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狗肉 | 如果你是一位新手法学生

蔚泽洋 Legal Road 2021-09-18


学法第五年了,回想起高考报完志愿后至今,还是有诸多感慨。从高考后暑假的毫无概念,到大一上的懵懂跌撞,从大一下遇到第一次奖学金评比,到实习、比赛、项目、成绩、升学等等,接踵而至、未有喘息。当时觉得五年很长,现在回想不过一挥间,如同我没料到2020眨眼即逝,如同2021刚刚翻开篇章便已经过完1/12。


定期总结是学习的方法之一,同时当年受到前辈师兄师姐诸多帮助,也期望能对之后的朋友有所回馈;在《律途法评》第二期我们组织了特稿《如果你将要成为一名实习生》,当时我便酝酿了要写该姊妹篇;在看到曹家豪同学的多篇体系化、总结性的文字后,更敦促我不要懒惰、尽快动笔;此时我似乎更合适动笔,经历过两次新生、学生的身份更有感觉、有了时间进行思考。[1]很多当时看起来的难题,其实就是未曾经历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罢了,但人生中很多时刻恰恰如此,这也是经验贴的重要性所在了,用我在实习篇结语中的话开头:


“路终究要自己走过才能知道,但有些时候大可不必用错误的道路去验证道路的错误。一些能避免的坑,还是可以尽量避免,留有精力应对更大的挑战。当然,本文内容仅作分享之用,绝无指导之意,若有不同意见,以你为准。”


曹家豪同学说:


“大一时我始终期盼一位仿佛全知全能的师兄能解答我一切学习、生活、科研、实践的问题,指引我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是很可惜,天底下并没有这样的好事,于是我终究还是走过很多弯路。”


我相对笨拙,大一一开始完全没有此种意识,学期1/4时才逐步醒悟。一个好的领路人确实助益匪浅,所以我在大二担任新生宿舍学长时便倾囊相授,希望我当时没有的,可以弥补给后来人,算是一种代际传递吧。以下将以时间顺序为主,主要说明我现在认为当时应该做好的事情,通过展示我的经验教训,给读者一种镜鉴。[2]


一、高考志愿后:站在法的门前

高考完之后,报完志愿之前,放松、娱乐什么的都没关系,但当报好志愿之后,就要收心了,真正的大学生活要从此开始了。无论是你选择了法学还是法学选择了你、你选择了学校还是学校选择了你,都把他当作最好的安排,准备下一阶段的全力以赴。


在报好志愿后、入学前,我想以下几件事情是有助于你开启大学生活的。


坚持学好英语。相信这一点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无论是随之而来的新生入学英语考试,还是以后的四六级、雅思托福,乃至专业英语、真实的学习、实习应用,这都是基本项。从此刻开始这是一项伴随一生的daily work。


对法学有基本的了解。法学有什么二级和三级学科、学校培养方案中会开设什么课程、学科下的简要知识逻辑架构,我想应当有基本的了解,而不至于两眼一抹黑,跳过新手教程杀入比赛。这里我想一本好的法学通论教材和本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是足够的参考。


对自己的学院有基本的了解。这包括:上官网了解学院都有哪些老师(包括背景、领域、所教授课程等等)、学院学期开课情况(什么课程会在什么时候开课、选课等等)、辅导员和相关行政老师、学院的保研政策和优秀毕业生政策(这应当是四年不断熟悉并作为标准的指南)、学院大概在什么时期都有什么机会(例如比赛、实习、科研活动、交换等等)。这一期间需要开始和同届同学建立联系的同时,也要和辅导员、师兄师姐建立联系,这是开始社会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比如,微信加人的时候说明自己是谁、有什么具体事宜[3],在正常时间找人(不要太早太晚),尽量不要发语音,等等,不再列举。这些是很基本的,但是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所以在所难免,大概的原则就是谦逊、诚恳和尊重吧。


对其他知名法学院的老师应当做基本了解,对业内知名律所、学术情况、期刊情况、出版社开始了解并把它添加到你的微信公众号[4]关注列表。


二、大一开始的军训:

