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要不要生娃 ?

撸大包 撸大包 2021-11-24

1年多以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生娃」?


我一直不敢正面回答,因为我的答案,可以说是很让人失望、很没有自我、很不酷:我就是被年龄压力和舆论的洪流胁迫着生的娃。


(我真是越来越真实了:)


么觉醒、么得灵魂、像升级打怪一样,完成一个个「在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的任务,以躲避亲朋好友的「问候」,规避过来人口中「不生以后肯定后悔」的风险,尽快获得清净。


我以为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但并不是,生完以后的痛苦超乎想象,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幻想,如果不生娃,我过得有多潇洒,生娃养娃太没有自由了!甚至埋怨那些「过来人」,为什么明知生育那么苦,却还逼我往火坑里跳?如果回到单身,我肯定不会生娃,也会劝各位别生娃。


听起来自私又无情,完全有悖于「伟大的母亲」这一形象,而且说出来不就是承认我的人生很愚蠢么?所以我可不敢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所谓的「孩子很治愈」、「看到孩子心都化了」、「一切都值得」等等感受,均未发生在我身上,我甚至觉得这些话大部分都是谎言。我不过是一个突然被责任和屎尿屁困住的蒙昧无知的人,而已。


2年后的今天,回看过去,当时的原因很真实,也完全可以理解。


要问我现在还后悔吗?


不,甚至是感激(不然还能咋滴哈哈哈,反正屁屁是塞不回去了,但你要说生娃完全没收获,那是不可能的。


我收获的,可能比我这辈子加起来都多得多。



但如果可以回到过去,我还是希望当时能有一个比较清醒的人,可以客观地告诉我「生育的真相」。


如果我选择生,我将失去什么/付出什么,而更重要的,我究竟可以在这样巨大的付出中「得到什么」,然后再去权衡,要不要做出这个选择。


所以,今天我想以现在的认知,从「收获」的角度,聊聊生娃。



P.S.我感觉这篇不一定都能看懂,这些内容看起来有点神神叨叨的,需要费脑做些深度思考。




01


无条件的爱


说句挺现实的话,其实很多人都没被无条件地爱过,所以在长大后,也很难真正去爱别人或爱自己。


对于「爱」这一课,我们大多数人是缺失的,因为根本不懂「真正的爱」长啥样子,从小得到父母控制的爱,找到伴侣以后,依葫芦画瓢,多半对伴侣的爱,也充满控制。


不懂爱自己的人,自我的价值感必然低,没自信,常常会觉得自己不配。



比如,得到别人赞美,会莫名羞耻,觉得自己不配;又或者总缺乏安全感,需要不断地赚钱、获得成就,穿戴名牌,住豪宅,开好车,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否则就觉得自己失败……


如果想改变,想更自信,你需要一个爱的环境/关系。因为人只有在无条件的爱里,才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才能不断接纳自己、重塑自己、爱上自己。


如果生了孩子,那你很幸运,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你将被ta无条件地爱着。



你将获得一次「爱自己」的机会,让自己重新获得自信。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天然的,没有攀比,没有功利心,没有要求,就是毫无保留、毫无掩饰地爱你、依赖你、信任你。


你不需要获得什么成就、上什么大学、找到什么工作、赚了多少钱、考了多少证、买了多少套房,证明了自己有多优秀,ta才会爱你。


真的完全不需要任何标签,只要你是你,就够了。



这一年多以来,我一直被屁屁的爱滋养着,起初我没什么感觉,但从屁屁一岁4个月起,当他软软地倚偎着我、当他满足地朝我大笑、当他快跑向我扑来、当我离开时他不舍地哭……甚至当他在我面前异常娇气/放肆发泄情绪时,我慢慢感受到了这种爱。


那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和依赖本身,就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最近我在看《上班吧!妈妈》,热扎依在节目里说,生了女儿以后,她才真正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觉得自己被女儿治愈了(之前她患有抑郁症)。


结果弹幕一片骂,纷纷站在道德制高点疯狂judge「不能总为了孩子而活啊,不能迷失了自我,要为自己而活」巴拉巴拉。



我当时特别想回怼「可闭嘴吧,自我不等于自私。谁说付出/给予就是没自我了?做自己就是全然不顾他人?概念先搞搞清楚再来指导人」。


这里很想说,回归家庭/享受陪伴,并不等于自我牺牲,很可能恰恰相反,是尊崇内心的选择,因为「爱」也可以是一个人的价值感来源。


每个人的价值感来源都不一样,并不是所有人都享受事业带来的成就,也许他们就是能从亲人互相守护的温情中找到自我的价值,这个真的没什么好judge的。



回到正题,在我跟屁屁的关系里,我真的时常被这种爱深深感动,能非常真实地体验到从胸腔深处流溢出来的爱,那种感觉很奇妙,非常非常幸福,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


