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当 屁 屁 不 让 我 上 班 时…… 」

撸大包 撸大包 2021-11-24

说自己上班,我还蛮心虚的哈哈哈,各位也知道,我裸辞了,并没有紧接着去哪家公司入职,但我确实从离职那天起,就保持每周一到周五「上班」的状态:早上8点45出门,晚上18点回家,法定节假日休息。如果对我裸辞后的工作状态感兴趣,点赞吧,我以后再开篇聊聊。


但不知道是屁屁长大了,还是我离职后带他带多了,他现在的分离焦虑比一岁半之前要强烈很多,基本每天都不给我们出门,每次我和梁同学都无奈地在屁屁的哭声中关上门。


然后每次我回到家叫「阳阳~」,他都不理我。我看着他,让他叫妈妈,他就是不叫,当我不存在。有时我第一个推开门,梁同学跟在后面,他转过头来,看到我,居然直接掠过,叫「爸爸~」。



我知道,他在生我闷气,不过他对爸爸倒不会这样,很热情地跟爸爸互动,我猜他是对我更加依恋的哈哈哈。


我婆婆和梁同学从最开始就告诉屁屁「爸爸妈妈要上班,要去赚钱,赚了钱才能给你买玩具,你想不想要挖掘机呀?想要就让爸爸妈妈去上班,上了班,赚到了钱,就给你买挖掘机」、「你不给爸爸妈妈上班,就没钱咯,就不能买玩具给你咯」……



最开始,我也没想到要怎么去跟他说,于是也是这么说的,但直觉总告诉我,有地方不对劲。后来,我把这事写了出来,有个小伙伴提醒我,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一定要说赚钱,赚钱只是一部分


我觉得有道理,但感觉应用起来有点难,毕竟我有可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比如之前),那这么说出来,是不是在骗小孩呢?


半年后,也就是现在。我逐渐从各种观察、经历和思考中,找到了比较好的沟通方式。



  # 1  

每 个 人 都 有 自 己 要 做 的 事

 our own duty 



话术方面,我觉得不应该过分强调「钱」,或者说只强调赚钱。


如果爸爸妈妈总因为要赚钱而离开他,会给他一种错觉:赚钱比他更重要,赚钱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是天大的事,大到非要离开他。那么以后,他会不会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呢?


这种唯金钱至上的概念,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应该灌输,尤其是对着白纸一张的孩子。



另外,以交换条件/奖励式的教育方式,我也不太爱,比如,你让爸妈上班,你不哭,就给你买挖掘机。


那如果不给他买挖掘机了,是不是就可以哭闹让爸妈别上班了呢?(这个方式过于表面,其实小孩内心深处,并没有接受父母要上班这件事)。


在看了《被讨厌的勇气》以后,我从阿德勒心理学里,了解到「人生课题」的概念: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课题负责。简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别人不应/也无法替代。


我要工作以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屁屁要学会面对自出生后与父母的逐渐分离。



从「人生课题」这个概念得到启发,我现在跟屁屁是这么说的:


「阳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喜欢做/想做的事情,爸爸妈妈也一样,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出去上班,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以后你长大了,也会有自己要做的事,就像你的姐姐一样,你会去上学,学很多有趣的东西。然后,再长大一点,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可能没办法一直呆在一起」。


我认为这一步是在帮他建立边界感,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他所愿,世界不可能总围着他转,他也需要去适应社会,接受爸爸妈妈要上班的事实。



  # 2  

非 常 夸 张 地 表 达 爱

 express exaggeratedly



不得不说,「不能和爸爸妈妈一直在一起」这件事,对于小孩来说,打击很大。


因为他们很小,很脆弱,脆弱到只能依靠大人给他们穿衣喂食,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依靠父母,所以出于生存本能,他们需要反复确认父母的爱,以相信自己不会被抛弃,不会死,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小孩的情绪不重要」、「小孩子懂什么」、「说了也不懂」,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天,是他们的全世界


他们这时的记忆,或许并不会留在脑子里,但必定会隽刻在他的人格上


所以,「表达爱」这步尤为重要,而且是要非常夸张地表达。



在告诉他我不能一直陪他以后,我会摸着自己的心脏,跟他说:


「但妈妈上班的时候、看不到阳阳的时候,会把阳阳放在心里。你看,妈妈的心在这里,阳阳会一直在这里面,妈妈会一直想着你,一直爱着你,你是妈妈的宝贝!」。


之后告诉他「阳阳,你也把妈妈放在你的心里,好不好?你把妈妈放在这里(摸着他的心),妈妈就会一直陪着你了。你看不到妈妈的时候,妈妈也在你心里面,陪着你,好不好?」



个人实践了,经常说,天天说,当着公婆、老公的面也说,说到他明白我在说什么。屁屁非常好接受,会经常跑过来指着我的心脏说「阳阳在妈妈心里」,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安全感更足了,似乎也更能接受我们去上班了。


