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将幕布笔记转入ANKI复习?

学习骇客 幕布 2022-06-08


授权▕ 学习骇客


本文将向读者们介绍幕布结合ANKI软件的学习模式,主要讲解幕布笔记转入ANKI的操作方法。


大纲笔记VS卡片笔记


之所以能将幕布笔记转入ANKI,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联系。

比如卡片有问题(正面)和答案(背面),幕布则有多个层级,因此我们可以将问题对应到幕布的第四级内容,将答案对应到幕布的第五级内容。

而卡片上需要标注笔记的来源,我们也可以通过幕布的前三级实现,如在第一级写书名,在第二级写作者,在第三级写上章节信息。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对应方式,但有了这个思路以后,我们就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了。



如何将幕布笔记转入ANKI复习


如果要做到自动转换,一定需要标准化的格式。如果要让这套方法适用于多数人,格式的标准一定只能有普遍适用的规则。好在这样的规则并不复杂,在经过我们过去一年的使用之后,也打磨得相当好用了。熟练操作以后,每次只需要几十秒。


对幕布笔记的格式要求


在了解了规则以后,可以利用最新的模板功能简化使用流程。配合模板更好理解哦(点击跳转模板)

1/ 利用大纲类笔记拥有多层级的特点,在使用幕布记笔记时分5级进行;

2/前三级作为“文献信息”使用,在第一级写书名(在幕布修复单个一级节点导出功能之前,每篇笔记只有一个一级标题),在第二级写作者(可以有多个),在第三级写章节(可以有多个),如下图高亮标记处所示;



3/ 然后就是以问答的形式记笔记了,在第四级写上问题,在第五级写上答案,问题只能有一条,答案可以有多个平级的条目,如下图高亮标记处所示;



4/ 如果学习材料的层级较少,可以以日期等凑数,应用于前三级目录中,凑够五级;如果层级太多,五级无法满足,可以合并,比如在一级里写“书名-作者”,在二级里写“章的名字-节的名字”;

5/ 转入ANKI以后,前三级结构会自动提取成《书名 - 作者名 - 章节名》,如下图中高亮部分所示。它作为ANKI笔记的第二字段,告诉我们学习材料的来源,这与《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中对记“文献笔记”的要求不谋而合;



6/ 如需给重点内容添加样式,可以选中文字,在弹出的工具条中选择相应的按钮,这里支持加粗、斜体、下划线和段内文字颜色标注,还有超链接;



 7/ 在幕布里添加图片也可以转入ANKI学习,例如能帮助理解的配图,能表达自己思考的手绘图示(如下图),甚至是复杂的公式都可以用图片来展示。



转入ANKI笔记的过程


转换带样式的笔记,就像是谍战剧中的发报与收报。在幕布中记笔记并标记样式,相当于给电报做了“编码”,而转入ANKI学习就需要做“译码”。译码的一方所使用的密码本就是ANKI的模板,因此我们需要从

 https://www.jianguoyun.com/p/DcYnFUAQ89bQBxis7LoD 下载与幕布笔记配套的ANKI模板到电脑,然后利用电脑版ANKI从菜单栏找到“文件-导入”,将其导入,这个操作只需要进行一次即可。

1/ 确认格式。确认笔记符合格式要求,且没有影响识别的特殊符号,尤其是经过OCR识别复制进去的肉眼无法识别的未知符号;

2/ 导出笔记。在幕布里选中需要导出学习的笔记,选择“导出”按钮,选择导出为“OPML”格式,保存到自己方便找到的地方备用;



3/ 在线转换。依然是使用电脑打开

https://hintsnet.com/tools/mubu2anki/index.html 在线转换页面,点击左侧“选择文件”找到并上传刚刚导出的OPML文件,转换成功的标志是右侧上下框中有了内容,然后点击右侧保存为anki.csv;



4/ 导入ANKI。打开电脑版ANKI,打开菜单栏-文件-导入,选中刚刚保存的anki.csv文件,选中如下图所示的配置,即可完成导入。第一步“类型”中选择正确的模板(密码本)是关键,第三步选中“允许在字段中使用HTML”是易错点。



如果在一篇幕布笔记里持续记录,就不免面临重复导入的问题,那怎么避免笔记也被二次甚至是多次重复导入ANKI呢?这里有两个机制:一方面,可以利用幕布的标记“完成”功能,被标记为完成的节点及其以下节点在转换时都会被自动忽略,也就不会被导入;另一方面,ANKI自身有查重机制,如果同一模板下已有相同笔记(以问题字段为标准),则会在导入时忽略(见最后的导入成功的提示窗口)。

PS:前面提醒读者每篇笔记里只保留一个一级标题,这也是暂时性的。因为之前幕布可以选择导出单个一级节点,后期更新时这个功能出现了bug,导致是否选中单个一级节点最后导出的都是全篇笔记(多个一级节点)。当这个功能恢复以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多个一级标题有选择性地导出。