正式开始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一般而言,在你开始大一新生活时,最先的一个月左右都是军训时间,还没有开始正式上课。在这个时期,首先你直观了解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身体的自律为要求,从小了说是为了体育课分数和每年的体测,大了说是为了之后的健康生活五十年。请坚持好锻炼。[5]对了,军训期间还有助于养成良好作息,希望你能养成并保持。虽然未来不可避免,但还是建议,减少熬夜。


其次,一般这一时期学院都会进行新生宣讲,做简单的入学引导,介绍学院的各种资源,请用心记好、把握好。这么多好的资源如何为我所用?如何选择?我有两个重要的建议以供参考并伴随全文:第一,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贪多嚼不烂;第二,尝试或许有一丝机会,但不试就没有丝毫机会,努力抓住每次机会。


这一时期,我想以下几件事情是应当且必要的:


你要对这四年有一个初步的规划,意思就是有一个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划,那么把保研作为整个大学的发展目标是极佳的选择。[6]这个意思是,分好主次,搞好成绩是硬道理,兼顾其他围绕保研目标的比赛、科研、论文。很抱歉,我们都到了大学了,但看上去还是这么功利,但现实如此。成绩和高中时一样甚至更重要。于是你需要对本院的保研政策等等做出了解。对了,制定计划和规划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开始锻炼吧。


有了原理,就是方法论,如何把成绩搞好?做事要有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损害。信息获得/搜集能力,是从现在开始需要培养获得的。比如拿到第一学期的课表后,你应该了解老师的上课风格、期末考核题型与方式、给分情况等等[7],尽早了解,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复习。这一点我相信每个传承的好的学校都会流传下来,每个学校都会流传下来一份往届师兄师姐的学霸笔记或经验贴指南等等(希望你以后能为后届流传,有所贡献)。时时刻刻懂得提前规划、寻求前人经验,会受益匪浅的。


三、大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打好基础开好头

这一部分涵盖整个大一上学期(含前述军训期间)。万事开头难,开好头、打好基础,会很有裨益的。


现在你要开始上课了,你会发现你的课程大概分为三类,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必修+选修)。我觉得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解法:[8]


公共必修课,从功利的角度,选择人好事少分高的老师。这么说有点冒犯,但我想你上几次会理解我的意思。[9]


公共选修课,你有两种策略,第一,同上,功利出发,但会面临课程无聊甚至感到浪费生命之嫌;第二,出于兴趣本心,以学到知识为快乐,但你可能会消耗更多精力或者承担分数的危险。没有对错,看你目标,考虑好更能承受哪一个风险,毕竟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下面针对专业课,这是你大学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也是你将来的安身立命之本,认真对待。现在你要开始上专业课了,充满惊喜和期待,因为你从未接触过,和你高中知识完全不同,老师不同、教授方法不同、上课秩序甚至也不同。前面说搞好成绩很重要,信息战打好了,剩下就是真刀实枪的干学习了。如何学好呢?


大学课堂和高中课堂不太一样。你可能会发现,老师列出了参考教材,但上课按课件走,课件和课本的体系结构又明显不同,或者老师按照教材讲却讲了很少部分没有讲完,期末却都考,你好困惑啊。对此我想说明的是,第一,我希望你明白在大学不要再试图完全依靠老师,像高中那样按部就班、把课本掰碎揉烂的喂给你,你要有自学能力。第二,大学不是技术培训班、补习班,带你看看课本教材,那你没必要上大学了,自己看书即可,你在这里应当寻找的是智慧的碰撞和擦出你火花的状态。第三,提前做好准备、预习好,自己打好基础,然后你才有更多和老师智识上交流、碰撞的可能。


那么如何实现上述的第三呢?我的理解是,你需要三样东西,轻薄全面、讲通说和现状(现行法)的教科书;为你展示各家之言、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又厚又好的教材;具有一定深度、阐述具体部分的论文和专著。


