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7年前的今天丨粉碎“四人帮”,十年“文革”结束

维罗阳光
2024-10-0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玖奌杂货店 Author 敏敏郡主

原创作品经授权转载自 l 公众号“玖点杂货店”

ID l gh_cf5a8dcca865
文 l 敏敏郡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平稳地过完一生,就是普通人对社会的贡献


01
47年前的今天,1976年10月6日,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在北京被秘密抓捕。同时,“四人帮”其他核心成员迟群、谢静宜等人也先后被抓捕。
至此,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点击阅读:一定要保自己---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难堪、最令人痛心的地方


02
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曹禺的女儿万欢,得知四人帮被抓捕的消息以后,赶紧跑回家,兴奋地告诉父亲,“爸,咱们得救了。
曹禺不敢相信,在夜里跑到大街上,看着万家灯光,忽然感到难以支持,靠在一棵树上,觉得自己心脏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没有经历过的人不可能明白,那种深重的绝望把人箍得有多么紧!”


03
1976年10月8日,叶剑英派他的儿子叶选宁去看望胡耀邦,告知“四人帮”被抓捕的消息,并且征求他对时局的建议。
两天之后,10月10日,叶选宁再次来到胡耀邦家里。胡耀邦说,自古以来有识之士总是说“大乱之后要顺应民心”,民心为上,根据这个道理,当前有三件大事特别重要:
第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
第二,冤案一理,人心大喜;
第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这就是著名的“耀邦三策”。这三条建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症结所在,也点出了拨乱反正当中极为关键的三步棋,所以有人称之为是“新隆中对”。


04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条件者都可报考。

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以后,像秋天里的一声惊雷,唤醒了千万个中国青年沉睡的梦。
1977年12月,570万考生步入了高考的考场,择优录取了27.3万人,录取比率4.79%。半年之后,1978年夏季高考,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
1977年1978年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点击阅读:一篇雄文,看懂中国高考


05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理论分析和历史事实论述两方面彻底否定了“文革”。“决议”指出:
“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革”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点击阅读:那些手握权力的人,总是幻想创造历史


06
作家巴金在《随想录》里倡议建立“文革”博物馆。
巴金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


07
作家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中有这样一段话:
“‘文革’不会重演只是因为没人肯当导演,但中国不缺乏‘文革’演员。因为‘文革’时所有人都上了舞台。”

对于“文革”会不会重演,我无法给出答案。但我想,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和警惕,杜绝“文革”悲剧重新发生。


08
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应该成为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唯有彻底真实地记住文革,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

点击阅读:关于“文革”在线调查,结果很不乐观


1968-1980年,一场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中国,不仅左右了1700万知识青年的命运,这群知青的命运更变相催生了辉煌又短暂的80年代,深刻影响中国今日之走向。

但是,这场运动无论是来由、目的、结果,在今天,都在父辈心中被封存、被遗忘。甚至,很多年轻人还认为是某些人别有用心地夸大、加工了现实。然而,这场运动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绕不开的里程碑,更是一代人了解历史、一个国家反思“曾经走过的路”的关键。

然而,由于“史料不易还原”、“话题讳莫如深”、“评价基于立场”等原因,市面上一直欠缺一部真正全方位、多角度还原这场“运动”的作品。

为此,诚荐这本《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1968-1980》,并附上三大推荐理由:

◎史料最真
梁启超说,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真实 。然而,市面上有关运动的陈述,始终缺少公信力——而本书最大的特点即为真实。书中收集了大量知青们不愿讲、甚至永远不会讲的一手访谈;市面鲜见的一些海外学者的抽样调查;散落各地、甚至早已尘封大陆内部文件,还专门研究了中国台湾杂志中所有相关文章,最终获得一种纵观视角。


◎分析极全
对上山下乡运动,网上往往评价两级。然而,任何特定事件都不能只窥一隅,而应全面把握,审慎量度。好比,运动起源如今难以理解,但回归当年语境,却是种种谋划、权衡下最理性的决定。

而书中,不仅囊括了不同目标人群对该运动的评价,更从经济、人口、政治、意识形态等维度厘清了这场运动的动机、手法,以及运动前后的种种印记,堪称史料最充分、论述最广泛、分析最深入的权威之作。


◎法国汉学权威,“知青学研究第一人”30年大成之作
本书作者为法国著名汉学家潘鸣啸先生。潘鸣啸先生在中国知名度不算高,然而,他却做到了中国最知名学者也难比肩之事——花去学术生涯中最黄金的三十年,持续研究地球另一端,看起来与自己切身利益毫不相关的人——知青们的命运,而这些研究成果,悉数记录本书之中。

曾有读者说,本书虽然足够权威,却绝非为运动盖棺定论,如非要找出作者记下了什么不容置疑的东西,那就是一代付出了最大热情的国人,被失落了的记忆。


在“知青精神”再度被讨论提及的当下,我们无疑需要更全面地找回这段记忆、更透彻地理解其全貌.....因种种原因,本书多渠道停售,而我们深知本书价值,多方收集整理了少数最后库存,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回望八十年代”三书):

中国人为什么不去奥斯维辛?

知青一代,读懂已非少年

历史失忆症,必将引发更多失忆

当年不能回城的女知青,现在怎么样了?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维罗阳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