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村寻“兴”

聂学锋 当代江西 2024-05-12

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乡村振兴大潮中,这个江西中部小山村,提供了一个农文旅融合兴村的独特样本。


永丰县三坊乡七彩岩龙湾俯瞰。 曾健/摄
一条沥青马路穿村而过,20余公里的骑行道,在骑行景点标示牌的指引下绕村而行。小小山村,密布有游客接待中心、丰收节主舞台、自然教育课堂、乡村会客厅、知青文化园等一系列特色功能区,彰显出农耕文化与山水相融的独特魅力。
这是江西中部的一个小山村——永丰县三坊乡下坊村,虽然总面积不到90平方公里,村民也只有380户1361人,但却蹚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振兴之路。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下坊村旧貌换新颜。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团中央设立的全国首批、江西首个乡村振兴青年服务站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荣誉也随之而来。
永丰县三坊乡下坊村民在丰收节演出。 作者供图
五一假期到来之前,王玉萍心里正划算着如何更好地讲好家乡故事,让更多的流量成为乡亲们致富的香饽饽。
王玉萍是村里的一名“95后”返乡创业青年,目前担任七彩岩龙湾景区品宣负责人,还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网红”。
岩前泉米、白莲、土蜂蜜……王玉萍身穿粗衣麻布,在直播间向网友介绍着村里的特色农产品,由于王玉萍独特的乡村直播风格,加上产品物美价廉,吸引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表达出购买意向。
“玉萍现在是村里个顶个的‘新农人’,她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为家乡作了不少贡献。”下坊村党支部书记胡气新说。
在下坊村,像王玉萍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正成为建设美丽下坊的新生力量。据统计,仅“七彩岩龙湾”所处的中赦自然村,33户人家150余人中就有走出了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大学本科生29名。
下坊村先后建立50多人的专家顾问队伍,涵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专家学者,覆盖营地教育、有机种植、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法律服务等乡村建设重点领域。
年来,该村积极挖掘本村人脉资源,引导各类人才,通过出钱、出力、出智等不同的形式,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和管理。“如何吸引这些年轻人返乡创业,用好这些人才资源,成为下坊村持久发展的关键。”胡气新说。
如今,以王业涌、王云、王嘉明等一批优秀人才组成的文化队伍,自发筹资150多万元,挖掘传统文化,打造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修缮明代古建筑等,让文化新风吹进村落。
永丰县三坊乡下坊村村民演出。作者供图
临近中午,暖阳醉人。在下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少村民聚集在一起,在志愿者的教唱下学唱村歌,现场一派其乐融融的幸福景象。
68岁的李光辉是下坊村的一名文艺爱好者,“我们集全村人的智慧,自编了村歌《七彩岩龙湾》,现在每天还会通过村广播站播放村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永丰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小华认为,村歌承载着一个村庄的历史和民风,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出村民的奋斗激情。
以村歌为牵引,下坊村先后新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稻田舞台、文化广场、童趣园等一大批文化设施;自发组织了三角班、乡村剧社,童声合唱队,常年演出地方采茶戏和编排新时代小品小戏,让村民与游客尽享文化大餐。
永丰县三坊乡下坊村《七彩岩龙湾》村歌。作者供图
其中,农民业余戏团自主创作的小品《山村夜话》获得江西省农村社区文艺汇演好节目一等奖,引发广泛的社会反响。
引进中国乐器协会、首都艺术团等高品位艺术团体开展大地民谣稻田音乐会、泉水音乐会演出……小山村步入音乐殿堂,越来越多的村民受到艺术的熏陶。
58岁工匠曾昭星说:“以前都不敢想,现在村里文化活动这么多,除了舞火龙、集体吃年饭、唱戏等传统节目,还有很多现代文艺演出,生活不比城里差!”
首都艺术家赴永丰县三坊乡七彩岩龙湾专场公益演出。 曾健/摄
谈起2018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情形,下坊村委会副主任邱水华意犹未尽,“60年代南昌插队的知青回来了,就连乌克兰的小伙子维克多也陪女友回家参加丰收节。很多人都知道永丰三坊乡有一个下坊村,有一个丰收节。”
小小山村,攒满了人气,晋升为“网红”。2023年,下坊村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七彩岩龙湾”也成功被评选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
尝到甜头后,下坊村用好用活每个农事节气。每年都举办土味浓、乐趣多的不同主题农民丰收节,在金灿灿的金秋稻田里,褐色的稻子拼出不同主题的大字和图案,俨然一幅天然的风景画。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100个特色村庄“七彩岩龙湾”农民丰收节。曾健/摄
“以丰收节为引子,我们接连举办开镰节、开耕节等农庆活动,燃旺四季农事,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又引来了人气,带来了财富。”胡气新说。
走进村史馆,墙上“一粒米,一滴油,一颗果”的大字格外醒目。得益于农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下坊村上马乡村振兴项目6个,共筹资金300万元,开发建设了兔业、生态米、中药材、羊肚菌种植基地。
“乡村振兴不是纸面文章,要结合实际,干出实效。我们认清自己的优势,初步找到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振兴路,大家干劲十足,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胡气新充满信心地说。

七彩岩龙湾河流守望暨增殖放养活动。曾健/摄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抽水蓄能缘何成电力新贵
这个赣南山村这样求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之路
大山里的心灵“摆渡者”
“燃气表跑得快”背后的思考
“王婆”离开后给江西留下了什么

一线“土专家 ” 乡村“田管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