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妈妈为什么这么累?

蒋佩蓉 蒋佩蓉 2020-09-04

2014年底,人民日报的《中国妈妈为什么这么累?》 的系列图片在网络被疯狂的转发,因为这个话题产生了巨大的共鸣。我也对这些图片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接受了采访,写了不同的文章。当我在犹豫到底要发布哪一个版本的时候,我决定发这篇从信仰/价值观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文章。我觉得除非我们把最底层的根本问题拿出来对比和分析,我们的感受会永远停留在表面的行为和处理方法上面,而无法解决最根本的思想/价值观/心态/动机的问题。也希望当我们开始了解最根本的这些问题以后,婆媳问题的核心问题也就得到解剖和答案了。



中国妈妈为什么这么累?

    自从毛泽东解放了中国妇女来顶着半边天以后,现在的中国妇女们无论从收入、学历、生活水平等指数来说,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母亲以及她们之前时代的妇女。我甚至能够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她们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优越。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现代女性虽然拥有那么多,看来似乎成功事业和美满家庭全部都能拥有,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妈妈们比我们的前辈们更累,更不快乐了呢?

    这是因为,虽然中国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提高了,价值被众人认可了,劳动也获得了让我们的前辈羡慕的报酬,但是在家庭里却继续被家族和民族的价值观束缚着,让中国妈妈成为很累的妈妈。文革把一些不好的东西从家族里面除掉了,却没有给我们一个更好的蓝图来代替它们。因此文革为现代家庭制造了一个价值观和模式的真空。改革开放把西方的经济发展形式引进国内,却忽略了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在这种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人们只好怀旧地回头延续过去的模式。但是我们需要提醒自己:过去整整一个时代的前辈们都错了吗?为什么会要一致打倒孔孟呢?推翻他们的理由是什么,这些理由合理吗?孔孟思想对中国妇女有偏见或是造成伤害了吗?要是孔孟思想没有合理之处,为何现在又回头拿它来使用呢?

 

经济学家 Rakesh Sarin 和 Manel Baucells 在他们的书《EngineeringHappiness》里,为“最基本的幸福问题”介绍了一个公式:

现实-期待=幸福感

虽然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起过去有了巨大的提升,现代女性应该感觉更幸福。但是现在的中国妈妈们,也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自由对自己的前途有了更高的期待。尤其从家人的角度来看,女人应该能够拥有一切,也能做得好一切。现在的中国妈妈们虽然披上了一件华丽的职业衣裳,回家以后却被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对女人的定义和期待继续捆绑着。有意思的是,往往捆绑妈妈的“罪犯”不是男人,而是上一代的妇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过来人”虽是儒家思想的受害者,却也被其束缚得最严重。

 

    心理学家 Sandra Wilson 博士在她的书“HurtPeople Hurt People”中提出这个概念:一个受伤的人往往会用同样的方式去伤害别人,而且我们受的最深的伤通常都是来自于我们最爱和最信任的人。中国妈妈累,是因为自己最爱的母亲或婆婆对自己有着过高的、无法实现的期待。之所以产生这种期待,是因为上一辈的妈妈们希望现在的妈妈们既能抓住这个时代所带来的各种事业机会,又能满足自己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对妈妈的所有要求。

“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言23:7)

    现代社会有一个很可怕的谎言,就是“你可以拥有一切”。这种谎言不知道害了多少个上当的妈妈。每个人的一天只能有24小时,而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一个事业成功的妈妈很难分配足够多的时间给她的孩子,而一个能够给予孩子足够时间的妈妈很难把足够的时间分配在发展她的事业上。虽然有少数的幸运妈妈有能干的丈夫、婆婆、妈妈、保姆的帮助,能够在有了孩子之后,兼顾自己事业的发展,但是她跟自己的孩子肯定就不是最亲近的关系了。“你可以拥有一切”的谎言使已经很累的中国妈妈们又对自己加上了一种不实际的期待。

    除了上面这个谎言,人民日报所说的这些中国妈妈“累”的现象,其实都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对女人,尤其是对母亲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而产生的自然结果。所以,导致文中妈妈们差异的,不是中国和西方习俗的差异,而是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的对家庭结构和不同角色的身份定位的差异。基督教的伦理是「以神为本」,儒家伦理则是「以人为本」。中国妈妈是否能脱离儒家伦理所带来的捆绑而获得自由,就要看她是否能被基督教的价值观从内到外的“更新”了。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马书12:2)

