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视界 | 哥德堡岁月

刁鸣生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刁鸣生 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代表处代表、中国驻德班总领事、中国前驻贝宁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人生像一条河,生活是一首歌,河水流淌,岁月匆忙。当经历过人生磨难考验后,就会更加珍惜未来,笑迎阳光。我在哥德堡度过的三年时光,让我更加懂得了生活的哲理,走过崎岖小路,前方的道路才会更加宽广。

瑞典哥德堡,城中河上的市景

(图片来源:自由鸟)

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是该国西南部重要海港,东距首都斯德哥尔摩450公里,南距丹麦首都哥本哈根240公里,北行230公里是挪威首都奥斯陆,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突出。作为欧洲著名旅游城市,这里环境优美,恬静安逸,气候宜人,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并不寒冷,众多的湖泊和树林散落在城市周围,人与自然高度融合,民众受教育程度高,城市管理人性化,生活便利,特别宜居。

一般而言,作为驻外领事馆的官员,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本应是令人愉快的经历,既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亦可享受美好环境和优渥生活待遇。而我却像马克吐温说的:“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季。”我度过最寒冷的季节则是在哥德堡,领略了夏日的寒冷,饱尝过秋天的寂寞,体验到生活的艰酸。

但再严酷的冬季也不能阻挡阳光的照射和人心的温暖,我并未在寒冬里消沉懈怠,反而更加用心投入工作,把困难当鞭策,将压力变动力,保持客观思维定律和阳光心态,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闯过了道道难关。与此同时,我有力履职,注意积累经验,避免失误,敢于担当,开拓进取。那些日子成为个人职业生涯中难以忘怀的特殊历程。人们说,经历风雨后,方能见彩虹。我在哥德堡的工作和生活,也见证了这一道理。

“哥德堡”号重见天日

在哥德堡,我结识了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一名经理佩尔松。这家著名的瑞典贸易公司,1731年成立于哥德堡,是18世纪瑞典最大贸易公司,主要从事与东亚,主要是与中国的合法贸易。1745年,一艘名为“哥德堡”号的商船满载从中国进口的丝绸、茶叶、陶瓷,在距港口几公里的地方突然触礁沉没。1821年公司停止运作,国内有多部书刊资料介绍该公司与中国的贸易交往历史。

自1993年起,瑞典人为重拾往日对华贸易辉煌、扩大两国商务交往,这家新的瑞典东印度公司开启了从水下打捞“哥德堡”号并加以重建的工程。该公司的船坞对社会开放,市民及各界人士均可自由前来参加义务劳动,也可用铸上自己姓名的船钉嵌入船体,或提供其它物件用于建船。当我初次应邀参观这个船坞时正值周末,见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一些青年学生在此义务劳动。

“哥德堡”号古帆船

佩尔松告诉我,恢复建造“哥德堡”号资金全部来自社会捐赠,全国各地公民前来参加义务劳动,造船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瑞典著名企业为船安装了先进的雷达导航和动力、通讯系统,大学教师和学生组建志愿者培训航海技术。通过媒体宣传,瑞典国内关注恢复建造这艘船的人越来越多,民众热情高涨,瑞典人对遥远东方的中国怀有美好期盼,也期盼这艘船将续写瑞中两国友好关系新的篇章。

复建下水时的“哥德堡”号

后来,我也经常在周末参加到义务劳动的行列中,与当地民众一起帮着整理环境、往船上运递材料等,更多地是引领、陪同国内访瑞团组、到访哥德堡的各界同事朋友,多次来到船坞,登上建造中的船舱,目睹了这艘船的建造过程,听取义务讲解员充满热情的介绍,了解瑞典同中国交往的历史,感知瑞典人对中国的友好感情。

我在任代总领事期间,陪同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和王后西尔维娅登上“哥德堡”号,并举办酒会欢迎国王陛下和王后。西尔维娅是德国人,仪态优美,举止高雅,会讲好几种语言,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上与国王相识,深受瑞典国人爱戴。我特地选购了德国产香槟酒和巴西红葡萄酒请她品鉴,因她曾在巴西生活过十年。我与国王夫妇在现场友好热情交流,当地电视、媒体向瑞典全国实况转播,好评如潮,一时风光无限。

2006年,“哥德堡”号抵达广州南沙港客运码头

(新华社记者 陈学思 摄)

2006年7月,国王夫妇乘“哥德堡”号抵达广州南沙客运码头,开始对华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这艘船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典馆,停靠在黄浦江上,开放供人参观,它见证了中国与瑞典友好交往的又一段历史。每每想到此,我个人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小小磨难又何足奇哉!

总领馆喜迁新址

当时的驻哥德堡总领事馆,仍是在一座位于城乡结合部、铁道交叉路口边的破旧楼房内,它孤零零地矗立了十八年,周围没有公交,交通不便,没有商业区或银行点,瑞典人和中国侨民前来办事也极为不便。该楼内装修已败落不堪,总领馆租用了几层楼,对外接待、办公、居住全都于此。特别是工作和居住环境条件之差,已与国内日新月异发展不相适应,亟需重建或更换新馆舍。国内主管部门决定在市内另寻一座建筑作为馆舍。但其后十五年内,历任馆长、馆员们都面临着更换馆舍这一任务,却始终未能如愿完成。

我到任接受更换馆舍任务后,便带着一位同事经常开着车,甚至骑着自行车在城内游荡,在当地报纸广告上寻觅,委托当地人打听介绍,在市内进行了一段时间广泛搜寻和实地考察,确定了三处房源可供作总领馆馆舍之用并报告国内主管部门。该过程目标明确,透明简单,非常见效,但多次出现“杂音”,主要有人认为这十几年未能解决的新馆舍问题不可能在如此短短半年内得以解决。国内主管部门认真研究,派员来到哥德堡实地考察后,明确支持我们更换馆舍的建议,并同意与其中一家公司询价谈判。