第一样,很遗憾我觉得目前国内应该是没有(或者是我水平太差、读书太少没有发现),北大红皮系列、法律出版社黄皮系列等等,基本都是第二样。我认为,法考教材[10]实现了这一目标,承担了这一功能。法考代表着国家认可、其中考的学说应当符合通说、充分讲解了现行法和现状,法考面向全国各层次考生,应当说是基本和基础了。所以我认为用法考书作为基本,实现通说的基本知识普及和共识达成是足够的。[11]在德国是有这样的口袋书的,似乎也是为了用来准备德国的法律考试,学生们也会用它来准备学院的期末考试;英美法也有所谓的鸡精书,将大部头的教材浓缩、指导化。我觉得大家的思路是一样的。[12]第一样我觉得在开始上课前最好就能完成。[13]


第二样,是为了你不至于沦为法律民工。没有掌握原理、方法和理论,多么可悲、可怕。这一部分,我的建议是,选择标准之一可以是展示了各家之言、学术争论并逻辑和论证严谨的,而非仅传承一家之言。具体书目我就不做推荐了,请你动用你的信息能力。一条途径是,听老师的推荐和学长学姐的推荐,找共识。


第三样,那就很高阶了,视你学习所需。如果你完成好前两步,你会碰到第三步的文章和书目的。第二样和第三样贯穿学习课程的始终并在课程结束后仍会不断。[14]


大学课堂和高中课堂也是有一样的地方。比如,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多问问题、多交流,等等。作为年轻的新新人类,希望你善用电子科技。[15]另外,请用word做笔记。相对于纸质笔记,易于保存、分享,能多次修改,提高打字速度,方便期末复习和打印,等等,好处不尽枚举;相对于其他复杂的笔记app,目前暂时也不必那么花哨、花费时间。[16]



曹家豪同学提出了目录学习[17],我赞同体系化学习的方法,但认为不必过于渴求笔记目录从一开始的尽善尽美,毕竟形式服务于内容。读书我们会从目录开始,总揽全局、了解体系,然后详细阅读其内容,末了回头再做纵观,所谓读书从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老师上课一开始也会介绍框架,然后具体内容,期末前可能有复习,所以你按部就班记录就可,倒也不必从一开始强求目录、层次的尽善尽美,这是期末复习做的工作。[18]期末复习你也会有几遍的,一开始觉得我学过这个吗,这个知识这么陌生;然后最后回忆起一遍,你开始按照自己的逻辑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你会有一种我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的感觉。几遍复习,初时较慢,之后会愈来愈快,因为越来越熟悉:是不是有了熟悉的味道?和高中学习、复习的感觉一样,回忆起马哲认识论的“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螺旋式上升”了吗?


对了,大学不同于高中的是,你可以蹭课、听讲座等等。蹭课,从我的体验来说,可能是你非常美好的时光,那就有待你去开发了。讲座这个问题,会发现学院都会要求学生去听,毕竟有面子问题等等,但你将来会发现,有的讲座一看题目、简介就知道了是该学者最新的论文或著作,那实际上你直接看论文可能效率会更高;或者是知名学者来开会、办事,被临时延请做讲座,这时候由于没有事先专门准备,他可能就会讲之前讲过的or泛泛的讲一个主题,那也就大可不必了;从我参加一些国外的讲座经验发现,我们这方面确实有欠缺,我参加一些国外讲座的感受是,老师大都准备翔实,内容前沿,甚至会提前发材料要求阅读,这样的讲座就有参加的必要了。所以讲座来说,你需要一种能够通过讲座信息筛选、判断该讲座是否值得听的能力。[19]同样的能力也适用于以后判断一门课值不值得选、一本书值不值得买等等。


Anyway,我希望你考高分,也希望你学到真知识。这一部分对之后的课程也适用。[20]


四、大一学年:开始上路,开始收获

大一学年是你正式开启法学之路的第一年。如何走好路,我想以下会对你有所帮助:


建立真诚的师生情谊/联系。关于社团、班干什么的,我不做评述,你自己决定吧。但我建议你可以做学习委员。老师都很忙的,不像高中老师,会记得每一个人、课上课下主动cue人;大学老师本身很忙,学生又多,与学生热切的联系不是他们的工作义务,所以你需要主动和老师建立联系,比如学习委员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学习委员是师生的传接桥梁,好好做好这份工作,你会收获不错的。另外,分享是一个不错的美德,同辈交往也很重要。比如我们会share资料、笔记、上课老师提到的点给同学,大家一起学习组成学习小组等等,“微光会吸引微光”。我们是来学习的,也是能交到好朋友的。对了,再次强调,我说的是,真诚


