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的优美文化!这位北大教授是贵州人

贵州改革 2022-03-30


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 而不只是冒烟



乐黛云是谁呢?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是承载她一生热爱和追求的称谓


乐黛云在北大读书时

给她上课的有沈从文和废名

她入学考试的一篇作文

被沈从文称赞“出自心灵之作”


她还曾与季羡林、钱钟书共事

季羡林用“奇女子”来形容她

“她依然是坦诚率真,近乎天真;

做事仍然是大刀阔斧,

决不忸忸怩怩,决不搞小动作……

一领青衿,十年板凳冷,

一待就是一生。”


她的丈夫

是举足轻重的哲学家汤一介

她的公公

是一代学术大师汤用彤


这样一位“奇女子”

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

与别的大师们,有些不一样;乐黛云先生的“家”,有些不同。别人都是从小家,到大家,再为国家;而乐黛云,则是为了国家,一砖一瓦地搭起这个“家”。
这个“家”,就是90岁的她,仍在孜孜不倦努力的比较文学。



当《吾家吾国》节目组来到乐黛云的家时,没想到乐黛云先生,却主动与主持人王宁谈起阿富汗问题。乐黛云先生坦承,从《左传》起,就已经有了“和而不同”的概念。但“和而不同”的真正概念,却并不仅仅只是相互尊重那么简单
她想让外面的世界,理解“和而不同”,理解到中国文化的好。


“独立还是挺好的”
风风雨雨中收获了自己的温暖之家


理想很大,但和王宁谈起理想时,乐黛云的神态却分外柔和。联想到她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多年以来的宽厚而独立,已然融入乐黛云的骨髓
乐黛云坦言,作为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还是来自于独立。不需要靠别人生活,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幸福。乐黛云说,这是她母亲给她上过最珍贵的一课,她一直珍视至今。



没有财产支配权,让母亲时时受到父亲的强压,但即使在专制下,母亲依然“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读师范、学俄语、当老师……母亲争取独立的身影,给乐黛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独立刚毅的性格,也牢牢刻在了乐黛云的骨子里。



没能走出贵州,是母亲一直的遗憾。当成绩优异的乐黛云有机会上大学时,母亲塞给了乐黛云10块钱,鼓励她前往北平继续求学。1948年夏天,乐黛云离开了家,来到了北京大学。
1949年,大学二年级的乐黛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对《吾家吾国》节目组说,那是她人生中,很珍贵的一段美好时光。因为一篇作文,沈从文先生把她从外文系调到中文系,她和文学开始结缘;因为毕业典礼,她献花献礼而结识汤用彤先生,收获了和汤一介先生的姻缘。



乐黛云回忆说,当年的时光,左邻右舍一大家子似的,无论是冯友兰、周培源还是冯定,北大的学者们相处得和一家人一样。不过回想起当年,乐黛云想起结婚时她和汤一介先生拒绝摆酒席的场景,还是直笑。她说因为汤先生是长子,出于传统,汤用彤老先生想请个酒席,但固执的两人拒不参加,只剩下汤老先生请了两桌客,宣布长子结婚了,媳妇在哪也不知道。
即便如此,乐黛云提起自己的大家庭,还是满满的敬佩。抗美援朝的时候,婆婆和身边人一起捐飞机,戒指、手镯全都拿出来了,毫无保留。“国家受到侵略,我们就该义无反顾帮助国家”,婆婆单纯而质朴的想法,却让乐黛云感受到阵阵暖意。
她告诉王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这是汤家的家训,也是她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



一砖一瓦,她建立了“新家”
想让中国人看到自己也看到别人


从求学开始,北大就成了乐黛云先生的家。直到今天,她还在定期捐书给北大。她把珍藏的原本复印下来,再把原本捐出去。她说,这是自己对家的习惯。
在北大的岁月,也让乐黛云先生有了接触外界的契机。70年代中期,北大开始招收留学生。讲解现代文的乐黛云,为了让学生对茅盾、巴金有更深的理解,开始研究西方文学。而这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她开启比较文学的种子。



