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山东 | 赤子之心 精神不灭 ——记党的好儿子刘谦初

赤子之心

           精神不灭  



刘谦初

  刘谦初(1897—1931),原名刘德元,字乾初,1897年12月2日生于山东省平度县刘家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9年被捕,1931年4月5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于济南纬八路刑场(现省委党校老校区),是“四五”烈士之一。他的人生是短暂的,也是丰富而精彩的。他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并最终为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两度从戎 四次求学
  刘谦初从幼时起就勤奋好学。1904年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早出晚归,刻苦自励。1913年考入平度南关知务中学,开始受到辛亥革命思想的影响,追求进步,担任学校青年会的干事。
  1916年春,袁世凯复辟帝制。刘谦初毅然弃学,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动员10多位同学弃学从戎,星夜步行到青岛,加入了中华革命军东北第三支队的炮兵团。他先后随军参加了攻克潍县城、高密县城的战斗,因作战英勇,被授予“义勇军奖牌”一枚。
  讨袁胜利后,刘谦初重新回到学校读书,于1917年底中学毕业。
  1918年春,刘谦初考入齐鲁大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示威,张贴标语,宣传爱国思想。齐鲁大学怕学生运动对学校造成不利影响,提前放假,刘谦初也回了家乡。在老家刘家庄,刘谦初积极宣传新思潮、新文化,帮助村里成立了小学堂,教孩子们读新书、作新文,还教唱歌、跳舞。同时开办夜校,以“人人能读书,全乡皆君子”为宗旨,以《农民千字课本》为学习内容,教村民学习拼音字母,学识字和算术,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新文化新思想。
  1922年,因征文获奖,刘谦初被资助进入北京燕京大学学习深造。在这个新文化、新思想的高地,刘谦初收获了新友、新知。他发起成立了《燕大周刊》,组织撰写《中国国民性的观察》《武力不能统一今日的中国》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文章。颇具才华的刘谦初在同学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当时,燕大民主空气较浓,刘谦初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著作,多次聆听李大钊的演讲和授课,还秘密和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的领导。1923年,他和进步同学董秋斯等一起组织“燕大文学会”,并担任《燕大周刊》的副主编。1924年6月,刘谦初秘密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五卅爱国运动爆发,刘谦初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当选为燕大学生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6月24日,刘谦初和其他北京各校沪案后援会代表到北洋军阀执政府进行请愿。对北洋政府的敷衍态度和含糊其辞的答复,刘谦初难以按捺心中的愤怒,义正词严地指出:“上海案件未了,汉口事件又生,英国对我之恶机,无在不潜伏。将例似此类之事件,尚不可缕述。请当局明令禁止内乱,电全国军人作相当之准备。”在一个多小时的激烈交涉中,刘谦初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学生的愿望,有力支持了上海的反帝运动。
  1925年9月,刘谦初获文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在镇江润州中学、广州岭南大学附中任教。在岭南,他反复阅读《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书籍和大量革命文章,坚定了追求共产主义的信念。1926年12月,刘谦初到达武昌,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十一军政治部刊物《血路》周刊的副主编。
  1927年1月25日,在军中由王海萍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一二”事变后,他在《血路》上发表文章,揭露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人民的累累罪行。文笔犀利,在战士中影响很大。
无惧风雨 坚持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1927年8月,刘谦初奉党的指示,秘密到江苏省委从事工运工作。10月又受中央委派到福建工作,先后到漳州、石码地区任党的书记、福州巡视员,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他联络失散的党员,着手党组织的恢复整顿、开展工农运动等工作。1928年8月底,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召开全省紧急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共福建省委,刘谦初被推选为省委书记。在此期间,他还曾到漳州、福州、厦门等地检查指导了党务、工农运动,对党内的思想混乱状况进行了教育。