而且人类幼崽真的好可爱啊啊啊,奶奶的,软萌萌的,学说话时非常有趣,简直无法控制地想rua,这跟rua别人家的小孩还不太一样,自己的孩子,真的觉得尿都是香的哈哈哈哈,体验太神奇了,就算只是抱着他,就已经无比治愈了。


所以说,很多爸爸丧偶式育儿,不太带孩子,或者是无效陪伴(边玩手机边带孩子),这对亲子关系来说是缺失,但更多的是爸爸们自己的损失。


因为这样的爱,人生难得;这样可爱的婴童时光,非常短暂;而这样的个人成长契机,在人生路上更是罕有。错过了,年老时再想追回,几乎不可能。且陪伴且珍惜啊。




02


治愈童年


按理来说,我们是没有办法回到过去的,但在养育小孩的过程中,我们是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到童年的自己的。


因为婴孩刚出生时,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都是最纯粹、最本能的,没有规训,没有条条框框,你会发现「哦,原来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希望在小时候被怎样对待/爱?那就那样去爱你的孩子。


刘擎老师说「人的自我,是在关系中造就的」,而在亲子关系里,我们把孩子放在里第一位,这样的给予和付出,其实就是在给我们机会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你真的真的会逐渐被治愈,那个曾经弱小的自我,可以重新成长一次。






虽然我一直有接受心理咨询,但我这一年的成长并不能全然归功于心理咨询,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亲子关系带来的。


且不论我为屁屁付出了多少,单单他给我的爱,可以说是无论我花多昂贵的心理咨询费用,都买不来的,真.无价之宝。


所以生孩子,确实是可以从「真正意义上」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


但这里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们一定要具有成长型思维,保持开放的心态,并时刻保持觉察。



因为潜意识里复刻原生家庭模式的父母,大有人在。生孩子,无论生多少个孩子,都没有成长,不过是让原生家庭的模式,一代代传承下去而已。




03


终于开始「做自己」


2020,是我的自我成长开启之年。


从去年6月至今,整整一年时间,是我人生中成长速度最快的一年,甚至可以说,在生屁屁以前,我从未真正活过,一直是处于无意识状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自我完全被压抑。


我是没有「自己」的。



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常常跟着别人的标准走,所以很在意别人的想法,经常问别人意见「你觉得我该怎么做?怎么选?」,别人觉得我怎么穿衣服好看,那就那样穿;别人觉得不好,就不做。


人云亦云,自我非常虚弱,没力量,没自信,无法判断自己的想法到底对不对,无法做选择,怕出错,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么怕出错,总想别人帮我选择,然后出错了,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怪别人」。


其实,一辈子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真的很轻松,因为不需要背负任何责任,毕竟错了,就可以指责别人「都是他的错!」。


但人生只有一次,而自己却从没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里,真正活过/存在过。这很遗憾。



就这点来说,我非常感谢生育,是它让我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人。如果不是「生育」带来的对「自我」的巨大冲击,我不知道这个自我觉醒和成长,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而在个人成长这事上,屁屁一直在推着我向前,倒逼我成长。因为作为父母,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帮屁屁「成为自己」,做一个能够掌控自己人生的自信/自洽的人。



可是,我不自洽啊,我不自信啊,我还没有成为自己啊。


那在亲子关系这么复杂又紧密的关系里,他怎么可能脱离我,去长成另一个我期待的模样?这本就是个悖论。


所以,我需要先去成长,自己先自洽了,才有可能给屁屁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从而帮他成为那个有勇气做自己的人。


这种为了屁屁而让自己成长的付出,其实是反过来拯救了我自己,让我真正重新活了一次,这种感觉,真的太神奇了。




04


女性意识觉醒


讲这部分,我还蛮忐忑的,自有女权主义话题以来,我就一直对女权无感,没觉醒嘛,不懂那些女权主义者在吵吵什么,也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女性主义者。


然而,今年4月,我的女性意识觉醒了。醒来以后,我就知道,自己已经没办法再睡回去了。



这个觉醒,其实是必然的连锁反应:生育的阵痛-自我意识觉醒-女性意识觉醒,这其中的逻辑以后细聊。


女性意识觉醒对我有啥意义呢?最大的意义就是:因为不再否认自己性别的价值,更加认同女性身份了,所以我更能接纳自我了。


讲真,长期生活在父权制社会中,每个人多少都有些厌女症/直男癌(对女性有各种偏见)


