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20年1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支援武汉女医生:疫情比想象的严重,国外学者预测两周后感染例数或超19万

群英集 2020-01-25

人命关天!请网警们不要再删帖了!

人命关天!人命关天!


本文重点——

1、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监护室副主任医师郑霞,到达援助地武汉后,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如下:疫情确实比较严重。这里的病人的病情还是非常复杂,属于严重的肺部疾病。病人都很重,有上CRT的,有上ECMO的,呼吸机的参数都非常高。所以治疗的难度确实还是可想而知的。

这里特别缺乏医生,需要大量的一线医务人员来进行工作和救治。这里的护士,要背负着比较复杂严密的防护服,连续工作四个小时以上。四个小时一轮,那就是一天要换六班。

 

2、疫情公开不仅仅包括病例数据,美国疾控中心专家呼吁武汉尽快公布更多信息。

 

3、兰卡斯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的学者通过模型预测:若无防控,两周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例数或超19万。

 

详细内容—— 

1、支援武汉女医生:疫情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昨天中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监护室副主任医师郑霞接到国家卫健委的电话后,即刻出发,16:16从杭州东站出发到临近武汉,直接被送到武汉疫情最核心的病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开始武汉抗疫之战。

从医15年的郑霞,中共党员,2005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浙大一院综合监护室工作。

郑霞作为国家卫建委专家组成员,直接进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隔离病房给最危重的病人查房,制定诊疗方案。今天下午六时许,远在武汉的郑霞,接受了钱江晚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问您到达武汉后,主要是参与哪些工作,具体怎么开展?

郑霞:我们到达武汉以后,今天先是由邱海波教授带领我们进驻金银潭医院,因为金银潭医院是定点医院,有很多危重症病人。我们进行了分区管理。我和广东一位医生一起来负责ICU的重病人管理。

早晨去了医院之后,我先简单梳理了一下病人的名单和基本病情。然后进入病房进行查房,大概到将近12点左右才查房结束,进行了医嘱的一些整理和调整,还进行病人的信息评估一些数据的整理,动态实时监测病人一些生命体征的一些变化,然后和当地的医生一起来讨论治疗方案。

记者:目前您看到的患者情况总体如何?

郑霞:疫情确实比较严重。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已经于疲劳工作,非常的辛苦,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苦,还要累。已经有一些医护人员生病,累倒。所以这里特别缺乏医生,需要大量的一线医务人员来进行工作和救治的。所以我们的来到,是身为医生应该做的事情。

这里的病人的病情还是非常复杂的,属于严重的肺部疾病。所以整个这里的护士,要背负着那种就是比较复杂严密的防护服,非常非常沉重而且很闷,他们要连续工作四个小时以上。四个小时一轮,那就是一天要换六班。他们在这样密闭的,而且是很危险的环境下需要待的时间很长,连水也不能喝,工作量确实是非常大,非常累。而且病人都很重,有上CRT的,有上ECMO的,呼吸机的参数都非常高。所以治疗的难度确实还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因为抽调了一部分人员来救援帮助,所以能够将排班改成六个小时一次。这样可能对于护士的压力才变小一点。

我们今天进去查房,邱教授带我们十个病人看下来就大概花了两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长,所以病情还是很复杂,整个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

  

2、疫情公开不仅仅包括病例数据,美国疾控中心专家呼吁武汉尽快公布更多信息。

经济观察网言咏如果以1月20日钟南山告知公众新冠肺炎确定可“人传人”为疫情明朗化的转折点,这场抗疫之战已经进入到第5天。这短短的5天里,不乏大刀阔斧的“非常措施”:1月23日10时起武汉“封城”减少人员流动,尽量把新冠肺炎病毒的携带者控制在零输出。

相信在众目关注之下,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增长的数据,能做到公开、透明、无瞒报。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几天武汉地区的一些医院开始募捐包括N95口罩、防护服、防冲击眼罩之类的防护物资。

