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南极旅游 - 王叔特别篇

caoz caoz的梦呓 2023-03-23

声明,本文已经获得王叔事先授权。

前文回顾

关于南极旅游,前奏篇

关于南极旅游,衣食住篇

关于南极旅游,出行篇

先放张我跟王叔的合影,知道这是什么么,这是达成南极极地跳水的勋章。只有完成极地跳水的游客才有资格获得这个勋章。这是我们刚刚上来回房间的合影。

不过王叔和我不同的是,我只是在南极完成了跳水,王叔还曾经在北极完成过跳冰湖。

1、缘起

我当时通过中间商定了一个南极游的名额,那么因为房间是双人房,所以问中间商能不能帮忙拼个房,没多久,中间商帮我拉了个群,对方网名,深圳老王。

坦白说,互联网上,叫老王真不一定代表岁数有多大,美团的老王比我还年轻呢不是,行业内我算岁数很大的,经常倚老卖老,所以我开始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对方,就问对方年纪,并报出了我的出生年份,对方说他69,我当时没多想,以为是69年,我想,这比我还是大好几岁的,应该叫声老哥。所以很长时间,我都叫他老哥。

直到有一天,老王不太在意信息隐私,在朋友圈秀行程单和订票记录的时候暴露了出生年月,我一看,居然生于1953年。原来之前说的69是指岁数,不是出生年。

那么当时还没改过来,还是经常叫老哥,但后来觉得,还是应该叫一声王叔比较合适。

那时候还不认识,经常看王叔朋友圈,看他如何准备出境的手续和行程,我也在做自己的行程规划,订房,订机票,很繁琐的,毕竟行程段太多了,然后到订离开蓬塔阿雷纳斯行程的时候,想想是不是可以拼个车跟老王一起去机场,就好奇的问他,当时还叫他老哥,问他散团后准备去哪里,什么航班,要不要一起走,孰料王叔说,他不飞,要去自驾百内公园。南美自驾,我就觉得这挑战有点大,后来才发现他的规划远不止这些,复活节岛,穿越玻利维亚沙漠,以及,二刷南极。

知道么,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王叔正在二刷南极的途中。正在再一次分享游轮甲板温泉泡池的快乐。

那么在见到王叔之前,我一直在幻想他是怎样的人,首先,他不可能是很穷的人,很穷的人是无法规划和执行如此持久,丰富的行程。但另外,他也不像是很有钱的人,毕竟,我们拼的是船上最便宜的底舱房,还是特价期间下的单。其次,他在南美多个国家的丰富行程计划让我一度怀疑他是西班牙语系的退休讲师,或从事过相关南美的国际贸易工作,但见面之后,和我想象的大相径庭,而且颠覆了很多关于旅游的思维固化认知。

2、王叔的背景陈述

在谈及颠覆认知之前,先做一些背景描述,限于我所了解的信息有限,以及个人隐私方面的顾虑,我也不能说出太多别人的家庭细节。

王叔退休前是媒体行业从业者,爱好摄影可能与当时的工作背景有关。年轻时在东北当兵,他的胆识大概是那个时代锻炼出来的。深圳有房,基本上财务自由,但确实也算不上那种富豪级别,这方面倒是和我的猜测相对一致。父母均健在(90多岁),家族应该有长寿的基因。有成年子女,第三代也有,但目前均不用自己操心。

王叔自称去过五六十个国家,当然,你说自称会不会有水分,但我核实应该是真实的,因为办理蓬塔阿雷纳斯酒店checkin的时候,我帮王叔办理的,拿过他的护照,排队的时候随手翻了翻,几乎全满了,各种国家的签证和出入境章,很多都是我没去过的地方。所以当旅游公司说可以给护照加盖极地探险章的时候,我们都毫不犹豫,王叔就在那里纠结空白护照页所剩无几,担心如果盖满了换护照,十年美签还要重新去办理。另外,王叔不只是打卡过这些国家,很多都是深度自驾,我说我一直还想去刷一下优胜美地,王叔随口说去过好几次了。美国国家公园年票办过两年,五十多个国家公园去过四十多个,我估计美国人完成这个记录的也没几个。最北去阿拉斯加看冰山,最南佛罗里达的海岛,可以说真的是走遍美国了,他和在其他几个讲中文的小伙伴们沟通相关北美深度旅游经历的时候,我基本上插不上话,但其他人也都很佩服,确实是真的都去过。

