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名媛建筑地图

麦田 城市设计 2023-02-06

这几天,“上海名媛”成为全民讨论的焦点,一份揭示当下“上海名媛”拼多多式生活的聊天记录上了热搜,一时间,“名媛”好像成了一个充满讽刺的贬义词。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上海,除了出身和外貌,“名媛”这个词代表的更多的是高雅的审美、优秀的社交,还有过人的才华,她们往往不是被潮流左右,而是引领和创造着潮流。


名媛的内在价值似乎并没有在这个时代保留下来。我们希望透过建筑去找到她们的一点痕迹。



01

阮玲玉故居    

旧上海影坛耀眼女明星


阮玲玉是1930年代中国影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主演《野草闲花》、《故都春梦》、《小玩意》、《国风》等电影。

在拍摄《国风》之后,她在1935年妇女节当天半夜两点服安眠药自杀,因为男友唐季珊的犹豫,错过了抢救时间,最终离开了人世。


第二天,30万民众到她的葬礼现场吊唁,送葬队伍长达3里。《纽约时报》以“近代国际上之最大葬礼”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次葬礼。

关于阮玲玉自杀的原因,并没有确切的说法。鲁迅在《论人言可畏》评价这件事情:“她的自杀,和新闻记者有关,也是真的。”


阮玲玉故居位于上海静安区新闸路1124弄沁园邨9号。在30年代初期的上海,这幢西班牙式的洋房算得上是上海滩最高档的住宅之一。


02

胡蝶故居        

30年代上海著名影后  


胡蝶,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主演《战功》、《歌女红牡丹》、《姐妹花》、《后门》等对中国电影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

她出生在上海提篮桥辅庆里第一弄第三家(已拆),父亲是京奉铁路总稽查。8岁时,胡蝶进入天津天主教圣功女学就读,由此胡蝶养成了读书的习惯。16岁时,胡蝶考入曾焕堂所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开始了演员生涯。她的人生和同期的名媛比,不算坎坷,但也同样经历着战争和政治斗争的迫害,最后她离开了上海,在香港过完了剩下的一生。


年幼时胡蝶跟着父亲全国到处跑,在天津、营口和北京都居住过,定居上海后,先在东余杭路541弄暂住,不久后搬到四川北路1906弄(余庆坊)52号。在此期间,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03

郑念故居   

民国最后一代名媛


郑念,著名作家,曾写下《上海生死劫》引起轰动,被称为“民国最后一代名媛”。

郑念的一生是坎坷的,从英国留学归来,原本风光无限,但是丈夫英年早逝,她为了纪念亡夫把自己原本的姓氏“姚"改成了”郑“,文革期间,她被怀疑是英国的间谍,受尽了拷打折磨,却从不发出一声痛苦的声音。

后来平冤昭雪,她并不埋怨政府,只是用文字平静讲述过去的事。


郑念故居深藏于太原路太原小区里,现在已经被重新改装。


建筑内大多数构件都已经翻新,二楼的壁炉是唯一留下的。新的建筑只剩下一副皮囊,就像今天我们看到旧上海名媛们照片上的笑容会想到,她们曾经风光无限,最后却大多潦草收场。



04

周璇故居        

旧上海著名“金嗓子”    



周璇,30年代上海著名歌星、影星,被叫作“金嗓子”,代表作有《何日君再来》、《天涯歌女》和《夜上海》等。

周璇曾有一段不幸运的婚姻和三次被欺骗的恋情。1951年夏天,周璇在拍摄电影片《和平鸽》时,突发精神病,被送入上海虹桥疗养院。5年后,当她准备出院时,却日突发急性脑膜炎,经专家医治无效病逝,享年37岁。


周璇故居位于华山路枕流公寓六楼,这是一幢七层建筑,外观上和当时流行的哥特式高层建筑相似。在20世纪30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滩超一流的公寓,有“海上名楼”之称。


枕流公寓的名字来寓意着“河边公寓”或”溪边公寓”,体现了它当时的环境。周璇住的是六楼的一套150平方米的居室,一住就是25年。


05

 宋氏三姐妹故居         

20世纪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姐妹组合


宋氏三姐妹,即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无需做太多介绍,因为她们的影响力早就包含在宏观的历史进程里。

她们都出生于浦东传统的江南大宅子——内史第中。这是一座占地共一千五百平方米,三进两庭院两厢式、二层砖木结构的民宅。建筑内部的雕花装饰十分精美。


在上海的另一处,淮海中路1843号,是宋庆龄故居,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主体建筑像是一艘乳白色的船,有700平方米,主楼是砖木结构的假三层楼房,楼前有草坪、花园,周围环绕着高大的香樟。