1981年,50岁的乐黛云前往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哈佛的一堂课,让她饱受触动。
在哈佛,有一个西班牙老师,讲着一口口音浓厚的英语,英语不太好的乐黛云学习地很认真,甚至把课程录下来反复听。不过,西班牙老师在课堂上很少提到中国文学。他一直对乐黛云说,自己很了不起有一个中国学生,但因为自己不懂中国文学,所以很少提到。
老师的遗憾,让乐黛云回想起自己给留学生授课时的脸庞。当时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学有渴望,但却无法汲取。乐黛云萌生了一个想法,她想要让中国,被世界所了解。
三年后,乐黛云回到北大,开始着手建立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作为新生事物,比较文学却得到了季羡林、李赋宁、杨周翰等先生的支持。
让世界,能听到中国的声音,成为了乐黛云先生肩上的责任。



乐黛云说,在中国讲比较文学,所实现的价值,就是看见别人,也能看见自己。现在网络上,比较文学领域里大量充斥着人对人、点对点的比较,让乐黛云先生有些遗憾。她说,比较文学是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才能真正理解;求同存异寻找共鸣,才是真的和谐。
在《吾家吾国》节目里,她和主持人王宁有着一段关于孔子的对话,当王宁提起自己探亲时,亲人的同学在阅读有关孔子的书,这让乐黛云很欣慰。乐黛云觉得,文化就像一扇窗,孔子所倡导的仁义,他们不见得能懂,但会感兴趣。“中国之本就是仁。他要了解中国人,首先了解孔子。”



终身为师此生无悔
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的优美文化


40年的时间,比较文学在国内蓬勃发展,像一个大家庭,吸纳着更多的同道中人;作为一砖一瓦搭建起这个“家”的大家长,90岁的乐黛云,却丝毫没有停下脚步。
在和《吾家吾国》节目组对话时,乐黛云仍在忙于编著。《跨文化对话》这本刊物,乐黛云已经主编20年了,如今她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想法。



在她眼里,学习了很多西方的东西,最根本的,还是让中国的文学被世界所知道、所了解。汤用彤、汤一介一直在做这个,乐黛云也是。在她眼里,促进对话、避免对抗,是每一个当代人的责任,而文学可以在对话中起到很大作用。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是根据自己的方式,对人类共同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这些回答,构筑了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回声。而中华文化的根基,就是中华民族的回答。“每一个中国学者,一定要根植在中国文化的根基上。”说起这句话时,乐黛云的眼睛里,闪耀着坚定的目光。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因为文化活动的直播,知道中国文化了不起、让人震撼。这让乐黛云很受感触,她觉得中国的文化从一开始就是辉煌的,可是我们没有把它很好地传递出去。当她看到三星堆的挖掘时,她希望自己还能多做一点,让中国文化更好地传递出去,“好歹我还是懂英文的,可以这方面多做点”,说起这句话时,乐黛云的笑容格外灿烂。

在自传里,乐黛云写下了这样的话:

“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

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

选择了文学研究,

作为我终生的事业。

我最大的愿望,

就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

带到世界各地,

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

进而了解中国。”



这些年,乐黛云一直坚持这么做。汤先生家中有一条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她说,责任感,让她坚持到如今,她也会为了这份责任,坚持到最后一刻。
“这份责任,就是你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你对文化的责任。你有责任把我们中国文化传递下去发扬光大,让外国的一些文化都能吸收,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



一个人,因为家而完整;

一个家,因为有了国才强大;

但如何让家国变得更好

这是当下的我们

急需要思考的问题


《吾家吾国》里乐黛云先生的坚持

似乎给了我们一份参考

她用比较文学

在引入西方文学的同时

也让中国文化之美传递出去


西学中用,包容并蓄

携手共存,茁壮发展

大概只有最坚定的责任感

才让乐黛云先生

一直坚持到今天



推荐阅读
     ●李炳军在贵阳市调研
     ●警惕!新一波冷空气将袭贵州
     ●公布举报方式!国家统计督察组进驻贵州

来源:央视频

统筹:张烈烈

编审:代芹涟

微编:徐诗沅“贵州改革”微信2021年第285(总第1759期)

▌2021年10月12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