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大恒芳奖学金 | 陆芃:伸手探取,迈步前进

南大党委学工部 南大育教 2024-05-03

南京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共青团员、历史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口述历史协会社长,获得恒芳奖学金、周大福奖学金、人民奖学金……陆芃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充满鲜花与掌声,但是陆芃认为:“如果要我概括我的大学生活,我会感觉很平淡。如果把那些奖项和头衔平摊到大学生涯中,会发现其实只是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做好了一个时间段的事情。

为自己的专业提升做点什么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陆芃认识到“看书,才能有长进”。他说,虽然学历史的确没有一些“波澜壮阔”的事情,但是能够保障日常看书的时间。通过长期积累,陆芃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的论文获得基础学科论坛一等奖(2022)、三等奖(2021)、南开大学“史学新秀奖”,并参与第二十五届基础学科论坛优秀论文汇报。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柳诒徵学堂科创项目

2021-2022年度结项大会

历史学科竞赛通常以论文为呈现方式。谈到论文写作,在注重阅读积累之外,陆芃认为需要格外注重学术规范。比如语言表达要流畅,不能出现语病,藉此体现自己接受过的学术训练。同时,自身的兴趣也不可或缺,他会觉得创作论文令人身心愉悦——“如果喜欢就是会更有动力”。陆芃坦言:“我是在大三的时候写的获奖论文,虽然当时事情还是挺多的,但是一想到明天的计划是写论文,不是干生活中其他的一些没劲的事情,就觉得挺高兴的。”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陆芃也乐于与人交流。跟同学交流,能够被理解、被倾听。跟老师交流,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每有一点进展,陆芃都会跟自己的导师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自己的专业学习,而且会让老师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师生能在互动中实现共同进步。陆芃的导师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于磊副教授,陆芃感念着恩师的教导,他说:“我的论文获奖离不开我的导师的帮助,在他的指导下,我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于老师会逐字逐句地修改我们的论文……对学术规范的重视,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磨’出来的。”在写好论文之外,陆芃的专业核心课成绩达到了93分,可见他在学习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我看来,大学的课业学习其实就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如何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第二就是如何在考试中得到更好的分数。”获取知识意味着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课外的阅读非常重要。多看看老师的研究成果会让自己对相关知识有更多了解,从而产生兴趣,而有了兴趣,就会提升自己学习的动力。应对考试,则需要根据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整理、背诵。

陆芃在历史学院“四史”知识竞赛上回答问题

此外,在谈及思政课学习的时候,陆芃特别提到了“一个人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不全是靠课堂学习得到的,更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他说:“这一点是我在入党时感受到的。我们在入党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提交思想汇报。在写汇报思想的时候,往往要把时事政策与个人对党的认识结合起来。应该说,不是思政课获得的分数高,思想觉悟就高。”我们在思政课上学的东西得跟现实发生一些呼应,才能让我们对知识有更深的体悟。“有人在一个课上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并不意味着他真正学好了。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有的同学可能在某个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但是他未必能够取得很好的课堂成绩。”看书、写作、思考,陆芃只是想要真正地“为自己的专业提升做点什么”。

口述史是一场历练

走出课堂,陆芃将所学用于实践。在他耀眼的履历中,我们关注到他对口述史“情有独钟”:“黄河边的北京人”口述历史项目、“辛亥元勋后裔”口述历史项目、公私合营与工商业改造——南京市原工商业者口述历史、江苏省高院口述历史项目……

陆芃参与的口述史项目

陆芃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作为主要采访者去做口述史项目时的场景:“我们采访的那位老先生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他的故事像流水一样倾泻出来,我很难控制住采访的节奏。”这给后来的稿件整理造成了很大困难。实际上,口述史采访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时需要采访者及时打断受访者,总结、归纳、梳理受访人的思路,也就是所谓“训练受访者”

陆芃在进行口述历史采访(左一)

第一次的采访经历,让陆芃印象深刻,他这样总结道:“做口述史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很多时候你要跟受访者的一生打交道。如果要做好一场心与心的交流,需要足够的沉淀和积累。

中秋月明人尽望

在专业学习与实践之外,陆芃还参与了三年的学生工作。他在历史学院学生会从外联部部员,成长为副秘书长,最后担任执行主席。在任执行主席的一年中,历史学院学生会成功举办第三届茅家琦史学论坛,并获评“校十佳基层学生会组织”。此外,他还先后担任紫藤学社干事、悦读书社干事、口述历史协会社长等职。

历史学院学生会举办第三届茅家琦史学论坛

历史学院学生会荣获“十佳基层学生会组织”

陆芃活动留影(左一)

自我管理与管理别人,让我们看见陆芃具有的管理者的智慧。“我觉得学生工作的出发点一定是为学生做事情的。我从部员成长为学生骨干,觉得自己一定要有责任感,不能随便对待自己的任务,而且还需要对事情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设计。”学生骨干,一方面对接指导单位,需要保持跟指导老师的沟通。另一方面服务学生。陆芃特别提到,学生组织需要不断发现并培养有能力的新同学,以老带新,这样才能完成组织的“新老交替”。“我们不能只是完成自己的、当下的任务,还需要为下一届的工作做准备。历史学院的学生会永远是为历史学院同学服务的,我们‘退休’以后,还有历史学院的同学在那里。

