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沪宁:往昔诗人 今朝国家领导人

2018-04-11 宰相传媒


    1994年7月27日,王沪宁有北戴河之游。日记中写道,到了北戴河入住之后,花三元钱买了游泳裤和游泳帽,晚饭后去游泳。“游了一阵,有一种化入浩瀚的大海的感觉和想象”,于是得诗两首。兹录第一首:

 

远风劲疾近处急,

涛立波伏长堤低。

浊浪排来海躁怒,

清沙卷去意平息。

俗心渐化涌峰上,

圣念忽临水色际。

再现中流滔万倾,

似见湘客又搏击。


‍ 

    1994年7月29日,王沪宁天下第一关和老龙头一游,当天的日记中有《上天下第一关》一诗:



千年坡道信步过,

壁字碑文靡诗酒。

秦地威绝楼榭新,

姜女泪在壁石旧。

一关国门龙头竖,

万里胸襟碣石留。

汹浪古来卷败旗,

长城何日断海流。

 



    再看一首《山上怀古》,此诗灵感来源于作者炎夏中看到池塘里的鱼都浮上了水面,“在那里悠闲地浮着,也没有动静,似乎所有的世界的争斗都停止了。看着它们,一种闲情雅趣油然而生。”诗如下:

 

曲径漫步树飘香,

波静云高山色祥。

后弃闲鱼水上戏,

前听飞鹊林中翔。

千端世事均度外,

一刻心情唯炎凉。

暮色轻携别石路,

桥斜古道马轿响。



阡陌


我站在高高的大楼上,

任凭那目光飞出紧闭的钢窗。

那眼下的路,酷似――

一把巨大的黄铜钥匙。

钥匙,那么大,又那么美,

它能把哪一把锁开敞?

谁,又能拿得起这把钥匙,

去打开那被生活锁住的理想?



1 9 9 4 年 的 日 记

   1994年的王沪宁,是复旦大学的一名年轻教授,说年轻仅仅是因为他只有39岁,还未到不惑之年。但他当时已经成就斐然,在复旦甚至上海都有名气。尽管如此,王沪宁还是更像读书人而不是名人,每天授课、读书、著书,也会看电影、看电视剧,甚至玩电脑游戏。当他骑车穿行在90年代的复旦校园时,他平静地思考学术问题,思考他感兴趣的一切,却唯独没有思考过一年后自己会在哪里。

    王沪宁把1994年发生的事情记在日记里,写了一本《政治的人生》。日记绝大多数是在深夜写的,他在自序中写道:

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受。

    读《政治的人生》,就像在听一位睿智的朋友聊他每天的工作、生活、所思所想,却丝毫不会感到无聊和苦闷。书是第二年出版的,它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王沪宁,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一位心境平和的智者。管中窥豹,只从这一年的日记中,也能看到王沪宁深厚的理论功底、惊人的阅读量、洞察世事的思考和平静淡泊的性格。


读 了 很 多 书

    日记最常出现的一个词是“凌晨”,王沪宁常常在凌晨阅读各类书籍。粗略数数,出现了70多本,最多的是专业著作,也有当时90年代初流行的小说。王沪宁读书带着自己的思考,比如,

    他在凌晨读《一场最为神秘的战争》,“总觉得写得不怎么样,文笔有点故作雄壮,没有在平淡中见神奇,而是刻意在写大手笔”。但也有认可的地方,“历史事实有价值”。

    他读《射雕英雄传》,想起在新加坡见过金庸本人,认为武侠小说“给人启发的是它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有价值。如何突发奇想,把本来的平平淡淡,看得异军突起,这样才能有创造性”。

    他读《中国大历史》,发现作者“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用20万不到的字写了”,但又发现把杨贵妃也写进去了,因而认为这无所谓“大历史”,只是“宏观历史”。当然,他也肯定这本书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有价值,并把基本观点作了记录。

    他也读一些当时比较火的新书,1993年贾平凹的《废都》红极一时,类似的小说充斥市场,对这些小说,王沪宁的评价不是很高,尤其是粗略翻完,发现有些“全是为了经济效益”,便转而开始思考市场经济的问题了。

    王沪宁常读国外的期刊和报纸,并能迅速记下自己的观点。看到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上的一篇文章,分析美国为何最后给了中国最惠国待遇的过程,引发他对政治的技术主义和艺术主义的差异的反思,言简意赅,几句话就把事情讲明白了。 

授 课、写 作 和 参 会

   作为一名教授,有三项工作是理所当然要做的:授课、写作和参会,恐怕现在的教授第三种要多一些。有时候,王沪宁会回顾白天上课的情况,给学生推荐了什么书、哪位学生的哪些观点比较新颖、哪位学生的那篇论文比较出色,他的点评话语不多,却有一种朴实的力量。有时候,他也会在晚上把白天上课时的思路再做一次思考。

