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被《纽约客》恶心笑了,美国知识精英谎话打脸故事上新啦!

林一五 林一五议时 2022-11-07





今天讲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


如前两天所说,我最近赶论文挺忙的,所以很久没有看英文杂志了,这两天趁周末就想着把库存清一清,翻着翻着就翻到了3月21号的《纽约客》。


这一期上的a reporter at large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它写的是这两年美国政府轰轰烈烈的在各个大学校园里抓“中国间谍”的故事。



美国记者骂美国的时候,笔下还是知道分寸的,一句“它走得太远了吗(Did it go too far)”,就很有余地,很留情面,充满了辩证的味道。这在他们写外国的报道里,基本上是见不到的。


其实我也不是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去读这篇文章的,受害者毕竟是华裔,抓间谍行动毕竟是川普搞出来的,《纽约客》毕竟是声名遐迩的自由派的进步杂志,按照常理,这应该是体现文明美利坚人反思精神和自我修正能力的时刻了。



但事实证明我又天真幼稚了,文章的第一段就把我恶心得不要不要的。


第一段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重点在这段的后半截:这位华裔学者Tao从日本转机回美国,但到日本换机场打车时发现银行卡刷不了了,到ATM机也取不出钱,于是他只好给出租车司机自己的名片,并且保证一定不会赖账。文章作者特意做了说明:


“让他震惊的是,他最近告诉我,司机居然同意了。他感到非常幸运,还好不是在中国,在中国不信任别人的出租车司机可能已经把他直接送去见警察了,他们并没有宽容的名声。”


虽然深知这些种族主义者的尿性,也比较熟悉《纽约客》的姿势水平,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它竟来得如此迅猛,如此令人猝不及防,我当时的感受是则个样子滴:



更离谱的是后文中作者还写道,Tao的车费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是日本的朋友帮他付的:



看完这段我的心情已经变成了这样:



且不说我们中国司机师傅是不是美国记者老爷说的这个样子,这种一下子给一个群体贴标签的行为到底几个意思,



就说说这个车费故事本身有多粗制滥造。


哦,敢情日本司机知道可以找朋友代付款,中国司机就不知道这个了,Tao教授在日本的时候知道这个,在中国脑子就短路了……



好了,我们继续往下想,可能这位美国记者真的不知道,如今在中国,出租车的车费都是这么付的:



记者自己写了,Tao在中国走亲访友,他甚至还在文中写了,Tao有装中美电话卡分别在两国使用的手机,所以Tao会蠢到不知道微信上找个亲戚朋友帮忙转个几十块钱车费……



所以综上,要么Tao是傻子,要么这个记者自己是个傻子。我个人觉得后者的可能性压倒性的高。


大概这位美国记者老爷以为自己写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关怀故事,顺便还一语双关的影射了什么,带领着他的目标读者一波颅内高潮。但他估计没想到,他讲述的其实是一只青蛙被知识和眼界限制了想象力的故事。



我刚读完《纽约客》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恶心的,但是后来越想越觉得可乐。这位记者是成功的,他写出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可能比他原来设计的要精彩好几层。这在写作的人眼里叫什么?叫老天赏饭吃。


我承认我渐渐地也喜欢上了这个故事,它如此清晰明快,简洁动人,讲清楚了美国进步派杂志的猥琐,所谓文化人的狭隘,栩栩如生刻画了一派坐井观天又想搬弄是非的匠心巧思


当然,为了谨慎起见,我们也不能不防,这篇文章,这个开头,也可能是美国战忽局为了麻痹像我这样老实的中国读者而故意炮制的,就像我们这边的章家敦同志一样。



真相会是这样吗?(~ ̄▽ ̄)~


— END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