    赵晓教授在他2002年的文章《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里面提到:已故经济学家杨小凯曾正确地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经济上能够使一种社会秩序不断扩张的,只有基督教……美国的市场经济其实是基督教文明的结果,而市场经济长期、持续的良性运行,也完全建立在这一文明的基础上。”就像西方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秘密,不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市场经济以基督教为基础所产生的自然现象,西方妈妈的“自由、轻松”也不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基督教家庭观所引发的自然现象。可惜的是,现在美国人已经渐渐脱离了这个信仰基础,所以美国在经济、家庭领域,都有问题不断出现,从金融危机到离婚率猛升,美国过去繁荣的经济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希望中国家庭模仿的不是美国家庭外面的形式,而是他们作为根基的基督教价值观,才不会重蹈美国道德下滑的覆辙。

    我们来看看目前中国普遍的家庭观及基督教家庭观的差异与对比。

(注:我认为下面这些描述形容的不是现代80后的妈妈。她们中很多人都因为自己在这种育儿方式下长大而反抗这种压制,所以她们会反弹,干脆把孩子放给长辈去管,自己不管孩子,自己好去做别的事情。播下隔代教育种子的妈妈,收获的是这样一种苦果——因为放弃孩子跟自己的亲密关系,导致孩子以后不会主动去亲近和信任她们。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中国妈妈对自己太苛刻,太容易愧疚】儒家强调“男尊女卑”,这种对女性的地位和价值定位,否定了女性的独立人格,强调女子要以柔顺服从为其至德。儒家在女性伦理上奉行尊卑等级观念、倡导“贞顺”之德、重视“孝亲”思想及推行“五常”之道。

基督教强调: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世纪1:27)

 

“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拉太书3:28)

 

    要是每个人,无论男女都是照着上帝的形象被造的,那么每个人都一样的高贵,一样的值得尊荣。在这种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基督教家庭有角色的分工不同,还有对丈夫和妻子的不同要求:

“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以弗所书5:21-29)

    很多女性看到“顺服”这两个字,脑子里就浮现出“贞顺”这种否定女性独立人格,强调女子须以柔顺服从为其至德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之所以让女人反感,是因为儒家学说没有对男人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儒家学说里面,男女的身份本来就不是平等的、是有尊卑的。比较而言,圣经对于丈夫的要求反而比对妻子的要求严格多了。上面这节经文对于妻子的要求占了74个字,对于丈夫的要求却占了142个字(差不多两倍)。要是我的丈夫能够做到圣经对他的要求,我会觉得,顺服他是最容易的事了。谁不愿意顺服一个为自己舍己的丈夫呢?不要忘记这段经文第一句就提出了夫妻要“彼此顺服”的要求哦!

虽然现代的中国妈妈也需要上班,生活并不比丈夫轻闲,但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却让家人把家内事的担子都放在妈妈身上。教育孩子当然是家内事,所以也成为中国妈妈的责任了。很矛盾的是“子不教、父之过”也是儒家学说,但是却没有多少爸爸看重这个观念。这导致一个家庭运作起来,真正的头往往不是所谓“一家之主”的爷爷或爸爸,而是妈妈。也因为一切都是妈妈的责任,当妈妈变成婆婆以后,她很容易继续把自己的儿子当成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对自己的儿子也就没有管教下一代的期待了。因为以前她也是这样一个人熬过来的,所以她会期待媳妇像她自己一样独自承担一切。被伤害的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伤害别人。中国妈妈不必对自己太苛刻、太愧疚,因为教养孩子的责任本来就不应该由自己单独承担!圣经的教导把教养孩童的责任放在双亲的身上,尤其是父亲的身上: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6:4)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箴言22:6)

    儒家学说把孩子视为家长的财产,因此家长对孩子有所有权。基督教却把孩子视为家长的产业,因此家长对孩子虽有管理的责任,却没有所有权,因为他们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跟配偶合为一体。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篇127:3)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纪2:24)

    基督徒家庭里的妈妈们认同自己与丈夫有平等的地位,但也接受自己是丈夫的帮手这一角色:

“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世纪2:18)

有个朋友问我:到底是帮助者比较强,还是需要帮助的人比较强?其实,无论是丈夫或是妻子,我们都需要上帝的帮助,所以最强的帮助者就是上帝,不是妻子。


【中国妈妈的责任心太强】儒家传统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认为孩子是父亲这一族的血脉,特别是儿子,更是被视为家庭的命根子,父子有血缘关系,比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妻要亲。基督教家庭观里最优先的关系却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孝敬父母和亲子关系,因为只有夫妻才是一体,而子女终将会离开父母,与配偶成为一体:

“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纪2:23-24)

 

   离开父母,夫妻就不再依赖父母,在经济上、情感上、决策上、 居住上(要是经济上允许独立居住)等等方面真正实现自己的独立。很多中国的家庭悲剧,特别是婆媳问题,都在于孩子结婚以后没有在这些方面真正的离开父母去跟配偶成为一体。

