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和华强北一起深度艺“述”一下!

华小强 华强北博物馆HQB Museum 2021-01-20

说起华强北,你会想起什么?

是电子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

是一米柜台前的外国人

还是“发票,发票”的声音?


《深圳时间——深圳当代艺术文献展》系列活动之二:艺述华强北对谈沙龙上,

华强北博物馆邀请到了这样一群人:

艺术家,90年代来到华强北,他们或是在创作中融入华强北的经历,或是取材于华强北,共同描述记忆中的别样华强北。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以下简称“两馆”)主办的《深圳时间——深圳当代艺术文献展》对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脉络进行了系统性学术梳理。


华强北博物馆作为即将开馆的融合历史、科技、文化、艺术等多重元素的福田区属博物馆,同时作为两馆的学术共建机构,以华强北为切入点,邀请展览策展人、艺术家们探讨深圳“华强北文化”下的艺术人文,与两馆共同主办了“‘深圳时间’系列活动之二:艺述华强北”对谈沙龙。

请点击观赏“艺述华强北”对谈沙龙现场视频精剪版


【受邀嘉宾】

张新英 《深圳时间——深圳当代艺术文献展》策展人,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策展人 

沈丕基 《深圳时间——深圳当代艺术文献展》特约策展人,跨媒体艺术家,先锋派演奏家,策展人 

杨光 参展艺术家,中国雕塑学会理事,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部总监

应麦可 参展艺术家,抽象艺术实践者

王晓君 华强北博物馆馆长

陈佳颖 华强北博物馆执行馆长兼艺术总监


01

对谈缘起 

About Us



《深圳时间——深圳当代艺术文献展》策展人张新英提到:策展期间,她们发现华强北这个地方,不单是深圳社会文化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地标,其实在深圳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甚至是在当代艺术发展的过程当中,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性意义。

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跟华强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或者曾经就在那住,或者曾经在那有过工作室,或者曾经他的艺术创作和华强北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关山月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深圳时间——深圳当代艺术文献展》策展人 张新英

张新英老师谈到:

我们整理40年文献的时候,发现非常有意思的是,比方说杨光老师作品《有机生活》,他都是用电子元器件去表达有机生活和后工业的发展趋势之间,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件作品,或者说杨光老师过去的创作经历和华强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有机生活》 杨光尺寸可变 电子废弃物 2012—2019


另外的一件作品,应麦可老师的作品本身的名字就叫《华强北夜色》,我一听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就很新奇,为什么是华强北?为什么还是夜色?

《华强北夜色》 应麦可150X150cm 油画 2011


应老师真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斜杠艺术家。他原来是学中文的,后来又做和电子、科技相关的职业,最后成了一个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看到:他和当下电子发展,和后工业时代的发展标志之间,这种符号之间有多么密切的关系。

《最后的渔港》 沈丕基 122X94cm 声音、影像 2018


沈丕基老师之所以把他的作品《最后的渔港》和艾登的《蛇口码头》作品定制在一起,其实是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想法:这两件作品都呈现了渔港反映的这种社会发展的变迁。

他用了一个是非常传统的表达方式,另外一个是非常当下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当这两件作品并置在一起的时候,本身就是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暗示。

华强北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话题的地方,不单纯是对于社会学的研究来说,对于文化学,对于我们当代艺术的研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有话题的一个点。


02

 我和华强北  

HQB & Me


应麦可

抽象艺术实践者



我是1994年到深圳的,

那时候南北的整个电子工业刚刚起步。


2009年我开始做一个叫《中国山水》系列作品。


2011年我想到了当时1994年,1995年的生活经历,就做了这幅作品叫《华强北夜色》。


我的创作来源是我真正的生活经历。画家也好,艺术家也好,他的创作离不开他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


我在2018年又创作了一幅作品叫《灯火》。此时的华强北,就比较辉煌了。


我的这两幅作品(《华强北夜色》和《灯火》)跟华强北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我的一个创作来源。


