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官的个人素质在保护海外利益中的作用(上)

夏丽萍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夏丽萍 外交学院教授,2000年3月至2002年6月在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领事部任三秘。


外交官的个人素质和才能在外交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至于有观点认为,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外交官处理重大外交事务的能力。

曾有这样的比喻:如果说外交部是外交政策的大脑,那么外交代表就是外交部的眼睛、耳朵、喉舌、指尖,而且似乎就是巡回的外交部的化身。外交部是外交政策的神经中枢,而外交代表则是保持精神中枢和外部世界之间双向交流的外部触须。无论外交如何发展,外交官仍然是外交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素质的外交官是国家重要的外交资源。在保护中国海外公民和法人方面也不例外。

01

高度的责任感

对外交工作不是十分了解的人往往十分羡慕外交官们,认为他们在国外代表国家无上荣耀,像是头顶着光环。实际上,有时候外交工作的具体内容十分琐碎,外交官们平凡而又普通,默默无闻地去做一些可能一般人平时都不屑于做的工作,这些工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很难做好的。保护海外中国机构和公民的工作内容就是如此。比如,在驻在国突发大规模流行性疾病、自然灾害、局势动荡、恐怖袭击等事件时,外交官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查清楚当地中国机构和公民受影响的情况并及时上报国内有关部门,这项工作往往就十分琐碎。

2009年墨西哥士兵向民众发口罩。


例如,2009年墨西哥突然爆发甲型H1N1流感,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中国和墨西哥之间的直航航班已被取消。中国政府十分关心因此而滞留在墨西哥的中国公民,准备派一架包机接回滞留在墨西哥的中国公民。外交部也因此成立了应急小组。而此时位于一线的中国驻墨西哥使馆的外交官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查清楚当时究竟有多少中国公民滞留在墨西哥,并立即同他们取得联系。

这项工作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的繁琐。中国驻墨西哥使馆的外交官们看着墨西哥航空公司发来的被取消的飞往中国的航班上的乘客信息表,都傻眼了。密密麻麻的信息排列在白纸上,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在首都墨西哥城居住的,有在东海岸旅游胜地坎昆度假的。外交官们只好按照名单逐个通过拼音筛选,基本确定了中国乘客的名单。因为包机只负责接回中国公民,即拥有中国护照的乘客。所以,紧接着,外交官们又开始核对乘客的护照号码,确定每个有中国护照的乘客都不会被遗漏。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同这些乘客取得联系。而有的旅客,什么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负责这项工作的参赞毫不气馁,命令小组成员无论用什么方法,所有在墨西哥滞留的中国人必须要联系上,一个都不能少。紧接着,外交官们拨打了一个个越洋电话,通过乘客在国内订票的旅行社找到了他们的家庭电话,又通过家人获得了他们在墨西哥的联系方式。最终与所有中国乘客都取得了联系。

在保护海外中国机构和公民安全的工作中,对于驻在国官方机构提供的有关信息,中国外交官们也以强烈的责任心去认真核实。例如,2006年7月9日,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发生空难。一架西伯利亚航空公司的A310客机从莫斯科飞往伊尔库茨克,在着陆后突然失控,飞机撞上机场隔离墙后起火爆炸,100多人因此丧生。

在得知此消息后,中国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馆的外交官们立刻开始忙碌起来,紧急确认在此次空难中有无中国公民伤亡。

西伯利亚航空公司最初表示失事飞机的乘客中没有中国公民,但是中国外交官们责任心很强,他们仔细查看了航空公司公布的乘客名单,怀疑其中有四人为中国公民。后经进一步核查,航空公司证实,飞机上确实有三名中国公民,但是这三人都不在送往医院救治的伤者名单中。其中一名中国公民在空难中侥幸逃脱,并立即同领事馆取得了联系。

为了查清其余两名中国公民的下落,外交官们颇费了一番周折。两名外交官立即于第二日一早乘坐飞机赶赴空难现场,成为第一批抵达出事地点的外国政府代表,最终查明了这两名中国公民遇难的情况。而此时国内外交部大楼里的外交官们正日夜值班,接听着来自各方的要求查找亲人或朋友下落的电话。

由此可见,外交官们的责任心决定了他们对待工作的细致程度,而在实施领事保护的过程中,很多繁琐的细节需要外交官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对待,这样才能不厌其烦地坚持不懈地把工作做好。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领事保护工作的前提。

02

无畏的牺牲精神

在保护海外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安全的工作中,外交官们时常要面对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局势动荡等突发情况。这些情况不仅对当地的普通中国公民造成安全威胁,对外交官们也是如此。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往往需要外交官们有很大的牺牲精神,必要时须将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去保护海外同胞的生命安全。

以色列国防军向黎巴嫩境内开火


例如,2006年7月,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发生武装冲突。各国纷纷采取撤侨措施。16日,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的轰炸持续升级,轰炸真主党可能用来向以色列发动攻击的所有目标。距离中国大使馆仅1000米的真主党总部被炸,首都机场储油罐也被炸,黎巴嫩与外界的海上和空中联系中断。

中国大使馆全体人员转入地下掩体坚持工作,当天仍然组织中资公司员工从陆路安全撤离到叙利亚。时任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在介绍此次撤侨行动的危险性和困难时说:“连日来,使馆人员均在地下掩体办公,外出身着防弹衣,几次撤侨行动都是在炮火中进行的。组织难度大,在黎巴嫩中资企业和侨民虽然人数不多,但居住分散,且在战乱期间很难集中。使馆多方联系,四处奔走协调,分期分批组织撤离。”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触发特大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最高等级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史所罕见,地震、海啸、核事故接踵而至,重灾区3万多中国公民的安危牵动着13亿同胞的心。在空前严峻的挑战面前,驻日本使馆全体外交官们,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全力保障灾区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震后灾区通讯中断,灾区同胞音讯全无,生死未卜。

中国驻日使馆当机立断,把队伍扎到灾区去,派到受灾同胞身边去。7名外交官组成第一工作组连夜赶赴受灾最重的仙台等地。他们克服道路中断、通讯不畅、补给困难、核辐射威胁等重重困难,经过19小时300余公里的艰难跋涉抵达重灾区,成为深入重灾区的第一支尖兵。

他们在强余震中连夜辗转于各避难所、大学、研修生工厂等,实地了解灾情和我国公民受灾情况等信息,冒着遭受核辐射危险,在风雪中有条不紊地安排灾区同胞撤离。

紧接着,第二批工作组奔赴海啸冲击最为严重的宫城县,途中穿越受核辐射污染的福岛县,大家毅然奉命出发,没有丝毫胆怯与退缩。由于是机动作战,大家晚上睡在车里,为省油不敢开空调,忍受着零度以下的严寒。

第三批工作组克服暴风雪和车辆严重受损等困难,及时将补给物资送达中国国际救援队。文化处的一名外交官担任中国国际救援队联络员,与救援队战士同吃同住,晚上在野外扎帐露营,一日三餐都是野战用食品。

具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核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威胁,在当时的情况下,外交官们明明知道前往灾区就会遭受核辐射的危险,但是他们考虑到肩负的责任,必须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没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很难做到这点的。




未完待续……

文字 | 选自《中国外交官与改革开放》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