    一个有基督家庭观的妈妈会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婚姻,这样她的丈夫才能陪伴自己一起分担经营家庭的责任,也能一起分享育儿的惊喜和快乐。智慧的现代中国妈妈会刻意保留时间和精力来为婚姻保鲜,不会为了孩子而牺牲了婚姻,因为这样反而是对孩子的失职,在上帝面前也无法交账。当家庭的责任有了夫妻两人一起分担,妈妈的责任心就不必太强了,因为有丈夫带领家庭。

另外一个传统观念“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导致孩子成了家庭的重点和中心。圣经对我们的教导却是要爱人如己。箴言31章里面那个才德的妇人让我们看见,一个有智慧的妇女不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是同时兼顾她周围的环境、社区、员工以及贫困的邻舍。

“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 (箴言11:25)

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马太福音6:33)

当我们的眼光从自己的需要,扩大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城市、国家、世界,我们会发现自己的需要也被满足了,也不会过度包办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了。


【中国妈妈太会保护孩子】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各有特点。女人的本性比较倾向养护幼者,男人的本性比较倾向挑战和冒险。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养护和挑战都需要,才能平衡的成长,既不会成为经不起打击的温室里的花朵,也不会成为缺乏怜悯心的冷血动物。

上帝在家庭里面也设立了祂的次序,做头的不是擅长养护的女人,而是比较理性的男人:

“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以弗所书5:23)

    当一个家庭有男人做头,孩子们也能获得他们需要的管教、训练、挑战、以及从失败的冒险中获得的成长和成熟。当一个家庭的头是男人,家庭里面规则的管理和情感的同理心就能一起平衡地同步发展。当一个家庭有男人做头,家人也比较有能力把眼光放到家外,去为周围的人服务。因为养育孩子以及训练孩子的责任有两个成人一起分担。

    而当一个家庭中是女人做头,母亲保护幼儿的本性就会占据比较优先的次序了。妈妈喜欢拯救孩子,这是自然的天性,但是圣经却警告我们:

“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神,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诗篇49:7-8)

    母亲往往容易被情感而不是理智带领,所以不知不觉中就会去代替耶稣,成为孩子的救主了。记得有一次,我在为一个一直在伤痛中挣扎,却不愿把自己交托给耶稣的朋友祷告,问上帝这个人为什么这么顽固?结果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一个画面:我正站在这个朋友和耶稣中间!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正在扮演救赎者的角色,拦阻了这个朋友去信靠耶稣!我们有多少妈妈们正在扮演救赎者的角色呢?

    要是我们不能顺服在丈夫和耶稣的带领权之下,我们很可能已经把自己抬到救主那么高的地位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中国妈妈太勤快操劳】

女人的恩赐之一就是情感丰富。这能成为一个祝福,也能成为一个诅咒。当我们听从自己的情感时,我们很可能被它带入灾祸之中。当我回想起以前自己在生理期时,因为带着情绪说话而惹出的祸端,就觉得我真的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它主导我的言语和行动。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理智带领我们的心,让真理管理我们的情绪、言语、心意和行动

“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哥后10:5)

    如果我们不守安息日,我们只会让自己筋疲力尽,进而产生怨恨和自怜,也容易失去理智

“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守安息日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牛、驴、牲畜,并在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使你的仆婢可以和你一样安息。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申命记5:12-15)

    《出埃及记》将守安息建立在创造的基础上,《申命记》将守安息建立在得自由的基础上。《出埃及记》记念被造的伊甸园,《申命记》记念曾经的为奴之地埃及。在《出埃及记》中,守安息意味着效仿神的做法,领受神的祝福。在《申命记》中,守安息意味着抓住神的拯救,遵循神的诫命……一个是邀请,另一个则是警告。

                     ——《享受安息》,马克·布坎南著,第87页

    当妈妈因为缺乏休息而过度疲倦,就很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在她软弱的时候,容易被她用来操纵家人。在圣经里面把操纵与巫术放在一起做比喻,这都是上帝所憎恶的,因为这两种罪的根源都是要自己去控制局面,不肯交托给上帝

“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撒母耳记上15:22-23)

    有时候,我们太负责了,因为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尽责而内疚,甚至会坚持继续牺牲自己,导致自己言语和行动不一致。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5:37)

“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哥后9:7)