杨光

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部总监


华强北是一个传奇,他真的是创造了很多我们说的深圳传奇,特别是科技这块。


每个艺术家在做他作品的时候,跟他的环境背景其实是有关系的。所以我在见证这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科技飞速发展的)不适应使得我在做一些作品的过程中是有点反思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能不能找一个能更快速代表时代特征的一个材料?因为我对材料其实是很敏感的,我觉得材料是会代表一个时代的方向。


《有机生活》 杨光

尺寸可变 电子废弃物 2012—2019


电子废弃物这个材料其实就是我们电子时代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很鲜明的,无论什么人会去用这个东西去做,人家就想到科技,想到我们的电子垃圾,想到我们快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后果。


我觉得“有机生活”这个主题是更贴近生活的,跟我们的自然,跟我们是更接近的。它其实是很美的,但是你会反思这种美丽背后的残酷。科技带给我们,我觉得是一个双刃剑。

沈丕基

跨媒体艺术家



我来深圳是1993年,

第一天就直奔华强北上班, 

做印刷设计,

在赛格工业园3栋7楼。

深圳从1993年到现在,

发展的速度太快了,所以每天都要重新去适应它。


刚来的时候实际上华强北还是荒芜的,他还没有真正的商业气息。


2005年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创作,就是深圳首届建筑展,

那个时候我创作了一个声音作品,就是在华强北录音。


我后来这几年实际上有几个很重要的作品,跨度很大。


从开始买电脑为止,所有的电气设备还有效果器,我从来没有转卖过。我坏掉的硬盘都懒得去修复了。这些全部变成架上作品。


《没有消失的记忆》就是我用硬盘做成的架上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东西,我有一批这样的作品也是跟华强北有非常大的关系。

《没有消失的记忆》沈丕基

122×94cm 架上装置 2009

左边为作品完整图,右边为局部图


记忆里保留了记忆,记忆外也存在记忆。在深圳工作近三十年期间,更新换代购买了大量的电脑以及很多声音效果器,大部分都已经损坏或者过时,这些硬件都有使用痕迹,也成了我的创作材料。这个硬盘里储存了我个人很多信息与记忆,没有去做修复,也没有拷贝,让这些信息与记忆用另一种方式保留。

—— 沈丕基

03

华强北的艺术环境 

Art in HQB



沈丕基:华强北一站式满足在地创作需求

我认识一个日本朋友,他是一个新媒体艺术家——九原真人。

他跟我说他非常喜欢深圳,我说为什么?

回答三个字,就华强北了。

因为他很喜欢华强北一头扎进去,想买什么就有什么,在其他城市一直没有。

对一个新媒体艺术家,特别是玩这种需要很多配件,只有那边(华强北)能够实现,他就为了这个而喜欢的。

甚至我所知道国外很多做吉他效果器、声音效果器的,好多国外自己组装的,都跑到华强北来买配件。

这个让我很惊讶,而且他们做出来以后,手工做出来以后都很好用,这是他们自己的想法。我说你们国外没有嘛,他说没有这里方便,他一个人过来,一栋大厦里面想要的东西全部搞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光:华强北是艺术在地创作的独特孵化器

我一直在想,我们深二代或者90后或者UI艺术爱好者,展示中国最有意思的新媒体,又加快新媒体艺术,因为那个地方好在哪?

它(华强北)整个硬件、软件都很成熟,只要有艺术家愿意扎在那里,肯定会出新东西,而且这个新的东西肯定是全中国没有的。

因为只有华强北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说的“孵化器”,就好比我们说的这个材料或者这样的新媒体作品,你放到成都或者放在重庆这些地方去,有做这样的作品,但肯定是不如深圳这样的一个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我是觉得深圳有可能出现更有意思的、更好的、跟别的城市不一样的作品,而且会诞生在华强北这边。

华强北的土壤应该让深圳的这些年轻艺术家去扎根、去创新,接下来你们(华强北博物馆)可以再做一些华强北的展览课程就更丰富了。

我建议可以做一个互动或者工作坊,然后把感兴趣的艺术家邀请到那里去,让他们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要做什么东西,这样子会更有趣。