学习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21]。这是尽早开头、大一有初步认知、在之后的阶段不断感悟的过程。大一你没学,你期末马上就会疑惑:老师没教过什么是论文、如何写论文,期末却让我们写论文,我们写完老师还说写的差。确实,我们刚从高考800字无病呻吟、没有逻辑的议论文中出来,还没了解什么是论文就要开始面对了,所以该是你发挥自学能力的时候了。这里我推荐两本书《研究是一门艺术》和《法学论文写作》。


向下滑动查看



前者是我大二时问一位博士师姐,她给我的推荐,读完豁然开朗,可谓保姆级的教程;后者也很不错,大多数师生也会推荐。先读前者。此外你还要练笔,不断练习、修改,去实践。大一可以写不好,但不能以此为借口,那你就会一直写不好。韩光明老师一言我觉得甚为有理:


“你可以暂时写不出好论文,但你要具备鉴赏好论文的能力。”


黄瑶老师说要做“学术贵族”,我想此时就是开始一点一点培养的时候了。此外,多和师生求教、交流,会有收获。[22]此外我还推荐一篇关于比较法论文写作的微信文章。[23]开始学习、开始阅读、开始动笔,慢慢会好的,但请从现在开始。还有最后的推荐是,西北政法的几位优秀师兄已经整理好了,关于论文写作的文献指南,非常有帮助,在此感谢前辈的工作![24][25]


学习文献检索能力。这也是需要现在开始、大一熟悉、不断精进的。这里我简单说几点:第一,用好图书馆的培训和数据库、资源。第二,作为新一代年轻人,善用微信搜索这一年轻人的文献检索技能。第三,选好一本指南书和好的经验贴,好好学习和应用。


对了,大一这一年,你应该出了一两次成绩了,你大概很清楚目前自己的现实情况。成绩很好,那恭喜你,再接再厉;成绩有待努力,那就继续努力,调整好心态和状态。这里我想说的是,第一,正视自己的情况,做好总结和调整,你需要的是实际结果,所谓“过程可以陪你玩耍,结果不会陪你演戏”。第二,过好自卑关。你会发现,原来真的存在那种人,他们人又好看、学习又好、为人善良、多才多艺。你能怎么办呢?没办法啊,调整好心态努力过好自己的节奏呀,对啦,记得做个好人,对别人的成就可以由衷的赞美,可以作为目标发奋努力,但也不必心生阴暗、嫉妒不忿。去和他们真诚的做朋友,学习人家的长处和经验。这是第三点,真诚的做好同辈交际,做好人。

 

五、大一的寒暑假:阅读充电

我们从小就戏言,假期不是用来休息的,而是用来弯道超车的。倒也不假,除了正常的休息,你总不会完全不学习,保持正常的学习节奏和状态即可。


多多阅读,受益潜移默化。我和尹本婧同学以及其他同学的交流共识是,越来越觉得读书太少。才大一,你倒也不必急着去实习,好好多读几本书。舒国滢老师讲,他很后悔没有在德国读一个学位,好好读书,学校的时间是人生难得宝贵的整块学习时间,工作以后就碎片化了。我深表赞同,你看,大佬尚且如此觉得,你还不多阅读吸收些知识?


对了,这个假期,我希望你可以读一读赵一单老师推荐书单的部分书目。[26]老师第一部分推荐了关于“法学教育和职业”,第二部分是“法律人思维”,第三部分是“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27],后两部分我觉得可以选看or之后再说。我认为这个时候适合读这三部分,是因为你已经学习了一小段时间了,对法学有了初步印象,此时塑造一下、普及一下,不早不晚刚刚好。


学习英语,准备考雅思or托福。考试成绩的有效期是两年,刚好覆盖到大三,在此期间你可能遇到交换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参加比赛等等,都可能会需要成绩,而大一你基本不会遇到,所以大一好好准备一下,之后需要的时候你刚好有。如果你说我之后想要出国,成绩刚好失效了怎么办?正常,大三可以再考一次。另外,法律英语的学习也要提上议程了。[28]


