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华为,我们可能还看不到《流浪地球》!

点这里加星标👉 好物研究院 2019-04-07

做最有趣有料的科技自媒体


得了节日性行为反常综合征(俗称“不想上班”)的学霸君上班的第一天就做起了正经事——刷微博。


没想到一刷就刷出了一个大新闻:华为居然参与到了《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工作中了!


用的还是学霸君之前测过的华为云?那个跑 8 年前的极品飞车都掉帧的东西?


华为你做手机厉害,做通信设备厉害,但是做特效你也只是个门外汉吧?


即使没去看小破球的院友应该也知道,这部电影的特效一点也不输好莱坞!


就凭华为云电脑那个性能能做出行星发动机?能炸木星?


了解一番以后,学霸君其实误会了华为。


跟做出小破球特效的华为云比,华为云电脑就是一个弟弟!


这两不是一个东西,


学霸君以为的华为云是这样的:手机连个显示器,打个 DOTA2 就很装逼。


但用来渲染小破球特效的华为云是这样的:


其实呢,华为并没有进军特效界,而是为小破球的特效团队提供了云渲染服务。


不过,他们做特效的,为什么就找上华为呢?


这个团队叫 Macrograph ,之前就做过《美人鱼》和《红海行动》的特效。


这次片方是想请他们帮忙做 500 个镜头,对于小破球这种特效大片来说只能算是一小部分。


没想到这帮韩国人听完就说:几年后就能取货思密达。


几年?南棒你耍我不成? 500 个镜头加起来都没有 15 分钟吧?


他们也很无奈,电影的 1 秒有 24 帧画面, 500 个镜头小算一下也有 24000 个画面啊!


24000 个画面啊!不但要设计,还要渲染,对于 Macrograph 来说压力不小。


渲染是很多特效大片的痛,好莱坞很多电影都是拍摄几个月,渲染好几年的。


对于大部分电影来说,单机渲染 5 小时/帧已经很快了,但算下来也要整整 5000 天才能渲染完!


那 Micrograph 用上华为云渲染以后呢?连设计带渲染一共才 9 个月!


为什么用上华为云以后就可以这么快?其实很容易理解。


举个例子吧,假设 Micrograph 的机房有 100 台渲染机器,渲染一帧画面就需要所有机器运行 10 个小时。


而华为可以租给它 1000 台云机器,把这个任务分到这 1000 台机器上完成,这不就把时间缩短 10 倍了吗?


其实这已经不是国内电影第一次用云渲染完成特效了。


早几年的国产动画佳作《大圣归来》,正是渲云团队用阿里云的云渲染技术制作的特效,效果在当时看来还是不错的。


这一次小破球 75% 的特效都是由国内团队完成,但看起来却丝毫不输好莱坞大片。


国产大片这几年特效水平突飞猛进,云渲染的功劳非常大。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好莱坞之前不用云渲染,但特效还是甩我们几条街?


那可是好莱坞啊!就那个做星球大战的工业光魔,它做特效可是做了 40 年的啊!


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不是我们说超车就能超的,单单渲染机器这一项我们就比人落后。


据说,当年维塔渲染《阿凡达》的时候就用了 4000 台服务器,占地 10000 平方英尺。


这个东西完完全全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算力能排到当时的世界前 200 !


又比如前几年很火的大白,那个半透明的白胖子。


据说需要 20000 台 48 核的机器连续渲染 208 天,而且不能出现错误和死机!


王校长得完成多少个小目标才能换上这套设备啊!


而且,因为这几年特效越来越炫,好莱坞的大佬们都开始用上了云渲染。


例如我们熟悉的权游,变形金刚 4 ,加勒比海盗 5 ,它们的特效都是用基于谷歌云的 Conductor 渲染的。


可能有同学意识到了:既然好莱坞这么强,为什么不直接找他们做特效?


据说,小破球确实找过做《阿凡达》的维塔,最终因为太贵了,所以买了几套外骨骼的道具就走了……


最后一些宇航服模型还是借隔壁《疯狂的外星人》的。


但小破球还是证明了,用华为云渲染就能短时间做出不输好莱坞的特效,而且还便宜。


国产电影做出好莱坞水准的电影也是指日可待了啊。


(求求你们别再找流量明星了,我要特效!)


RECOMMEND

这些文章有点意思

这份黑苹果让4000主机媲美万元iMac

卸载迅雷吧!老司机看片用这个神器

用这3个神器让微博告别广告

手机卡顿,隐私泄漏,竟然是因为它?

请粗暴地给学霸君点好看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