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研究——以深圳市重点片区规划实践为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乡规划杂志社 Author 朱骏、李梦月


摘要

自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城市创新空间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城市与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约束城市空间走向紧凑、集约、高效发展,高强度发展或将成为许多城市的无奈选择。在高强度开发的背景下,城市创新空间面临空间重构,其形式与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探讨了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机制,并基于深圳重点片区的规划实践,归纳了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多层地面、空间互联、多元混合、弹性共享、立体产链五种空间组织方式,以期为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的营造与优化提供借鉴。


自 2014 年以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为核心的新产业不断增多,创新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创新空间作为城市应对创新型经济发展、承载创新活动的载体,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综合来看,创新活动可以概括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基础研究,即成果转化的过程,核心是科学研究与知识、技术创造;另一种是应用实践,即反馈互动的过程,核心在于交互设计、合作、相互启发。


近年来,创新空间历经由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变,应用型、场景化的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以独立生产、研发为主的“硅谷模式”创新空间,逐渐向创新生活一体化的新经济空间演变。这种新型模式的创新空间,是由办公空间、居住空间、交往空间、教育空间等有机融合形成的空间容器,是创新人群研发创造、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的多维功能场所。


截至目前,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依然是围绕着一线大城市。这些地区拥有广阔的市场、发达的金融、密集的人才以及高品质的服务设施,对创新活动与创新主体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时,这些地区具有高度集聚、紧凑的城市空间基础,创新空间相应地呈现出高强度开发的发展趋势。


以深圳为例,从深圳特区设立以来,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更迭与转型,深圳正全面成为创新活跃的高地,截至 2019 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 1.4 万家;另一方面,深圳也是一座实际人口超过 2 000 万的超大城市,由于资源与土地的限制,深圳出现了超高容积率产业空间(容积率达到 7~8 及以上)。


在高强度开发的背景下,城市创新空间走向集聚,其形态与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此背景下,尽可能多地为创新创业活动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成为规划领域一个重要的议题(图 1)。


图1 深圳科创空间布局图


01

 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机制


1.1  创新空间的发展趋势


城市创新空间的建设发端于 20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斯坦福工业园,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演化,创新空间格局已发生显著的转变。在 20 世纪90 年代之前,创新活动主要是单向的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传统的城市创新空间聚集区往往坐落于城市郊区,相对封闭、功能单一,很少关注生活环境的品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随着创新内涵的延展,创新活动逐渐延伸到知识创造、交流等活动中,创新的过程开始走向网络化发展。此时,创新型企业空间区位的选择已转向在高强度城市中心区与老城区集聚,典型的案例如纽约硅巷(Silicon Alley)、伦敦硅环(Silicon Roundabout)、坎布里奇肯戴尔广场(Kendall Square)。


这种在城市中形成的、无边界的创新产业集聚区被称为“创新城区”(Innovation District)。创新城区集中在空间紧凑、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或次中心,提供办公、住宅、公寓、商业等丰富且齐全的配套设施,展现出鲜明的特征与很高的规划水平,更能满足高品质、充满活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需求。城市创新空间在总体上呈现出空间更加开放易达、开发建设强度增大、创新要素更加混合多元、场所更加复杂多维、配套更加灵活完善的特点(表 1)。


表1 传统创新空间集聚区与创新城区的对比


1.2  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发展机制再探讨


1.2.1 生成机制


生成机制解释了高强度创新空间形成的根本动因,也是这种空间系统得以发展的基本要素。当前,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模式的生成,与客观资源被挤压、经济社会转变趋势、创新主体的选择、政策导向等因素皆有关联:


  • 一是在土地资源的约束下,产业空间必然形成高度集聚的趋势,这成为高强度创新空间产生的基础条件;

  • 二是在创新活动走向融合、智能、跨界的网络模式下,高度集聚的空间能够使创新活动建立广泛的联系,增加有效的产出,因此也成为创新企业的主要选择;

  • 三是中心城区较短的通勤距离、更多更好的配套服务设施,提供了优质的办公、生活环境,能够吸引人才与企业入驻;