    王沪宁对教师的职业充满热爱。1994年的王沪宁,获得了上海市十大精英的表彰,在3月10日那天的日记里,他记下了当时在大会上的发言:

我热爱教师的工作,我也热爱学生。没有这种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师。我相信教育学生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我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多写几本好的书,多教几位好的学生。

    除了上课以外,王沪宁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了思考问题和写作。1994年,他陆续完成或进行了十几篇文章的撰写,譬如《文化扩张和文化主权:对主权概念的挑战》、《民主的困惑》、《革命后社会中的政府》、《革命后的政府对中国现代化的第二项探索》、《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国社会与政治》、 《市场发育和权威基础:保护和开发政治资源》。王沪宁刚刚带领复旦大学队夺得了全国闻名的辩论赛冠军,于是他花了一些时间创作和修改《狮城舌战启示录》,这次辩论和这部作品为他获得了相当的名气。

    他的研究主业是政治学,很多文章围绕政治体制改革进行。王沪宁也在思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行方案,但他洞察西方的政改进程,很警惕的写道:

一个社会要长治久安,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体制。另一方面,完善的政治体制必须适应一定的国情,必须根植于一定社会深厚的土壤。原苏联、东欧一些国家解体后,模仿西方制度,没有形成有效的政治体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大大影响了社会进步和稳定。

这一年,他出访数次,也接待了来自中国台湾、日本的一些学术访问团。在出访和接访的时候,他不仅关注学术上的交锋,也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印象。

30出头就已经是正教授,不到40岁已经是系主任和院长的王沪宁,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荣誉保持着超乎常人的理智。他在11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否定自己所有的创见,不管他们曾给你带来什么荣誉,同时追求新的创见,不管它们会让你失去什么。”


王沪宁1994年书单


《圣坛下的林彪》《走下圣坛的周恩来》《北回归线》《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美国的民主》《政治稳定》《射雕英雄传》《苦界》《废都》《一场最为神秘的战争》《纪实与虚构》《畸人》《土街》《白鹿原》《交往和社会进步》《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邓小平在1976》《热爱命运》《论语别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管理思想史》《中国古代性文化》《文化与国际关系》《世界的混乱变革和继承的理论》《民族主义和国际社会》《文化战略》《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冲突》《法国病》《官僚主义的弊害》《睡狮苏醒时》《帝国的政治体制》《管理决策新科学》《管理行为》《逃避自由》《金赛性学报告》《新管理方格》《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曾国藩》《经济学》《未来的社会主义》《顺世论》《刀锋》《新镇》《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新十日谈》《天猎》《反腐败:中国的实验》《帝京》《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斯大林时代的谜案》《媾疫》《中国大历史》《邓小平文选》《却普生博士》《女妖岛》《现代化新论》《金房子》《月光》《中国共产党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丑巷》《93中国断想——谁是丑陋的中国人》《城北地带》《毛泽东的秘书们》《生命特异现象考察》《苦难与风流》《人的问题》




《政治的人生》自序

文 | 王沪宁

来养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不得不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思考一天来的经历。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在异常的忙乱中度过,没有工夫思考。有工夫思考的时候,大多也用于作严肃而枯燥的学术思维,专业得厉害。而对于人生,却没有时间去思考。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受。

 

这种思考,对人是有益的。一个人做多了自己的职业活动,如果不调整,就会变得单一,思想也慢慢定向,没有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在紧张的大脑和肢体活动之余,发现思维的新空间。

 

之所以起名为《政治的人生》,并非指一种政治的经历,而是说,作为一名政治学的学者,我的大部分时间均用来作我的专业学问了,以至这一学问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生命。这个领域是那样的广阔,所有的课题都可被置于政治的角度下透视。我以为每一个生活在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的人,是不能不政治的。

 

之所以愿意把这些思想“沉淀”积累起来,不是因为它们有特别的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是在宁静的外界和宁静的内心状态下形成的。宁静致远,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境界。

 

上海人民出版社有意出版这样的书,所以我就记录下我的夜思。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1994年底于复旦大学

附:日记五则

日记五则

 

1月30日 星期日


帮助J君把他写的关于辩论的稿子编排好,打印出来。他有一句话,我很有触动,叫“把我的虚弱传染给你”,很有意境的,很有诗意的。

 

发展报告写到现在,方知道我们对对策报告和社会现实问题并无深入研究,平常并不关心社会之发展,这是社会科学最大的虚弱。


2月22日  星期二


凌晨读德国作家的一部小说,说的是一个人冒充一个人,和后者的妻子生活了三十年的故事。当然是编的故事。

 

读新税制方面的一本书,对新税制初步了解。新增加的增值税是一个重要的税种,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央财政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所得税也作了整理,目前更加清楚。

 

