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布隆迪情怀(二)

曾宪柒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往期推荐



我的布隆迪情怀(一)



作者简介    


曾宪柒 曾任中国驻法国使馆公使衔参赞、中国驻布隆迪、中国驻卢森堡特命全权大使。


我第二次常驻布隆迪是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如果说第一次去布隆迪常驻是我自己的选择,那这一次就完全是组织上的安排。



曾宪柒大使在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办公室。图源:作者供图


我被任命为驻布隆迪特命全权大使的消息是在上级组织部门对我进行考察谈话时得知的。外交部干部部门对人事任免消息历来是守口如瓶,我曾在那里工作多年,深知有关保密规定的严格,对自己的安排去向从不敢打听,一如既往的服从组织的调遣。

阔别15年后又回到赤道南边的这个非洲小国,说来我与布隆迪真是有缘分。我的祖籍是广西,我国援建的穆杰雷水电站和布琼布拉卡蒙盖手工业培训中心,就是由广西完成项目实施的,至今培训中心的专家还是由广西派出。



穆杰雷水电站。图源: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 公众号


穆杰雷水电站是我国政府援建的重要成套工程项目,1977年由广西水电工程局建筑公司负责开工建设,1982年竣工。水电站位于布隆迪西部河流穆杰雷河的下游,距首都布琼布拉市约25公里,装机容量为80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4200万度,这项工程为布隆迪提供约30%的电力。

当时电站建设工作小组组长李海来自广西大化水电站,是一名框架结构工程专家。1978年4月19日早上,工人们乘坐装满施工板材的卡车由进场路准备进入坝区施工,由于山路崎岖,车辆突然从路边翻下山沟。



○ 李海烈士墓。图源: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 公众号


驾驶室的三人中,司机和副驾驶得以及时跳车,但坐在中间座的李海却随车滚下了山崖,不幸罹难,年仅48岁,把生命献给了中布友好事业,长眠于布隆迪青山里。每年清明节,大使馆、布政府代表、在布中资机构和华侨都去李海烈士墓举行祭扫活动。

穆杰雷水电站是中布两国间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兄弟般的友谊象征,至今仍然担负着主要的供电任务,为布隆迪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藤编专业培训班学员

卡蒙盖手工培训中心


卡蒙盖手工业培训中心技术援助项目始于1985年的卡蒙盖手工业培训中心青年培训项目,是一个公益性的职业教育机构。项目是通过技术援助为布隆迪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帮助他们谋生就业,解决温饱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中国专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藤、草、木等自然资源,开展两年一期的技术培训工作,教授当地百姓竹编、藤编、草编、竹家具、木工、服装、刺绣等为主的手工业生产技能,并提供相应的设备、工具。

通过技术合作传授当地青年先进的手工艺生产技术,全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帮助当地青年获得生产技能,扩大再就业途径,累计已培训学员近六百人,培训中心在布隆迪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在任期内曾多次去穆杰雷电站和卡蒙盖培训中心看望慰问在那里实施技术合作和培训的中国专家。



2007年3月5日,曾宪柒大使与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合影。图源:作者供图


出使布隆迪,我亲身体会到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合作关系在老一辈革命家和外交前辈们辛勤开拓并筑牢的基础上稳健、快速地发展,也亲眼目睹西方势力不择手段到处散布“中国威胁论”“掠夺资源”,企图诋毁和离间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都成了痴心妄想的事实。由于工作原因,我与当时的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建立和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与个人关系。

皮埃尔·恩库伦齐扎1963年12月18日出生在布隆迪第四大城市恩戈齐。他的父亲恩戈比萨是北方卡扬扎省和恩戈齐省总督。

少年时期的恩库伦齐扎是在国内部族冲突、战乱不停、日子不宁的环境下长大的。艰苦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沉稳内敛、果敢坚强、勤奋俭朴的个性。他曾就读于布隆迪大学,主修体育教育,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3年布隆迪因部族冲突引发内战,布隆迪大学遭受冲击,恩库伦齐扎在混战中险些丧生。1995年他以士兵身份加入当时的胡图族反政府武装“保卫民主力量”。1998年,他出任该组织副秘书长,并于2001年当选为主席。2003年11月,“保卫民主力量”领导人恩库伦齐扎与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泽耶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签署了和平协议,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内战。

根据协议,“保卫民主力量”成为布隆迪的一个政党。恩库伦齐扎担任过渡政府中负责良政和国家总监察事务的国务部长。



2015年5月17日,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在首都布琼布拉出席记者会。


2005年3月,布隆迪颁布实施《后过渡时期宪法》:实行多党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统帅,任期5年,只可连任一次。凭借着党派实力和个人威望,保卫民主力量在地方、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选举中全部胜出。