  • 四是高度集聚带来了创新厚度与创新密度的增加,能够增加新的公共利益(如缓解就业压力)并激发城市活力,也是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的方向。


在以上因素的驱动下,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得以生成。


1.2.2 发展机制


如前文所述,高强度创新空间的生成,是基于城市空间的转变、创新活动的转变、创新主体需求的转变。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机制可以看作是其生成机制的第二方面,阐述了其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一系列条件。


从创新要素与空间塑造两个角度,可以将“创新城区”分为两大类发展模式:一种是创新要素聚集类,包括 “创新源”驱动模式与“创新服务 &环境”吸引模式,主要是通过汇聚先进技术的“锚机构”、企业集群或优质的公共服务与创新服务水平来推动创新;另一种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和园区转型,主要是通过空间品质提升来促进创新(图 2)。


图2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逻辑


进一步归纳,可以看出,在推动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与都市互为依托,是彼此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都市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条件、便捷的信息交换平台、高效的公共服务等必要条件,便利的都市生活环境也能够激励创新人才、企业入驻,从而推动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创新实践能够反哺城市发展,激发都市活力,增加公共利益,驱动空间品质提升,从而显著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以纽约“硅巷” 的发展为例,第一,市场就在楼下—临近市场不仅易于形成贴近市场的思维,还为灵感生成提供了试验场;第二,投资就在隔壁—金融发达的都市区拥有完善的资金链和客户群,容易获得创投资金;第三,人才就在旁边——创新主体更加注重除工作以外的生活环境品质,而城市的文化底蕴、服务水平对于人才更加有吸引力,因此拥有更加成熟的“人才池”;第四,交流就在广场上—融合、密集的多元创新主体拥有交流共享的场所,能够激发创新活力。


事实上,高强度创新空间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创新人才,满足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高强度创新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强度创新空间的发展,既需要创新与都市的联动,也离不开政策和制度的支持。


02

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的空间组织


城市创新空间是高度集聚创新活动的场所,集合研发、学习、交流、演示、社交等多种功能,是创新过程中的系统性支撑,其通过空间吸引、催化创新成果的产生。


传统的城市创新空间形态是以研发、生产空间为主导,无法应对城市人才密度、社交密度大幅增加的挑战。


本文认为,当代城市创新空间作为服务创新活动的城市空间系统,可以分为生产空间、服务空间、创新激发空间。基于此,本文提出高强度开发背景下的城市创新空间的空间组织策略。


2.1  生产空间组织


生产空间包含两种类型:研发空间与智造空间。这些空间为创新研究、开发和生产提供了基本的环境载体,是创新主体进行创新和生产的前提条件。研发空间在传统办公空间的基础上演化形成,又可以分为独立工作空间、开放式工作空间、实验室工作空间、团队式工作空间。


在高强度的创新研发空间中,基于空间高效利用的需求,这四类生产空间的边界逐渐消解,固有的空间划分模式被打破,形成了灵活、动态组合的模式。生产空间与学习空间也不再是并列分立,而是嵌入、混合的模式。由于空间界面的模糊,空间使用频率增加,优化了高强度开发背景下创新空间的集聚,形成了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图 3)。


图3 消解生产空间边界的研发空间示意图


智造空间由于受到紧缺的土地资源的限制,有别于传统制造厂房占地面积较大、功能单一的模式,走向垂直化、立体化发展,形成“高层厂房” 模式。轻型化、智能化的产业入驻立体化的智造空间单元,共享垂直运输,与研发、服务空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2.2  服务空间组织


服务空间既包括满足创新人才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空间、医疗、教育、运动设施等,也包括服务创新活动的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知识分享等平台。前者能够吸引创新人才聚集,后者可以为创新活动赋能,提高创新的效率。


在高强度开发的背景下,服务空间的发展倾向于与生产空间在垂直维度上进行有机混合。一方面,距离缩短提高了整体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服务空间植入办公空间,也营造了舒适、轻松的氛围,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2.3  创新激发空间组织


