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百年: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史

行政区 2022-04-01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从这两句古诗词便可读出武汉的江城气魄。这座在江与湖的环抱中成长起来,千百年被码头文化深深浸润的城市,是如何发展成为现在的“大武汉”?


本次推送特别选取《武汉城市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一文,以武汉城市空间的演变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汉城市近百年以来空间演变的过程和特征,找寻演变规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以期对读者朋友了解武汉的城市空间规划有所帮助。






        武汉长江大桥(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则删。  

武汉城市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变

与未来展望

所属集刊:武汉学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1期)


作者陈韦 何灵聪


原文载于《武汉学研究》2019年第1期,本文有删减,相关注释已省略。可在下方“阅读原文”处进入“中国集刊网”查看原文。

关键词:武汉  城市空间规划  历史演变  布局优化


摘要:城市空间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功能组织和自然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反映出城市资源要素的分布和利用程度。武汉三镇从早期相对独立点状发展,到三镇合一发展,时至今日已成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城市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武汉不仅面临自身空间进一步优化的问题,也需要加强与区域发展的空间协调,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以武汉城市空间的演变为研究对象,分析武汉城市近百年以来空间演变的过程和特征,找寻演变规律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将为未来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武汉是一座具有3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国的天元”,其发展历来受到重视。距今3500年的盘龙城遗址可以追溯为武汉城市的起源,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东汉末年,武昌、汉阳分城置邑。到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分出,三镇鼎立的格局出现。至明末清初时,汉口凭借两江交汇的水运优势,商贾云集,迅速发展为商业重镇,在经济实力上一时超过武昌、汉阳,成为天下四大名镇”之一。1927年,三镇合一设市,始称武汉”。到20世纪80年代,武汉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并称中国四甲”。时至今天,武汉已发展成人口1000多万的超大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仍稳居中国中部第一位,位列全国前十。


当前,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正迅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近20年来,城市空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拓展。与国内外特大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相比,武汉的城市空间历史演变既有与其他城市相似之处,又有自身的个性演化特征及规律。探索城市空间变化演变关系,对准确把握武汉城市发展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城市空间历史

(一)清末张之洞开启武汉近代城市规划的先河

至明末清初时,汉口已成为四大名镇之一,并有“九省通衢”之誉。汉口开商埠后,大批外商涌入,开办工厂、洋行、银行,汉口成为全中国仅次于上海的商贸重镇,被称为“东方芝加哥”。这一时期,英、俄、法、日、德5国在汉口沿江设租界,租界区的市政设施和建筑均按西洋城市的建设模式进行。晚清时,武汉局部地区有过类似规划的方案图。例如,1883年湖北善后总局曾刊印《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道路为坊铺,计城中18铺,城外分4隅”。


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开启了武汉近代规划与建设之先河。在他督鄂的20年中,在武汉推行新政,实行洋务,大办实业,兴办近代教育、民族工业、水利工程和交通设施,堪称“武汉城市之父”。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湖北纺纱局等工业,使武汉成为中国内地首要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又陆续创办了自强学堂、湖北武备学堂、湖北农务学堂等,奠定了武汉科教大市的基础;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先后筑张公堤、武昌北堤和南堤,使武昌、汉口“泽国皆化为市廛”,大大拓展了城市腹地。


张之洞非常看好武汉在全国的区位优势,为此决定连通武汉与四方的交通,规划了向北的卢汉铁路、向南的粤汉铁路、向西的川汉铁路,三条铁路与已有的向东的长江水道,在武汉形成十字形的交通干线。在其亲自督办下,1905年10月卢汉铁路率先建成。


张之洞非常重视城市规划对建设的指导作用,雇请英籍工程师斯美利,“令其丈量地段,将建筑码头、填筑驳岸、兴建马路等各项工程,详研勘估,测绘详图”,在汉口沿江规划了横马路五条,直马路三十余条,在武昌武胜门至徐家棚一带,规划了1∶5000武昌商埠全图,指导街道路网建设。


(二)孙中山首次提出武汉百年发展目标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极为重视“首义之地”的武汉。在他所著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曾提到在武汉修铁路、建设过江隧道、整治长江汉水堤岸、增建船坞港口,扩大城市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将武汉建成中国中西部对外商业贸易中心等许多设想,并推测武汉在工业化以后,总人口可增至400万人乃至500万人。