书的不足是没有说分税制的重要意义,也没有说分税制是什么。这是这次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比所有的其他税制方面的改革均重要的改革,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有最基本的含义的改革。还要找一本书来好好研究。研究在分税制的条件下,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新矛盾。任何一种改革总是会在解决一些旧矛盾的同时,产生新矛盾。然后人们又要花力气来解决新矛盾。社会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进步的。  

 

3月12日  星期六


早晨起来,外面在下雨,风也不小。到市政府法制办去开会,是征求各方面的专家对“二十一世纪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政府法制建设”课题的意见。

 

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法制化的过程,无法不能说是现代化。如有人说到,在美国的一些城市,法律规定吃了大蒜之类的东西,要半个小时以后才能到公共场所去;规定在商店广告减价销售的时期内,必须有店内所有的商品,不能没有;规定政府职员的责任很明确。法律在国外是一个天大的规则,任何人不能违背。在中国,法律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地位,法律是一个天大的概念,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这就是差别。

 

3月15日  星期二


写文章,谈政府形象的问题:

 

集中在价值方面,提出了一个定义和五个方面的要素。定义是:政府形象,意味着一定的政府体系功能运转的总体表现。政府形象的评价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体系本身在自身的运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素质,或者说政府调控的质量指数;二是政府体系运转过程和结果在民众价值评判中获得的认同指数。

 

要素提出了价值、信誉、效率、公正和清廉。其中信誉很重要。政府要高度地重视自己的信誉,如同完善的企业要注重自己的信誉一样。政府的信誉与企业的信誉有类似的地方。企业的信誉是由企业的产品和市场的关系决定的,没有信誉的企业,自然就没有市场,企业本身自然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政府的信誉也一样,如果政府没有信誉,就会失去民众的心理认同和支持,政府自身的能量就会受到限制。政府的信誉是什么?政府的信誉,总体上来说就是要实践政府对所治理的民众的总体诺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政府施政的最高目标的,执政党和政府整体上承诺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所以各级政府均有义务实践这一总体的诺言。能否在日常的管理和政府活动中实现政府的诺言,是政府有没有信誉的最基本的因素。政府的总体诺言要由构成体系的各级机构来完成,每个政府机构,不论是高层机构还是基层机构,每个行政人员,不论是高级干部还是初级干部,均要在自己的实践中实现总体诺言。总体诺言是分解到各级政府的,各级政府在自己的活动中也承担了自己的诺言,因而各级政府人员必须身体力行,实践诺言。这样才能塑造政府的完美形象。没有这一条,政府人员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地位,把自己的私利放在首位,或者玩忽职守,政府形象自然就不会高大,因为最基本的前提不存在了。

 

政治承诺是一个值得开发的概念,可能是建立中国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

 

 

4月7日  星期四


上课,讲尼采。正好读了《停滞的帝国》,结合起来看,十分之有趣:《停滞的帝国》时西方国家刚刚开始向东方争夺市场和殖民地,但二十世纪以后,已经是西方国家内部为争夺殖民地和市场展开激烈斗争的阶段。尼采已经在呼吁“超人”来建立新秩序了。历史发展多么的无情,在国际社会上,不进则退。但是,到尼采那般疯狂的地步,大概也是灾难。不仅是个人的灾难,也是民族的灾难。

 

到日本中心开“笹川良一基金”课题评审的会议。今年一共报了28项课题,通过了1项。同时讨论给31名学生奖学金,金额2500元,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奖学金。我建议这种大额的奖学金要分月发,不然伞到奖学金的人的成本大大,大概五分之一的钱有可能被“敲榨”掉,所谓“请客”。这就是中国人文化,在这个时候人人均可以来“敲榨”,而且不能拒绝。这也是一种大锅饭心理,因为得到比别人多的东西,在情理上是“不合理”的,比别人吃得多了,所以要“请客”,不然的话,就是不会做人了。

 

开系务会议,讨论决定30%的工资如何发放。这也中国特色,工资的70%学校决定,30%要系里来决定,系里又如何来决定呢?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锅饭,不然怎么样都要得罪人。想来想去,还是跟70%走。

 

钱是不多,但是面子无价。

 

连续出事,一是前几天在千岛湖有一艘游轮失火,烧死了24名台湾人,也说不清一个原因;今天又有一艘船翻了,有四十多名小学生死亡。生命的概念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不是第一位的,大概是历来人就太多,不值钱。中国人早就说人命关天,如今好像变成了钱运关天了。

 

摘自《政治的人生》1995年1月版


王沪宁同志简历

  王沪宁,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莱州人,1977年2月参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教授。

  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文明委主任。

  1972-1977年 上海师范大学干校外语培训班学习

  1977-1978年 上海市出版局干部

  1978-1981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1-1989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师、副教授、教授

  1989-1994年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

  1994-1995年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

  1995-1998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

  1998-2002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2002-2007年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2007-2012年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2012-2014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2014-2017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2017-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文明委主任

  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