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东方被记者暗访,不挨骂的新教师营销怎么做?【CK47】

2017-08-13 CK47 校长运营圈

各位校长好,我是校长运营圈专栏作者CK47。


这两天,新东方的负面新闻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还上了微博热搜



这篇报道对新东方泡泡少儿核心攻击点总结有三个:

1、新教师没经验,就说自己有多年经验;

2、新教师没证书,就说自己有证书;

3、第一节课要专挑孩子不会的问题,一定要让家长感觉孩子真的不行,一定得听这个老师的。(这条尤其能引起公愤,记者特别把这条当做了标题)


针对此事,新东方立即做出了回应,俞敏洪表示震怒,要求彻查此事;泡泡少儿负责人罗沫鸣也发布了“让新东方蒙羞”的朋友圈长文。



在这件事情上,新东方该不该挨骂?


毕竟虚假宣传的事实在这摆着,欺骗了消费者,错了就是错了。但是,这个记者的报道确实也带有明显的负面导向性。“近百人应聘成功,多人无从教经验”、“毕业仅一年”、“大量内容围绕着与家长沟通技巧,提高续班率营销体系”、“必须把第一节课讲好了,直戳家长心窝子”,这些话,哪个家长看了也得炸毛。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笔者没有证实…



此时,我们去细究记者到底什么心态已没太大意义,不过笔者站在从业者的角度说,造成了这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确实有点过了:


有哪位校长敢说,自己的机构没有任何一点夸大宣传?有哪位校长会和新老师说“直接告诉家长,我就是刚毕业没经验的新老师”?有哪位校长会告诉老师,孩子来上课,要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下次课不用学了?


另外,更恶劣的造假行为,在很多机构也是层出不穷:冒充公立学校老师的,学历造假的,辅导成绩造假的…


应该说,这是行业底裤,只不过这次新东方被扒的有点惨。


全文共计3000字,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目录

一、新教师获得家长信任的关键点在哪里?

二、授课关键点——懂考试

三、服务关键点——专业



机构所有的造假和夸大宣传,基本都围绕一个点,就是解决家长对于新老师的不信任问题。老师、医生、律师等行业,算是靠经验吃饭的行业,因为具有消费不可逆性:学生高考砸了找谁去、病人治死了找谁去、官司输了找谁去?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自然会对老师的经验提出一定的要求。


但我们难道新老师必须得靠夸大、虚假的背景包装才能获得家长的信任吗?


我觉得不是的。正如罗沫鸣朋友圈文章所说,本科毕业生经过一定的培训合格后,是完全能够胜任小学教学工作的。我不否认教师经验确实越多越好,但新教师同样是可以应该通过优化工作细节,获得家长的信任的。


新教师获得家长信任的关键点在哪里?


我们机构每年也招收不少新教师,这些新教师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专业能力也如同白纸。原来我们的培训方案是,标准化专业能力,即知识的讲法,但鼓励老师将自己的性格特点放大,打造“个人标签”。有的老师天生很幽默,孩子很喜欢;有的老师很有激情,孩子学习也很有劲头;有的老师很贴心,服务很好。


应该说这都是优点,但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家长才是付费者,这些优点,抵消不了家长对于老师“年轻、没经验”的顾忌。更何况,我们主要以中学业务为主,我在上篇文章《为什么说小学和中学教培几乎是两个行业?》这篇文章中说道,小学家长选择教师的标准还比较多元化,而中学生家长选择教师的首要因素一定是教师经验。这个感觉就如同有人给你介绍对象,如果反复只说这姑娘多温柔,多能干,多顾家。放心,这姑娘肯定丑。



所以,获得家长的信任,要打准核心关键点。教得时间长,自然经验多;教得时间短,也不代表一点经验没有。只不过,老教师皱纹在那摆着,不用太花精力去传达“我很有经验”这件事情,而青春洋溢的新教师,其最重要自我营销点,不是幽默、不是激情、不是细心,因为这些都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真正的决定项是“有经验”


很多人认为“有经验”等同于“教得好”。但“教得好”太难做到了,知识体系要清晰题目讲解要明了难点易错点要明确上课要吸引人…这真是靠年头熬的,但这其实是浅层次的。家长让孩子参加辅导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分数,所以,“有经验”是家长的表层需求,“懂考试”才是家长的深层需求


