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年农耕雕塑大地,CCTV4带你“飞阅”红河哈尼梯田!

元阳县融媒体中心 云上梯田和美元阳 2023-01-24


1月9日(今天)22时

央视CCTV4重磅推出

《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之《红河哈尼梯田》

上集《农耕篇》


下面通过镜头跟随小编探访

哈尼梯田千年农耕文化

👇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视频


是大自然的造化

还是人类创造的奇迹

是天堂投射在人间的倒影

还是人类谱写在大地上的交响诗

除了被惊叹 被震撼

所有的语言都不足以描绘眼前出现的奇观


红河哈尼梯田 江蕊先 摄


是什么样的双手创造出这奇迹

他们是谁 他们从何而来 他们向何处而去

让我们追寻千年的历史足迹

去探索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

背后的神奇密码


寻找家园


历尽苦难的迁徙史


“在那远古的年代,天边有个叫虎尼虎那的地方,哈尼祖先就出生在这个地方……”


哈尼梯田的出现与哈尼族漫长的迁徙史有着直接的关联,历史传说中,哈尼族祖先源于青藏高原的氐羌族群,大约3000年以前,由于部落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最终导致持续了几个世纪的“诸羌部落民族大迁徙”。

哀牢山 胡艳辉  摄


从青藏高原走向四川盆地,由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辗转大理,移居昆明,直至红河南岸。这是一个历尽艰辛的迁徙历史,同时又是一个伟大的不断创造的迁徙历史。


阿者科村落 龙俊 摄


在整个迁徙过程中,他们吸收、创造了新的文明,耕作模式从旱地农耕转变为湿地梯田农耕,充分展示了人类顽强生存力、伟大创造力和乐观精神。生动诠释着千百年来农业文明在极为有限的自然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极致与巅峰。这一千百年积淀形成,并仍在延续和发展的大地雕塑艺术、自然风貌奇观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


犁田 杨敬坤 摄



“四素同构”的家园


“人的命根子是田,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和树木……”


水从哪里来?哈尼族居住的村寨上方,必有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和用材;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村寨下方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源源不断的水流穿过村寨和梯田,汇向谷底的河流。这一结构被生态学家赞誉为“四素同构”,它是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iii和标准v: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见证;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的杰出范例。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蘑菇房


哈尼族传统民居因形如蘑菇而得名“蘑菇房”。它,是哈尼人的家,是哈尼人通向梯田的起点。


传统的蘑菇房,一层养牛,二层人居,三层用来储存粮食和种子,蘑菇房顶冬暖夏凉、通风透气,适宜稻种储存,是维持千年稻种基因不变的奥秘所在。晒台用来晒谷子和其他作物,也可以作为乘凉、孩子游戏和妇女纺织的场地,蘑菇房充分体现了农耕民族的特点。


蘑菇房 张洪科 摄



祭寨神林(昂玛突)

哈尼人敬畏自然,崇拜森林。他们将林木细分为神树林、村寨林和水源林。这些树林决不允许破坏,一旦有人违规,严厉惩罚。


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是哈尼族昂玛突节,“昂玛突”的核心仪式,是祭祀寨神林中的神树。


祭寨神树 雨晴 摄


哈尼村寨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寨神林。这里是哈尼族村寨中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视之为圣地。作为“昂玛”的神树是一棵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大树,哈尼人把它看成是寨神的偶像,族人的保护神。每年这一天,族人都要到神树前祭拜,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安宁、族人安康。


2011年,民俗《祭寨神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木刻分水 

除红河哈尼梯田这一世界奇观外,遗产地世居民族还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卓越的用水系统——木刻分水。这套系统将人对水资源的利用巧妙融于自然水资源的循环之中,直至今日仍在稳定地发挥作用。


这既是一种古老公平契约,又是大家都遵循的“水法”。不仅孕育出壮丽的梯田湿地景观,还维护了梯田生物多样性。



千年农耕


哈尼梯田不仅仅是静止的历史物证,也是活态的历史延续。在这样的环境中,哈尼人塑造了坚韧乐观的民族性格,形成了独特的风俗、艺术等文化传统。




一把锄头  一头牛

一把锄头、一把犁、一头牛、一双手,千年不变。一代又一代,撑起了整个农耕文明,创造了哈尼梯田这一人间奇迹。


农耕民族的辛劳一般人难以想象,梯田耕作的巨大投入从复杂的程序就可见一斑。耕作一亩梯田需投入大量人力畜力。


没有牛的协作,就没有千年哈尼梯田。因此,哈尼人一生爱牛敬牛,牛也成为了哈尼梯田标志性符号。



开秧门

农历三月中下旬属龙这一天,是栽插节令到来开秧门的日子。哈尼人把开秧门看作是秧苗姑娘要嫁给田小伙的婚礼。这一天,妇女们都会穿着漂亮的衣服,唱着《栽秧山歌》开始栽秧。


《栽秧山歌》主要流传于红河、元阳、绿春三县交界地区,被音乐界称为“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多声部民歌的旋律和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哀牢山的鸟类鸣声,也巧妙利用了梯田高差带来的回声。它是哈尼人在繁重的劳作中追求快乐、抒发情感、赞美农耕的娱乐方式。


2006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四季生产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生命共同体

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哈尼族与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由于居住地海拔不同,农忙时间也不一样,耕牛共养共用的“牛亲家”,水源互为调剂的“水亲家”,更是强化了各民族之间纽带联系,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实写照。



大地欢歌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每个寨子、每户农家都全力以赴投入秋收,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也赶回家中,和前来帮忙的亲友乡邻一起,迎接一年一度的丰收盛典。


红米,是哈尼梯田的物产,具有上千年的耕种历史,是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哈尼人。



十月年(扎勒特)

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十月年来了,这是哈尼族的新年,是哈尼族辛劳一年之后最隆重、欢庆丰收的节日。


家有家的宴席,寨有寨的盛宴。每家每户做菜组合而成的长街宴是十月年最动人、最壮观的场景。


长街宴,是哈尼人民团结互助、感恩大地、共享丰收的盛典,是哈尼族和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创未来的盛典。


绿春哈尼长街宴 梁荣生 摄



酒酣情满,祝酒歌,唱起来!

乐作舞,跳起来!

这是梯田的“金蛇狂舞”。

这是梯田的“婉转流泻”。

这是丰收的舞蹈

这是欢乐的舞蹈

这丰收,这欢乐,

这激情,这力量,

是哈尼民族千年劳作的馈赠!

是森林的馈赠,

是流水的馈赠,

是梯田的馈赠,

是天与地的馈赠!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编辑:肖琳平

责编:申薇琦

监审:徐丽芳

总监:李艳梅

声明/提醒:1.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改变原文意图,以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申请获得授权!否则必追究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ID:ystthmyy);2.投稿说明:请热心投稿的朋友们投稿时在文章中注明作者(真名或笔名)及联系电话,方便刊发时署名及联系,谢谢!(投稿邮箱:yyxwbjb@163.com, 联系电话:3032858;3032859)。

更多精彩请点击


元阳县举行首届中学校长论坛

好吃好玩又好看,糟糕!是心动的赶脚~

全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张喆主持召开十三届县委常委会第52次(扩大)会议


世界文化遗产 千年哈尼梯田

网站:https://www.yyx.yn.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