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部】 一“面”之缘——本部园区中二班课程故事


01

课程缘起:

在一次区角游戏中,小面馆的孩子们在聊着……刚刚:我吃过蝴蝶面和波浪形的面。宇宇:我家里吃的面都是长长细细的。涵涵:我吃过彩色的面条。菲菲:面条是怎么做出来的啊?菲菲:煮出来的啊,我妈妈就会煮面条。彰彰:我知道,面条是面粉做出来的。涵涵:面粉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彩色的吗?……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对面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教师的思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及时抓住教育契机,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探索面条之旅。

02

四面八方寻面记


教师的思考:在寻找面条的同时拓宽了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面条种类的认知,并且提升了社会实践能力。




03

面条是怎么来的?

面条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怎么做出来的呢?孩子们又产生了好奇。有孩子说,面条是米做出来的;有孩子说,面是面粉做出来的;还有的孩子认为面条是从机器里做出来的。我们通过观看网上视频来寻找答案。



那么,面粉又是怎么来的呢?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了疑问,孩子们思考并讨论起来。涵涵:我觉得面粉是牛奶做的。刚刚:不对,面粉是鸡蛋和水做的。霏霏:面粉是稻子做出来的吧?彰彰:不对,面粉是麦子做出来的。


教师的思考:面粉对于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生活中常常会吃到面食,但对面食的原材料——面粉,孩子们却不是很了解。通过观看视频来丰富孩子们对面条由来的经验;通过提问引发了孩子主动思考,激发了持续探究的兴趣,一起开启了面粉的探索之旅。

04

小麦,你好

通过调查,孩子们了解了面粉的原材料是小麦。我们通过集体教学、网上查询、实物观察等多种方式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贴一贴等方式和麦粒亲密接触。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通过查询资料,我们了解到秋天正是种植小麦的时节。孩子们提议可以在种植区里种小麦,这样就可以看看麦子长大成熟。于是,孩子们热火朝天地开始行动起来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教师的思考:通过调查和进一步的探索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小麦需要农民伯伯辛苦种植成熟,经过净化、脱壳、磨粉等步骤才能变成面粉;再通过种植小麦,理解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从而知道了爱惜粮食。

05

神奇的面粉

金黄的麦子磨出的都是白花花的面粉,那么,五颜六色的面是怎么来的呢?面粉怎样做出面条的呢?孩子们对于面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面粉,让孩子们摸一摸,玩一玩。

瑞瑞:面粉好像奶粉啊,滑溜溜的。

遥遥:面粉像糖一样,白白的,细细的。

刚刚:面粉会像糖融化吗?

辰辰:加点水,它就会化。

彰彰:对啊,面粉加水就会变成面团。

面粉遇到水会怎么样呢?一起来做做实验吧!

通过实验,孩子们惊奇的发现,面粉会浮在水面上,经搅拌后,面粉沉到了杯底。原来,面粉不会溶解于水。于是我们做起了面团!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教师的思考:小小的面粉中藏着大大的奥秘和乐趣。孩子们通过思考、探索,感知了面粉不溶于水的特征,发现了加上色素的面团就会变成五颜六色的秘密,激发了科学探索的欲望;通过小组合作,体验了揉面团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快乐。

06

面点师来啦

在不断尝试和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终于揉好了面团,在区角小面馆里找来了各种工具,兴致勃勃地做起了面条、饺子、包子等面食。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回到家里,孩子们意犹未尽,和家人们一起和面、制作各种各样的面点,喜悦之情洋溢在孩子们的笑脸上。

教师思考: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是孩子获取经验的必要条件,在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知道了制作美食的不易,让孩子们产生共情,从而真正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节约粮食。






一“面”之缘,从幼儿兴趣出发,搭建学习支架,让孩子们通过调查与亲身体验逐渐走近熟悉又陌生的“面粉”,在从小麦——面粉——面食的探究过程中,好奇心使孩子们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和参与度。孩子们了解了面粉的特性、生产过程和面食的基本制作方法。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事物,支持和鼓励幼儿主动去探寻身边的秘密,促进了她们探索能力、思考能力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更精彩

素材:新繁幼儿园本部园区中二班

撰稿:吴钟琴

审稿:吴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