创新激发空间既包括激发创新主体非正式交流的互动空间,如咖啡厅、酒吧,也包括为人才提供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展览馆、艺术馆及其他休闲设施。这些空间增加了创新主体相互接触的机会,促进了隐性知识传播,潜在地促成了创新的发展。与服务空间相似,创新激发空间也是以与生产空间有机融合的形式存在于空间系统中,以高品质、小规模为主要特点。


03

深圳城市创新空间的规划实践


高密度、高集聚正在逐渐成为深圳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的深圳,不断对高强度的城市创新空间建设进行实践探索,在营造更加紧凑、高效的创新空间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形态。


3.1  多层“地面”的补偿


高容积率的城市环境间接导致了人与地面接触频率的骤减,人们更多地处于室内封闭的环境中,这种状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淡漠,人与自然之间也变得疏离,不仅造成人们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急剧消减了街区的活力,不利于创新行为的产生。面对这种困境,深圳的创新空间开始尝试在空中拓展“地面空间”,即在垂直维度“补偿”地面公共空间的缺失,同时,通过创造具有地面环境特征的空间,改善高强度开发空间的生态环境品质。


留仙洞总部基地是深圳六大总部基地及 17 个重点片区之一,承担着产业升级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试点的重要使命。南山智城位于高强度开发的留仙洞总部基地六街坊,为了应对高强度开发带来的开放空间缺失、有效促进人群高密集交流的问题,规划提出建设多层地面的立体空间系统,在不同高度设置了多样性的“地面空间”。


高度 30 m以下的空间区域为“地表层”,连接城市交通,通过商业服务空间搭建全开放的活力空间,打造丰富多样的城市“客厅”;“园区层”是距地面30 m之上架空的巨大平台,共享、交流的产业空间被置于其中,最终形成可学习交流、可实验孵化、可联合办公、可慢跑健身的空间多元产业孵化平台;“花园层”是在园区层平台上方设置的屋顶花园,为高层区人群提供休闲空间。不同高度的“地面”,不仅为创新人群营造了丰富多样的交流、休闲场所,也为南山智城带来了充沛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多层次的观景视野,改善了高强度开发地区沉闷、乏味的感觉(图 4)。


图4 深圳留仙洞南山智城多层地面示意图


3.2  创新网络的互联


21 世纪以前,创新活动鲜有分工协同的意识,企业更倾向于对知识、技术的高度保密,以建立技术壁垒,因此,形成的创新空间多为封闭式格局。


进入 21 世纪之后,由于信息高速流动,技术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转向注重整合外部资源,充分利用他人创新研究的成果,开放、协同式的创新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创新网络的发展举足轻重。尽管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创新合作突破了地理限制,但地理位置邻近的创新网络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隐性知识的传递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更依赖于面对面的交流。


深圳通过加强创新街区的聚合性来加密、链接创新网络。中庭、广场、连廊以及适宜步行、骑行的街道空间,可以有效增加非正式交往的机会,建立激发创新行为的社会纽带。


留仙洞创智云城采用“共享信息廊”(图 5),串联起孵化平台、共享会议室、共享图书馆、众创空间、体验店、餐饮、空中慢跑道等功能,具有张力的结构性元素将整个街坊连成一体,形成“企业活力环”,激发了产业空间的活力;同时,留仙洞总部基地正在推进引导街道“U”形界面设计,建设高密度、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开放、联动的街区培育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图5 深圳留仙洞创智云城“共享信息廊”示意图


3.3  多元功能的混合


创新型人才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外,还注重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图 6),品质化的公共服务,多元化的公共空间,触发创意的文化氛围等。创新人才诉求的复杂性落实在具体的空间要素上就体现为“混合性”。


图6 深圳留仙洞绿廊实景图


事实上,现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生活、工作边界趋于模糊化,咖啡馆、餐馆、广场等社交型公共空间,都可以作为拓展的工作空间,传统办公空间和日常生活空间之间的区分正在消失。“多元混合”更好地模糊了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的界限,有利于沟通交流、激发灵感,也避免了土地单一利用模式的负面影响。


