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世昌殉国后,清廷如何优抚?日本人如何敬畏?

2017-09-30 卫国者 军人档案馆

军人档案馆

英雄就在身边    荣誉马上典藏


推  荐  阅  读

211个团!1979年

对越作战部队名录

参战老兵送《芳华》锦旗

芳华从军报国

热血铸就军魂

对印作战悍将!54军军长

大胆将军丁盛跌宕人生

1979年作战

牺牲最多的是哪个师?

从抗战空中英雄到三轮车夫

对印若战

哪位将领会率部出征?

吴法宪去世后

将军穿什么样式的军装走的?

建国后退役军人有八千万

《芳华》票房垫底?扯淡



点击表中的番号可查找战友信息

31师11军32师40师   41师
121师122师123师
12军13军27军
43军127师128师43军129师
五十军54军五十五军
广西军区云南军区伤病员
炮兵部队42军四十三军


点击表中的期号可查询参战将士名录

1期2期3期4期5期
6期7期8期9期12期
13期14期15期16期17期
18期19期20期21期22期
23期24期25期26期

特别推荐

《Fang Hua》中战斗英雄原型

—老山主攻团吴华老兵

为谋生遭保卫科人员枪打


邓世昌统带的致远舰,为英国制造的轻巡洋舰


两次赴欧,人才难得

师法西方,严厉治军

1867年,年仅18岁的邓世昌,考入我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成为驾驶班第一届学生。他在学校奋发学习,各门功课考核皆列优等,“凡风涛、沙线、天文、地理、测量、电算、行阵诸法,暨中外交涉例文,靡不研究精通。”


1879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听说邓世昌“熟悉管带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把他调到北洋水师。1880年年底,水师在英国订购的两艘巡洋舰完工,邓世昌等被委派前往英国验收。邓世昌借此机会,游历英国海军的主要基地、港口,其规章制度和练兵之法,令他深深震撼。他用心揣摩,学习研究他们先进的军事战术,“益详练海战术。”


“致远”舰军官合影,第二排左四为邓世昌

1887年,邓世昌第二次带队赴欧洲接“致远”等四舰。在回国时,他不失时机对全舰官兵进行各种操练,“终日变阵必数次”,“时或操火险,时或操水险,时或作备攻状,时或作攻敌状,皆悬旗传令。”在邓世昌的严格训练下,舰上将士“莫不踊跃奋发,无错杂张皇状”。


此次接舰后,邓世昌升副将,兼任“致远”舰管带。“致远”舰在他的统领下,“使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是北洋舰队中最有战斗力的战舰之一。



义不独生,甲午名留

撞沉“吉野”!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

1894年9月17日甲午大东沟海战中,管带(舰长)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舰奋勇作战,在致远舰多处受伤、船身倾斜、弹药断绝的情况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舰击中沉没。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沉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一同壮烈殉国。


甲午战争后,腐败的清政府割地赔款,但还没有忘记优抚阵亡将士。 邓世昌牺牲后,清庭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同时被封的还有“争先猛进,死事最烈”的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历史上还有岳飞、于谦受此追封)。


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邓家用抚恤金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建了邓世昌衣冠冢和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可见邓世昌牺牲后,清政府给予他的褒奖和待遇是非常高的。



 邓世昌殉国后都说是光绪为他题了挽联:今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还说题了一首诗:城上神威炮万斤,枉资倭寇挫吾军。自来天道终归汝,致远深沉第一勋。其实,这都是讹传。挽联是高邕所作,诗是王锡鎏所写,二人是邓世昌生前朋友。


遗风耀千秋,气节传后辈

抗战中,邓氏26世11个兄弟姐妹中6人直接参战

对于邓世昌的后辈来说,先祖的忠勇和民族气节为他们树立了典范。


据邓世昌的外孙女叶素兰回忆,邓世昌在甲午战争爆发后,就做好牺牲的准备:“……但是家人当时完全没有觉察到。


外祖父在大东沟英勇阵亡的消息传来后,外祖母才恍然大悟。他走的那天,话说得特别多,想的事也特别多。再三嘱咐要教育好孩子,照顾好孩子。但说话很坦然,没有流露出伤感……


当时海军中福建人多,广东人少,外祖父不善于仕途经济,厌恶官场逢迎,有点书生气。”


  

邓权民说,受邓世昌影响,邓氏后人对帝国主义深恶痛绝,日本侵华期间,邓氏后人大都投身抗日战争中。邓氏26世11个兄弟姐妹中,除了超龄和未成年的,有5个是军校毕业生,直接参加抗日战争的就有6人。

  

1945年,日军投降,抗战取得胜利。邓权民永远记得这一幕:当时,他作为第12集团军教导团的团级干部,在广西博罗出席日军一个联队的受降仪式,坐在台上,他思潮翻滚,心情兴奋而激动:50年前,先祖邓世昌抗击侵略者,壮志未酬;50年后,邓氏后辈继承他的遗志,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他在九泉之下应该可以颔首微笑了。



日本军部:军队不能驻扎在邓氏宗祠

日本军人偷偷到宗祠祭拜邓世昌

抗战时,邓氏家族外出逃难,邓氏宗祠日益破落,车马场也被伪巡警局占用。然而,邓权民回忆,当年他的堂弟邓燊民回广州从事抗日地下工作时发现,虽然广州的祠堂十有八九沦为日军驻扎地,但奇怪的是,邓氏宗祠从来没有日本兵侵扰,反而常有日本军人偷偷到宗祠祭拜邓世昌。


有一次,有一名日本军官来到邓氏宗祠,毕恭毕敬向邓世昌的牌位鞠躬,神情严肃。


懂得日文的邓燊民问他:邓世昌当年是你们的敌人,为什么还来拜他?


那个日本军官竖起大拇指说道:“邓世昌当年在海战中自沉殉国,很英勇。在来中国之前,军部对我们做指示,不能驻扎在邓氏宗祠,不能骚扰他的后人。”


邓世昌壮举,感动国人,也使敌人敬畏。



人义犬忠

当年,邓世昌曾从英国带回一条大西洋狗,出入必带,唯独甲午海战时,不知因何原因,没有带同前往。那天黄昏,这条西洋狗见主人仍没有回,表现得非常焦躁,嘤嘤地叫。很快,邓世昌殉国的消息传来,悲痛万分的家人对狗说:“你主人在黄海海战死了。”令大家始料不及的是,这条狗听后夺门而出,向外狂奔,过了很久,才全身湿漉漉地含着一顶红缨帽回来,大家一看,正是邓世昌平时所戴的帽。那条狗把帽放在厅中央,转身又向外狂奔,再也没有回来。


 “在不少史籍里,包括他的三个儿子所写的《哀祭先严》,都提到邓世昌在坠海后,他所养的狗凫到他身边,衔着他的辫发,不让他沉下去,但邓世昌毅然用力按爱犬入水,然后自沉。我所听到的,与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有出入。”邓权民说。然而,无论哪个故事,有一点不变的,那就是:人义犬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