新教师不可能让家长立刻觉得你教得好,但可以让家长感觉你懂考试还是能做到的。


授课关键点——懂考试


老师都知道,任何问题,如果不让学生进行翻来覆去的训练和熟悉,学生就不可能记住。在“懂考试”自我营销点上,老师的一句“XX年带课经验”一定不如老师把中(高)考挂在嘴边,高频、反复的把上课内容与考试要求关联起来更有效。尤其在第一节试听课,不要嫌墨迹,让学生和家长听中(高)考这词听吐了才好。


1、所有知识点,在讲授前务必做考试评价。具体到,近三年中(高)考是否考过,去年期中(期末)考试是否考过,考过几次,难度怎么样,有变难或变简单的趋势。在之前我的一篇《教学七步法之授新课的标准流程》一文中,我提到,授新课第一个环节一定是知识体系说明,当时设计的目的是强化知识体系的概念促进续班,但我发现这部分还能很好的起到老师“懂考试”的自我营销的目的。


2、多用考试真题做例题,并描述真题的背景——年份,难度,当年正确率。尽量脱离讲义对真题进行背诵和讲解。


3、多用确定性词语评价重点题目,比如,“期中必考”、“高考一定和XX知识点结合考”、“去年没考,今年极可能考”。自信要多一点,脸皮要厚一点,即使没考,谁还能给你录音打你啊…



4、每次考前是老师“懂考试”自我营销的最佳时间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押题。有的新老师可能会疑惑,押题这种事,真的靠谱吗?其实,除了中高考,学校的出题人大多是很懒的,每年的题目变化真的不大。押题的核心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果出10道题,压十类题型的效果一定不如压三类题型。另外压中学生本来就会的对学生的刺激也不大。所以,不要贪多,老师要做的只不过是针对学生两三个薄弱点进行押题就可以。学生是很容易满足的,不用多,哪怕每次只能压中一道,学生每次考试前就会对你的押题无比期待了。



服务关键点——专业


上面是上课过程中,树立学生心目中“懂考试”形象的一些注意点。在课后和家长沟通,对家长做服务的过程中,新教师要不断的强化自己“专业”的概念。


现在很多机构都很重视家长服务,做的质量也很好,很多家长会觉得这位老师很负责,很辛勤,很贴心。这都很好,但是,也会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在这种地位不对称的沟通中,很多新老师容易拿捏不住尺度,慢慢发现自己矮了家长一头。


想象一下,如果你去看病,一个大夫见了你毕恭毕敬,或者给你赔笑脸,你是爽了还是怕了?


所以,新老师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最忌气场被压下去,这样自己的专业程度就很容易受质疑。老师给家长做好服务,给家长分析孩子的的情况,是让家长享有知情权,而不是让家长指导老师的工作。每次的评价,都要少夸奖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否则就是无效沟通,说得家长再高兴也没用。


所以,在和家长沟通的每一句话,都要想,这句话是否够专业,是否够“老中医”——病人知道自己的病就行了,没必要逼着病人懂药方子。


比如,很多家长抱怨孩子马虎了,考试没考好,正确的回答不是“是是是,以后我让他认真点”,而是:家长那个您错了学习没有马虎,两个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一个是这部分内部虽然会了但没有熟练到考试要求,另外是孩子存在一些注意力集中缺陷,但这是可以通过训练好转的。


比如,学生某一部分进门考没考好,老师不应该说“我给他出点题再练练”就完事了,而应该说:孩子这部分学习效率低,是因为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小时候的训练不足,这部分高考是必考点,每年必出12分大题,一定得让孩子搞懂。


CK47 说

最近在看一本《定位》,我愈发的感觉,营销的关键在于,集中力量,在用户最深层需求点进行单点突破。营销点多了,表面看上去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但实际对于企业形象深入人心有害无利。因为任何企业在用户心中都不是形象的,都是抽象的,都只能抽象到一个点上。


不光新教师的个人营销是这样,招生续班的营销上也如此。每个机构面对群体不同,每个机构自身特点不同,每个机构自己的那个“点”自然也不尽相同。这些问题,我们下次接着聊。


北京学而思挖新东方老师,新东方开撕学而思【UncleW】

北京巨人又现37位名师组团出走,机构平台化是行业必然趋势吗?【CK47】

智立方精锐的1对3,学而思的1对7为什么能做起来?【Uncle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