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都说“老家河南”?

行政区 2022-04-01
  近年来,常听人说到“老家河南”。
  2012年,河南省以“老家河南”为宣传语拍摄的河南旅游形象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晚间新闻》《新闻30分》《经济信息联播》《海峡两岸》《探索发现》等十余个收视王牌栏目轮番播出,让“老家河南”这个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至于我们现在提到河南时,总会下意识地想到“老家”。
  为什么河南会被视为中国人的老家?
  这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因为,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中国、中华、中原、神州等名词的来源。正是上古时代聚居在河南及其周边地区的中国人,点燃了中国文明的火焰,开创了中国文化的先河,从文化文明这个角度,他们的确是中华民族的先祖。
  今天我们就来回溯那段历史吧。
  在1万多年前的远古时代,有一个叫伏羲氏的人,在河南周口淮阳“以龙师而龙名”,创造了龙图腾。后来,伏羲氏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实现了远古时期中原地区多个部落的第一次大融合。
  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这里的“炎黄”,指的是炎帝和黄帝两人。炎帝和黄帝都是5000年——6000多年前的部落首领。
  炎帝又叫神农氏。他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因为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因此被尊称为“炎帝”。
  炎帝亲尝百草,用草药为部落人民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教导部落人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在炎帝的带领下,姜姓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得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黄帝又叫轩辕氏,是上古时期华夏部落的首领。在炎帝统治后期,中原各部落互相攻击,战乱频发。黄帝趁势而起,打败了其余部落首领,形成与炎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
  当时,黄帝统治的领域就在中原地带。后来,黄帝先后打败了炎帝和蚩尤人,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华夏国家。都城位于有熊——即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境内。
  黄帝建立的华夏国家,是华夏部落和姜姓部落的融合,因此,中华民族不但被称为“华夏子孙”,又被称为“炎黄子孙”。

  根据《史记》的记载,黄帝统一中原后,按照国家的职能,制定了职官制度,任命了官员。当年,炎帝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两种农作物,而黄帝却能种植“黍、稷、菽、麦、稻”5种农作物,这意味着农业生产的进步。“黍、稷、菽、麦、稻”是中国最早的农作物,被称为“五谷”。孔子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出处就在这里。

  黄帝的子孙,在中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点燃了中国文明的火焰,开创了中国文化的先河。他们的后代,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等世袭制朝代。夏朝、商朝、周朝的历代帝王,都被认为是皇帝的直系子孙。甚至连接受了华夏文化的一些少数民族,比如匈奴、鲜卑、契丹等,都声称自己是黄帝子孙、炎黄子孙。
  在夏朝、商朝、周朝之后,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依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那时候,中国被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豫州因位于九州之中,被称为“中州”。豫州,就包含了今天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后来,这一片土地,被称为“国中之地”,由此而产生了“中国”“中华”等概念。
  由此看来,把河南视为中国人的老家,没毛病。
参考资料:《史记》等

注: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