06

 陆小曼故居       

近代画家、戏剧家、诗人


许多人认识陆小曼是从和徐志摩的故事里开始的,并常把她想象成一个任性的花瓶,但是实际上陆小曼并不是单纯靠着容貌获得当年的名声。

陆小曼擅长国画,而且天赋很高。徐志摩出事去世后,她完全抛弃了社交场,只专注于绘画,在1941年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楼上举办了个人画展。


除了绘画,陆小曼也唱了一嗓子好京剧,从北京到上海,她就登上剧院唱了几天京剧,抢走了那时上海社交名流唐瑛的风头。郁达夫称她是“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

陆小曼的画

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住在上海今南昌路花园别墅11号,这是一幢三层洋房。后又迁到延安中路四明村923号,那是一幢上海滩石库门洋房。

四明村占地15172平方米,有118幢房屋,是一片位于上海静安区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先后三次建造,由凯泰建筑事务所黄元吉设计,于1932年建成。有众多名人曾经居住于四明村,如徐志摩、陆小曼、周建人、胡蝶、严俊和访沪时的泰戈尔等,所以四明村也被誉为文化名人邨。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故居已被拆除。


07

 张爱玲故居         

近代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张爱玲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外曾祖父是李鸿章。她四岁就开始读四书五经,七岁便能写小说,23岁就靠着独特的小说风格名满天下。

张爱玲的学识、背景、对服装和艺术的独特审美,都担得起名媛的称号,但是严格来说,她不算名媛,因为她并不喜欢社交场,是个沉默寡言而且孤僻的女子,这和她复杂的成长环境有关。


即使这样,今天张爱玲的影响力可能比旧上海任何一个名媛们影响更大,一项网络调查中,在今天互联网上关于民国文艺界名人影响力调查中,张爱玲的搜索量和人气仅次于鲁迅。

张爱玲小说改编电影 《倾城之恋》

张爱玲小说改编电影 《色·戒》

张爱玲住过很多地方,爱丁顿公寓是她住得最久的一个。张爱玲在此写了小说《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等等,奠定了她在文坛的地位。而且她也在这个空间里,与胡兰成相识、相爱到秘密结婚。


张爱玲曾居住过的51室和62室现在不对外开放。不过在这栋建筑的底层,有一家名为“千彩书坊”的书店,里面留有张爱玲的手稿,成为众多张爱玲拥趸们朝拜的圣地。


08

 卡尔登大戏院        

上海名媛们展示的大舞台      


长江剧场原名卡尔登大戏院,始建于1923年2月,由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

曾经的卡尔登大戏院是上海最大的戏院,在此上台表演的名媛数不胜数。那时候的中国有北小曼南唐瑛的说法,后来陆小曼嫁到了上海,两位当时最火的名媛便有了更多交集,陆小曼在大戏院上台表演京剧,唐瑛连续买了两天票专门看她演出(两位名媛还一起成为了云裳服装厂的创始人、股东,亲自设计并担任形象代言,宣传符合中西审美的服装,后来因为资金问题,厂子被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娘家收购。)


长江剧场面积3055平方米,包含“红匣子”和“黑匣子”两个剧场。

“红匣子”采取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最远观剧距离不过10米,可随内容和体验形式采取灵活的座椅摆放方式;“黑匣子”有11块升降台,既能做舞台,也能当观众席,能够根据不同艺术的表演要求做自由组合。

长江剧场历经70年,因建筑陈旧于1993年4月停演。


09

 中西女中        

名媛培养大本营        


中西女中创办于1892年,是近代上海最著名的女子学校。宋氏三姐妹都曾就读该校,此外,俞庆棠、龚澎、张爱玲、顾圣婴等也从这里走出,并在各行各业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市三女中五四楼建于1935年,建筑平面为倒“T”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属美国学院流行的哥特风格。景莲堂由邬达克设计,主体部分有三层,立面简洁朴素,墙面为水泥砂浆仿石饰面,双坡硬山屋顶,屋面有中间三个、两边四个三坡老虎窗两侧的教师办公用房为三层平顶建筑。北侧一层为砖木结构大礼堂,有1192个座位。


五一楼位于五四楼的东侧,呈马蹄形,南北对称,建筑风格和五四楼十分相似。底楼正中是小礼堂,被称为“海涵堂”。礼堂左右两边是走廊,十根白色水泥柱牢牢地支橕着走廊的屋顶。四楼的22个老虎天窗也是尖顶红瓦。


今天,走进这些建筑只能帮我们拼贴那个时代的记忆,却不一定拼得起“上海名媛”这四个字的意义。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热门原创文章▼


本文是城市设计原创编辑的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转载规则请在后台回复“转载”。城市设计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了解城市设计特约编辑招募计划,后台回复“特约编辑”。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