孙中山进一步对武汉三镇进行了职能分工:“武昌是政治文化城市,汉口是工商业城市,汉阳是园林住宅城市。”孙中山的发展设想为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民国后期“三镇合一”的规划构想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迁都武汉,4月13日下令合并三镇,设武汉市。至1937年抗战爆发止,武汉获得10年的黄金发展期,编制过多轮汉口、武昌或三镇一体的城市规划。


1929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武汉特别市政府,由市政府总工程师张斐然撰写《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规划引进欧洲“城市分区”的理论,对三镇进行了分区:工业区位于长江下游的汉口、武昌两岸,商业区在汉口特区、旧市区、汉阳和武昌临江上游地带,工人住宅区在汉口北、武昌下马庙,商人住宅区在武昌城、汉阳城以及洪山狮子山一带,行政区在汉口循礼门、万松园、武昌博文书院附近。按欧美日各国城市人口递增比例3%计,规划人口从83万人增至594万人。


这一时期,武汉还编制了《汉口市政建筑计划书》《民国二十五年汉口市都市计划书》《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武汉三镇土地使用交通系统计划纲要》等系列建设规划方案,希望借以推动完成武汉的城市经济由农业主导向工业化初期的转化。


图1 1929年《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


新中国成立前,城市规划发展思路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依托“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工商业;二是在全国发展格局中,武汉树立了非常高的城市地位,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和工商业中心;三是适应水运的城市交通模式和特征,城市的工业、仓储等设施沿江布置,确立了滨水带形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平行江河的道路网络体系;四是在江南、江北建立了比较有远见的防洪体系,为武昌、汉口未来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五是城市内部有了功能分区,基本奠定了三镇的分工协作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空间拓展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城市发展建设突飞猛进,城市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发展阶段有四个,城市空间演变基本上遵循由点状到跳跃式发展、轴线推进、环状填充、“圈层+轴向”扩展4种方式,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或交替地出现。


(一)点状到跳跃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型工业项目的布局导致城市规模跳跃式发展

从“一五”计划开始,武钢、武重、武锅、肉联等重点工业区远离城市建设区进行建设,形成相对分散的空间布局,特别是武钢及其配套生活区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综合组团,与老城区之间保持着广阔的农林空地和生态空间,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之外的第四个空间增长核心。这段时期由于城市空间跳跃式布局,迅速拉开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框架,城市规模急剧扩大。1952—1957年,城市人口从131万人增加到215万人,年均增长10.5%。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7.7平方公里增加到107.97平方公里,年均增加14.1平方公里。


“一五”“二五”时期,武汉市编制了《武汉市城市规划草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城市建设十二年规划》《武汉市城市建设规划(修正草案)》四轮规划方案,主要是借鉴了苏联的城市规划思想,将工业发展确定为城市工作的重点,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强化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工业布局,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组团式城市布局,初步确立了三镇整合的发展思路。


图2 1954年编制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则》


(二)轴线推进:工业持续发展和城市道路的修建使城市轴状延伸

1960—1980年,武汉城市空间拓展主要是沿旧城与工业组团联系的道路两侧进行轴线填充。汉口地区主要以旧城为依托,在解放大道沿线向两侧填充扩张和向两端轴向延伸,形成堤角工业区和易家墩工业区,总体上形成从解放大道到长江、汉水之间狭长的顺江带形空间。汉阳主要是以旧城为基础,沿鹦鹉大道向南、汉阳大道向西,形成了鹦鹉洲工业区和七里庙工业区,呈现“L”形的发展形态。武昌地区向东沿武珞路—珞瑜路大幅度推进发展,形成石牌岭工业区和关山工业区;向南沿武咸公路发展,形成白沙洲工业区;向北沿中南路—中北路形成中北路工业区,沿和平大道形成余家头工业区。总体上形成旧城、青山两大核心,分别沿主要干道由南、北向中间推进。这一时期由于受“文革”影响,城市主要为自发的蔓延式扩展。