它其实是我们说的一个参与式作品,或者一个互动性的。这样做出来,肯定会让华强北在地性研究更有意思。


应麦可:华强北的业态是艺术创作的肥沃土壤

我是毕业后到深圳应聘UPS销售工程师的。(虽然)我是中文系毕业,但我是销售队员里画电路图最快的。华强北的电子路板,在我们深圳是非常具体的、很特殊的一个符号。

我觉得从我们整个历史沿革下来,华强北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不仅仅是电子电路,而是整个业态、其他的商业也非常好,像纺织品、家电、时尚,现在都不一样了。我认为华强北现在是从电子到其他产业都非常发达、非常完整的一个情况。

华强北博物馆,可以从创作或者发生这个角度提供一个土壤,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新英:公众参与成全了作品的完整性

从90年代以后,这种在地性、介入式的、参与性的艺术,其实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了。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而是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发生关系的这样一种纽带、一种方式。

所以(90年代)其实是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之间的一个非常泾渭分明的分水岭。现代艺术也许还是艺术家对于个人的情感抒发的工具、一种媒介,但是当到了当代艺术的发展阶段,其实他已经不单纯是艺术家的事情。

曾经有艺术家提出过这样的一个理论:艺术作品在艺术家手里是不会完成的。只有当他面向公众的时候,只有公众参与到了这件作品当中的时候,这件作品它才能完成,它才能呈现一种完成的状态。

但是从现在的艺术发展趋势来看,也许艺术永远没有完成的那一天,它不断的在不同的人群去参与,在不同的年龄段的、不同的生活背景下的人群参与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场域当中,它所呈现出来的面貌,还有它所传达出来的这种人文的精神都是不一样的。

华强北在整个深圳的文化的建构当中,其实也是应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这就是在地化的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可能我觉得给将来华强北博物馆提出了一个非常可行的操作方式。一方面可以奠定华强北的文化地位,另外一方面其实把两个不相干的部分捏合在一起,然后盘活整个华强北的业态,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沈丕基:在地作品构成文化记忆

我觉得艺术家在深圳的、反映深圳的作品多一点的话,就能构成了所谓的文化记忆。

他要有作品,他不只是光从理论去描述、记录。

但是我觉得艺术家要把一些东西、生活转成作品以后,它才是一个记录,甚至可以成为博物馆里永久性的(藏品)。

我觉得深圳总体概念还是创新,让更年轻的人去现场互动、创作,我觉得这是最直接的一个方式。完成以后可以做一个讨论展览、一系列的活动,这个就非常好。




华强北博物馆在酝酿着一个什么新的转型?


华强北博物馆的产生和建立,其实不是转型的概念,而是一个城市对文明艺术的需求催生的。我们首先希望因为每一个地方有它本土的文化,可以把博物馆当成一个场所,让艺术家来发声,或者让艺术家来产生作品。

博物馆第一个是教育部门,第二它是个很好的平台,而且这样的一个方式既是非常可行的方式,又是一个我们希望能够跟各位艺术家共同生长,然后跟各位艺术家共同让这个城市的精神产生一些新的萌芽和萌动。华强北博物馆,也服务于本土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共同培养这个城市艺术的新生力量。

华强北博物馆是福田区第一家国有博物馆。博物馆是有社会责任的,你对公众有没有带来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公共教育,这是我们未来工作一个很大的挑战。

华强北博物馆的面积相对比较有限,大概3000平方米。如何在有限的面积里激发出艺术的活力,现场老师们的建议真的给我很大的启发。

华强北博物馆如何充分利用华强北独一无二的土壤,与艺术家共同在地创作,持续处于On- Going、不断发声的状态,是博物馆在艺术方面的新命题。



04

 共建蓬勃的艺术生态 

Art in HQB · Together



华·美术馆公共项目部策划人陈航:“进驻华强北”