在来来回回的价格谈判中,我始终按照国内指示,坚持原则,绝不让步,几度让对方十分难堪。而瑞方公司和经理也很重视这一商业合作项目,他们认为中国总领事馆租用其公司房产本身在瑞典就具有广告性质,不可轻易放手。在瑞典,全社会对商业廉政监督力度非常大,该公司经理只敢邀请我和馆内几位同事一起去现场观看了瑞典全国足球锦标赛冠军决赛,也算是他们一种“感情贿赂”。

有来无往非礼也,我抓住机会,邀请公司经理带着秘书到馆里品尝中餐,请他喝“五粮液”,瑞典人好酒,但酒量不行。推杯换盏中,我提出租金每年减少二百万瑞郎(约合140万人民币)。这位经理先是一怔,问我能否增加一百万。我不容商量道:“不可能。”对方见已无退路,只得同意接受我的报价。次日,我将情况报告国内后,国内主管领导感到非常满意并打来电话表示祝贺。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馆馆舍

在签订合同、瑞方按照我方要求进行外装修等工程后,我们终于搬进了新的馆舍。后来,国内一副总理来访哥德堡,到了新馆舍考察后赞不绝口,表扬我们:工作得力,节约办大事,对外有面子。

与华侨华人的深厚情谊

哥德堡市及附近地区居住着不少中国侨民,大多为来到瑞典留学、深造、工作后定居在此的知识分子,也有部分从事技术、贸易、旅游等行业的新移民。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腾飞,华人华侨与国内的联系越来越多,领事馆对他们的支持帮助和相关领事服务需要加强和提高,我与这些人的交往和联系亦更加密切,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他们对祖国的真挚热爱,看到他们身在异乡、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表现,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与他们产生共鸣。

我的一位同乡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气候学家,他与我同年从家乡考入大学,此后一直从事气候学研究、教学、科研,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时,他是哥德堡大学物理气象学终身教授。我们之间在哥德堡交往并不频繁,但彼此常有沟通,他也多次出席总领馆举办的各类活动。每次见面交流,总让我感受到他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文精神,我们的谈话总能找到共同的主题。

哥德堡圣诞夜景

有一年圣诞节,他们夫妇热情邀请我到家中,与他的家人共度愉快的圣诞之夜。这在西方国家以及对于在驻外工作期间的外交官而言,实属罕见,使我留恋至今。当我离开瑞典,赴其它国家常驻工作后,每逢圣诞节,我总会择机打个电话到他们家里,以表达感谢、问候之情。而我的这位身在哥德堡的老乡,没有忘记祖国的恩泽,长期不遗余力地向相关国际组织、著名国家科学院和研究机构介绍、宣传中国科学家的成果和贡献,为中国科技创新走向国际舞台及提升国际影响力等作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人们的赞颂。

我在哥德堡有一位北京“哥们”,知书达理,为人厚道,从做铅笔头、各类文具贸易开始,生意越做越大,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公司。他夫人贤淑能干,吃苦耐劳,开办了当地唯一的中文学校。夫妻俩双双依靠自己努力在当地闯出了一片小天地,每年主动向国内“希望工程”捐款,参加各类慈善活动,成为侨界知名人物。

在一次几位当地侨领来领馆做客的餐桌上,或许是当时他多饮了两杯酒,当大家谈到钓鱼岛问题时,这哥们主动起身,严肃说道:“如果国家需要,我个人愿意捐款买一颗原子弹,消灭小鬼子!”从他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但又不切实际的表态中,我看到的是他满腔热血的爱国情怀。从那以后,我们常在一起喝咖啡、喝茶或小酌,谈论天下大事,交流各自观点,在一次次袒露心声中关系更加亲近。这样的日子里,与哥们之间的交往与情谊可抵消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我们彼此都很珍惜。若干年后我到南非工作,他夫妇从遥远北半球的瑞典飞到南半球的南非看望我,旧事重提时,心有灵犀地莞尔一笑,感叹世事沧桑,人生更当磊落坦荡。

在哥德堡时,我的江苏同乡,且曾在同系统工作过的一位美丽的女士正在领区内一所著名大学攻读经济管理学博士。她克服诸多困难,潜心读书研究,在传媒经济学领域深入钻研,颇有建树且不断进取。她带着襁褓中的女儿,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顽强而又坚定地完成了学业,凯旋而归,现已是国内顶尖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困难绝不怨天尤人、坚定信念不断前行的气质。

有一次我到这所大学参加活动,当她见到我流露出隐隐不悦的情绪时,她对我说:“如果生活中有人欺负了你,你不必在意,而应抬头向前看,要以你的大度笑傲对方。”当时她的这一席话正说到了我的心头上,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时过境迁,我至今仍对这位教授心怀感激,感谢她帮我驱散了当年头顶上的那些阴霾,使我在哥德堡的工作和生活回归正常。也正是我所遇到的这些人、经历的这些事,给我在哥德堡的寒冬里带来了温暖阳光。

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博物馆

少年时代我就记住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所写道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我过去的生命岁月中,无论处于顺风顺水时刻,或是经历酷暑严冬时节,始终初心不改、自强不息,在前行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回首顾盼,深感欣慰,不禁想起我国作家杨慎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滔滔向前的历史洪流中,有无数被淘尽的英雄,而我们只是浪花一朵,早已消逝在洪流之中。

— END —

作者 | 刁鸣生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