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外交礼宾中国旗位次的排序(中)——中国篇

周慧萌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也与周边各国往来密切。我国乃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印证了我国自古以来就相当注重礼仪、礼节。


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确立,周公旦制礼,规范了周王朝社会的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随着《周礼》成为儒家经典,“礼”也逐渐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所提倡的“礼”不仅是个人言行的指导规范,也是国与国相互交往应当遵循的准则。在遵行“礼”的基础上,国与国的交往才能增进友谊和理解,才能和平共处。但我国古代外交与今天的外交有很大不同,礼宾活动也有很大不同。

我国古代外交是在“朝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作为中原大国,是“天朝上国”,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周边各国相较于中原国家都是弱小、落后的,为谋求安全和庇护,需要向中央王朝觐见朝拜、缴纳贡品。在此背景下,各朝为接待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节,逐渐设立了专门的接待部门,即现代意义上的外交礼宾机构,并制定相关的外交礼宾规定,形成了完整的外交礼宾制度。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在位次排序上,中国是以左为尊以右为卑的。中国传统的居住习惯是坐北朝南,那么左侧就是东方,而太阳也正是从东方升起的。因而在礼宾的位次排序上,也是以左为尊的。

以《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为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即项王、项伯坐在西方,面向东方,也就是左侧的尊位上,并且将刘邦安排在范增之后,表现了项王对刘邦的不重视。而在历朝历代的礼宾制度里,作为接受朝贡的王朝,中国都是将自己排在了尊位,虽然也给予了前来进贡的国家一定礼遇,但在位次排序上仍是将其排在卑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主要是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当新中国成立后,崭新的国家需要在外交领域开辟全新的气象,需要与各国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按照毛泽东主席的三条外交政策,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外交工作逐步走上正轨,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之而来的领导人访问,也使中国的外交礼宾规范和原则逐步确立。

中国是礼仪之邦。新中国成立后的礼宾制度,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没有采用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朝贡体系下的礼宾方式,但也传承了重视礼仪、礼节的思想,保留了与现代社会相符的一些习惯。由于自身并没有合适的礼宾制度,所以,新中国的礼宾制度主要是吸收、借鉴国际上的成规、惯例,注意和国际礼仪接轨。

礼宾规格和具体做法来自三个方面:一、我国传统礼宾习惯;二、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成规和习惯做法。

当然,新中国刚成立时确立的外交礼宾规范也存在着一些还需改善的地方,但随着交往的频繁、领导人的重视和观念的转变,我国逐渐改革、完善了外交礼宾制度,努力形成与国际上公认的习惯做法一致,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社会主义风采的礼宾制度。现如今,我国的礼宾工作既重视礼仪,又讲求实效;既周到细致,又简化节约,受到国际上普遍好评。

由此,再看中国采用的国旗位次排列方式就不难理解。虽然按照中国传统习惯位次排序是以左为尊,但新中国成立后,与国际接轨,为了显示对其他国家的尊重与敬意,也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误会,中国在外交礼宾活动中,即对外的场合,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惯例,将右方视为尊位,并出于礼让,将尊位留给客人。而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也同样给予了相应的礼遇。

事实上,在国内会议中,我国仍然保留着“以左为尊”的传统,而通过这一对比也更好地阐释了中国对各个主权国家的尊重与礼让以及中国谋求和平友好发展的祈求。

- end -

文章摘自《从理论到实践》

作者 | 周慧萌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老江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