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环太平洋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简报

法研在线 2021-09-17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11月08日-09日,“2019环太平洋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山东理工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会议由山东理工大学主办,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法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协办。来自美国布鲁克林法学院、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俄罗斯米宁大学、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泰国格乐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山东济南睿扬律师事务所、淄博市司法局等国外内20余所高校法学院及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一:大会合影


11月8日大会召开预备会议,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吕传毅、副书记衣玉琛会见了部分与会专家。预备会议上,参会高校代表共同签署了山东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联合发起的关于设立“环太平洋法学教育院长论坛”的备忘录。


图二:校领导会见部分专家代表


图三:预备会议


本次会议议程分为开幕式、主旨发言、闭幕式三个阶段进行。


11月9日的会议开幕式由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晓春教授主持,介绍各位与会来宾,并对参会专家表示欢迎。山东理工大学校长张铁柱教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梅向荣主任、山东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李玉福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图四:张铁柱致辞


山东理工大学校长张铁柱在欢迎致辞中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离不开国际化合作。加强国内外法学院校间的合作交流,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优质国际法学教育合作平台,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山东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居全国66位,山东省高校位列第3。法学专业区位优势明显,国际合作特色鲜明,已经形成法学本科到一级学科硕士点较为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加强高校间法学教育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法学专业人才,具有积极意义。诚挚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对我校法学专业建设给予指导和帮助,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图五:梅向荣致辞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梅向荣主任在致辞中提到,法律服务需要更多的国际法律人才,在过去的几年,北京盈科和清华大学合办了两届“清华大学世界法学论坛”,向世界传播中国法治的声音,讲好中国的法治故事。北京盈科与中国社科院法律研究所共同提出“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圈”的理念,希望未来通过科技手段同全球不同法律服务机构进行合作。并表示,未来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与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将在国际交流、学术研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培养优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


图六:李玉福致辞


山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山东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李玉福代表山东省法学会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李玉福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加深法学会和理工大学及法学院的联系交流,希望今后山东理工大学及法学院继续支持参与法学会和法学研究工作,发挥鲁中法学重镇的优势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旨发言阶段共分为四个单元进行。//


◆◆第一单元主旨发言由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玲教授主持。◆◆
泰国格乐大学校长KrasaeChanawongse的发言题目为《“一带一路”与法学教育合作》。KrasaeChanawongse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被世界所公认,泰国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泰之间人民友好互通,格乐大学将积极推进教育领域的合作,为中国学生提供本硕博中文课程、创新联合培养教学模式,共同培养高层次涉外法律人才,将“一带一路”的机遇带到更多国家。


图七:Krasae Chanawongse教授发言


美国布鲁克林法学院原校长Nick Allard的发言题目为《中美法学教育合作现状与趋势》。Nick Allard认为,法律代表着文明形态,它关乎公正、机会、自由与和平。基于当前发展带来的变化,比如无人驾驶、生物工程等技术上的革新,他提出了人才培养领域的三个倡议,即加强虚拟现实、智慧城市和机器人办公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并指出,虽然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枯燥、乏味的工作,但其无法在呈堂证供时进行自由辩论和人文关怀,因此二者之间应当是合作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图八:Nick Allard教授发言


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齐延平的发言题目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教育》。齐延平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是以信息和数据作为核心经济资源、战略资源,以网络作为最核心的基础设施。在这个新的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支柱性的基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成为我们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文明的一种颠覆性的变革,而文明的变革必然会引发法律体系的变革。在新的技术面前,法学理论体系、法律体系都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


图九:齐延平教授发言


图十:Wayne Rumbles教授发言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法学院院长Wayne Rumbles的发言题目为《法学教育中的多媒体应用》。Wayne Rumbles认为,科技改变世界,法学教育和律师业务也随之改变。人工智能技术给法学教育带来很大的便利,比如便于获取最新的文献资料、提供广源的信息供文献扩充、设置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等。但人工智能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无人驾驶汽车,车祸事故发生后,应当如何追究责任?车主还是生产商?在科学技术与司法进程的关系处理上,如何保证司法公正?,总体而言,大数据有利于打造全球资源库,可有效连接法务学者,建议打造未来律师协会,让更多的律师参与全球治理。


