作由解放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范长江、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恽逸群主持,华东局常委、宣传部部长舒同每天到报社审定签发文稿。
解放初陈毅市长在广播大会上讲话
解放初的广播大会工作现场
1949年5月27日,随着对原上海广播电台的接管,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同时成立。当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由夏之平、苏佩正式播讲解放上海的报道。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和露宿街头的严明纪律,感动和温暖着上海人民的心;上海人民的热烈欢迎,也激励着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战斗意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使用的频率是中波900千赫和11780千赫,每天早、中、晚播音3次,共9小时20分钟。广播节目有:转播北平广播电台新闻、评论和英语新闻;自行采编的新闻、通讯、评论;播报布告、法令等重要文件;还播出音乐、教歌、话剧、越剧等节目。其中新闻、评论节目占72.5%,文艺节目占20%,其他为7.5%。
周新武说:“令人难忘的是,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上海市军管会主任、市长陈毅在解放军占领上海后,于6月1日在交通大学向全市人民发表广播讲话。当时没有转播设备,就用电话线把话筒和广播电台连起来。这篇讲话,既长了人民的志气,又灭了敌人的威风,对于一些还不大了解共产党、解放军政策的人,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上海解放初期,周新武、夏之平夫妇合影
6月14日,市军管会文教委开会讨论广播工作,会上决定电台编辑部从解放日报社迁回电台,并在市中心寻找适当房屋改建为广播电台(后选定北京东路2号大楼,于1951年4月迁入)。8月6日,市军管会正式任命周新武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苗力沉为副台长。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转播了北平电台的广播,上海人民亲耳听到毛泽东宣布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性宣言和号召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铿锵有力的声音。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通过转播中央台的节目,让全市人民从收音机中听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发出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听到朱德总司令在举行阅兵式时宣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10月8日,上海举行庆祝开国保卫和平大游行,100万人走上街头,上海电台直播了游行盛况。这在上海历史上是第一次。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一周年纪念册

#03

呼出崭新台号 立志服务人民


夏之平1924年出生在杭州。1943年毕业于杭州省立女子中学,194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党组织派她潜入国民党的广播电台。1947年春天,国民党镇压白区群众运动,动手抓人,党组织便让夏之平马上撤离杭州。1948年,她进入苏北解放区,后辗转到山东,调入华东新华广播电台,任播音组长。1949年5月,夏之平奔赴上海参与接管国民党电台。
1949年5月27日19时,25岁的夏之平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历史瞬间。由她播报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这个崭新呼号,第一次通过无线电波传入上海的千家万户。
此刻,攻入上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残余的国民党守军在四川路桥南北进行的激烈争夺刚刚胜利结束,日夜盼望着上海早日解放的人民群众正守候在收音机旁,以焦急、兴奋的心情等待着最新、最好的消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这个崭新呼号的出现,向千千万万听众宣布:上海已经全部解放,解放军已经接管了国民党的上海广播电台,上海人民自己的广播事业已经诞生。
解放初期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夏之平回忆说:“5月27日早晨,当我随军管会接管组从徐家汇去大西路的途中,心情是兴奋而复杂的。一年前,我在一个黑沉沉的夜晚,由地下党交通员带领,小心翼翼地离开上海,唯恐被敌人发现。现在,我穿着早已准备好的一身新军装,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章,行走在我们自己的天下,沐浴在扬眉吐气的阳光里,心情是多么的激动。”
夏之平说:“在当晚7点的广播中,我担任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按照上级对我们第一天的播音要求,既要准确清楚地表达文件内容,包括其中的每一个字,又要保持解放区广播电台的播音风格,庄重、亲切、动人,以新的播音风格明显区别于原上海台的声音。我的第一项任务是郑重地向千万听众发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这个新台名,而且每次连续呼叫3遍,在节目告一段落、下一个节目开始时还要反复播报新台名。这个台名是在丹阳时定下来的。原先解放区的各家广播电台都延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台名,定为‘某某新华广播电台’,北平解放初期也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名义播出。因此,我们原以为今后的上海台也会称为‘上海新华广播电台’。但我们在丹阳时,传来了中央有关领导的决定,我们进入上海后,把电台的名称定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后来,全国的广播电台都冠以‘人民’二字。
夏之平说:“当晚,我的第二项任务是庄严播报3个重要公告,即: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于4月26日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布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惩处战争罪犯命令》。这是向上海人民全面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策、方针。这3个文件我在丹阳时就已拿到,经过连续几天的反复阅读和仔细领会,已经比较熟悉。但当时的条件只能直播,要一字不差地把3个文件全部顺利播出,是没有完全把握的。当时的心理控制,主要靠自信、沉着、镇静。这天晚上,我反复播出这3个文件,没有出现过一次差错,算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张贴件(上海市档案馆藏)
接着,一起参与接管的播音员苏佩播出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次新闻节目。新闻节目也在当晚反复播出,并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第二天,5月28日的《解放日报》刊出消息:“原国民党上海广播电台业经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派人接管。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已于昨晚开始播音。”这则新闻以文字形式向世人宣布: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已经诞生。
从这以后,夏之平和苏佩共同执行新闻播出任务,原有的其他人员则负责文化教育节目和沪语节目。留在丹阳的第二梯队人员于5月30日到达上海,张之、黄其、郭冰等立即投入了播音工作。
夏之平(右)与苏佩合影
从这以后,上海人民兴高采烈地投入了解放后大量艰巨的建设工作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包括穿着军装的新人,不分昼夜地奋战在第一线,热情洋溢地报道群众迎接上海解放的动人事迹,宣传上海人民建设新上海的奋发精神面貌,介绍出现在上海的喜人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邹凡扬、周新武、夏之平都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邹凡扬于20世纪70~80年代,曾任上海电视台负责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新武于1955年调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1959年,他组织创办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并任院长。夏之平于20世纪50~70年代,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副主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部主任、专题部主任和总编室主任。
上世纪80年代,位于北京东路2号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
如今位于虹桥路1376号的广播大厦


杂志编辑:王良镭
新媒体编辑:梨央、小瀛洲


好文

推荐

《觉醒年代》中的“二陈兄弟”陈延年、陈乔年: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



 南京西路上这栋意大利宫殿式建筑,曾见证了一段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传奇



政务

速递

 读档学史,汲取奋进力量:市档案局(馆)举办青年党史诵读主题活动



初心如磐、砥砺前行:上海市档案局(馆)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扫码关注我们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这里是上海市档案局(馆)政务微信平台。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