2005年8月,在议会的总统推选中,恩库伦齐扎获得173张选票中的162张,以绝对优势当选并宣誓就职。2010年6月,恩库伦齐扎再次参加大选,并作为唯一候选人成功连任。

2015年,恩任期届满,按照宪法规定,不能再参选。但保卫民主力量以恩的首个任期是由议会授予,不是直接选举产生为由,仍推举其为该党候选人。布隆迪宪法法院作出裁定,称恩库伦齐扎候选人身份合法,可以参选。反对党和民权组织领导上万人在首都游行示威,表示强烈反对和抗议,要求恩库伦齐扎遵守宪法,放弃参选。

5月13日,恩库伦齐扎出国参加东非共同体会议,布隆迪前总参谋长戈德弗鲁瓦·尼永巴雷发动政变,宣称推翻了恩政权。但政变武装很快就被忠于恩的军队击溃。15日,恩库伦齐扎返回国内,重掌大局,顶住国际压力举行大选。7月24日,大选结束,布隆迪全国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投票率73.44%,恩库伦齐扎以 69.41%的得票率获胜。8月20日,恩库伦齐扎正式宣誓就职,开启第三任期。



布隆迪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视察中国在布承建项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布隆迪局势动荡不安,一直遭受着层出不穷的战乱,饱受创伤。1996年又因政变受到了西方国家长达三十个月的经济制裁,来自国外的援助基本停止。外忧内患,国内的难民问题和气候因素导致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恩库伦齐扎虽然在民族屠杀中失去了多位亲人,但当选总统后,他能以远大的目光和宽大的胸怀,身体力行,平抑冲突,将布隆迪带出战争泥潭,消除仇恨,引导民众共同为实现国家的安定与和平发展而努力。

自内战结束后,布隆迪国内再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恩库伦齐扎致力于国家经济恢复重建,优先发展农牧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安置回归难民,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并制定、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

随着国内稳定的实现以及国际援助增加,布隆迪经济稳步发展,每年的增长都超过4%。布隆迪农业人口占比90%。恩库伦齐扎执政方向明确,步伐稳健。政策方面向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倾斜,力求实实在在的解决民众的吃饭和收入问题。

他率先垂范,亲自到乡下开垦土地,种植谷物、蔬菜。他尤其喜欢种植鳄梨,被一起劳作的农民称为“鳄梨总统”。每年的收获季节,他都让家人给大使馆送来几筐自己种的鳄梨、香蕉、玉米、木薯、红薯,与我们分享他们在官邸后院里栽种的劳动成果。



2009年9月18日,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在基特加会见曾宪柒大使。图源:作者供图


恩库伦齐扎执政亲民,经常深入农村和山区,几乎每个周六都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在耕作的土地里和建筑工地上,经常看到他和民众一起劳作的身影。

2009年9月的一天,我因有急事要与恩库伦齐扎总统约见,当我按时间到达位于政治首都基特加的总统官邸时,他身上穿着一身运动衣脚上穿一双长的雨靴子,已经在大厅里迎候我。可能是看到我有些惊讶的表情,他连忙笑着对我说:“不好意思,大使阁下,我们见面后我要到下面村子,与民众一起参加修建灌溉水渠的劳动。”我们随即落座。

交谈完毕将我送出官邸,我再次感谢他拨冗接见,他却握着我的手认真的对我说:“大使先生,我已经跟典礼局长打了招呼,中国大使什么时候来见我都可以,不用给外交部发什么照会去申请。那是欧洲人定的规矩,让他们去执行吧。”说完他就登上一辆吉普车直奔工地。

在布隆迪很多人都知道,恩库伦齐扎体育天赋出众,从5岁时开始踢球,青年时期曾是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中学和大学时都是校队前锋。

在布隆迪大学任教时,他作为教练,组建了一支名为体育联盟的足球队,成为布隆迪最好的球队之一。恩库伦齐扎曾创办一家足球学校,培养了600名青年球员。

除了足球,他还热爱自行车运动,经常骑车出行,借以展示亲民形象。有一次,我与他并排骑行。因前面有摩托车开道,我们的骑行畅通无阻,他时而直起腰来与我谈笑风生,时而双手离把做些动作,彰显他高超的骑技,引来道路两旁民众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恩库伦齐扎认为体育是团结国民和促进发展的重要工具,还提出了“体育治国”的方针,倡导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带动全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2010年5月12日,布隆迪总统设家宴为曾宪柒夫妇离任送行(右起第三人为刚离任的驻布大使李昌林(时任驻布使馆政务参赞)。图源:作者供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与布隆迪两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作为长期友好国家,中国多年来对布隆迪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援建的学校、医院、水电站等项目都贴近民众,且适合布隆迪国情需要,为布隆迪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两国友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中国农业专家杨华德(左一)、罗时德(左三)在水稻示范田里指导布隆迪技术人员和农民。图源:国际在线