◆◆第二单元主旨发言由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益刚教授主持。

◆◆


图十一:Robert Edward 教授发言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法学院教授Robert Edward Lancaster的发言题目为《法律诊所通过代理案件支持法律改革的能力》。Robert Edward Lancaster认为,法律诊所教育是为了学生在诉讼案件中更好的获取证据而提供的服务平台,以便于其后续更好的适应律师行业。为此,路易斯安纳大学开发了一款针对于搜集刑事罪犯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社会回归度,以及调查单个刑事罪犯回到社会之后是否安全、有无风险的网络数据平台。在课程设计方面,增加在刑法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模块,并让学生充分了解当事人的状况,满足当事人的需求。


图十二:姜世波教授发言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院长姜世波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合作》。姜世波教授提到,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在人才培养国际化方面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本科生教学中设置涉外法律课程和双语教学;第二个阶段是寻找国外高校进行合作,探索专门人才的培养,设立国际法务特色,培养效果明显;第三个阶段是设置“法律+英语”的五年制双学位班。


图十三:Evgeny教授发言


米宁大学法学院教授Evgeny Zakablukovskiy的发言题目为《培养法哲学家:臆想还是新机遇?。Evgeny Zakablukovskiy认为,世界处于迅速变化之中,但是对于哲学的思考不会止步。目前培养法哲学方向的专业匮乏,他主张学生应当掌握法律和哲学两种基本工具,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升学生的自身软实力。他倡议多部门协作培养,即建立“工作坊”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跨学科学习机会。并倡导学生进行哲学的研究和分析,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实际操作的能力。通过上述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人文主义的情怀。


图十四:郭相宏教授发言


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郭相宏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理工院校法科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郭相宏教授提出,理工院校法科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要重视本土教育,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提出了四点做法:第一,设置读书笔记课程,并赋予学分,由老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范围;第二,在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设置学年论文,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学术方法;第三,设置法学经典导读课程,老师导读与延伸性阅读相结合,倡导应当回归经典,走进读经时代;第四,组织模拟审判,分为四个环节进行,重要环节是案例分析,并进行角色带入。


图十五:唐倩教授发言


山东政法学院经贸法学院院长唐倩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唐倩教授认为,我国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首先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即对接山东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其次,在培养方式上,打破传统的专业、学科的建置,让应用英语法律专业的同学更多的学习法科知识和商科知识;最后,在诊所法律教学平台建设上,应当建立法院、省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市法律援助中心案件受理点、社区、律师事务所、检察院等实践教学基地。

◆◆第三单元主旨发言由山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张琳主持。












◆◆ 


图十六:Shaun McCarthy教授发言


图十七:Bin Li教授发言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法律中心主任Shaun McCarthy/Bin Li的发言题目为《纽卡斯尔法学院法学诊所教育革新》。Shaun McCarthy认为,诊所教育与中国机构之间的联系很密切,与中国事物相关的诊所教育有着很大的合作空间。诊所教育能够真正在法律事务中与客户建立直接接触,即与案件现场及涉案人员有更加直接的接触,而不是简单地解决法律问题。诊所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法律从业者,并拓宽他们的视野。Bin Li认为,诊所教育应当注意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在法律层面的课程设计中加入更多的国际性元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中国;第二,在教学改革方面,在商业交涉中实现法律的交涉,了解中国调解规则及相关法律规则,尤其是医疗、专利等领域;第三,在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问题上,应当让澳大利亚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国际交流项目中,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图十八:Leo Z Blue教授发言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法学院博士、外事办主任Leo Z Blue的发言题目为《新西兰诊所教育实践与探索》。Leo Z Blue首先介绍了怀卡托大学与各个国家建立的合作关系及合作项目,他主张要将法学教育放到广义的角度去看,运用广泛的视角,拓展认知的范围。其次,他介绍了怀卡托大学的教育制度,包括学位设置、学位认证的时间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再次,他重点介绍了怀卡托大学的重点优势学科,如环境法与科技法学领域。最后,介绍了怀卡托大学提供给外国学生的三种教育模式:“3+1+1”、双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攻读等领域的要求。