 1929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由于叛徒告密,遭到严重破坏。2月,中共中央派刘谦初回山东开展工作。当时的山东省,白色恐怖十分严重,中共山东省委刚遭到大的破坏,工人运动处于低潮。刘谦初到山东后,化名黄伯襄,以齐鲁大学助教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他夜以继日地宣传革命,揭露蒋、汪出卖民族利益,投靠帝国主义,屠杀人民的丑恶面目,号召人民奋起挽救民族危亡。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很快就恢复了被敌人破坏的党组织,并根据当时情况,为恢复各级党组织培训了一批党员干部充实基层。1929年4月,重新组织中共山东省委,他担任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
 新的山东省委成立后,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刘谦初等先后巡视了济南、淄川、博山、潍县、青岛等地的工作,并整顿恢复了这些地方的党组织。不久,省委召开了扩大会议。刘谦初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提出了党今后的工作中心,即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军队工作、妇女运动等4项提案。为指导各地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刘谦初经常日夜兼程,奔波于胶济铁路沿线,了解情况,听取汇报,与各地党组织一起分析形势,制定工作计划和应敌策略。与此同时,山东省委专门制定了军运工作计划,并于1929年6月16日向中共中央递交了《鲁委关于军事工作的报告》,汇报了省委的军事工作计划。为实现这一计划,在刘谦初的领导下,山东省委先后派人到杨虎城部及驻昌邑、潍县、青岛等地国民党军队和民团、保安队开展工作,发展党员。
  1929年6月初,中共中央指示山东省委发动胶济铁路沿线总同盟大罢工。按照中央指示,6月上旬,刘谦初到淄博、潍县、青岛等地,深入各厂矿组织发动同盟罢工。6月17日,他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工运状况的报告》,概要地总结了山东工人的斗争历史、目前表现及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情况。7月,组织领导了青岛大康、内外棉、隆兴、钟渊等纱厂同盟罢工。这次罢工,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国十八年大罢工”。
 1929年7月,山东省委机关再遭破坏。刘谦初从青岛回济南发现这一突发情况后,决定离开济南经青岛赴上海向中央汇报山东的情况。当火车行至明水车站时,不幸被特务和敌人密探用照片对出,被捕入狱。
1929年山东省委办公机关——济南东西菜园子街4号
身在囹圄 胸怀壮志
  刘谦初在狱中表现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高贵情操。敌人软硬兼施,想从他口中掏出点党的机密。法官诡谲地说:“蒋委员长非常器重你,只要你说出组织,保你高官厚禄。”刘谦初只付之轻蔑的一笑。
  敌人得不到任何想要的东西,便把刘谦初又关进重牢。敌人以为用高官厚禄不能动摇他,便转而用亲人感情来折磨,让刘谦初和爱人张文秋在狱中会见。见到刘谦初,张文秋忍不住哭了。刘谦初控制住感情,轻声安慰她:“不要哭,在敌人面前,我们只能流血,不能流泪。我是准备牺牲了。你不要难过,要坚强起来!”这一对患难战友,自1927年在武汉结为伴侣,终年为革命到处奔波,很少共同生活。
  敌人还想用叛徒对刘谦初进行诱降。他们把刘谦初等带到国民党省党部,和叛徒殷君釆、吴保甫等见面。两个叛徒对他说:“谦初你真是死到临头还不自觉呀!我们是看在朋友的份上,才来援救你的,你还不知好歹!还骂我们,我劝你不要把你这个有用的人才送掉了,我们为你可惜呀,好汉不吃眼前亏,希望你三思!”刘谦初说:“我没有什么可思虑的,要杀便杀,不必多说。”叛徒们又冷笑着说:“我们知道你过去是共产党员,也是负责共产党的重要工作的,你还能不承认吗?你想推翻国民党,想共产党成功,都是幻想,共产主义在中国永远是不能成功的,就算它能成功,你也早就没命了,你还是放聪明点吧!”刘谦初大骂道:“你们这些可耻的贪生怕死的东西,还能说出什么?是的,我过去是共产党员,但现在已失掉了关系,来山东教书的。我虽然目前没有关系,但我坚决相信共产主义,也坚决相信共产主义能在中国成功!”
  被关押在济南的山东省第一模范监狱期间,刘谦初和其他党员还秘密成立了党的支部,刘谦初任支部书记,刘晓浦任组织委员,田位东任宣传委员,王焕章任武装委员。刘谦初积极组织狱中党员学习革命著作,领导绝食斗争,运用巧妙方式向中央汇报狱中情况。他还以惊人的毅力,翻译了《反杜林论》。
  刘谦初时刻想着党的工作,惦记着党的事业。在遗嘱中,他把党比作母亲,嘱咐同志们“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充分表现了他对党的无限忠诚。“谦初同志的斗争意志很坚强,值得同志们学习!”这是周恩来对他狱中斗争的评价。
  正当党组织积极营救他的时候,1931年4月5日,刘谦初被国民党韩复榘杀害了。遗骸归葬于平度故里。刘谦初就义后,党中央非常痛惜。1938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接见他的遗属时说:“刘谦初我是知道的,他是一个好同志,可惜牺牲得太早了。”
  1960年,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遗骨迁葬于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



为您推荐来源:“灯塔-党建在线”-山东党校报朗读:枣庄组工、张衡责编:李妍璐编审:王菲菲


一起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