按理说,这些防护物资的募集应该政府操心,而不是一线战士一边在战场上冲杀,还得一边分心筹集这些物资。疫情严峻,物资不够,没关系,中国整体上不缺这类防护物资,这是考验资源调度和配置能力的时候。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信息的充分沟通

试剂盒子和医院床位的短缺情况也是疫情公开中应有的信息,因为这对于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病例来说具有“救命”的意义。在武汉,试剂盒子确实面临短缺的现实困难,导致一些疑似患者得不到确诊,也就得不到收治,只能居家隔离观察。这对于疫情的控制是一个有潜在危险的因素。省会武汉尚且如此,周边市镇乡更不容乐观。

医疗机构床位短缺也是目前武汉抗疫的一个困难所在。医院拥挤不堪,排队长龙甚至超过春运火车站人流,轻症患者得不到床位资源,也无法严格隔离。这样的局面令人堪忧。

除夕这天,武汉蔡甸知音湖畔破土动工,力争6天之内建成一座武汉“小汤山”医院。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在“中国速度”之下亦是力之所及。

但是,武汉的医疗资源目前究竟超负荷到何种程度,缺口多大,仍然是公众有权知情的信息,应是疫情公开的一部分。

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日前已发布信息,公开向社会征集疫情防控物资,这是直面问题的方式,也是理应做好的后勤保障。这些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正处于隔离之中的武汉,包括周边城市的民众,是缓解焦虑与恐慌的良药,也是把全国其他地区和武汉连在一起的纽带。

城里城外,信息流动,资源共享,这已是一场共同的战斗,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地方能独善其身。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相关顾问表示,他们赞扬中国研究人员在短短几周内就绘制出了2019-nCoV的基因组图谱,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指出——关于感染该病毒的人群及其传播方式的基本流行病学证据仍然十分缺乏。

一问:在600多例患者中,有多少人是在华南市场,处理野生动物的过程中感染了病毒?有多少人是在华南市场,通过人-人传播,间接感染了该病毒?

二问:在那些从未去过南华市场的患者中,有多少人是华南市场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有多少人是他们的同事?还有多少人是从未接触过任何感染者?

三问:患者是在症状发作之前、之后,还是康复之后传播的该病毒?

美国传染病基金会副主席兼美国疾控中心顾问Patricia Stinchfield博士补充说道:“我们需要知道这种病毒是如何传播的?感染者的症状有哪些?轻度和重度患者分别有什么疾病表现?已经住院的人数有多少?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有多少?”

另一位来自WHO的官员则表示:“寻找和搜集这些流行病学信息的确不容易,但我们也不能排除相关机构及研究人员还未将最新的疾病信息与公众分享。”

对此,WHO传染病战略和技术咨询小组主席David Heymann博士,在疫情开始爆发时就说到了:“有时不同的医疗及研究机构会掌握不同的信息,美国疾控中心可能会有WHO没有的信息,反之亦然。”

“所以,一般而言,我们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好,因为只有了解得越多,才能更全面地定义和控制疫情。”来自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传染病学博士William Schaffner如此说道。

 

3、如果不加防控,在接下来的14天(至2020年2月4日),预计2019 n-CoV感染例数超过19万(区间为13万-27万)

1月24日,一项新的预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感染患病人数的流行病学模型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表。Jonathan等5位作者建立了的该病毒的流行病学指标,并预测了未来的被感染人数。研究团队由兰卡斯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的学者组成。近日,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发表数篇关于2019 n-CoV的流行病学论文。

Jonathan等人的模型预测,至1月20号,武汉市约有3500名感染病例(预测区间3050-4017);从2020年初到21日,预计总感染人数约为11000余例(预测区间9217-14245)。此模型预测武汉市1-18日的感染人数为4764。

如果不加防控,在接下来的14天(至2020年2月4日),预计2019 n-CoV感染例数超过19万(区间为13万-27万)。疫情将爆发的大陆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在大陆外,疫情将爆发的是泰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与香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