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公文校核注意把握这6点

秘书工作 灯塔党建在线 2020-02-18



先排后校


公文文稿起草完毕后,首先要按照规定格式排版,打印出清后再作校核,以避免校核时出现两个“版本”(一份是工作人员起草的文稿,一份是按公文格式排版后的文稿)不一致的现象。


一次,有一份申报省级文明单位的报告,校核人员校核的是起草后打印的文稿,没有校核正式排版的文稿,结果正式印制时,由于印厂同志不清楚使用何种文种,将“报告”误印成了“请示”。



逢文必校


校核公文时,不管篇幅长短、字数多少,内容如何,都要认真加以校核,不能因为有的文稿篇幅短、字数少,内容简单就放松校核,或者不去校核。


一次,遇到一份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摄影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单位于10月15日前上报参观人数。由于通知内容是参加书画摄影展,校核人员没太重视,没有认真核看,结果文中“9月15日前上报参观人数”的错误没有校出。使通知下发后,要求上报的时间比下发通知的时间还早,闹出了笑话。



每字必核


一份公文文字表述是否准确、通顺、简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是否准确、规矩、严谨等,都要坚持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校,一个字一个字地核。校核文字量大的文稿时更要精力集中,不能有任何疏忽。


一次,校核人员校核一篇比较长的公文文稿,由于到最后放松了警惕,忽略了对公文抄送范围的校核。该公文应抄送省政协党组书记、副书记,结果印出后却成了抄送“省政协党组书记、副书记处”。一字之差,使收文单位产生了歧义。



校写分离


只要条件允许,公文起草和校核最好由不同的同志来进行。因为,公文起草人员在起草文稿过程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视觉模式已经形成,若起草好的公文文稿再让其校核,就很可能发现不了存在的问题,甚至是明显的问题。



急文稳校




发前再校




为您推荐

来源:《秘书工作》杂志   灯塔编辑丨许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