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景观的发现与重构——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杂志 2022-05-17


景观的发现与重构——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


撰文

王向荣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教授

林箐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2019-07期 P24-33


南宁园博园基址的东南区域有7个采石场,在设计之初,2个采石场还在开采之中,对原有的丘陵地貌和植被造成了粗暴的破坏,崖壁破碎又危险(图1)。另外5个采石场已停采了一段时间,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经历风吹雨打,这些采石场的岩壁已较为稳定,有一些植物从破碎的岩石缝中萌发出来。


图1 南宁园博园中的一个设计前还在开采中的采石场状况(王向荣摄)


如何认识并对待这些采石场?是把它们看作大地上丑陋的伤疤,想尽办法将其完全掩盖遮挡,甚至装饰美化让人看不出来原来的痕迹?还是认为它们是人类破坏环境的见证,应当顺其自然不加人工干预,任由自然演替逐步恢复?或者认识到它们的景观独特性,利用场地特征,通过修复、游览设施和艺术的介入,将这片破碎的土地转变成别样的风景?


这些采石场目前看上去破败不堪,只是因为岩层的破坏刚刚结束,植被还未恢复,水位还未稳定,如果能够按照自然规律恢复植被,采石场有可能会逐步演变成独特的山水风景,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所描绘的那样(图2)。


△ 图2 董其昌的绘画描绘的山水风景(图片来源: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30693.html


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设计的方向,为了获取采石坑的准确形态,通过无人机航拍扫描,得到了整个采石区域非常准确的三维空间模型。这让我们有条件从方案到施工图的整个周期都从空间上而不是从平面上来思考和设计,从始至终,设计就一直是依据这个空间模型和现场调研而不断推进的(图3)。


△ 图3 采石场花园的空间设计模型


1号采石场(落霞池)



这个采石场有一个隐秘的豁口,水漫到豁口的尽头,让人无法继续向前,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空间,我们决定将这个采石场设计出具有武陵源的意境。


虽然豁口已经足够狭窄,但为了加强空间的戏剧性变化,我们在垂直方向上加上一个屋顶,创造一种隧道般的内向封闭的空间感觉。屋顶一直延伸到采石坑中,笼罩在宽大的水上浮平台的上方。游客顺着狭窄的走廊来到浮平台,空间豁然开朗,可以环视整个水面和环绕的石壁。崖壁凹处小瀑布潺潺的落水声在石壁环抱的水潭中回响,更增添了宁静悠远的气氛。岩石、植物、瀑布和建筑共同构成了一幅当代水墨画卷,再现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内涵(图4)。


△ 图4 水竹居的地面、柱子和屋顶构成宽阔的框景,将石壁和瀑布纳入其中(孙国栋摄)


2号采石场(水花园)


2号采石场坑底平缓,地势低处积水为塘,因废弃已有时日,所以在坡度较缓的岩壁和坑底一些地方生长着不少乡土草本植物和灌木,因此我们将其设计为水花园。


一条之字形栈道从北部入口沿着水岸通向采石坑内部,用通透轻盈的钢格栅材料作为面层,水生植物可以从栈道两侧甚至从栈道下方穿插出来,让人工与自然交融在一起。南侧山崖上方设置了另一个出入口,不同的景观构筑将高差的连接转变为一系列的游览和空间体验。这样的处理使得原本连接崖顶和山脚的阶梯成为采石坑内重要的景观要素。水面、水生植物、栈道、梯道、空中的木盒、岩壁及它在水中的倒影等,共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图5)。


△ 图5 水面、栈道、梯道、空中的木盒、岩壁及水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孙国栋摄) 


3号采石场(岩石园)



这个采石场尺度很小,周围嶙峋的岩石及石缝中的植物启发了我们,花园的类型被定为岩石园,着重展现那些在瘠薄土壤上顽强生长的植物的景观。


设计保留了原有的渣石渣土,塑造微妙的地形变化,创造出干燥、湿润等不同的生境,为不同植物生长提供条件。花园入口处设计了几层台地,种植仙人掌和多肉多浆等沙生植物。花园的主体部分是低矮匍地植物和岩石、砾石共同形成的荒原植物地带。采石场凹陷区被设计为湿生岩石园,展现在溪边、石滩和池塘环境中生长的特色植物。有两个在不同标高上的位于凹陷区边缘的平台,人们可以凭栏观赏溪流跌水,俯瞰低处的湿生岩石花园(图6)。


△ 图6 蜿蜒的路径吸引人们漫步在岩石园中(孙国栋摄)


4号采石场(峻崖潭)



4号采石场底部是波光粼粼的水潭,碧水映衬着土红色的岩石,巨大的开采岩面倒映在水中。


北侧的一条耐候钢长廊阻挡了公园道路上游人的视线,让游人看不到深潭和对面的峻崖。一段转折阶梯引导人们进入长廊,内部空间相对封闭和幽暗,移步窗前,对面高耸险峻的山崖扑面而来,凸显出崖壁的雄伟。