如果女性意识没有觉醒,那女性自己就会认同、内化很多社会赋予女性的「应该」,而这些「应该」其实常与我们的自我意识相悖,但由于不了解真相,身为女性,就常常感到愧疚、羞耻、无力、无法自洽。



可事实上这些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本就不该承受。在意识觉醒后,我逐渐了解真相,很多原先无法自洽的部分得到了解释,反而让我更能自洽了。


所以,作为女性,想要真正地接纳自我、改变自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成长,是必然会经历女性意识觉醒这步的。



不过我现在刚醒,还睡眼惺忪,也不打算睡回去了,等以后看得更清楚了,再慢慢聊这个话题吧。




05


真正的理解


其实这些都是由个人成长带出来的。以前我是无法理解他人的,从来都是以自己的认知去看别人,不符合我期待时,就非常愤怒。


有时表达对别人的「理解」,不过是嘴上说说,仅出于礼貌修养而已,可内心并非真正的理解,总觉得别人欠自己的。



我也不知道这个改变到底是何时开始,现在虽然还是会愤怒,但次数明显少了很多。


因为在这一年多向内探索的时间里,我慢慢理解了自己,知道自己很多想法行为的根源,所以,也逐渐理解了跟我链接的其他人,每个人的行为情绪,都会有自己的需求和动因。



我理解他们,但不代表认同,可正是因为理解了,就真的放下了很多对别人的期待和执念,最后,反而是自己得到了解放,内心越来越平静。


所谓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慢慢有了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后,我看到的世界就不太一样了。




06


小建议


以上「关于个人成长部分的收获」仅个人经验,其实未必需要通过生育去达成,或许还可以有其他契机,但成长都是痛苦的,不是生育的痛,那就是其他的痛,请知悉。


聊完生育给我带来的「好」,最后还是要提醒下,生娃绝对是勇敢者的游戏。


当父母,尤其是当妈妈,是这世界上最难的事,几乎没有之一。



怀孕过程虽难,但相比后续的哺乳、喂养、教育过程来说,已算是轻轻松松。


孩子出生后,新手妈妈需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拿出额外的精力,去应对外界/内在的无序和失控:新生儿的哺育、亲密关系的震荡、丧偶式育儿、自我情绪的消化、其他关系的碰撞、经济压力、个人价值的实现……


而这所有的难处,其实都很隐晦地指向了同一个的根源:父权制下女性群体的被压迫。



在女性意识觉醒还不算普遍的国内环境里,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女性产后的处境都是挺艰难的,即便是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大部分女性依然是带娃主力、主要负责人,不光是老公觉得「你应该这样」,公婆也觉得「你应该这样」,甚至自己的父母也认为「你应该这样」。


所以,女性时常会在产后感到无力,因为她在产后要抵抗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大家庭,是一整个男性群体,是我们整个社会体制。


这么说好像挺劝退的,但这个部分我是必须写出来的,因为这就是生育后的最难之处,如果你准备好去面对,那么在此之前,我想给出一些小建议。



# 建议1


希望大家的女性意识都能在婚前/生育前觉醒,这样你以后的路会好走很多。毕竟在挑选伴侣这一步,就可以避掉很多雷,且不说找一个女性主义者做老公,最最起码的,也要找一个尊重女性/不去物化女性的伴侣。


# 建议2


女性一定要有经济来源和积蓄,咱真说不准产后会不会离婚,如果离婚后孩子归自己,那生存问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


养娃跟养自己不一样,我们自己已经成人,吃喝拉撒和教育,基本没什么特别的需求,但孩子的话,无论多节省,教育这部分是没办法太将就的。


如果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甚至一点积蓄都没有,我个人是不太建议生娃的,因为我们不是只需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另一个人的生命负责。


# 建议3


孩子不是单单分娩出来,就完事了,更多难题在后面等着呢。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完全0经验,没培训就上岗,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年纪大、有控制权就了不起,觉得自己很懂/无需学习,就能教好孩子。


恰恰相反,父母才是最最需要学习的那个,当个老师还要有教师资格证,上课前还要备课呢,更何况是对孩子人生负重大责任的家长?


如果你可以保持谦卑,把孩子当成一个与你平等的人类去对待,并带着成长型思维去抚育ta,那我想,你应该做好准备了。



如果说人生是场体验,那生育的体验,就实在太丰富了,会有极致的痛,但也有极致的幸福。


可以说,生孩子和不生孩子,体验到的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我们只要有勇气去承担自己选择所带来任何结果,那你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其实都可以。


周五愉快~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