考虑到布隆迪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与广西很多地区的情况相似,我曾设法推动广西与布方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2009年广西科技厅派出了农业专家团队,带着自己培育的水稻、玉米等良种到布隆迪进行试验种植。他们的工作热情很高,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与布方农业部门对接,积极商讨改善农业生产、提高种植产量的措施,探讨开展双方合作的途径。

为协助布方制定农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对农牧业生产及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后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向布隆迪派出了多期高级农业专家组。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和技术实践等辛勤耕耘,2016年终于传出了大喜讯,中国农业专家在布隆迪试种中国杂交水稻获得大丰收,亩产达924公斤,创造了水稻单产历史,同时创下非洲水稻高产纪录。这真是一个大好消息,对解决布隆迪乃至非洲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周恩来等领导人与第一批援助非洲医疗队专家合影


1963年,中国正式向阿尔及利亚派遣援助医疗队,拉开了中国对非医疗援助的序幕,而向布隆迪派遣医疗队是始于1987年。援布医疗队由青海省派出,至今已累计派出19批、共401人次。他们都是经过各单位精心挑选的骨干,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都相当过硬。

30多年里,一批批医疗队员经过大约为期半年的基础法语、医学法语、外交礼仪、对外政策、安全防护保护等知识的培训后,肩负重托踏上征程。远离祖国和亲人,在条件艰苦、缺医少药的非洲地区,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兢兢业业地为人民群众开展医疗健康服务。

他们的到来填补了当地许多医疗空白,也极大地提高了布隆迪的医疗水平,得到布隆迪政府和人民的赞誉。

伴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青海省与布隆迪基特加省缔结为友好省份,医疗援助范围也由起初的1个点增加为3个点(即首都大王子医院、基特加省医院和穆朗维亚省医院),医疗队员由13名增加到29名,包括:内科、普外、骨科、泌尿、妇产科、眼科、耳鼻喉、超声、放射、针灸、口腔等专业。

首都的大王子医院是布隆迪全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医院,直属布国卫生部。因多年遭受内战、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布隆迪的经济长期处在困难状态,大王子医院虽然是首都医院,承载着全国中等以上疾病的治疗,但医疗环境和设备却是极其简陋,其余两个地处外省的医疗点的情况就可见一斑了,尤其是穆朗维亚省医院。



恩库伦齐扎总统与医疗队合影。图源:作者供图


穆省医院在离首都约50公里的一片山区,该地区海拔较高,气温不高,但常年干燥少雨。由于医院条件简陋,布隆迪本国的医护人员大都不愿意到这里工作,中国医疗队的入驻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福音,尤其是我们的医生技术高超,服务热情耐心,让他们备受感动。

医疗队居住地离医院不算很远,只是经常遭遇停电停水的困扰。医院自己有一台小型的柴油发电机,也仅能供急诊手术用。医疗队驻地是由当地电网供电,有时停电短的三五天,长的就是一个星期到十天左右,那时候没有充电宝等储电设备,大家每天靠点蜡烛照明。

用水就是大困难了,需要到20多公里的一个小山沟去接水,手提肩挑抬回来。遇到干旱天水少,接满一桶水需要半天时间,下雨过后接回来的水是泥水,要等沉淀后才能用。大家都非常自觉注意节约每一滴水,首先保证做饭用水,个人洗漱水都舍不得倒掉。



恩库伦齐扎总统与医疗队员交谈。图源:作者供图


当地的季节分旱季和雨季,旱季缺水就如同家常便饭,男士们比较容易凑合,女同胞们困难就更多了。

有一次我去看望医疗队,正遇上当地停电停水,而且已经持续好几天了,队员们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听了他们的讲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我们使用大使援助基金购买了一辆皮卡车送给医院,并指定医院交给我医疗队用于运输饮用水和生活物资采购,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大困难。

我们的医疗队就是在生活条件艰苦、物资十分匮乏、任务非常艰巨的情况下,以布隆迪为家乡,视布隆迪人民为亲人,弘扬大爱,无私奉献。克服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短缺等困难,救死扶伤,成功开展了脑外、普外、妇产科、枪伤等医疗技术,曾为患者切除重达38公斤的腹腔肿瘤,被当地民众传为佳话。

