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们嫁到黑非洲

梁宇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梁宇 1986年,调任中国驻扎伊尔使馆工作;1991年,任中国驻贝宁使馆文化参赞;曾出版《20世纪非洲美术》等数本著作。


01


一天早上刚上班,我在使馆一楼的接待室看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女人抱着小孩坐在那里哭,我感到很奇怪。

别人告诉我,这位女士姓杜,上海人,一年多前在上海嫁给扎伊尔留学生A,并跟随丈夫来到扎伊尔。他们是在上海的大学生运动会上认识的,当时留学生A是上海医学院的跳高运动员,而杜小姐也是代表另一高校的跳高运动员,他们一见钟情,然后相爱,并很快结婚。

如今的金沙萨

A当时允诺杜小姐到非洲后会过上幸福生活。然而,当杜小姐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扎伊尔首都金沙萨时,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居住条件很差,在赤道炎热的天气中生活,连电风扇都没有,蚊子很多,也没有蚊帐,就是每天能吃米饭——对上海人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也保证不了。

杜小姐来到非洲后不久生下了儿子,在上海过惯了舒适生活的杜小姐无论如何也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她来使馆要求帮助她回国,了解到杜女士的遭遇后,大家都很同情,但使馆作为外交机构是不可能为侨民买回国机票的,只能在生活上帮助她,经常接济她家一些大米等生活用品。后来,听说杜小姐在一家中餐馆打工挣了些钱,和丈夫离了婚,带着孩子投奔在台湾的亲戚去了。

02


如今的科托努

李小姐远嫁非洲的遭遇就更令人同情了。她和丈夫来到贝宁的科托努后没多久,丈夫就有了外遇,嗜酒如命的丈夫每次喝完酒回家就对她施以拳脚,她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跑到中国大使馆哭诉。

有一次,我看到她的眼睛肿得剩下一条缝,胳膊和腿也都伤痕累累,令人目不忍睹,非常气愤。使馆也没有办法,只能找到她丈夫做思想工作。李小姐也曾到丈夫的工作单位和有关权益部门投诉,可能会好几天。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丈夫只要一喝酒,马上就犯老毛病。实在忍无可忍,李小姐只好起诉离婚。离婚后,李小姐的生活马上就没了着落,工作找不到,又没有钱买机票回国,也可能不好意思回国见乡亲父老。听说,她后来流落到当地一个酒吧当了陪酒女郎,最后跟一个荷兰人去了欧洲,但愿她能过上好日子。

03


与两位同胞相比,钟小姐就幸运得多,她远嫁黑非洲得到了真正的爱情,尽管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但丈夫对她体贴入微,小两口共同为生活而奔波。

钟小姐原在武汉建筑工程学校学习,经同学李小姐的介绍认识了当时正在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建筑的贝宁留学生B,二人相爱了。当时钟小姐的父母坚决反对女儿和B结合,但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跟着B来到了贝宁,几乎和父母断绝了关系。他们刚回到贝宁时找不到工作,生活较困难,后来在黑人开的酒吧里租了一个小柜台卖春卷、包子等中国小吃维持生计。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和老板之间在分摊水电费用上发生矛盾,只好离开了那里。

当我在中国驻贝宁文化中心上任得知钟的处境后,聘任她在文化中心当厨师,因为国内派的厨师尚未到任。一次她生病没来上班,星期日我和中心的同事去她家看望。她家住在郊区的一个公墓旁边,这里绿树成荫,环境清净,但如果夜里经过这儿不免有些害怕。他们买了一块儿不小的地,这里的地价要比城里便宜得多。两位建筑师自己设计,用空心砖盖了房子,有客厅、卧室、厨房,还在院中挖了一眼水井。由于地处郊区,这里还未通电,所以家里点着煤油灯,当然也不可能看电视和用电风扇了,而且郊区蚊虫比城里多,可以想见他们的生活还是很苦的。然而,小两口恩恩爱爱,日子虽清苦些,倒也快乐,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有一次,钟因有事下班回家晚了,她丈夫不放心,从郊区赶到文化中心来接她,望着他们在夜色中远去的身影,我想钟是幸运的。他们生了一儿一女,当时大女儿已经5岁,长得很漂亮,大大的眼睛,卷曲的头发,更像黑人。而小儿子眼睛较小,皮肤偏黄,更像中国人。两个孩子都会说法语,也会说些简单的汉语。他们全家经常到文化中心来玩和看中国电影,每次孩子的到来都给我们带来不少欢乐。

钟女士和她的女儿

后来钟的丈夫找到了固定的工作,在建筑工地当监理。小两口还经常合作为一些工程设计图纸,收入逐渐增加,生活得以改善。钟曾带两个孩子回国探亲,父母最终承认了女婿和外孙。后来听说,钟把两个孩子留在了武汉姥姥家读小学。

-end-

文章来源 |《走进黑非洲》

作者 | 梁宇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