考虑要不要学习其他的专业知识,比如辅修、双学位。这个我没办法给你一刀切的建议,看你兴趣和经历。仅我个人的经历是,学好法学就已经很可以、很费精力了,也不一定学的好。


一年过去了,你可以开始制作自己的简历了。你可能有点震惊,才过去了一年,感觉自己没什么经历,也不会做简历。没事,这不是就要开头嘛。简历制作,让你有一个机会从头回忆自己的生涯,现在才一年,还好弄。你先把全部经历回想一下写出来,然后按照类别、重要性、是否需要分类,找一个好的模板(最简单的黑白就行,简洁严肃),开始制作。一开始可能不好看,没关系,多修改几遍、找朋友前辈提意见,慢慢就会好的;一开始可能不充实,感觉这里也缺、那里也缺,没关系,缺的部分不就是你之后几年需要补充的地方吗,你把他们找出来了,多好。简历值得你好好打磨,不断更新,之后你会发现内容越来越多,要放不下了,这时候的建议是:第一,简历一页为宜,不要超出;第二,内容分化,制作不同简历,求学用的学术简历和求职用的实习/工作简历不同,这是最基本的区分,之后你工作内容更丰富了,你还会进一步细化为非诉、争议解决等等,核心是不同对象需求、看重的不同,你需要的准备的也不同;第三,利用简历打造名片,即你希望看完你简历的人对你直观建立起哪几点印象,英语好、实习丰富、比赛经历多,等等,都可以,总之这就是你之后简历修订的方向,围绕这些塑造,内容过多时删掉不相关的,突出重点;第四,中英简历都要准备,所以你最后的简历最好是两页,相同内容的一页中文和一页英文。 


六、大二与大三:稳步前进

大一过去了,一年的时间足够让你熟悉学习的套路和学院上课的套路,按照之前的经验和习惯,按部就班的学习即可,目标就是:提高成绩、学到知识。


大二、大三作为中间的这两年,应当各种机会最多的两年,再次重复一遍我的选择建议,第一,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贪多嚼不烂;第二,尝试或许有一丝机会,但不试就没有丝毫机会,努力抓住每次机会。你会参加各种比赛、论文征文、老师的科研活动等等,抓住机会,多多锻炼,这就是成长本身


我会推荐交换一次,在合适的时间,考虑好课程选择和学分交换等问题后。不同的交换学校有不同的世界,你会有不同的体验,就当给自己新的副本。当然,你不愿意也没关系,仅仅是告诉你可以有这样的一个选择。


关于实习。大二、大三了,寒暑假除了阅读和英语,你可以开始有丰富的实习经历了。我的建议是:第一,先易后难,多去尝试不同职业,感受后或许自己有所选择;第二,有所选择后,那就深耕吧。比如,你可以先去法检,然后去律所[29]、仲裁委、公司法务,甚至还有编辑、法律新媒体等等,政府部门、人大、监狱参观也可以找机会试试,基层公安也是了解社会不错的窗口。


两年时间很快的,希望你过的充实且快乐。

 

七、大三下与大四上:选择的分岔路口

时间过的很快,你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你要开始好好考虑人生的下一个路口了。也许从本文一开始你就感受到,全文的思想是什么阶段就要干好什么事情。我的切身体会是,一步错步步错,前面的坑后面要加倍努力也不一定能弥补。


三年学习经历了,我想你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了(当然以后也还会不断修正)。你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工作or读书?如果你要工作,什么种类?考公or选调or律所等等。[30]选定了,那就开始准备留用吧。如果是读书,国内or国外,本校or外校,保研or考研。选好了就去准备,不过我还有另一个建议:不要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试图证明自己,保命(保底)更重要。