当时间倒退到2019年,陆芃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来到南京大学,他也曾有过这样的迷茫时刻:“我大一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作为一个外地考生来江苏,没有多少认识的人,对南京大学也不是很了解,心中会有一种无依无靠的感觉,所以参与了很多的社团、学生会组织。希望找到自己在大学中的位置。”与历史学院学生会的相遇,让他感念至今。

陆芃在历史学院学生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举办中秋节的迎新活动。在开始筹划之前,黄惟伊和何越两位学姐带着他们三位小部员去鸡手王吃饭。“我感到很开心,因为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组织,很有归属感”。活动当天,三位小部员在历史学院的院楼里当活动的“NPC”,做一些简单的任务。活动结束已是夜晚,他们从历史学院的院楼中走出,陆芃不自觉地向天上望去,只见一轮明月,高悬夜空,“中秋的月亮明亮圆满,我的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感觉”。那轮皎洁的中秋月让陆芃久久难忘:“中秋节于我而言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以前吃两块月饼就算把节过了。而且大家可能会觉得在节日里‘打工’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甚至可能会吐槽。但是当时我跟大家一起为历史学院做点事情,让我感觉那个中秋节特别有意义,让我印象很深刻。

历史学院学生会中秋迎新活动

历史学院学生会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希望自己能够留任,所以他积极争取,“后来很多时候,比如大二、大三留任竞选的时候,我都会想到那个画面”。一轮圆月,好似是一个句点,让过往的茫然到此结束,只见清辉遍地,灿然生光,来日方长。

回望三年成长路

参与升旗仪式的陆芃(中间)

回望过去的三年,陆芃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自己的成长。

首先是“朋友”。“我的朋友真的是给了我生活上很多的支持”。朋友对自己支持且包容,陆芃感到十分幸运与他们相遇。与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同学们进行交流,让自己保持着对于专业的热爱。无论是朝夕相处的室友,还是专业课上的同学,陆芃对他们都心存感激。

然后是“信心”。“我对自己还算有信心,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别的事情就不会干扰自己。”对于陆芃而言,多读点书、写好论文就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平时的心态就会安定平和,做事情时就会平稳有序。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朋友,也让陆芃对“信心”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有些朋友并不是常规的评价体系中的优秀学生,他们也不会在意是否获得奖项,或者说“他们并不需要一个奖项来证明自己的优秀”,他们只是想把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做好。“他们的态度说明,大学不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信心的话,就不必理会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带给自己的压力。”所以,对自己选择的道路保有信心,可以减少烦恼,从容向前。

最后的关键词是“规划”。“我喜欢规划,什么事情都盘算一下。列一个计划,会让我的心里很踏实。”以一个口述史项目为例,最后大家看到的结果可能是拿了一个什么奖项,实际上,从联系采访对象到真正地去采访,再到编写稿件,要经历三到五次修改整理,如果要出版,还需进行另外的编辑工作。这个战线会拉得很长,因此一个长远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想要什么就去争取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2022年,陆芃的论文入选复旦大学夏令营,经答辩被评为优秀营员,最后保研至复旦大学历史系。“有时我会觉得平静的生活让自己不知所措,因此我总是期待生活中出现新元素。如果生活带来挑战,那我就迎接挑战,通过不断实战,发现什么是自己‘应当做’和‘愿意做’的事。”跳出自己熟悉的环境,去看看不一样的东西,未来的生活带来挑战也会充满惊喜。

2022年,是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历史学院也迎来120岁生日,那时的欢愉仿佛就在昨日,而今却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我跟其它高校的同学有过交流,感觉南京大学其实很有自己的性格,起码,我在历史学院过得自由且充实。

陆芃的答辩PPT

作为过来人,陆芃也给后来者留下这样的寄语:“Take what you want. 你想要什么,那你就伸手去争取。”如果想要读研究生,就要去积累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课成绩;如果想要找一份工作,就要趁早物色实习。总之,想要什么东西,就要主动争取。“我是在湖南读的高中,那里的高考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我其实也算是一名‘做题家’。也许有人会觉得‘做题家’的眼界低一些,但我觉得并非如此。对我来说,如果不去主动做点什么的话,机会不会自己来。虽然有些时候结果并不如愿,但如果没有努力过的话,连抱怨的资格都没有。

参与社会实践的陆芃

想要什么就去争取”其实也是生活的基础逻辑。在专业学习上,日复一日地阅读、写作;在项目竞赛中,有针对性地历练、成长;在学生工作中,循序渐进地总结、思考。朋友带给陆芃外部的情感陪伴和精神支撑,而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减少“内耗”,确保内部的心态平和,统筹规划,让内外平衡,整个人生因此安定而有序。我们看到一名奖学金得主积极进取的三年,也希望后来者能有感于斯文,take it,make it. 伸手探取,迈步前进,把握机遇迎挑战,自信从容走向前

陆芃生活照


来源 |  陆芃文编 |  许思琪美编 | 张了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