医疗队还积极发挥我国传统医药、针灸以及中西医结合等诊疗方法,抢救治愈了诸多患者,缓解了当地缺医少药的不少问题。



 恩库伦齐扎总统为中国医疗队题词,右一为曾宪柒大使。图源:作者供图


为了鼓舞士气,也让布方领导人了解医疗队的艰苦处境,在一次活动中,我与恩库伦齐扎总统单独交谈时邀请他,在中国医疗队援布20周年之际,到我们的医疗队看看。

他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并很快作了安排,于2007年6月13日由公共卫生部长、省长等官员陪同去看望医疗队全体队员。这在援布医疗队的历史上尚属第一次,队员们非常高兴,把驻地里里外外打扫整理了一遍,干干净净地迎接总统一行到来。

恩库伦齐扎到医院和医疗队驻地视察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中国医疗队来布20周年表示祝贺,并高度赞扬他们为布隆迪人民所做的宝贵贡献。他说,在布民族和解及国家重建的过程中,中国医生始终与布人民并肩作战,布人民深受感动。他还兴趣勃勃的为医疗队题词,与大家合影留念。

我们的医疗队在艰苦甚至危险的环境里,用精湛的技能和热忱的服务救死扶伤,不仅为当地人民解除病痛,同时也在布隆迪人民心中播撒友谊的种子。他们与当地民众相处和睦,深受民众的尊敬和爱戴,是名符其实的友谊使者。我对他们无私而又默默奉献的精神由衷敬佩,也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确保他们在异国他乡安全健康的做好工作,最后平安顺利地回到祖国。

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闭幕,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峰会刚结束,我就得到消息,中国政府决定将在3年内为非洲国家援助30所医院,其中包括为布隆迪建设一所综合性医院。



曾宪柒大使与恩库伦齐扎总统及部长们听取项目介绍。图源:作者供图


援布隆迪医院项目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项举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布传统友谊发展造福布隆迪人民的又一新证明。

经过双方商定,新医院地址确定在位于布隆迪西北部的穆邦达,距离首都布琼布拉不算太远。项目的设计考察于2007年12月份完成,中方经过地勘、设计方案外审、施工招标等前期准备后,很快派出项目实施小组。

2008年12月18日,布隆迪对外关系部长巴图姆布维拉与广东建工对外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宜忠签署援布穆邦达医院项目的施工合同,我和布对外关系部亚非司长菲利普、新闻司长卡利克斯等出席。



曾宪柒大使与恩库伦齐扎总统出席穆邦达医院开工仪式。图源:作者供图


2009年5月14日,举行隆重的医院建设开工仪式,布总统等几乎全体政要、驻布外交使节出席。仪式现场彩旗飘飘,人声鼎沸,鼓声震耳,穆邦达镇和周边的群众都早早赶来,载歌载舞,将仪式现场围得水泄不通。我和恩库伦齐扎先后发表了讲话,广大民众对中国的无私举动报以一阵阵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我似乎已经看到2年后,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将矗立在首都的北边城市,这里以及周边的人民群众将永远尽享中非友谊、中布合作的成果。作为中国的外交使节站在讲台上,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



中国政府援建的穆邦达医院。图源:作者供图


经过中布双方技术团队和工人的通力合作、紧张的施工,穆邦达医院终于在2011年初投入使用,是中国政府援非30所医院中最先完成的项目之一。

医院是一座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拥有床位100张,设十余个专业科室,包括门诊楼、医技楼、附属用房、化验室、手术室、放射造影室、病房等,是布医疗设施设备最先进、就医条件最好的综合性医院。

早在确定穆邦达医院这所中非合作论坛项下我援布重要项目时,在内部考虑中我就提出了将穆朗维亚医疗队迁入新医院的想法,并上报了国内主管部门。鉴于布隆迪的具体情况,国内很快就复电同意我们的建议。

我向布公共卫生部长作了通报,她很高兴并深深地感谢中国政府为布隆迪提供宝贵援助,同时提出希望保留穆朗维亚医疗队,另派一个新医疗队安排到新的医院里。包括后来见面的副总统和其他多位部长都向我提出一样的希望,我均按国内指示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他们也都表示了理解。

穆邦达医院定名为“中布友好医院”。随着新医院的启用,经受了战争冲突考验、长期超负荷诊治患者,吃尽了停电缺水、物资匮乏之苦的驻穆朗维亚的医疗队,整体转移入驻了这座崭新的、红色的外墙、四方四正、处处尽显中国风格美观的现代化医院。

只是因调任驻卢森堡大使,我已于2010年6月2日离开了布隆迪,在后来的通信、打电话和看照片里才分享了他们的喜悦。




未完待续……

文字 | 曾宪柒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