南侧的小路从山石间的豁口探出,形成一个楔形平台,嶙峋岩石环绕的碧水深潭豁然呈现在眼前。平台的侧面连接了一条曲线的栈道,沿着它缓缓下降,可以来到坑底水边的平台。站在这里,脚下是碧波荡漾的潭水,仰头望去,右侧是高崖峭壁,左侧是悬在崖壁之上的锈红色的观景长廊,甚至可以看见廊子尽端眺望的游人(图7)。


△ 图7 水平向的耐候钢长廊及垂直的杉树更衬托出崖壁的险峻(李婵摄)


5号采石场(飞瀑湖)



5号采石场是7个采石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开采深度也最深。这个采石场基本挖空了整个山体,只留下两处岩石岬角。通过覆土,将这两片开采深度较浅的区域抬升到水面之上,再种植耐湿高大乔木,形成水上丛林,为荒凉破败的坑体内部带来绿色和生机。然后用不同高度的栈桥引导人们进入采石坑内部,穿越水面和树林,通往岬角高处的观景台,在下降和攀登的探索中体验空间和景观的变化。为了增加景观的丰富性,我们还利用采石坑南侧崖壁设置了几道瀑布,作为北侧栈桥的对景,人们可以在桥上观赏到从崖壁顶端飞流而下的壮观的瀑布(图8)。


△ 图8 不同高度的栈桥穿越水面和树林,引导人们进入采石坑内部(孙国栋摄)


6号采石场(台地园)



这里曾经被用作周围采石场的加工场,还保留着制砂生产线的料仓、破碎机、传送带等全套设备。我们希望将这里塑造成以南宁特色的花境植物景观为主的园艺花园。沿南侧崖壁设计了层层升高的石笼挡墙,形成阶梯状的台地,以满足从花卉、灌木到乔木等不同植物对种植土层厚度的不同要求。


粉砂机械大部分被置于绿地中,当地特色的攀缘植物顺着金属机械构架生长,生机勃勃的植物与锈迹斑斑的机械形成有趣的对比。通过设计,这个荒凉破败的采石场转变成了面崖临水、具有后工业气氛、以花境景观为主的浪漫绚丽的花园(图9)。


△ 图9 台地花园与采石机械融合为有机整体(孙国栋摄)


7号采石场(双秀园)



7号采石场有个小采石坑,因为废弃了若干年,植被恢复情况较好,几乎覆盖了所有崖壁。我们认为这里已不太适合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也无须进入游览,最好从坑体周围远观,让人们了解在采石场修复中自然的过程、力量和作用。因此,我们在两个坑体中间未被开采的山坡上设置了一圈环形栈道,可以俯视两侧的采石坑,并感受到两个采石坑景观的差异。在西侧坑体的豁口处设了一个临水小平台,可以体验水石相映成趣的景观,也与山上的环形栈道相呼应(图10)。


△ 图10 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感受采石场不同的风景(王资清摄)


7个采石场各不相同,设计中采用了差异化的植被修复方法和人工介入方式,但在设计语言和建造材料上又选择恰当而有限的几种类型,形成统一中富有变化的景观。


设计采用了有节制的人工介入方法。相比采石场的尺度,无论是路径还是构筑物的规模都非常小。每一个平台或建筑都选择建在场地最恰当的位置,形态和体量对照采石场空间尺度经过了反复推敲,并与山崖、水面和植物形成有机整体,从各个角度观赏都能获得完美的景观。


设计也是对场地空间的再设计和再组织。路径、栈桥、平台和建筑组合在一起,构成体验风景的空间序列。它们不仅是重要的观景点,在其中可以欣赏到采石坑独特的风景,而且通过进入、穿行和离开时强烈的空间变化和精心设置的视觉引导,加强了采石场空间的戏剧性,也强化了游人对采石场险峻、苍凉和雄壮的景观的感受(图11)。


△ 图11 路径的进入和穿行强化了游人对采石场险峻、苍凉和雄壮的景观感受


设计是在对废弃采石场进行重新思考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对场地景观特征的挖掘和恰当的人工介入,重构并加强景观序列,建立了融合于场地而又具有鲜明艺术特征的新景观体系。设计是完全契合场地地貌和场所精神而进行的,因此每一个花园都不可能复制到别的地方。但是它们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和方法,包括对场地的尊重和景观因借的手法,不仅仅在采石场修复项目中,并且在更广泛的风景园林实践中都具有参考的价值(图12)。


△ 图11 恰当的人工介入,建立了融合于场地而又具有鲜明艺术特征的新景观体系


注:采石场花园获得了2018年南宁园博会“最佳设计奖”等4项大奖


本文引用格式

王向荣,林箐.景观的发现与重构——南宁园博园采石场花园设计[J].中国园林,2019,35(7):24-33.


相关阅读

中国园林·刊首语 | 2019-07

中国园林·新刊速递 | 2019-07目录

中国园林·新刊 | 崔愷:风景中的建筑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风景建筑五说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结“亭”组景的旷奥理论研究


-End-

《中国园林》新媒体部

编辑 | 李旻

排版 | 陈雯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微店选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