图十九:刘亚丁教授发言


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刘亚丁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地方院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实现路径》。刘亚丁教授提到,对于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使命问题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对外开放的深化,需要立法、执法、法律服务人才;第二,全球治理变革与中国担当,例如双边合作、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对于地方院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困境问题,刘亚丁教授主要从师资力量、社会网络、财政支持、学生意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关于实现路径层面,刘亚丁教授认为应当进行观念转变与视野拓展,外语、法律和文化教育并行。


图二十:田其云教授发言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田其云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法学实践教学探索》。田其云教授认为,法治人才的培养除了要考虑外部环境条件这一因素外,还应当注重法学实践教学。田其云教授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分享:第一,“活法化”,即活学活用法律,培养学生理性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第二,创新思维,对法律制度的创新,法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开船”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造船”的能力;第三,法律漏洞与利益衡量,结合司法实际培养学生发现法律漏洞、利益衡量“造法”能力。


图二十一:马卫东教授发言


青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马卫东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法学教育国际合作的几点思考》。马卫东教授提到,我国法学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十年”,目前正处在第四个十年。当前面临的困境由四个:第一,政策的缺失与失衡;第二,发展定位不准确;第三;资源整合不充分;第四,国际化水平不高。实现路径层面,马卫东教授认为应当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实现主体多元推进。


图二十二:石运光教授发言


山东交通学院法学院留学生教学办公室主任石运光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运输统一规则研究》。石运光教授首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为与会人员介绍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沿线国家货物运输统一规则的问题。其次,石运光教授向与会人员分享了留学生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最后,石运光教授认为模拟法庭对于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应当组织诸如海洋法或大陆法与“一带一路”结合建议的案例让学生们参与其中,进行分析和写作。


◆◆第四单元主旨发言由怀卡托大学法学院院长Wayne Rumbles教授主持。◆◆


图二十三:Tatyana教授发言


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法学院教授Tatyana Ezhova的发言题目为《通过双学位硕士项目促进国际法学教育合作》。Tatyana Ezhova教授认为,应当加深双边或者多边法律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在不同学校之间设立双学位的合作项目,进行教学法的更新和改善,增强学术领域的互动性及国际合作。Tatyana Ezhova还提到,在俄罗斯申请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由联邦统一制定,比如至少要通过法理学的课程考试等。


图二十四:王利军教授发言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军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人工智能法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王利军教授谈到,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人工智能+法学”的理念。当前,人工智能的法律边界问题亟需解决,这需要多学科背景的人才进行通力合作,理工科知识与法学知识相结合。王利军教授还提到,目前存在学生生源与人工智能法学教育之间的矛盾问题,应当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图二十五:刘康磊教授发言


济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康磊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法学教育改革创新与实践》。刘康磊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对法学教育及法律本身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例如若一审法院与二审法院适用的算法是一致的,那么两审终审制及再审制度存在的必要性问题以及人工智能裁判与云裁判的深入裁判问题。刘康磊教授提到,法学教育应扮演保守者的角色,而不是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法律应当是用来界定技术发展的边界,而不是与技术一起开疆拓土;法学教育应当起到“离合器”的作用,而不是“加速器”的作用。


图二十六:刘国涛教授发言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刘国涛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地方高校做好法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几点意见》。刘国涛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对科研与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第一,在当前的人才管理体制下,关键在于激发已有人才的效能;第二,提升整体科研氛围,采取“运动式”“疾风暴雨式”“三全育人式”持续性措施;第三,关键在于领导,领导可以“扶梯子”,让领军人才冲在前面,起带头作用。


图二十七:陶志超主任发言


北京盈科(淄博)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陶志超的发言题目为《从律师实习制度看法律人才的培养》。陶志超主任提出,律师培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学历教育或法律基础教育,即法学基础知识获取阶段;第二,申请执业前的培训和实务训练(实习),即职业培训阶段;第三,执业后的职业培训教育,即职业再教育阶段。陶志超主任就律师培养提出了几点构想:第一,实习的组织及考核由律师协会负责;第二,实习的内容由律师协会和律师事务所分别实施;第三,建立指导老师制度和实习训练基地制度;第四,公开考核标准、评定办法;第五,提高实习期限;第六,为实习人员提供报酬。