这一阶段需要准备的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法考。关于老师选择,前面提到过张焕然师兄的介绍已经很清楚了,我与他的分歧在于,我觉得看书就够,不必非要听录音、看视频,这一点似乎和大多数人也不同。具体可以看我在个人公众号的第一篇。总之法考的目标就是过了,高分最好(有的律所会有高分偏好)。准备阶段,你会附带一个过程,看各路经验贴,因为你也是第一次考,也不希望考第二次,所以提前学习其他师兄师姐的经验就很重要,兼听则明,为我所用。这一行为应该是伴随你大学以及以后,每一次遇到新事物的打开方式。


八、大四下:尘埃落定,从新出发

时间很快,四年一下就要走完了,经过上一阶段,你的下一阶段应该已经尘埃落定了,最后的半年好好享受生活,和本科生活说再见,开启下一个篇章。不过在此之前你还要做好几件事:


写好毕业论文。这大概是大多数人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写论文,甚至是最后一次。好好对待。如果你读研,这篇之后说不定能投稿。言简意赅,重要性不多说了。


处理好关于毕业琐碎、重要的程序,各类证明多打印一些,以后你需要的时候找人帮忙就会知道多么复杂。


最后,四年多的快乐日子,说句再见,享受毕业时光,如果你工作,这大概是你仅剩的纯粹美好日子。如果你打算继续读研,接下来的生活又是相似的循环上述步骤,但我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对了,读研有一点不同,你要开始考虑之后是学术还是实务?虽然对于本科还没毕业、研究生还没入学的你,确实略有点早,不过要有这个意识了。法学圈子似乎有点看出身,所谓本科血统,但前面的路已经过去了,你也没办法改变了,无愧的努力走好就行,不要放弃读研的改变与努力。


无论你是读书还是工作,本科毕业意味着,按照人社部规定的一些证书你可以有资格开始考了。去了解一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看看你感兴趣什么,能考什么,需要学习什么,等等。努力吧,毕竟终身都要学习,职业学习也是少不了的。


九、结语

该说结语了,我想我该说的已经说完了。通过本文这样的回顾,我也重新系统地总结学习,有所收获。当然我的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难免遗漏或不准确,兼听则明,本文绝无指导之意,我也没有资格说教,权当共勉,若有不同意见,以你为准。


最后想说的一点是,你看前面说了那么多按部就班,介绍了那么多资源,感觉我都没用过、我都不知道,我好恐慌,该怎么办啊?没事,那又如何,你这四年也会过来的,我们已经过来的人会告诉你,能过,我们也没完全按照上面走,别人也不见得都用了。就好像我写这一篇,每次修改都会补充内容、暗暗问自己为何不能一次成型;不完美是人生常态。我会写这篇,只是悔于我当时没有预知、没有走好,希望你能过的更好罢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从现在开始力所能及的用到了,就好了。有句话说的好,“大道理我都懂,但仍过不好这一生。”这大概才是多数的写照。但我还是真诚的祝福未曾谋面的朋友:愿你乘风破浪,愿你一往无前!(ps:身体健康,永远快乐,不要熬夜哈~)


注:

[1] 还有或许是因为经历了本硕阶段,也经历了实习、项目、论文等,交换、保研、留学、工作、考研、考公等经历也有涉及。能为多一点的感受。另一方面,本科时我们做过关于课程改革的课题,基本了解过国内外一些大学法学院的课程设置。

[2] 本文以我的经历为基础,力图具有可借鉴性而非拘于一校,如有不同烦请自行知识迁移。

[3] 我当时第一次加辅导员时就太年轻不懂这些,后来开学新生会时老师专门说了,因为每天加她的太多了,你不说清楚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工作麻烦。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4] 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醒醒吧蔚sir》第二篇做过分享,可供参考;我看到曹家豪同学也有整理分析过,整理了280个优质公众号,值得参考,参见曹家豪:《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给法大新生的经验与资源分享》。兼听则明,你需要有信息搜集、筛选、判断能力。