留仙洞总部基地多元、复合的绿廊,使得人群获得了层次丰富的体验感。绿廊包含了城市公园、公交首末站、商业、办公等功能,以集群方式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特征。地面层作为公共绿地公园,而办公空间则打破了传统的核心筒模式,由一系列带私家院落的办公“盒子”叠加而成。在其缝隙交错间,形成了社交空间与街巷的体验感。这些社交空间包括篮球场、森林广场、看台、咖啡厅、内部院落、景观平台、街道骑楼、下沉庭院等。公园地形起伏,通过一系列开洞设计,将光线引入地下,这些洞口形状不一,形成上下两个界面的有趣 “对话”。透过多元业态空间的叠加混合,激发了更高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3.4  建筑内部功能的弹性


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反复革新的过程,具有多变性。创新企业内在的变革特征,最终反馈为不稳定、不确定、密集调整、充满变动的产业发展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创新空间应当具有弹性和可塑性,因此催生了新的空间利用方式,通过动态组合空间,实现功能弹性共享,应对创新活动的易变性。


传音控股总部建筑体现了共创、共享的企业精神(图 7)。设计将创新空间整合成为形态不一的模块体,形成了多个相互契合的透明盒子,错落地穿插于建筑之中。三个分别承担商务功能、公共功能、休闲功能的共享核心,通过楼梯联系各个屋顶平台,增强了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连接性。


图7 深圳传音控股总部大厦三维示意图


商务功能核心布置在整个建筑的高层中,集空中办公大厅、多功能会议厅、创意研发平台、员工培训室、企业总部等空间于一体,是视野开阔、景观优美的多功能会客厅;公共功能核心布置在整个建筑的底层,作为企业员工休闲的公共空间,设置有接待大厅、企业文化展览厅、员工食堂、书店、商业餐饮;休闲功能核心则位于整个建筑的中部区域,作为员工放松休闲和交流的绿色共享空间,包括小型健身房、咖啡吧、轻餐饮、茶室、企业会所、休闲中心等。办公单元消除了封闭感,公共服务单元采用共享的方式,体现了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3.5  智造空间的立体化


在高强度开发的背景下,为响应产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需求,产业空间开始探索紧凑、高效的新型智创空间形态—工业上楼。不同企业分租空间以及生产工艺流线的差异,办公、厂房楼面荷载以及消防规范的差异,垂直运输效率的提升等,都是工业建筑面临的现实挑战。


深圳宝安新桥智创城在拓展立体产业空间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图 8)。为精细匹配目标企业的空间需求,街区建筑采用两种基本模块—垂直塔和水平板的拼接组合。


图8 深圳宝安新桥智创城立体产业空间示意图


其中,垂直塔针对的是中小专精企业较小且灵活的空间需求,在现阶段,可进行轻生产,随着产业升级转型,未来可转型为研发功能;水平板针对的是机器人等特定智造企业较大的空间需求,生产建筑之间共享高速垂直物流,提升转运效率;生产与研发建筑通过“交互中庭”,进行产品展示和技术交互。


一方面,“立体产链” 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高品质的承载空间,企业生产、设计、研发不再受空间的局限。另一方面,由于“工业上楼”需要满足生产设备重量较轻、生产过程中产生震动小等条件,“立体产链”模式又助推了产业升级,促进企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



04

结语


有限的土地资源约束城市空间走向紧凑、集约、高效发展,高强度开发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无奈选择。创新空间高度集聚能为都市带来高强度的创新引领,活跃的创新氛围、人本化的创新空间,不仅促进了人才与企业的双重发展,也为城市建成区的文化修补、生态修复创造了条件,是高强度发展地区突破自身困局的关键要素。


本文探讨了高强度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机制,探索了适应高强度开发地区创新空间系统中的生产空间、服务空间、创新激发空间的组织模式,并以深圳重点地区为例,总结了“多层地面、创新互联、多元混合、弹性共享、立体产链”五种构建路径,以期为其他高强度发展城区创新空间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

朱骏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城市设计二所所长,高级规划师  

李梦月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推荐阅读

人水和谐的蓝绿空间融合路径探索——以合肥市南淝河为例

公园城市背景下成都川西林盘保护与利用规划探索与实践

绿带能否限制城市扩张?——从人口变化角度探析伦敦绿带的作用

中国三大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演化研究: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