姐妹们,我们需要做到: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我们需要家人和其它姐妹们的帮助来为自己的情绪、体力、底线把脉!要是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却被情绪控制我们,会导致我们心口不一的付出。服侍家人的时候,我们需要让我们的情绪顺服在我们的意志之下,以感恩来帮助我们的情绪降服在十字架下面。要是我们没有守安息日,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休息,我们就需要顺服神,保留自己的底线和界限,绝对不要勉强自己献祭(sacrifice,就是牺牲自己的意思。)。这样我们才不会埋下定时炸弹——陷入自怜,以及利用情绪和自怜来操纵或控制家人。否则,形成这样的习惯以后,我们会成为以前折磨自己的那个婆婆。我们也需要顺服丈夫和耶稣的带领,因为他们的带领会为我们提供保护。


【中国妈妈太无私(最具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耶稣要我们“爱人如己”(马可福音12:31)。要是我们无法珍惜自己爱自己,就没有能力去爱别人。当我们没有从天父那里获得爱,没有经过自己的灵修和祷告生活充电更新,我们就没有生命可以满溢出来给别人。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

“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5)

有智慧的基督徒妈妈会懂得:首先要照顾自己的身心灵,因为自己的身体是圣灵的殿。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哥前6:19-20)

也需要保守自己的心 “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

    妈妈是家庭情绪的温度表,要是没有照顾好自己,对家人的服务迟早会产生抱怨和自怜,而不是温暖和爱。妈妈照顾好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会感染家人成为阳光、有感染力的一家人。参见我的博客——《自我照顾,妈妈的必修课》:


【中国妈妈的控制欲太强】:“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拉太书5:22-23)。我们最难控制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圣灵所结的最后一个果子就是节制。我们的控制欲太强,是因为我们不够节制,没有管好自己的欲望。

“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各书1:14-15)

“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箴言25:28)

    智慧的妈妈知道自己很软弱,所以会谦卑地去找长辈学习,找同伴一起面对不同的挑战和试探,一起庆祝自己的胜利和进步。

“又劝老年妇人,举止行动要恭敬,不说谗言,不给酒作奴仆,用善道教训人。好指教少年妇人,爱丈夫,爱儿女,谨守贞洁,料理家务,待人有恩,顺服自己的丈夫,免得神的道理被毁谤。”(提多书2:3-5)

“你去打仗,要凭智谋。谋士众多,人便得胜。”(箴言24:6)

“不先商议,所谋无效。谋士众多,所谋乃成。”(箴言15:22)


【中国妈妈太喜欢攀比】:一个从小到大被长辈拿来与别人比较的人,很难了解自己是谁。一个这样长大的人也会习惯性的拿自己跟别人比,拿自己的丈夫跟别人的丈夫比,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等等。当一个人遇到了创造自己的上帝,认识了祂以后,对自己就会有全新的认识,因为自己的身份得到了巨大的肯定,也会了解到自己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当一个人认识到这些以后,她就不想去跟别人攀比了,因为她全然被爱,也充满了对别人的爱。攀比产生的是比不上别人的恐惧。但是圣经上说: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4:18-19)

    一个被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流出的宝血救赎的人,会了解到自己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就不会失去理智地去跟别人攀比。唯有当她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的时候,才会去攀比。


【中国妈妈太容易担心】 儒家思想用“女人祸水论”给女人下定论。因此,女人一直没有安全感,因为世界对她的认可和肯定是有条件的,而且这个“合格的标准”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难怪中国妈妈时常那么担心!

圣经上说:“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世纪1:27)因此基督徒妈妈知道自己的价值,懂得珍惜自己、欣赏自己和肯定自己。

“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诗篇139:14)。当她知道创造宇宙万物的全能上帝这么关注她爱她,出于对上帝的信任,她就有了无比的安全感。有这种安全感的妈妈就没有必要担心了,而是“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4:6-7)

当内心有了平安,心怀意念得到了保守,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担心了。

 

  

    中国妈妈需要了解,西方妈妈的自由与轻松是建立在以基督教价值观为基石的家庭和社会结构上的。我们不能一方面想要拥有自由和轻松,另一方面却不去承担这种价值观对于爸爸和妈妈的要求。我们也看到了,没有责任感来平衡的自由给人们带来了多少痛苦,因为这种自由是自私的,是不考虑付出的。一个幼儿需要一个成人的牺牲和付出才能健康地成长。现在中国的留守儿童,就是父母不能为孩子牺牲和付出的时代产物。这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吗?没有责任的自由导致自私,没有自由的责任导致压抑。中国妈妈太压抑了,需要思想的解放才能自由。但是如果整个家庭结构都要获得自由,就需要整个家庭都在基督里,至少也要能认可基督教的家庭伦理。导致中国妈妈很累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使用了中国还是西方的育儿法,而在于选择了儒家还是基督教的家庭伦理。 

“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言23:7)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