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社:我国有五亿人拥有家庭医生。你有吗?(视频)

维罗阳光 2021-03-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洋富商 Author 南洋富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 微信公众号“南洋富商”

ID l nanyangfushang

作者 l 南洋富商

配图来自网络

与本文无关





延迟退休,社保空缺,老龄化社会生存指南




01 要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不成为社会负担




人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不要指望社会对你负责。因为并没有一个叫「社会」的人和你签约。



当年的社会提倡「只生一个好,xx来养老」,等你老了,又会告诉你:「养老不能靠xx」。甚至说之所以现在你们没人养老,就是因为当年你们生孩子太少。



当年,有些人只是负责在墙上写「只生一个好,xx来养老」的标语。有些人只是负责给你放环、结扎、超生罚款。有些人只是负责给你做思想工作。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负责给你养老。



所以,你要做一个脑袋清楚的人:社会永远不会真正对你负责。你能依靠的,首先是自己,其次是亲人,再其次是朋友和各种与你签订契约的人和机构。



一旦社会没有能力照顾你,在灾难临头的时候,老年人的命运就是听天由命。



不要觉得「尊老爱幼」是理所当然。当生存成为问题,任何「传统美德」都会不堪一击。



「传统美德」主要存在于宣传资料。在现实生活中,你会见到许多被抛弃的绝望老人。新闻上可以看到有许多老人因为被抛弃陷入困境而自杀,也有老人相约一起自杀的事件。



日本电影「楢山节考」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扔在山上等死的场景,在历史上并非罕见。



在游戏里,也有人尝试用大洪水清洗老人社会。这虽然只是一场游戏场景,一旦社会之间的竞争白热化,游戏可能变成现实。


如果社会没有能力赡养你、照顾你,你也得设法活下来。人类自古以来,很多老人就是这么熬到死。



中国老人自杀的比例是世界平均值的4–5倍。尤其是北方农村,被遗弃而自杀的更多。这还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尚未老龄化、人口红利尚未吃尽的年代。到了老龄化社会,将会是怎样的场景?




02 要自作自受的老年社会困境




1980年,中国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



2035年,大约是1:1。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寿命长了,出生率低了。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前辈那种省钱的人。他通常挣钱不够自己花,还指望爹妈和爷爷奶奶给他买房买车呢。



由于上二代人的努力,年青一代都受过良好教育,甚至从小会讲英文,会编程序,在课外班学过很多才艺。他们唯一没有学过的,是伺候他人。



这一代年轻人宁可当程序员月薪一万五,也不会愿意去做月薪二万的保姆。



在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社会基本矛盾是,老一代对养老的高要求,和年轻人对享受的高要求之间的冲突。



退休的老一代对养老期望极高——他们的养老期望还停留在负担比3:1甚至13:1  的年代。



作为经济飞涨年代成长的「小皇帝」一代,从小没有照顾别人的习惯。他们不仅觉得爹妈养大他们、供他们上大学、给他们各种享受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觉得花大钱供他们出国留学,和给他们买房也是理所当然的。若是爹妈做不到,子女甚至会怨气冲天,认为爹妈对不起他。



这二种极致的高期望组合在一起,若是再赶上各种红利吃尽后的经济衰退,必然结果就是,退休的人和在职的人都很不满意。



所以,不要对年青一代抱有幻想。他们是他们,你们是你们。你们这一代的养老,要靠自己,不能指望年轻人。



不愿伺候人的年轻人是被上二代宠出来的,2035年以后的老人也可以说是自作自受。



未来的退休老人要做好两方面的思想准备:第一,你的退休金只能让你过上勉强果腹的生活,生活水平会远低于现在。第二,不大可能雇得起保姆和护工。



家里需要搬运、修水管、通马桶和下水道、装修,这些工匠活都会非常昂贵,你若不是富人,尽量不要找人干活。



因为你的钱根本不够。




03 你要一直坚持到无法工作为止




如果你觉得自己老了,到了「养老」的年龄,心态会很悲催。



正确的心态是:只要你还能和其他人一样完成各种工作,并且工作能力不低于普通的年轻人,你就永远是年轻人。这些普通的工作包括:开车(新加坡很多70多岁的出租车司机),当大学教授(有个一直工作到104岁的物理学教授后来决定安乐死),当官(像74岁的特朗普或93岁的马哈迪那样依然站在行业的顶峰),当一个总裁或董事长(邵逸夫104岁还在当CEO)、做投资人(比如白发老人薛蛮子)。