[5] 因为我没有所以我后悔,而且这样的事情也是意志力的锻炼(我意志力不好)。另外现在熬夜熬不动了的时候我都深刻的领悟到身体好的重要性。当然,熬夜也不好。

[6] 本科就那么几条出路,考研太辛苦了,出国、工作也都需要看成绩的,那不如一开始奔着保研去,毕竟求其上者得其中。

[7] 这一点我觉得大陆法学院确实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大陆法学课老师基本很少在学期一开始讲清楚教学进度安排、考试方式与要求等等,常常是没说也没人问,就直接开始进行着,期末再说。这一方面就我的体验,香港法学院做的很好,选课前老师就会发课程大纲让我们对此有了解,选课后第一节课也会这样讲明,之后也是这样按照计划进行的,每次课前都会提早发预习材料,大家上课都很有底、清楚明白。就我所知,似乎国外英美基本都是如此。

[8] 你会发现或者疑问:不是说好做好学生吗?为什么有些课程不好好学习而是应付拿高分?为什么还是有应试教育的味道?我觉得,人生必须的工作不全是有趣的,你只需要完成好即可,不必非要寻求乐趣和意义,从大学开始就开始明白吧;应试没什么不好的,不好的是你没掌握好技巧还没学好内在,人生本身就由无数考核组成,你可能厌恶其中部分但又无法逃脱,你没办法改变规则,那就应对好就行了。

[9] 选课一定要动好脑子。比如我大一入学才知道中山大学毕业要求有游泳达标,对于我这个旱鸭子太可怕了,我在报志愿时完全不知道,这也是信息的亏,不然我暑假就会练了。于是我大一上体育课选了游泳,但冬天太冷、我太笨、每周一次太短,我没学会,大四才达标,于是我大一上的体育六十多分,从幼儿园开始读书以来的最低分。我不应该试图借本门课程学习游泳,应该合理预估自身能力和情况,学会再来拿高分。

[10] 前面说了这么多,你发现出现了法考这一新名词,我希望你做到前面说的,自己攻略好。

[11] 通说,舒国滢老师讲,“博士们的共同观点”,意思是我们先有一个讨论问题的共同平台。关于法考教材的选择,请参考张焕然:《只写你最需要的——司考经验漫谈》。我认为足够详细、保姆级,并且其中的老师选择我也认同。

[12] 谈及法考与法学院教育的关系,我认为是法考学“鱼”,法学院学“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3] 大一上学期宪法课,老师告诉我们,在学每门课之前至少要知道、了解这一领域国内、国外的知名学者各10位,知道有哪些重要著作、论文等文献。现在我能体会到老师所说的意义,与君分享。

[14] 教材选择很重要,上来就大部头、经典原著,你看不懂也没兴趣,不必高估自己、折磨自己。有的书读不懂很正常,当然也可能是质量问题,写的不好,相信你现在碰不到、也估计发现不了,之后会的。

[15] 参见曹家豪:《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给法大新生的经验与资源分享》。该文推荐了一些好用的用来做笔记的app,此外我还推荐讯飞录音笔(不是广告)。

[16] 我大一上学期的纸质笔记最后就找不到了,但之后的所有电子笔记都有,切身感受了不同和方便。周围人推崇的思维导图,太花哨,不适合你用来笔记,也不适合期末打印出来复习。期末复习完后,你会构建出来思维导图的。

[17] 参见曹家豪:《藉由计算机的体系化法学学习(第二版)》。

[18] 所以我一般会有一个上课的笔记,然后期末复习时的复习版笔记,梳理出框架逻辑,辅以简要的思维导图等等辅助,还可简单的纸笔草画。

[19] 如同张明楷教授访谈中说到,学生需要多看书,听讲座对学生而言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从来不主张学生东奔西跑去听讲座。日本的本科生基本不听讲座,德国的本科生也不会到处听讲座。因为讲座的内容一般不是那么体系化的东西,要讲一个逻辑严谨的内容,听众会很累。很多同学听讲座主要是凑凑热闹,实际上也没学到太多东西。再者,如果是真的值得公开发表的内容,讲座人在讲座之前或之后都会发表论文,阅读论文的时间要比听讲座的时间要短得多,而且论文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看,讲座时哪句话听不懂就听不懂了,不能反复听。所以更重要的是看书。另一方面,要多训练自己的法律思维。老师认为中国法学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最突出的表现是没有开设小型的讨论课。在国外,常见的现象是一个教授带着几个或者十几个学生开讨论课,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此外老师还有很多有益建议,参见张明楷,《我从来不主张法学生去听讲座》,载《超律志》,该文系张明楷老师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访谈

