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姚文元写评《海瑞罢官》时,他会想到由此引发的“十年浩劫”吗?

故园老丁 老丁语云 2023-09-01
若您喜欢本文,请不吝
关注、转发、点赞、打赏
原创不易,万谢支持!

大家好,我是老丁。
就着“笑果脱口秀”不当言论事件,以及所谓“五·一六通知”发布也即“十年浩劫”爆发57周年之际,有读者问老丁:你觉得当年姚文元写评《海瑞罢官》的时候,他是否会想到由此将引爆“十年浩劫”?
在此先简单介绍一下历史背景。从当前史学界的界定来看,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是引发“十年浩劫”的导火线。而“五·一六通知”的发布等事件,则是这场浩劫全面发动的标志。
诚然,当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纵观中国历史,刚正不阿之士实繁,无耻文人亦不占少数。在老丁看来,姚文元之所以会在彼时写下这篇评论,不仅可能有他对于当时“风向”的某种嗅觉,也或许有如今历史书上所说的,即受到了后来同为“四人帮”成员的江青、张春桥的唆使和授意。从这些方面来看,姚文元自然有其主观故意性,是难辞其咎。
但如果说他由此就预料到了后续将产生的惊涛骇浪,那未免也太高抬他了。即便说在1965年末姚文元已然是一支在国内名气不小的“笔杆子”,但他当时终究级别有限。
也因此,他显然不是历史的“造浪者”,不过是贴上了那朵袭来的“浪花”,就着自己的写作专长推了波助了澜,从而登上了时代的滩头。
说回到当下的“笑果脱口秀”不当言论事件。目前公认的这场舆论风暴的开端,是来自一位网友5月13日下午在微博上发的一篇帖子。那么同样的问题也来了,在发这篇帖子时,这名网友是否想到了由此产生的犹如地震般的后果?
这显然是很难预料的。老丁觉得,该网友在发帖时,估计也就是想抖个机灵,显摆一下自己的某种敏感性和正确性。如果由此能给他带来一些爆款流量,增加为数可观的粉丝,那大概是他最想看到的。毕竟,若是想正经举报,他至少该在帖子里@下国内头部媒体、有关监管部门等。
事到如今,他的个人信息已几乎被“神通广大”的网友们扒了个遍,他在后续发的帖子里也表达了“求放过”的意味。能发布这条口吻有些哀求的帖子,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事先对后果估计不够。

就这位网友在这场舆论风暴中扮演的角色来说,较之有意为之的部分,他也正巧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后者之剧烈程度,让他也始料未及。
而有些网友甚至所谓“大V”在该事件发酵中展现出的阴损,相较该网友可以说远远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比如有人将笑果文化联系到所谓“境外敌对势力”的。甚至还有网友称网传李昊石(HOUSE)是日本人,并对其名字进行了解构,意在表达“李昊石”这三个字就包藏祸心。如果后者当真是这么想的话,那他不啻为脑残和坏的结合体了。

要说如今之所以有不少人对举报的风气保持警觉,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揭弊的正义感,而是担心在言论边界不甚清晰的环境里,举报可能会成为一种上纲上线甚至构陷的工具,让缺少底线的人从中运作牟利。
您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往期精彩回顾:


印尼“黑色五月”排华事件25周年祭


再这么挖呀挖呀挖下去,挖出的只能是时代的荒芜


舆论监督该用在普通人的身上吗?


金融圈到底有多容易被“震动”?


本公众号微信群已开通,欲加入者可在后台留言,或添加微信71568384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