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纷乱的尘世,我们如何立身不倒!?

智慧人生 一画一语 2021-06-25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你会对人生产生疑惑,生而为人,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也许是一个宁静的午夜,在极力挣脱纷繁芜杂的琐碎里,在质疑自己生活的那个瞬间,就是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理性动物,开始反思的时刻。


这一刻,只有哲学能回答你的疑惑。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体中国人老老实实在家“宅”两个月,身体被囚禁在水泥钢筋的笼子里,“灵魂”是彻底归了位


宅在家里是非常容易“憋”成哲学家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就是典型案例。

康德终其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出生的小镇哥尼斯堡,用80年的时间在自己的故乡小镇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把自己“憋”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哥尼斯堡建于1255年,属于德国东普鲁士,二战时被苏联并吞改名为加里宁格勒,现在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


我们禁足两个月,不见得能“憋”成康德,但是多数人都“憋”成段子手。


哎,你还别小看这段子手,在笔者看来,段子手都有点哲学家的味道。

段子手的基本思路就是,左突右冲绕过表象和常识,得出意想不到的结论。



01


今年的春节假期尤其长,很多朋友在家憋了四十几天,小编每天除了读书、运动、刷新闻,玩抖音,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冥想,也不管上帝发不发笑了,想,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正好有大把的时间啃一啃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边看边思考,科学、哲学、宗教三者的关系。




有一个叫德克·布德的教授(Ddrk Bodde)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文章,他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对此,冯友兰在其哲学著作中解释说,中国人也追求超乎现世的欲望,但途径有所不同:


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并且,冯友兰非常肯定,“在未来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


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和教育史上,冯友兰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

他对哲学有自己的表述: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活动的结晶……而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

哲学是一种精神的反思,而精神的反思将变成人的世界观。而处在一个族群里的人,都是照着文化共通的世界观生活的。

如果一个人有明确的世界观而又对之深信不疑,他的精神世界就丰富了,他的行动就勇敢了,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虽有困难,他也可以克服。虽有危险,他也无所畏惧。

著名学者李慎之认为,冯友兰的学问是“可超而不可越的”,“后人完全可能,而且也应当胜过冯先生,但却不能绕过冯先生。”

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岱年说:哲学家的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具有追求真理的热诚,勇于坚持真理,也敢于放弃成见而接受真理。冯友兰先生从宣扬“理在事先”、“理在事上”转而肯定“理在事中”的正确观点,表现了一个真正哲学家的诚恳的“慎思明辨”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
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
冯友兰生于1895年,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

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是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02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里给哲学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哲学就是人类精神的反思。进而又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对于他的精神的反思。

人类一反思就会生成世界观。如果他有一个世界观而又对之深信不疑,他的精神世界就丰富了,他的行动就勇敢了,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

冯友兰在其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梳理建构了“中国哲学”,对“人定胜天”的哲学发展有精要的阐释。

他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就强调是“受命于天”,但又说“天不可信”(出自《书经·百奭》,意思是说不可太信赖天的保佑),因为周朝统治者也看到商朝奴隶和劳动人民的强大力量,于是承认“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引《泰誓》),说到底最后还是老百姓说了算。

所以中国人特别相信国际歌所唱的,“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我们要做世界的主人”。

这套书还有一点与别不同,就像冯友兰先生所说:
“我曾坚信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迥然不同。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为当今世界所承认。但当我研究了哲学史后,我发现这一观点其实颇有问题;我发现,从历史上的西方哲学中,我们能看到一些与东方哲学相通之处;反之亦然。

我发现,人类有着同样的天性与本质;人类对于‘生命’的疑问也是共通的。”

《中国哲学史新编》的一大特色是,配有中央编译局研究员薛晓源博士手绘的中国古今著名哲学人物画像102幅立体展现中国哲学史及哲学家的风采。可以说是市场唯一一套插图版《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像, 薛晓源绘

绘画作者薛晓源博士,还是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报》编委,《中国书画》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先后为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兰西斯科·高锐先生创作肖像。
哲学人物画像,薛晓源绘



03


中国哲学早已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即圣人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自知”。

但是,历史的车轮前进到21世纪,我们要有文化的自觉、自醒,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冯友兰先生说,“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进入20世纪后半叶,社会动荡变化,先生历时三十余年写就皇皇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其目的就是“从过去的哲学家们的没有形式上的系统的资料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找出他的思想体系,用所能看见的一鳞半爪,恢复一条龙出来。

霍金曾经在《大设计》一书中说“哲学已死”,但是在中国恰恰相反,这“要命”的新冠病毒刚刚把中国人的“哲学热情”激活。

全国隔离,中国人像是被罚禁闭一样,在家闭门思过。看看微信朋友圈,反思之前过于忙碌的生活方式,一年到头与父母见不上几面,几乎没有时间陪孩子等等。

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大家在病毒面前一律平等,遭受无差别攻击,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功利的世界中,有用的东西太多,无用的东西太少。


有用的东西使我们活得久,无用的东西使我们活得好。

手绘 中国古今

著名哲学人物画像102幅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全三册)

中国画报出版社

首发优惠:168元/套


全国包邮,部分地区除外,敬请放心购买。

云南、贵州、海南需要加10元邮费。

受疫情影响,北、新疆、青海、西藏暂时不能发货。如遇特殊情况、临时变动不能发货的地区,请谅解!


点击阅读原文,微信直接支付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