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自立的传奇一生

漆宇勤 当代江西 2024-05-12

高自立理想坚定,脚步从容,他清醒地知道,选择了干革命,选择了共产主义,自己将要面临的可能就是生命的付出和一辈子的奉献。


源头村有好水。水在数山拱卫处,青葱蓊郁的草木从三向环抱过来,中间是掩藏起来的一个水库。
我来源头村不是为了亲近山间的水,而是来追寻村里的人。
此时我刚刚从延安考察归来,我要追寻一个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留下过厚重脚印者在红色安源的初心源头。
源头村是积淀着红色基因的萍乡市安源区所属的一个偏远山村。
我要追寻的那个人名叫高自立。
高自立像。
马日事变后,湖南军阀将部队开进赣西萍乡,大肆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在萍乡总工会工作的高自立与200多名革命群众一起被湖南军阀拘禁。
被关了三天后,高自立等人在安源工人纠察队的救援下越狱而出。
出狱后的高自立没有后悔也没有迟疑,他立即根据组织指派展开了县总工会和生产消费合作社的恢复重建。
高自立似乎天生就是算账做生意的好材料。他9岁进私塾,读了4年半书后,到两家商店当学徒,一边学做糕饼、蜡烛等,一边凭着聪明好学掌握了算账的好功夫。
他能双手同时打算盘,又快又准。别人被折腾得无处下手的糊涂账,他三下五除二就搞得一清二楚。
周围的人不能理解,这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就不好好做生意挣钱养家而铁了心要去干革命呢?
这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就不知道明哲保身,以至于好不容易摆脱牢狱之灾后马上又因参与恢复革命组织而被反动派通缉呢?
幸好,当反动地主武装又一次袭击县城,严重破坏革命组织并悬赏300银元缉拿高自立的时候,他已经受党的指派辗转到达武汉,参加北伐军叶挺独立团。
此后的故事有了硝烟味。1927年,高自立随部队从修水出发,在秋收起义中打长寿街、夺朱溪厂、战龙门厂,一路浴血奋战。
遭受挫折的起义队伍到后期走散了不少成员,但高自立始终目标坚定,他随部队来到井冈山。又跟随红军主力转战赣南闽西,参与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1931年,高自立与粟裕率红64师参加板坑战斗,先后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政治委员兼军委书记。紧接着,他又被任命为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高自立参加过前四次反“围剿”斗争。就像大多数战斗英雄一样,身先士卒的高自立身负重伤仍然坚守一线指挥战斗,直至打退敌人的进攻才由战士们抬下线。
伤愈后的高自立由于身体原因转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工农检查部副部长、土地部部长等职。他发现瑞金县财政部部长蓝文勋和会计科科长唐仁达贪污腐化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查出一系列贪腐行为。
当这个中央苏区轰动一时的“京城”巨贪案尘埃落定,高自立松了一口气。此后,他的足迹到莫斯科,到延安,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副主席、代主席。
1938年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指战员在延安合影。坐在前排毛泽东同志身旁的就是高自立。
从第一次听到共产党的名称开始,高自立就将它与光明、希望关联到了一起。
当时他在萍乡县城做店员,见证了后来自己终生追随的毛泽东、刘少奇等共产党人在萍乡安源领导工人开展的种种斗争;他也接触了从北京、武汉等地来到萍乡传播新思想的一批进步学生。
渐渐地,他知道了共产主义,知道了一群人对光明的信仰。
最终,他与这群人有了相同的信仰,有了相同的组织。宣誓的时候是在1926年10月。
一年前的1925年10月,高自立亲眼看到身边的大批革命工人被反动军阀镇压被捕,亲眼看到了工运领袖黄静源被杀害在街头。
这残酷的世界没有让高自立退缩,反而让他进一步认清了自己的内心,他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一家一户的安宁日子,而是追求更大范围内贫苦民众的幸福生活。
他清醒地知道,选择了这种追求,选择了这种信仰,自己将要面临的可能就是生命的付出和一辈子的奉献。
高自立理想坚定,脚步从容,跟随着党旗、军旗,一路前行。
透过单薄的履历,我看见血雨腥风中冲锋在前的高自立,我看见边区大生产运动时斗志高昂的高自立,我看见解放战争时期转战东北的高自立。
我也看见了毫无怨言让出边区政府副主席职务的高自立。
此前,高自立已经担任了一段时间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并曾代理过主席职务,但为了让边区政府“三三制”改革顺利推进,他由副主席转任建设厅厅长,真诚支持新任的党外人士副主席。
“官越当越小”的高自立没有忘记自己的追求,更没有忘记党旗下的誓言。
面对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岗位调整,他只想着当年在那面旗帜下立下的“服从纪律,牺牲个人”的誓言,只想着自己和同志们始终如一的追求与信仰。
一路走来,多少同志走着走着就倒在了路上,也有同志走着走着就迷失了初心,能够坚持到延安,坚持到胜利到来的那一天,多么不容易!
每次想到这些,高自立就充满了干劲。充满了干劲的高自立很快又迎来了自己新的任务。
抗战胜利后,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设立东北局,调派干部进军东北。高自立被派到东北担任冀热辽分局委员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后任冀热辽分局副书记)。
高自立塑像伫立在春天的源头村。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供图
到东北安顿下来之后,高自立马上扑到了没日没夜的工作中。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隐约看到了这个国家光明的未来和无穷的希望,突然有些想念自己的女儿。
1927年的那一次离开,高自立有些决绝也有些匆忙,只来得及向妻子语焉不详地转告一声。
此前,为了革命事业奔波,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回源头村了,连8个月大的女儿,都没有亲手抱过一次。
那一次离开,源头村多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女儿,革命的征途上多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女儿的父亲。
高自立不知道,就在他转战井冈山的时候,女儿身染恶疾,落下严重残疾。
高自立在延安安顿后,书信辗转,他的妻子历经艰险来到延安。看到十多年来始终孑然一身的丈夫,她知道,丈夫不是一个无情的人,这么多年抛家弃子,实在是为了革命理想不得已而为之。
在延安的窑洞里,得知女儿因病致残、生活艰难,高自立泪流满面。
当我们将目光投射到更远更广的时空,在整个革命战争年代,又有多少革命者为着信仰放弃了个人的利益和小家庭的团聚!
高自立,不过是千万人中的一个。
当胜利的曙光终于在望,高自立终于腾出空来给自己的女儿写几封家书:
“馥英女儿,二十多年没有写信给你,也无法照顾你的生活,原因是环境不好,写信给你,反怕害了你……”
“吾儿现已年过二十,不知已婚否?如未结婚,暂时可不结婚,我拟送你入学,求得一项专门技能,以便能在生活上自立……”
这几封寄自1949年的家信中,高自立一再勉励女儿自立自强,永远跟党走,残疾人也可以作贡献。他也憧憬着全国解放后能尽快与女儿团聚。
遗憾的是,积劳成疾的高自立,终是没能等到那一天。
1950年1月9日,高自立因病在沈阳逝世。他的妻子不想给组织增添麻烦,毅然回到家乡源头村,与女儿相依为命。
70多年后的今天,我一遍遍翻看这几封家书和记载,一遍遍咂摸这一家人安贫乐道的言语举动。
在这个美丽宁静的源头村,我找到了高自立在党旗下明了的革命信仰初心之源,也找到了他的后人在父辈示范下坚定的自强自立传承之流。
高自立后人在刻有“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的故居门板前重温家风故事。李桂东/摄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星星”为“星星”点灯
“午休躺睡”自由背后的教育温度
晶能,何以能
小镜片如何做出亿元大产业
“AI复活”向何处去

在幸福村里守护幸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