王叔爱好摄影,身上设备非常专业。摘录几张王叔在冲锋舟上摆弄镜头的照片。

其实每次出海,王叔不会带上所有镜头,毕竟怪沉的。而且另一件大杀器,拍摄用的无人机,是禁止带上南极的,在蓬塔阿雷纳斯我是看王叔摆弄过的,对,就是下图,天上飞的就是王叔的无人机。

我就不一样,我全程拍摄就一部手机。(还有一部防偷抢的备用机,所幸一直没启用)。

王叔非常喜欢自驾旅游,见到我的时候刚刚完成穿越玻利维亚的什么沙漠,说在国内新疆西藏也是单人单车长途毫无倦意,这方面我是甘拜下风,我开车超过1小时就犯困迷糊,无论是美国1号公路还是澳洲大洋路,海外自驾场合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老婆在开。至于我孤身一人出行的场合,向来是不租车。

3、一些颠覆性的发现

王叔其实还是秉承了那一代人的一些特征,好听点说,非常勤俭,那么难听点说,就是很抠门了。

我觉得我自己,快50岁,长途经济舱,从新加坡飞欧洲,再飞南美,已经很折腾,很累了。但王叔因为抠门技能发作,那么他的行程经历我是不敢想象的。

全程经济舱,最便宜的航班,埃塞俄比亚航空,非洲中转,中途转机几乎没休息,这算是常规操作。(我去程中途在巴塞罗那歇了两天,回程在伦敦歇了两天)

飞了半个地球后,落地智利圣地亚哥,王叔住的是背包客旅馆,大约人民币100左右的样子。

从圣地亚哥飞蓬塔阿雷纳斯,为了省钱,订的是早上很早的航班,然后为了省托运行李费,把自己穿的跟粽子一样裹着过来的。(看那些拍摄装备,以及必备的南极厚衣服,在外行程规划长达两三个月的换洗衣服等等,可以想象一下)那么我说明一下,南半球是夏天,智利圣地亚哥的气温是30度左右,王叔为了省托运费,极致利用了身体的承载力,虽然机场和飞机上有空调,但,反正,我是觉得难以承受的。

而这还不算最过分的,因为是早航班,为了省钱,王叔是在机场熬了通宵,可不是机场酒店和付费休息厅,也不是贵宾厅,就是机场的普通散座区域,熬了通宵,然后裹得跟粽子一样,飞过来。智利的国内航班其实并不多,首都圣地亚哥机场的国内出发厅,条件蛮一般的,并不是樟宜机场这种很人性化的。王叔主要攻略都是通过穷游网,机场过夜的种种攻略,大概也是穷游网上学来的,而且我猜,以王叔的旅游经历和勤俭程度,肯定没少这么干过。

然后再说一个让我觉得很颠覆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不要说西班牙文,王叔连英文都不行,是那种几乎彻底完全不行的不行。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很多事情就变得越发不可思议,越发让人觉得颠覆。

怎么能旅游这么多国家的,语言不通,又不舍得用金钱开路,但确确实实,那些行程是真实的,各种自驾,各种到别人国家的腹地深度旅游。当然,王叔也说过,他在很多地方有朋友,经常会和不同的朋友在不同的地方旅游,但总体来说,他还是很有自主选择能力的,比如这次南美之行,他的行程规划里,很多行程都是独自挑战的,而且是那种连我感觉都有点头大的行程。坐长途巴士,租车自驾,然后穿越不同的国境和边检,还有,在异国他乡,半夜去很遥远偏僻的地方做核酸。

啧啧称奇的背后,其实仔细想想,所谓的语言不通也并不是那么让人绝望,毕竟翻译软件已经非常流行,大部分王叔需要独自面对的时候,都是靠翻译软件来完成沟通。后来我在阿根廷的一些街边餐厅吃饭,只有西班牙文菜单(还没有图片),服务员也不太会说英文,那么我也体验了一下王叔的感觉,但是还好,拍照翻译虽然不是很准确,但大体上还是可以应付这样的场合。

4、其他小故事

王叔还是很勇于尝试的,前文说过,登陆行程结束,工作人员会问,crusing or back to ship,王叔听不懂,我帮他翻译,巡航还是回船,王叔就懂了,巡航,crusing,crusing。后来每次也不用我来翻译了,自己喊crusing,crusing。向来积极参与,从不缺席任何登陆和巡航活动。

