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名硕博联名举报导师学术造假:有良知的学生,无师德的教授

番薯壳 每日乐评 2024-01-20

有良知的学生,无师德的教授



01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涌现出一起惊人的丑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

1月16日,11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实名举报华中农业大学导师学术造假。其称黄姓导师所带领的每名学生的论文,以及以其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各期刊上的诸多文章,出现一数多用,数据编造、数据随意篡改等现象。该学生称除学术造假外,黄姓导师还有压榨学生等有违师德的行为。



当晚,华中农业大学官网发布说明称:

1月16日下午,学院关注到网上关于该院教师黄某某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程序。学院始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将依据调查结论按规定做出处理。



目前,涉事教师的个人介绍页面,其所在学院官网已被删除,显示无法访问。



看来,网络举报已经成为新时代“击鼓鸣冤”的最好途径。

多达11名硕士、博士联名举报,八成是学生们手里掌握如山铁证。

其实光举报信的pdf就有129页,看来学生真的受够了,被压榨的太过分了,于是决定破釜沉舟,向自己的导师、学术权威叫板了。

读过研究生的同学应该都清楚,实名举报自己的导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承担怎样的后果。

做出这个决定前,他们该是多么痛苦的挣扎,但是他们还是站了出来,为了心中那份正义和道德。

这看着是一场好戏,实际是高等教育的悲哀,被自己的学生戳着脊梁骨骂,这样的导师真的很不称职。导师当到这个份上,还有何脸面为人师范?

02

这种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损害了整个学术界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对于倡导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构成了极大的伤害。

然而,这起事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对导师之于学生的责任和担当的思考。

导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

然而,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导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压榨学生等违背师德的行为。

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格发展,也背离了高等教育传承和培养人才的初衷。

如今高校导师不叫导师称“老板”,许多高校都存在这个现象。

有的导师在外面开公司接项目,学生一年见不上几面,根本谈不上传道授业,读书就是替导师打工成为潜规则。

学术能力与人品往往是挂钩关联的,一个对学生厚道的导师大抵不会去学术造假,习惯性造假的人往往爱搞小动作。

03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术道德重归正轨,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健康呢?

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术监管机制,对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督促。

学术机构应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和评估,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严明的学术道德红线。

同时,加强师德教育,引导导师端正师风,注重教育与关心学生的结合,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不能变成衙门,也不能变成公司,导师不能成为老板,学生读书不是打工,这应该是基本常识。

其次,学生也应当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在选择导师时,要慎重对待导师的学术声誉和师风,避免选择不负责任、以压榨学生为乐的导师。

同时,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自己的成长建立坚实的基础,不仅依赖于导师的指导,更要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

华中农大这11名学生敢于揭发导师的不端行为,充分展现出年轻人身人特有的单纯和桀骜,还是令人颇为佩服的。

年轻人有良知,不屈服,不将就,说明还是有希望的。

最后,社会各界也应发挥监督的作用,加强对教育领域的舆论监督和举报机制。

只有形成了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力量,才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修复校园师生关系的破裂。

作为一个公众号文章创作者,我们对这起事件感到震惊,同时也期待学术界和教育界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加强整体建设,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制。

让我们携手共建健康、和谐的高等教育体系,助力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有良知的学生,无师德的教授!

希望大家转发扩散,让学术造假暴露于阳光之下,共同期待一个公正的结果!




热点导读

西安华清宫杨贵妃雕像遭争议,撤除与否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硬座女强占卧铺车间事件:铁路局回应或被限乘,女子大概率摊上事了!

河南一班主任让学生发毒誓“不学习死爹妈”:遭家长怒斥,真是病的不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11名硕博联名举报导师学术造假:有良知的学生,无师德的教授

番薯壳 每日乐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