青年烩项目组想让它变成一个参与式艺术的方式。

广州的西三哥队是以隔壁城市的一个视角在看深圳的华强北。

创作对象的前期调研包括了我们网络征集了很多当时在华强北工作过的老板。西三哥队根据他们的故事创作歌曲。比如有一首叫《提篮子》,是湖南的方言,叫空手套白狼。

我们当时在地下的通道顺利演完了所有的歌曲。现场其实我们有一个开放麦的环节,有很多路过的观众会过来直接分享他们的故事。

如果说之后华强北博物馆开发起来,这个项目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每次不同的人物,面临不同的一些对象的话,我觉得作为华强北艺术创作对象来说,他会更加丰满。

《提篮子》西三哥队



徐振邦:《大力招财》

当时创作是一个机缘巧合,一个比较好玩的故事。

我在健身房里面是可以不断地把我身体的肌肉练得越来越扎实。但是对于一只招财猫来讲,如果他成天成夜地在那里只是重复地摆臂的话,那它是不是也会慢慢地某一天也会直接变成一个特别壮的状态?

我原本想把它做成一个非常庞大的装置。后来由于疫情的缘故,做成了一个固定的样式,就是现在《大力招财》的这个样式,就是介乎于摆件艺术品和艺术衍生品之间的这么一个存在。


《大力招财》 徐振邦

60×58×26cm 雕塑 2019


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馆长 沈浩然:《抵抗遗忘》公益展

雅昌也是一个从深圳起步的企业,现在已经有27年的历史。

“抵抗遗忘”是雅昌一直以来的 slogan。之所以把这个词提出来,是希望能在这个年份、疫情这个主题下面有一种反思。

当时我们想到了杨光老师作品跟深圳的关系,它跟电子科技以及现代人类社会的关系,这是一种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这个反思不是从以前就开始的,而是以前杨老师一直以来就有这样一个创作主题。

老师所有原材料其实都来自于华强北,华强北又是深圳的另外一个名片,一个不可被忽略的存在。

所以我觉得杨光老师的作品在深圳非常有意义的,尤其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艺术家的创作,其实都是所生活的城市发生深层联系

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馆长 沈浩然


33空间创办人贾立巍

我们有三位国外的艺术家,他们都选择了华强北作为自己在地创作调研和选取素材的地方。华强北这个地方不光是在我们深圳和国内有很大的知名度,在国外的艺术家和他们的生态系统中间都有很高的一个影响力,他们都会选择这个地方来创作。

华强北其实带给我非常多的回忆,而且和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关联的地方。

华强北博物馆的出现,不管怎么样,都会带着文化的载体,让精神气一直往前再转换,然后发生新的力量。

33空间创办人 贾立巍

05

结语

Summarize

《深圳时间——深圳当代艺术文献展》策展人张新英,也是本次“艺述华强北”对谈沙龙的特邀学术主持人。在对谈接近尾声时,她分享了自己对“深圳时间”的理解,为本次沙龙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们“深圳时间”这个展览,给深圳文化艺术的发展做的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就是我们打破了这种体制和体制外的这样一个壁垒,我们让这种生态的形成成为一种可能。我希望能够我们所有的人在一起,能够为我们深圳未来的,我们理想中的那个生态去贡献一份力量。我也希望我们的群体能够可以不断的壮大。

“深圳时间”的这种度量方式可能和内地的其他城市的度量方式是不一样的。深圳的度量方式也许是以秒来计算的。在深圳的我们每天睁开眼睛以后,匆匆忙忙地洗把脸挎上包,走出自己的家门以后,面对的就是不停的“哒哒哒”这样的声音。

只有到了晚上10:00以后,我们把所有的繁华、所有的繁忙都摒弃在脑后,回到自己的家里边,然后安安静静地静下来的时候,才可能更多得去面对自己的心灵,去面对自己内心最温暖、最温柔的角落,所以我觉得艺术其实它应该成为这样的一个媒介。

当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体会到一种恒久不变的真实,我觉得艺术应该是充当这样的一个角色。

End



精彩回顾

活动回顾 | “深圳时间”系列活动二:艺述华强北

活动回顾 | 书山有路“打工”径 ——华强北博物馆读书驿站

脑洞大开!三位国际创客的酷炫“黑科技”,即将走进华强北博物馆!

活动回顾|贺中秋,迎国庆!华强北博物馆编程灯笼大挑战赛果揭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