(三)环状填充: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发展空间逐渐饱和

1980—1990年,随着道路交通的修建,除了长江的分割之外,三镇基本上形成了环状发展的空间雏形。汉口地区旧京汉铁路外移为城市外拓提供了新空间。建设大道、发展大道、青年大道相继建成,使城市得以大规模沿路的纵深腹地发展,形成了鄂城墩、北湖、花桥等规模巨大的居住组团。汉阳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二桥居住组团。武昌地区结合青山工业区修建了钢花居住组团,结合中北路工业区修建了东亭居住组团。三镇空间形态整体上呈现轴向变粗、组团靠拢、环间填充的趋势。


这一时期,武汉市分别于1982年、1988年编制了两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交通”和“流通”“两通起飞”战略,首次采用“田园城市”理论,提出在主城外围建设卫星城镇的规划设想。


图3 1988年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结构


(四)“圈层+轴向”扩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空间呈现蔓延拓展态势

1990—2000年尤其是1996年“圈层+轴向”的总体规划发展模式实施以后,武汉市逐渐形成以主城为核心,由内向外的第三、第二、第一产业圈层式布局结构。其中,内环线以内以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和居住为主,城市二环线周边以居住、文教、商业以及少量工业的混合用地为主,城市中环线周边以工业用地为主,城市外围是生态绿地和水域。


汉口跨越张公堤形成规模巨大的常青居住组团,并向铁路线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汉口、汉阳、武昌分别结合吴家山台商投资产业园、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沿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向外拓展。


图4 1996年编制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为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武汉市于1996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吸收了西方经典的“花园城市”理论,按照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城市地区一体化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卫星镇和新城,为适应武汉山水资源的分布特点,采取了“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布局,目的是建设一个具有滨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历史经验总结

对照国内外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一般特大城市都经历了“点状发展—触角生成—轴间填充—触角再生”四个空间演变阶段。武汉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也与这一特征基本吻合。


图5 武汉市城市演变历程


从武汉的空间历史演变规律来看,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在后续发展中仍需要注意:


(1)武汉是由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发展起来的汉口、汉阳、武昌三镇整合形成的,其规划发展思想的形成与武汉特定的资源条件是紧密结合的。


(2)武汉在其整合发展之初,根据张之洞、孙中山等人确定的“千万级人口”“世界级都市”的设想,制订城市发展目标,所以在发展初期就奠定了特大城市的空间框架。


(3)武汉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一直是围绕发挥长江水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解决江河水患等主题展开的,并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城市主导功能和发展空间。


(4)城市功能和交通条件变化是决定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动因,武汉由“军事城堡—商埠重镇—工业城市—工商并举”城市功能转型的阶段,交通条件由水运逐步转向陆运,城市空间形态也相应地由沿江拓展转向陆域纵深发展。


武汉城市发展史也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解决的城市问题也各不相同,只有与时俱进,根据城市发展的现实态势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才能作出最佳的发展选择。

面向宜居理想的城市空间优化展望

21世纪以来,国家确定了“中部崛起”战略,先后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高新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处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交会点和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区域,也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汉综合实力和城市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3410.34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89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0%,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相对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在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21世纪前20年,武汉城市空间经过了一轮快速增长期,进入既要关注存量挖潜,又要注重高质量拓展增量的转型阶段,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龙头城市,武汉的空间发展不仅要保持自身发展,而且要促进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为此,未来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将出现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1)城市空间将由外延粗放式发展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更加注重土地利用效率,更加注重城市空间的复合利用,提高土地开发强度,朝精细化方向发展。


(2)城市拓展既要关注自身空间治理又要促进区域发展协调。武汉南北长、东西窄的行政边界形态和北山南水的地貌已限制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拓展,需要转向存量挖潜和自身空间治理。同时,长期以来,在中部地区武汉单极发展、周边腹地发展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需要作好与周边区域的发展协调。


(3)空间布局由建设优先向生态优先转变。以生态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框架,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建设宜居型城市。


(4)轨道交通对空间扩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武汉已经迈入“地铁城市”时代,以往由快速路支撑的空间拓展将转向为以轨道交通为主,特别是武汉与周边城市城际轨道线的开通,依托轨道线将形成点轴式的城镇化走廊,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和武汉“一体化”大都市区的形成将起到决定作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