皮划艇王叔也想报名,想拉我和他一起,我兴趣不大,没有参与,那么船上的翻译也劝他,皮划艇太费体力,而且不便照相,王叔才作罢。

极地跳水是一定要跳的,秉承所谓“来都来了”的原则,怎么能不跳呢。

甲板露天泡汤是必须泡的,这种可以在朋友圈炫酷的场景,王叔自然不会错过。所以必须是如下这种风格的。

和自拍相比,寒冷算得了什么。

当然,还少不了捞起来海上浮冰咬一口尝尝味道,下图浮冰是工作人员捞的。

深度参与,积极尝试,无所畏惧,一个虽然有点抠门,但心态永远年轻的王叔,分享给大家。

五,说一下感悟。

我从伦敦飞香港的航班上,13个小时,我看完了一整季的“西部世界”,里面有一个主题,我还是很有触动,用我的理解就是,走遍世界,只为寻找自己。

我们的成长,通常要面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说到底,是恐惧。

面对未知的恐惧,面对风险的恐惧,当然,恐惧不是坏事情,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恐惧可以让我们远离危险,可以让我们学会保护自己。但恐惧也会让我们拒绝新的机会,新的发现,拒绝新的成长和新的认知。

人们从小就开始要学会如何面对恐惧,克服恐惧,比如学会如何保持平衡,克服摔倒的恐惧。从幼年的蹒跚学步,到少年学骑自行车,到滑雪的高难度挑战,说到底,都是在克服这种恐惧。

那么成长后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克服面对未知的恐惧,克服社交恐惧,克服可能失去尊严的恐惧。为什么你上台演讲会害怕,怕忘词,怕表现不好,怕丢人,怕被嘲笑,这就是所谓失去尊严的恐惧,这种恐惧让很多年轻人在重要场合畏缩不前,失去机会。

我也会恐惧,也需要直面这样的恐惧,并试图去克服它,比如去学潜水,其实有三样恐惧,其一恐惧呛水,实际上避免不了,但是如果你在海水中呛水,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保持平静,让自己尽快恢复正常呼吸,越焦躁其实越危险。其二是恐惧耳压失衡,会带来严重的疼痛感。其三是恐惧晕船,因为出海潜水,每天要有大部分时间在船上度过。但一件件经历后,一件件有了合理应对后,这些恐惧就会被逐渐克服。

旅游,特别是自由行,也是一种面对恐惧的挑战,毕竟你在陌生国度,会面临种种,比如沟通上的挑战;财务和人身安全的挑战;迷路,错过航班,火车,或者担心上错车,坐错站的挑战;失去网络,失去外界联系的挑战;遭遇挑衅,羞辱和误解的挑战;以及各种意外导致行程中断,或者无法入住酒店,无法通过边检等等的挑战;这都让人心生恐惧,你说我不担心这些,那是不可能的。其实也恰恰是这些担心和恐惧让我们能学会更加谨慎的制定计划,更加仔细的学会保护自己,然后,才能更加自信的应对挑战。

从某种意义来说,王叔也觉得他的运气很好,总是在关键时刻,能找到帮助自己的人,比如一个旅途中偶遇的会说中文的游客,可能会帮他解决一些沟通困境,而这样的情况其实对王叔而言,已经是发生过很多次。但话说回来,如果你不够勇敢,不敢迈出自己关键的那一步,这样的运气就永远不会眷顾你。

直面恐惧,不要无视风险,但也不要过于高估风险,这个时代其实有很多资讯可以搜索,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做好功课的前提下,风险是可以极大降低的。

比如我们会觉得南美有些国家比较乱,比如智利圣地亚哥遭遇了一些惊魂,比如我常说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扒手窃贼还是很常见的。但以上种种,其实主要风险是财产上的,并不是人身上的,不能无视这些风险,确实需要做出一些防范的准备以及其他挽救预案。但如果因为这样的风险而放弃行程,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翻译工具现在非常好用,语音翻译,拍照翻译,输入翻译,都是很好的沟通工具,谷歌翻译,有道翻译,都是可以在关键时刻解决问题的。如果你去工作,去读书,去深入生活,去调研,可能语言能力确实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从旅游角度来说,依赖工具基本上是可以解决绝大部分沟通障碍。

而不断的破除恐惧的过程,也是不断的提升自信的过程,就像我直播里说的,南极跳水之前,甲板的露天泡汤我一次没去过,但是跳水之后,每天都去。用当年马亲王的话说就是,扩大了自己的舒适区。是的,你没有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你只是扩大了自己的舒适区。

我觉得王叔就是一个典范,无所畏惧,勇于尝试,才能拥有更大,更广阔的舒适区,让自己可以更好的去欣赏世界,享受人生。

这其实无关财富,语言能力。王叔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用极为克制的预算,极为有限的语言能力,一样可以做到。

我其实蛮受鼓舞的,因为我一直以为,我可能到处浪的时间窗口大概还有十年,但认识王叔后,我觉得自己还能再浪至少二十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