笔记在ANKI的效果


层级的处理


所有在幕布里以四级、五级进行记录的内容,在ANKI卡片里都会以问题和答案的形式呈现,问题就是幕布里的四级内容,答案则对应五级内容。

相比于传统的一遍遍重复阅读式的复习,甚至是大多数人压根都不复习,这样的问答形式更接近认知心理学上所说的“提取式学习”。

提取式学习有两个好处,短期看我们不再容易高估自己的掌握程度,长期看提取信息变得更容易了,用俗话说就是能记住的东西更多了。



样式的处理


我们在幕布里针对笔记样式做的标记到了ANKI里也都以特殊样式呈现,因此不需要再在ANKI进行二次编辑。不仅省了时间,还可以拥有高质量、标准化的笔记。



包括超链接图片也都可以转入ANKI学习,在ANKI里图片是以幕布链接的形式(图床)存在。由于图床占用的空间非常小,所以ANKI里的笔记也不会因为图片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重(大)。



笔记从幕布转入ANKI后的样式是由ANKI模板决定的,模板相当于密码本,决定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出来以后,在接收方以何内容呈现。熟悉前端知识的读者也可以进入ANKI的菜单栏-工具-管理笔记类型里找到该模板,进行个性化修改。


如何促进知识网络的构建


这里还有一个“彩蛋”,可以帮助大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知识网络。



相信大多数使用幕布的读者,都希望像使用思维导图一样,借助幕布能让自己掌握庞大的知识网络,但几乎没有人可以如愿以偿。

这并不是幕布的“锅”,而是这样的期望本身就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人的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不论是传统研究认为的7±2的记忆广度,还是最新的4±2,都在告诉我们人不能同时记住太多东西。

其实用ANKI久了的同学都知道,只有先掌握单个问答题,才能了解这一节教了什么,才能大概知道这一本书讲了什么。但是,如果倒过来,则往往事与愿违。

那我们是如何通过ANKI解决这个问题的呢?首先,你要独立学习,然后用自己的理解去转述笔记,而不是照抄;其次,笔记要坚持“信息最小化原则”,最小不是绝对的,而是将笔记做到刚好自己能消化的颗粒度;最后,在复习过程中,就单个笔记的复习而言,要坚持做到“提取流畅”和“提取准确”这两个原则。

这样会不会越学越琐碎呢?当然不会。笔记从幕布转入ANKI以后,除了自己主动记录的问答题,还“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些笔记,如下图所示,其实这些是刻意的设计。



 上图中的笔记内容从哪来呢?它的问题来源于幕布里的第三级内容,答案来源于第四级内容。也就是说我们会自动将前几级内容的上级作为问题,将下级作为答案,生成额外的笔记。



又如上图,幕布里的二级、三级也成了ANKI里的问题和答案。

这样有什么用呢?我们从幕布精选中挑选了一张比较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来给大家介绍,如下图所示。





 图一二三中高亮的地方分别是一级与二级、二级与三级、三级与四级,如果可以在ANKI里把它们两两之间的关系掌握牢固了,还愁整个四级、五级甚至更复杂的网络不能掌握嘛?反而是那些连局部都不能或不屑去掌握的人,却希望像“天上掉馅饼”一样一觉醒来就能掌握令人羡慕的庞大的知识网络。

在ANKI圈子里,我们把这种“庖丁解牛”式的学习叫做“先分后总”,并且在转换环节也将这些反应知识网络里两两层级间关系的笔记都放在了最后。当我们学完自己记录的问答笔记以后,这些结构化的笔记就会出现,有了前面的基础,我们掌握起结构化的知识也就容易得多。

“分”可以降低难度,“总”可以提纲挈领,“分”和“总”交替进行也符合“解释学循环”的规律,二者可以相互促进。



常见或可能的问题


新人可能会问:“ANKI的间隔提醒,和我用日历或其他工具的提醒复习有什么区别吗?”

ANKI的提醒是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提醒,优于单纯的日历提醒;ANKI的提醒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在多个按钮中选择最接近自己的熟悉程度的那一个,所以又优于一成不变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ANKI里提醒的内容是我们学习过,用自己的话记录过,笔记的颗粒度大小也符合自己认知水平的笔记,因此又优于那些给未经学习的收藏文章、复制内容的提醒。

最近笔记圈中比较流行《How to Take Smart Notes》这本书,作者在书中提到提到了很多卡片笔记的使用原理,与大家分享其中一句作为结尾:

“和知道一个工具能做什么一样,知道如何用好这个工具同样重要。” —— Sönke Ahren





本文作者:LEO,有微信公众号“学习骇客”,旨在用技术和心理学帮助普通人改善学习,迄今已直接教授了4000多名学生。作者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目前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任教育相关软件的产品经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