图二十八:张琳教授发言


山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张琳的发言题目为《我国法律硕士案例教学探讨》。张琳教授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和任教经历,同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己对于案例教学的感受,肯定了模拟法庭与法律诊所中心的积极作用,提出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案例库的建设,并且要重视非诉案例的建设。张琳教授结合参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预评估的经验及评估组给予的意见,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在评估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图二十九:卢瑞霞书记发言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卢瑞霞的发言题目为《从职业道德塑造角度论法学专业课外实践重要性》。卢瑞霞提到,专业实践可以教会学生用发展、辩证、全面的思维来看待的问题本质内涵。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投入到国家的法治化进程中,参与到国家的法治化建设中,这种职业带来的自豪感和参与感将极大的提高学生对法律职业认知的政治定位和心理界定。学生通过专业实习,会对其所在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服务对象、工作要求等方面有全面的认知。


图三十:张益刚教授总结发言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益刚对本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发言。张益刚院长提到,本次研讨会与会各方达成了三点共识:第一,环太平洋法学教育年会的意义重大,与会方认为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继续推动法学教育的合作与沟通;第二,为便于环太平洋法学教育年会持久运行,经与会方同意,共同签署关于设置环太平洋法学教育院长论坛备忘录;第三,环太平洋法学教育院长论坛应坚持、开放、包容、务实的原则,扩大交流范围,欢迎更多国家、更多地区、更多高校加入,促进高校间多种形式的法学教育合作。


图三十一:杨晓春致闭幕词


闭幕式上,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晓春教授致答谢辞。杨晓春院长向来自泰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等7所海外高校、12所国内兄弟院校、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济南睿扬律师事务所以及淄博市司法局的与会专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杨晓春表示,本次论坛围绕法学教育的国际合作、法学教育的实践创新、“一带一路”与法学教育合作、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等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正是得益于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与贡献,本次研讨会才能获得圆满成功。在会议期间,经与会单位协商,发起设立了“环太平洋法学教育院长论坛”,以承接和延续本次会议的成果,持续推动各成员单位间关于法学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会议的最后环节,由泰国格乐大学孙涛代表下一届“环太平洋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主办单位发表致辞,并诚挚邀请专家学者2020年相聚于美丽的泰国曼谷。大会在热烈掌声中圆满闭幕。


图三十二:下届会议承办方泰国格乐大学孙涛教授致辞



据悉,“2019环太平洋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是由山东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法学院联合发起的首届环太平洋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是法学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高校在法学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经验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白洋 胡锋

编辑|龙月

审核|秦诗茜

指导老师|李振铭

2019年蔡定剑宪法学优秀学生奖公示
每项60-80万!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
2019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结果公布
201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立项公示
2019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立项名单公示
第十六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公示
2019年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公布
2019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拟立项名单公示
四川省社科规划2019年度项目立项结果公布
11月法学征文汇编(截至2019.11.11)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
11项未通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9年10月结项情况通报
《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刑法修正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预通知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征稿启事
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与知识产权论坛暨知识产权年会
河北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2019年学术研讨会通知
“义理与法理:法律史研究的古与今”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法律文化研究会2019年年会通知
《西南法律评论》征稿启事,诚邀来稿!
《法学引注手册》(2019年)发布
《城市学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粤、浙、闽、桂四省(区)法理学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国家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储槐植教授主讲“议论刑法现代化”
第二届上海市法学研究生期刊联盟系列活动公告正式发布
第66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出炉,中山大学第一,西安交大第二!
第五届“中国司法论坛”成功举办
“平台型企业运营中的法律和社会责任研究”研讨会邀请函《法律修辞研究》第六卷稿约
《重庆大学法律评论》稿约
南开大学法学院成功主办第十四届全国法律方法论坛
“网络金融犯罪疑难问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前三讲精彩内容回顾《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征稿启事
《南海学刊》征稿启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