我个人觉得这种具象化的描述,会让小孩逐渐明白「哦!原来就算分开,爸爸妈妈也会时刻想着我,不会忘记我!我没有被抛弃!我很重要!他们爱我!」。



这,就是在给孩子输送「自信」,输送「力量」,稳定他的自尊。小时候,他有多相信自己能够被爱,长大了,他就能有多相信自己的价值。


你不需要夸他很棒、很厉害、很聪明,只要让他意识到「我很重要」「我有价值」足矣,这就是在给他的人生打下最重要、最坚实的基础了。


这样长大的孩子,自尊水平高且稳定,不会轻易否定自我,或被外界的评价打倒,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爱自己,因为他知道「我是重要的,我有人牵挂,有人爱着,我有存在的价值」


父母的爱,就是孩子人生背景的底色。



  # 3   

回 家 后 再 次 表 达 爱

 repeat it again



我知道每次回到家,屁屁都会无视我,生闷气。


有很长一阵子,我看到他不搭理我,就算跟他说妈妈想他,也不理,就挺失落的,所以大多数时间,我会径直回房间洗手、收拾东西,让他自己在外面继续吃饭(一般我们回家的时候,他都在吃饭),好半天才出来。


后来在咨询里,也聊了这事。之后我的做法就改变了。



我觉得,我需要用更有力的方式去告诉他「我爱你」「我想你」「你很重要,妈妈没有忘记你」。


所以,现在每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手,不是收拾包包,而是甩下所有东西,找到屁屁。


不管当时他在吃饭,还是在玩玩具,我都会第一时间紧紧地拥抱他,让他在我温暖而有力的怀抱里,感受我对他的爱和思念,一次次地巩固他对父母之爱的信任感。


当语言无法表达爱时,肢体接触是最有力量的方式,更能帮我们表达内心无法言说的感情。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夸张、矫情、做作、神经质,我只能回敬一句「呵~」。


我们大多人,从小就缺乏爱的教育,不懂爱,不会爱,觉得爱了就输了,想爱又胆怯,投入又怕伤害,更害怕表达爱,好羞耻,好矫情,好弱。于是,我们很难真正去信任一个人,真正去爱一个人,总在爱里受伤、碰壁、无法处理矛盾,循环往复,不得要领。


长大后,没意识的人继续复刻原生家庭模式,并高喊「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什么爱不爱的,矫情!老子照样活得好好的」。



你确定?

你真的过得好吗?

夜深人静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孤独很失败吗?嗯?

(易立竞上身)


爱,尤其是给孩子的爱,给再多都不为过,唯恐不够。不要因为曾经的自己没得到过,就觉得孩子也不应得到。爱的匮乏感,不应代代相传。


当然,我说的是真正的爱,有边界感/讲规矩的爱,而不是毫无原则/不分对错的溺爱。



  # 4  

帮 他 表 达

 help him to do so



上面都在说我的表达,其实我还会关注屁屁的表达。


回家后,屁屁不是不搭理我嘛,我知道他在生气,这个时候我会问他「你是不是在生妈妈的气?是不是气妈妈去上班了,把你放在家里?」。


其实这么问,他也不搭理我,但我不会放弃追问,基本只要发现他有情绪,我都会试图去猜去理解。如果他哇哇哭听不到我说话,那就先陪着他,让他哭完,再问他。


因为在小孩的语言发育阶段,他们并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只会哇哇哇哭。



如果你不试图去共情/理解他,不及时用语言帮他表达出来,或者选择忽视,就会让他们「习得性无助」,从而放弃表达自己的需求,反正哭了也没用,于是变乖,闭嘴,封闭情感,让自己麻木(以免再次被忽视被伤害)。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忽视小孩哭闹,然后他变乖了,你还很有成就感(还是那句话,做父母,要保持谦卑)。


长大以后,你想跟他深度交流内心,想再让他表达情绪/情感上的需要,呵,难于登天



这会对他们以后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有巨大影响,包括你们的关系,也很难走近,会一直有东西硌着(除非你们的自我意识觉醒,能觉察到自己这个潜意识,并有所改变)。


这个情况在男性身上很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社会对「男性表达情感」的刻板印象和对女性的贬低:「表达情感/表现脆弱面,就是婆婆妈妈,啰嗦!娘儿们唧唧的」


所以,「沉默的父爱」、「冷暴力」,在男性这,简直不要太多。由于情绪/情感得不到表达/释放,其实,男性因抑郁而自杀的概率是女性的3倍。可怕不?(扯远了……



帮孩子表达,看起来是芝麻小事,但放到他的人生长河里,这是对他是否能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一课,所以,很重要。



以上,是关于屁屁不让我上班的一些思考,不敢说是铁律,但也是在我目前认知范围内的思考所得,大家如果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评论区留言呀~


周五愉快!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