[20] 对了,我猜上每一门课之前,你大概需要一个对应课程的导学过程,分享一个讲座合集,供你选择、取舍。《寒假必听的20个法学专题讲座》,载《超律志》。

[21] 关于学术规范,请从一开始就做好,爱惜羽毛。另外关于引文手册,我们也有了自己的蓝宝书了,参见《法学引注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此外,另一篇文章说明了论文格式的重要性,内容如何暂且不表,格式是态度问题。见李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法学论文格式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载《麦读》,2019/3/13。 

[22] 比如我在项目答辩的时候,徐忠明老师的几句点拨让我有所顿开。

[23] 《你以为你写的是比较法论文,那其实只是外国法简介》,载《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2020/7/13。

[24] 参见微信公众号《广元路读书纪》,《<学术论文写作的学术观和方法论>│跟着20位名师大牛写论文》。李德旺等编:《法学论文写作的学术观与方法论》(上、下)

[25] 之后你可能会面对到的情况是,你通过不断训练、写作,有所感悟,希望可以发表。挺正常,恭喜你,那么这两个链接我猜你需要。《本科独作可发的学报有哪些?》,载《青法在线》。《 “负面清单”期刊》,载《荒大彼归》。

[26] 赵一单:《1701的私房文库》。我认为大部分推荐很合适,但部分有些过于深入,老师本人也说“该部分的文献难度确实比较大,可以在上完宪法学的课程之后再来阅读”。

[27] 赵老师做了详细的说明和导读,请看原文。在此仅列举这三部分的文献:1.法学教育的理想,葛云松,中外法学,2014年第2期;2.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何美欢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一堂法学课》,谢丁,《21世纪经济报导》;4.法律人思维,苏力,北大法律评论,2013年第2期;5.法律人思维的二元论兼与苏力商榷,孙笑侠,中外法学,2013年第6期;6.强化问题意识,推进法律实证,苏力,法学,2013年第4期;7.法教义学的应用,许德风,中外法学,2013年第5期;8.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雷磊,中外法学,2015年第1期;9.社科法学的传统与挑战,侯猛,法商研究,2014年第5期;10.社科法学及其功用,陈柏峰,法商研究,2014年第5期;11.法学研究进路的分化与合作:基于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考察,谢海定,法商研究,2014年第5期。

[28] 《推荐给法律人的十五本法律英语书》,载《超律志》。这个合集还不错,比较完整,当然具体选择由你决定。

[29] 给第一次要去律所的新手打一个预防针。第一次感受,去红圈、精品什么的似乎不必那么执着,当然起点高也非常好,但也不必过于焦虑,之后实习也是一样;不要因此陷入一种迷惑的境地,甚至被所谓的中介骗了、或者成为小黑工,清醒一点,你是学法的,学会“祛魅”。请学会真正有主见、好 好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参见一文:李林哲:《没进红圈所的法学生,何错之有?》,载微信公众号《Leoshack》,2021/2/10。根据其经验,作者认为,国外法学院求职办公室真的会把每个人的LinkedIn profile、简历、面试技巧等,安排处理好,甚至会直接把各种高端律所请来学院里面试。点对点高效求职帮助。目前国内的就业帮助似乎没几个学校能做到这种程度。对此,根据我的经历,觉得也是吻合的。

[30] 可以阅读LGR实务工作小组:《如果你将要成为一名实习生》。


【分享阅读】《现代西方法理学综述》 作者:蔚泽洋



点击链接,了解Legal Road的往期精彩故事:


群友分享 |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给法大新生的经验与资源分享

群友分享 |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法学文献检索经验

群友分享 | 通过法考的一些技巧和经验

群友来稿 | 从108到118的托福经验分享

群友来稿|香港律所揾工及local所工作分享



The End

致力于打造优秀法律同辈的圈层文化,

搭建最真实、有效、优质的信息分享平台


文字 | 蔚泽洋

排版 | Crazy ET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