若是头脑清醒,也可以当公知、思想家,或者写公众号营销文章。写作这行业,是可以一直干下去的。比如杨绛女士,在93岁出版「我们仨」,102岁整理了250万字的手稿,103岁出版小说「洗澡之后」。1997年,107岁的美国女作家拉萨·德拉尼出版了新书「107–我一个人住」。



只要你还年轻,就应该继续做尽可能做的工作。一方面是让自己老得更慢,延迟老年痴呆的到来,另一方面是让自己有更多的钱,过更潇洒的日子。



也许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步入中年期了。比如说特朗普和马哈迪参加竞选发现自己远远不能和那些四十多岁的对手竞争,你写的公众号文章再也没人看,你算账总是算错,当出租车司机经常开错路被顾客投诉,在工厂干活的计件工资已经低于别人的一半,这时候你真的已经进入中年期了,要考虑换一下轻松一点的工作。



适合中年人的轻松工作很多,比如说在餐厅做打扫卫生的兼职工作,每天只工作四小时。也可以做一些baby sitter 工作,帮人照顾孩子。身体好的还可以做打扫卫生的钟点工,或者帮人照顾宠物。



等到你不能胜任任何一样可以挣钱的工作了,那就是真老了。但是一个人一辈子真老的时间通常只有短短几年,甚至只有临终前几个月,大部分时间你都不老——你若没钱,就得老得慢一些。



在2035年以后,一方面是社保耗尽,另一方面是即便有钱也招不到人。



即便你觉得自己很钱,如果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愿意干保姆这行业,你的那点钱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还年轻,时刻准备找能挣钱的职业,让自己有钱过得好一点。



你要展示自己是有用的,为社会创造生产力的,不成为社会负担的,你才不会被社会和下一代遗弃。




04 习惯独立生活,自力更生,备孤备病备死




不要指望子女在你身边照顾你。即便你有好几个子女,他们也不大可能在你身边照顾你。



他们从小在攀比教育中长大,自然会一辈子与人攀比。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虚荣,都会努力拼搏。



他们也是享受长大的一代,努力工作的钱都不够自己花,你不能指望他们放弃事业和挣钱机会,而照顾多病的老人。



所以,老年人要早早准备过独立生活。



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换房。

房子要尽量换在大医院边上,因为老年人死亡的概率和他到医院的距离成正比。住在大城市的人,寿命远超偏僻山区,上海北京杭州的平均寿命,比云贵高原和阿里无人区的山里人高十五岁到二十岁。



第二件事是熟悉一个人做各种事。

无论是买菜,打的,叫外卖,叫救护车,逃避火灾、地震和各种危急灾难,都要熟练。不要等到你很老才开始练习,而是要把这种练习贯彻始终,任何时候都要设想自己是在无人帮助下独自生存。



身边缺人照顾,就要戒除一切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习惯,无论熬夜、抽烟还是喝酒,都戒掉。也不要冒险去做各种危险动作,避开任何危险地带,小心翼翼避免自己受伤。



第三件事是及早熟悉衰老后的生活。

人越早住到养老院,越容易适应。在你正式搬到养老院之前,就要多多去养老院,熟悉一下你老到需要别人照顾的生活。



既然是被别人照顾,也不要太挑剔,挑剔的人会惹人厌恶,会失去更多的照料,死得更快。



要在老年痴呆之前赶紧写医嘱,委托律师写各种协议,包括指定自己痴呆后的法定监护人。等你痴呆了,就来不及了。可能钱被骗光,一无所有,穷得连最便宜的养老院都住不上。



第四件事是为死亡做准备。

若是有个宗教信仰,或者有强健的理念,对死亡的恐惧可以减轻一些,无论是「归主怀抱、得胜归来」,还是「转世轮回」,都可以减缓对死亡的恐惧。早点准备后事,买坟,也可以让自己坦然一些。



甚至可以准备自己死的计划,一旦限于无休止的癌症后期痛苦,决定治疗还是靠止痛药等死,或者自己准备安乐死,都是需要考虑的。



老了,不仅仅要努力活着,也得让最后几年有点尊严。



好文推荐👇

为完成老人遗愿,一辆救护车冲向海边,2年后,这样的结局暖哭了···

一位老人,一对鸟夫妻,竟然感动了全世界!看后无不泪流满面!

90岁老人得了癌症拒绝治疗,她只说了一句话,医生都震惊了!

每个没心没肺的人,心底都藏着一个撕心裂肺的魂

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方方:生命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