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过去40年,中国消灭了91.6万所小学

网易数读 行政区 2022-04-02

- 被消灭的农村小学 -


中国小学消失的速度是惊人的。1981年时,平均一所小学可以覆盖1.08个村庄(文中的村庄指的是行政村)。中国农村已形成了“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的基础教育格局。从1976年到2016年的四十年间,共有91.6万所小学在中国消失。从“改革开放”前的百万小学,到如今小学数量已不足二十万所,而其中消失的基本都是农村小学。



80年代中期,城镇化和“计划生育”影响小学数量


随着乡村镇建设,中国村庄的数量开始迅速减少。从1985年到1995 年,中国消失了二十万多个村庄,平均每天有55个村庄消失。同时,1982年“计划生育”开始显威,中国的适龄儿童迅速持续减少。


- 90年代中期“撤点并校”加速了小学消失的速度-


  撤并学校的初衷是为了应对生源减少问题,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高规模效益。然而,地方政府推行“撤点并校”的动机不单单是为了合理规划学校布局,还发现了通过缩减学校和教师编制可以明显减少教育财政支出。

  于是,当国务院在2001年颁布文件,正式提出要“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适当合并”后,各地不顾“方便学生近入学”前提限制条件。“撤点并校”就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态势横扫全国小学,仅2001年,中国就减少了6.7万所小学,速度创历史之最。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曾在2008年对全国8个县77个乡镇进行调查,发现“撤点并校”后,有58.9%的小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更远了,平均距离增加了 9.19公里,只有10.0%的学生家校距离变近了。


  为了解决上学远的问题,一些家庭不得不让孩子坐车上下学。然而,这又带来校车安全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的袁桂林教授曾统计了74宗有关校车安全事故的数据,发现有 74%的死者是农村学生,多与“撤点并校”后上学远有关。

  随后,地方政府更加青睐建立寄宿制学校。到2009年时,全国农村小学寄宿生的比例就已达到了10%,而在云南、青海农村小学寄宿生占比超过30%。

  却,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和住宿条件一样差。一些寄宿制学校甚至无法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有的甚至要自带一周的干粮。因为营养不良导致寄宿学生的身高,比同龄人的平均身高低9厘米。

  华中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小学生不喜欢寄宿制学校,上学路途远已经超过经济贫困、学习困难,成为农村儿童辍学的第一原因。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小学辍学率已从5.99‰上升到了8.8‰,退到了1997年的水平。辍学的主体已从小学五、六年级变成了一、二年级。

  如此结果,事与愿违。2012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对持续了十年的“撤点并校”运动紧急叫停。(朝令夕改的政策呀!太不争气!)


- 城乡不均,家长买单 -


  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没有学校再被强制撤并,但农村小学的数量依然在下滑,因为学生都跑去城镇了。

  除了随迁子女因跟着父母而在城市读书外,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主动将孩子送进城读书。

  由于农村小学难以满足学生父母对优质教育的诉求,不少有条件的农村家庭将孩子送到乡镇或县城读书,还为此买房或租房陪读。这也是为何中国的教育城镇化水平远超户籍城镇化的水平。

(注:教育城镇化是指农村户籍学生成为城镇学校学生,接受与城镇户籍学生一样的教育的过程)


农村学校不如城镇学校,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教师的经验水平,还是学校的基础设施,村小都难以赶上城镇小学。一位老师教一门课,在城镇学生看来天经地义的事,但在村小却并不现实。


作者 | 陈良贤/设计师 | 郭晓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